
波提切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诠释者之一,他创造了一种至今仍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美学,是意大利杰出艺术的象征,同时也标志着意大利文化、艺术和科学最为关键的一段时期。
上海东一美术馆近日开幕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作为中国大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波提切利主题展,展出了包括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0 件作品在内的 48 件来自乌菲齐美术馆馆藏的文艺复兴时期杰作。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东一美术馆展览现场
文艺复兴之缘起
文艺复兴一间起源于19世纪的史学家,定义了一个从15世纪初至16世纪前期的历史时期,其标志是思想的变革及其对具象艺术的影响。在城市经济富裕和军事成就的推动下,文艺复兴运动在佛罗伦萨诞生之后,基于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兴起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献的研究。
文艺复兴社会将自己视为古代文明的继承者,在“黑暗的”中世纪之后,古代文明的思想和表现形式得以重现。论战在关于历史、哲学以及科学方面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文献之间展开,这部分得益于1397年佛罗伦萨的一所大学内设立的希腊语教席,以及1462年成立的以雅典哲学家柏拉图学院为楷模的新柏拉图学院。对古代世界的认知意味着再次把人类作为宇宙的中心,而通过对古代和自然同步开展研究,凭借技术才能,人类有能力控制和改造自然。
1441年的大师(传) 赫拉克勒斯与尼米亚猛狮 约1450 木板蛋彩画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重现,决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深刻变革。艺术家们有机会观赏到考古遗迹,尤其在去罗马的旅途中,或有机会欣赏到教会高层和富裕而有教养的信徒收藏的文物。
“伟大的洛伦佐”在他位于佛罗伦萨的一处宅邸的圣马可花园中汇集了古代艺术品供艺术家学习和临摹。古代神庙成为教堂和宫殿的范例,古罗马人用于凯旋门和建筑上的装饰元素被运用到楼宇和雕塑上。从石棺和雕塑上可见的古罗马英雄和众神的裸体形像激发了画家和雕塑家的灵感。不止于此,为领扬古代世界的荣耀与和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和神话题材被“搬到”公共建筑和私人宅邸的装饰中,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学习的榜样。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东一美术馆展览现场
佛罗伦萨绘画
佛罗伦萨绘画在14世纪上半叶发生深刻转变,对古代文物与自然研究让人物形象及其周围世界的描绘更接近真实,这部分要归功于线性透视法的问世并且作为一种几何学系统来整体展现立体空间。
为了获得专业技能,画家们从小进人大师工作室拜师学艺,学习时间三至十二年不等,直到具备独立作画的能力。针对模特或实物练习素描并结合对技法的理解是学习绘画的基础。随着15世纪的演进,委托人愈发重视艺术家的价值,部分艺术家能够比其他人更好地在作品中诠释委托人的艺术品味和文化修养。
菲利普•利皮 领报圣母与圣安东尼修道院院长 1452-1453,木板/彩画(左)
菲利普 •利皮 报喜天使与施洗者圣约翰 1452-1453, 木板蛋彩画(右)
伟大的洛伦佐自1469年起掌管美第奇家族,他网罗了大量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学者并经常在自己的宅邸与他们交往,他喜欢与哲学家和诗人相处并从他们的思想中获益。在此种环境下,如皮耶罗•德尔•波拉约洛、安东尼奥•德尔•波拉约洛、彼得罗•佩魯吉诺和卢卡•西诺莱利等艺术家们为洛伦佐及其家族成员定制了大量高品质的私人藏品,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富有哲理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
作为一位艺木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因他最经典的绘画艺术语言受到了伟大的洛伦佐及其朋友圈的赏识。他以形态与比例协调的人物形象而非完全对自然的观察去追求心目中的理想之美,而他对人物轮廓的细致描绘相比非常微妙的人物造型显得略胜一筹。
波提切利创作了许多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为主题的作品,他甚至还会將王室成员的优雅形象在作品中以宗教人物的面目出现,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典范之一。1492年,伟大的洛伦佐去世,使美第奇家族及其拥戴者陷人绝境,而修道士吉罗拉莫•萨伏那罗拉在布道时强烈谴责奢修和昏庸的社会风气,也给波提切利带来了潜藏的危机,致使他晚期的绘画转变为简朴的风格。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东一美术馆展览现场
