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权© 北京当代艺术基⾦会,海报设计:广煜
2022 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
年度主题:“公共参与”
中国可持续设计领域
最具影响力的人才资助创投、跨界合作网络
2022年8月8日至11月30日,“2022可持续设计资助计划”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0余份的有效申请,最终从约90位入围项目中评选出:公共空间设计、公共产品设计、公共平面设计、科技与新媒体设计、青少年创意设计五大资助领域的最佳作品各1名,优秀作品各2名,共计15位设计师/团队获得最终荣誉资助并于2022年12月31日全网公布。
BCAF将陆续整理发布获得资助的各项目设计师和团队的专题采访文章,让读者们全面了解这些别出心裁的“公共参与”项目。本文是公共产品设计类的优秀作品:《城市独居蜂巢系统》的专访报道,与大家分享。
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专访设计师Frank Liu
“公共设施也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它的存在拉近了城市居民和环保工作的距离。”

▲获得公共产品设计优秀作品的城市独居蜂蜂巢系统——MUU
项 目 简 介
独居蜂是一种不同于蜜蜂的授粉生物,它对于恢复与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UU是为大型城市设计的独居蜂蜂巢系统。设计基于生态学研究,通过重新引进适合城市生态的授粉类生物一独居蜂,达到促进城市生物的多样性的目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到了市民参与的意义,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环境或者私人花园使用MUU系统,参与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
评 审 评 语
“城市蜂蜜独居项目用了简单小巧、成本低、实用场景可复制的方式来带动生态多样性。蜜蜂在生物链有着杠杆效应,通过扶持蜜蜂就扶持了生物多样性的繁华。唯独希望我不会被蜜蜂叮了!”
——赵文静
上海好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01
人类与自然的共存
BCAF:这件作品的创作契机是什么?如何想到独居蜂这个议题的?可以详细阐述一下关于独居蜂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吗?
契机是当时在纽约Pratt设计学院的毕业项目,我在纽约生活了5年,和这座城市产生纽带,所以想把城市议题作为毕业项目的选题方向,在选题的深化过程中落到了城市环境议题,然后在查找文献资料的时候认识了独居蜂,最后选定了这个方向。
独居蜂是很多授粉类生物的一种,说到独居蜂对城市的生态系统影响,可以等同于授粉类生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果没有授粉类生物,异花授粉的植物就无法繁殖,植被的多样性就会降低,有些缺乏人为看管的地方甚至会退化成荒地。而独居蜂在城市议题下的特殊性,是因为它能更好的和人类共存,任何关于城市的改变人的参与都是必要的。
BCAF:请讲讲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设计和呈现过程顺利吗,有没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故事?
整个设计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刚开始走的方向会偏向建筑和艺术装置,当时受到了公共艺术家Christo的影响。但最终我还是认为真正的去改变城市的环境更为有意义,所以放弃了之前的方向,进而从功能和体验上去完善。说到有意思的细节,当时为了测试这个蜂巢的可行性,我做了很多模型在布鲁克林的几个公园秘密的实验,因为没有事先拿到许可证,所以每次偷偷过去数蜜蜂的时候还是有些刺激的。
BCAF:蜂巢的造型在设计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考虑吗?
有很多考虑。因为这是一个放在城市空间里的产品,我希望它不要太突兀又具有一些辨识度,最终使用了波浪这个元素贯穿使用。对于单独的模块,波浪形的线条使得它能够堆叠和组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波浪形的顶端也是一个用来存放多余的独居蜂纸管的地方。而对于户外的支架,波浪形有利于散热并维持合适的温度,而且波浪形在工业制造中有加强筋的作用。
除了波浪这个视觉元素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功能形态,比如顶部的蓄水槽,保护地面植被的地脚等细节考虑。

