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今社会的文化与科技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局中,绘画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其方法论与观念自然随着变幻的社会大潮新陈更替。绘画的“新”与“旧”并非单从时间角度定义,“新”是脱离“旧”的新风潮。出生于70、80年代,活跃于2000年后的当代艺术家逐渐脱离宏大叙事的意象和审美,从不同层面回归到纯粹的个人表述。他们勇于尝试各类媒介,将社会潮流和多元文化的特点融入自己的创作体系,以自由的心灵通过绘画或绘画行为去发掘、体验生命的本质。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敏锐洞察70、80后艺术家多元化视觉表达所蕴藏的时代力量,通过树立“中国新绘画”专题,从宏观视角研究梳理艺术家成长历程与创作脉络,更加全面地呈现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特征和在地性,持续深化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界对“新绘画”新生代艺术家的关注和认知。自2014年推出“目光所及——新绘画”专题至今我们已在该领域深耕10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70、80后当代艺术家学术动态,并着力这股新兴力量的市场推广与实践。纵观多位代表性艺术家近年的拍场战绩,均在平稳上扬中多有突破,每年均有数十位艺术家在北京保利拍场刷新个人纪录,这不仅是艺术家学术价值获得市场认可的具体体现,也是藏家对“中国新绘画”品牌抱有信心与期望的有力证明。
新旧本是互补而相互依存,无旧则无新,反之亦然。新旧是一种辩证的对峙,“新绘画”作品令人耳目一新的闪光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艺术家们不断接纳、融合旧事物的阶段性结果。“中国新绘画”号之曰新,斯有旧矣,它的概念在新旧碰撞的动态关系中迭代流变,成为反映中国当代艺术学术演进和市场变化的重要注脚。重要个展的开幕、专业人士的盛赞、市场的热捧成为70、80后艺术家职业生涯的一个个高峰,但高峰的出现非一日之功,艺术家在低谷中徘徊挣扎,一点一滴将自我体验和情绪的小石子堆砌起来,汇聚成峰,与艺术家对作品当代性的追求相比,名利只是创作过程中的衍生物。“谩取黄金建厦,繁华梦,毕竟空虚”,我们认为仅凭艺术家在市场中的良好表现判断是否将其归入“新绘画”名单是本末倒置之举。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部力求以严谨求真的态度溯本清源,在中国当代艺术思想新旧交替的动态语境中深入挖掘70、80后艺术家具有时代烙印的精神特质,依托学术,放眼市场,两相印证,阐释“新绘画”的“新”从何来,去往何处。
精品赏析
马轲


秦琦

秦琦《危险别靠近》
《椅子也可以救人》,P18,上海民生美术馆,2010年版
1975年出生于陕西,秦琦擅长对现实人或物所拥有的特质进行捕捉、解读、以及展现。《危险别靠近》这幅作品构建了一个乍看平常,实则满含艺术家超写实语言的画面。一把标着“危险勿靠近“的椅子,配上一根貌似牵引宠物的绳索,秦琦将叙事和图像碎片化地设置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构成了作品中荒诞不经的意味。是椅子亦或是猛犬,通过将现实之思置于一个思考的意识框架中,再辅以视觉元素,促使观者自主挖掘表象之下的内在寓意及社会隐喻,让秦琦的绘画始终保持着渗透性和信息重迭的可能性。秦琦作为70后艺术家中坚力量代表,近几年市场持续走高,北京保利2021秋拍中秦琦《大白鹅》97万元高价成交,本件《危险别靠近》作为秦琦早期绘画性实验“椅子”系列中的经典作品,在多个重要机构个展中展出,学术与市场价值并重。
赵刚