波提切利的艺术天才
桑德罗·波提切利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此次展览除了呈现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朝圣》和《女神帕拉斯·雅典娜与半人马》等杰作之外,主办方还特意请意大利制作团队在乌菲齐美术馆1:1制作了《维纳斯的诞生》和《春》两幅仿真复刻画供观众学习交流。
《维纳斯的诞生》自1815年以来一直在乌菲齐美术馆展出,是美术馆内识别度最高的一件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画作。画作主题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描绘了爱神维纳斯在天空之神乌拉诺斯的种子孕育的海洋泡沫中诞生。
画面场景中,西风之神仄费罗斯和微风之神奥拉将爱神维纳斯吹向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维纳斯身体赤裸踩在一个贝壳上,试图用手握住被风吹起的长发遮掩身体。这种表现形式起源于古希腊艺术家创造的两个女神形象,即海中诞生的维纳斯和羞涩的维纳斯。花神芙罗拉在岸边迎接维纳斯,正准备给爱神披上一件级满花朵的华丽斗蓬。她是春天和鲜花的化身,身穿编织花卉的锦袍,以强调爱神赋予她力量,脖颈和胸前装饰着象征神圣维纳斯的圣花桃金娘和玫瑰花。据神话所述,她所到之处,草地鲜花盛开。画面中,海面被风吹起了涟漪,空中飘散着色泽柔和的政瑰。
《维纳斯的诞生》
维纳斯修长的身形和婀娜的姿态赋子她独特的典雅之美,金黄的长发经由纯金笔触的点染而散发光芒。备受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理想之美追捧的白皙肤色和金色长发,赋予了维纳斯如同珍珠般的光彩夺目,而脚下的贝壳正是隐喻了女神具有珠宝一样的高贵和纯洁。
而《春》的标题源于16世纪历艺术史学家乔尔乔•瓦萨里在波提切利传记中的描述:“…另一位维纳斯,春天的象征,美惠三女神正用花朵为她装扮。”数百年来,这条线索一直引导着学者们试图解读这幅画作的主题。
从九个人物的外表和衣着特征可以看出他们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构图的中心是穿着红、白色服装的爱神维纳斯,胸口挂着镶有红宝石的护身符。在维纳斯的上方,飞翔的小爱神丘比特,正准备射出新的爱情神箭。他的眼睛被蒙住,隐喻爱情的盲目。右边长着双翼、双颊鼓胀的男子是西风神仄费罗斯,他吹起阵阵春风,撒落种子,催生万物。被他双手抓住的是花卉仙女克洛里斯。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神话中,仄费罗斯爱上了克洛里斯,绑架她强娶为妻,并让她变成了花神芙罗拉。克洛里斯口中吐露出一枝花藤预示着她将成为花神,接着她又被描绘成左边的花神芙罗拉的模样,穿着繁花点缀的长裙,头上和脖子上都戴着花环,将怀里的花苞撒向大地。画面左侧身穿薄纱长裙、翩翩起舞的是美惠三女神,她们与维纳斯一起,表现出和谐一致的美感,也呈现出爱情的不同格调。最左侧戴着头盔、脚蹬插有翅膀的靴子是众神使者墨丘利,他望着天空,举起双蛇神杖,像是要驱散飘来的阴云。
《春》
画作呈现出一副生机盎然 、温暖如春的景象。实际上,画中所描绘的花卉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佛罗伦萨乡村田野间的植物,专家学者已经识别出画中的一百三十八种花卉植物。
《春》以爱情为主题,表达爱和人性之美,因此有猜测说这幅画是为1482年洛伦佐•迪•皮尔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和赛密拉米德•阿皮亚尼的婚礼创作的。关于创作年代,有人认为作品是在15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也就是波提切利1481年离开罗马之前不久;也有人认为是在波提切利1482年返回佛罗伦萨之后创作的。四百多年后的1919年,这件旷世杰作开始在乌菲齐美术馆展出。
“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东一美术馆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伴随中国观众一起去了解“伟大的洛伦佐”时期的佛罗伦萨、他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以及当时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代表人物,这些都在极具价值的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升华。通过波提切利等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普世之美,展览旨在为两个千年文明大国的人民创造更多的对话和交流机会。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