#02
真正的可持续实践
BCAF:你比较认可什么样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自己在生活中有实践吗?
我自己作为设计师,会在生活中留意一些环保包装的产品,比如我非常喜欢kewpie美乃滋的包装设计,就是充分考虑了回收的难度,像这样的产品我都会更倾向于购买。像节约水电,适度购买自己所需的食材和用品,也都是我在生活中的实践。
BCAF:你了解的可持续设计中,有哪些案例和艺术家/设计师是让你赞赏和特别愿意推介给大家的呢?
坂茂老师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好的学习对象。比较经典的案例我还会推荐Freitag,
BCAF:从设计师的的角度看,当前实施可持续设计的机会和挑战都有哪些呢?
我认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可持续的认知不够。比如塑料瓶对环境的挑战在于回收的难度,而不是塑料瓶这个材质,实际上只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PVC材质和PET材质分离的问题就能解决这个回收问题,目前也看到了有厂商在尝试这样的设计。而有些参杂了杂质的塑料制品虽然号称环保但它其实已经无法在现有的回收系统里被回收了,也就是不可持续的。很可惜,市场似乎对那些挂着环保噱头但不环保的产品更追捧。

#03
激发反思的创作理念
BCAF:你是怎么走向设计行业的?对设计的实践有什么期待吗?
我几乎是在进入设计学院的同时就开始在设计公司工作了,对设计理解也随着我的工作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设计师,设计管理者,freelancer,品牌设计者,设计创业者这些的角色变化会让我对设计的理解更加丰富。现阶段的我并不认为某种设计的理念能够解决所有的商业需求,但如果是完全自由的创作和设计的话,我会希望在设计中表达一些轻松但带给人们反思的东西。
简 介
Frank Liu
纽约普瑞特艺术设计学院(Pratt Institute)产品设计专业,工业设计师,曾在生活方式和儿童家具品牌任职。
采编:Larry
排版:朱劲谕
END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
诚挚感谢您的捐赠支持!
请和我们携手努力,促进文化公益福祉
让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艺术,构建多元化的人文公民社会
我们热忱地发现并支持原创性、开放性、个性化的艺术与思考,关注由行动构成的民间现实与未来。BCAF在全球20个国家开展了800余场富有活力的人文项目,涵盖文化创新、艺术公益、国际交流、智库研究领域,支持了1400位创作者,资助金额累计超过4500万人民币。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屡获嘉奖的独立公募性艺术基金会,BCAF享有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3A级社会组织评定。欢迎您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支持艺术介入社会议题,将捐赠资产用于兼具社会影响力和专业美誉度的慈善事业中。
我们值得更好的时代,期待与⼤家达成建设性的合作。
【合作接洽】
胡斐,BCAF秘书长 |hufei@bcaf.org.cn
1/文化公益创投、慈善信托
以文化公益创投、影响力投资、家族慈善信托的创新方式深入“儿童艺术美育”、“可持续设计”、“生态艺术旅行”、“⻘年人才创投”、“艺术疗愈精神健康”等社会议题,推动社会公平。2022年,BCAF成立了专注于“乡村儿童美育”的慈善信托,并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专注于“可持续设计”领域的文化公益创投。欢迎您考虑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与BCAF携手前行。
2/专项基金
从2019年起,BCAF与捐赠方陆续成立了“可持续设计”、“中国新民艺”、“乡村儿童美育”、“人才资助”、“艺术电影基金”、“国际文化合作”、“国际艺术驻留”等专项基金。我们欢迎志同道合的捐赠方,双方洽谈感兴趣的合作方向,联合成立可持续发展的公益专项基金。
【公益捐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BCAF进行捐赠的机构或个人均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资格,诚挚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

通过微信支付扫码捐赠BCAF系列项目,并备注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邮箱、手机号码或微信号)。我们将联系您邮寄BCAF捐赠证书、公益捐赠收据。
“BCAF艺同生长 | 乡村儿童美育”

通过扫码(微信支付、支付宝),支持BCAF在全国各地乡村学校开展的“艺同生长|乡村儿童美育”系列(艺术、音乐、电影、街舞、诗歌、家乡美学绘本等等),让所有的孩子生⻓出独立而自信的美。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