赵刚《征服者》
《契丹人:赵刚个展》,P44-45,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2015年版
在赵刚的绘画中,他试图消解和重构身份的概念,并从个人体验出发探讨身份定义的问题,而2013年创作的《征服者》即是其对于身份思考的价值的经典之作。画面中,三个面貌难辨的胡骑将红色天空踩在脚下,踏云而来,连绵的黑色群山倒悬于空中,磅礴的气势从画面喷涌而出。在巨幅尺寸加持下,大漠斜阳中的铁骑三人走出了千军万马的雄壮感。但他们是凯旋归来还是即将征战并没有定论,赵刚为观众设下阅读的伏线并提出问题,暗示历史中的征伐与反抗是阶段性的对立,而一切结束后,民族融合总将成为最终的结果。本件作品曾在站台中国赵刚个展“契丹人”与重庆龙美术馆赵刚个展“天下无事”中的中心位置呈现,同时是赵刚二级市场出现的尺幅最大的一件重要作品。
黄宇兴

欧阳春

2004年作 235×187cm 布面油彩
韦嘉

韦嘉《暮归的幻想 II》
《幽明微岸》,P48-49,星空间,2011年版
作为“75后”艺术家,韦嘉的创作呈现出主题和画风多变的面貌,同时他心思敏感细密的特点使其作品蕴含独特的感受力和表现力。2010年创作的《暮归的幻想II》,韦嘉以强有力的交错划出的笔触与夺目的色彩造型,一边创造出烟花般闪烁的光影与幻想具象化后发光的大脑,一边将椅子等“平凡“的素材置于混沌抽象的环境氛围里,强烈的对比提供给了观众更多思考的余地与更多阐释的可能性。过去两年,韦嘉的市场表现甚佳,2021年《海景》以270万成交于北京保利拍卖创下艺术家个人记录;与《暮归的幻想II》同时期创作的《你我各留痕V》亦在北京保利2022秋拍创造佳绩。
李继开

李继开《抱蘑菇的人》
《时间的帷幕:李继开》,图版,玉兰堂画廊,2020年版
曾被称为 “70后”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继开的作品充满深深的时代烙印,他的绘画语言更多展现的是个人的习惯,用以承载其日常的思绪。《抱蘑菇的人》绘于2019年,该作品作为艺术家重要个展“时间的帷幕”的封面及出版物的图版,其中既有2000年诞生于李继开笔下的少年形象,又包含其2005年开始使用的蘑菇素材。从最初的小男孩成长为画中占据绝对中心的巨人,从足以支撑少年依靠的大蘑菇变为少年怀中所捧之物,少年内心深处渴望的安全感与“理想”终是实现了。小男孩还在,只是更沧桑罢了。
高瑀

陈可

身为国内“70后”版块最受关注的女性艺术家之一,陈可坚持通过解读女性角色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个人的感悟,并传递女性力量。她的作品《硬币的两面》的主角是一位小女孩,艺术家仅仅用两笔黑色轮廓就勾勒出她深垂的凝视着怀中小狗的双眸。画面整体以正红、金黄、草绿和海蓝铺就,仿佛女孩身处在汪洋世界中,只余小狗为伴。孤独的女孩身处超现实的时空之中,以略带超脱世俗的姿态对抗着颠倒的现实,集中体现了陈可早期作品中高度情景化和叙事性的特征。陈可的早期重要作品多被机构或个人永久收藏,同时期的作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因此目前能够获得陈可早期作品的收藏机会实属难得。
陈飞

烟囱

烟囱《理发》
2016年,我们的绘画展,央美术馆,北京
“80后”艺术家烟囱从下看漫画长大,作为被卡通影响的一代人,烟囱的作品里充满了诙谐的日常和对社会繁规的嘲讽。《理发》描绘了烟囱的妻子帮其理发的场景,虽因技术生疏导致发型略显杂乱,但整幅画作以鲜明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隐隐向观者证明这不过是夫妻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互动与关爱。值得注意的是,烟囱的作品《我很快乐,你不用说》刚刚于北京保利22年秋拍突破百万的成交价,并创下艺术家最高拍卖记录,不难看出艺术家明显的上升趋势,未来可期。
现当代艺术及衍生品专场
艺海拾珍——日本艺术专场(二)
下线时间:5月12日 10:00




云征集联系方式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