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作为东亚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中心之一。这个春夏,众多顶尖机构与空间都竞相呈现富有特色且兼具高度的展览与活动,整座城市的艺术活力又再次被唤醒。耿画廊正在呈现袁慧莉的个人展览,探索艺术家于水墨间展现的哲思,而文心艺所展出的罗尼·霍恩(Roni Horn)玻璃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水的本质与形式的研究。在努力定位地区特点的同时又不断将视野延伸至海外,打造出富有魅力的艺术图景。以下是近期在台北不能错过的六场展览。
何采柔
展览“数数”
TKG+
2023年5月10日至7月29日
跨领域艺术家何采柔以敏锐的触觉在隙缝之中观察世界,并透过对应的物件、材质与空间构成展览布局。这次的展览以数数的动作贯穿,在反复的动作中产生不同的律动与节奏。场内划分为两个空间——白盒子和黑盒子,白色的空间以井然有序的构图带领观众进入艺术家日常的生活,在光亮的环境中感受视觉从清晰晃至模糊,或又从模糊趋近清晰;黑色的空间则是展览的核心作品《Vera X Diary》(2022),演员Vera会以不同的形体动作和节奏将自己收纳于一个空间中,表现一个校正落差的过程。随着数数声一一落下,观众步伐徐疾有致,游走于趋近和谐的路上。
Carlo D’Anselmi
展览“POINT BLANK RANGE”
亚洲艺术中心(台北)
2023年5月6日至6月11日
纽约艺术家Carlo D’Anselmi正在亚洲艺术中心举行美国境外的首次个展“POINT BLANK RANGE”。展出的作品呈现艺术家一贯的原始风格,以紧密的构图与亮丽的色彩打破想象与现实的边界,绘画出外表平静但内心似乎无限孤独的人物,为观众创造出别样的视觉体验。展览主题暗指爱是无比强大却又沉重,艺术家以箭矢、苹果或动物等在神话中常见事物作为符号,比如《The Apple is The Human Heart (Day)》(2023)中的面目平静的人物头顶一个中箭的苹果,这种安稳与危急的对比正是艺术家笔下创造出的一个混沌与秩序、宁静与戏剧张力兼容的世界,呈现出个体面对爱情时的躁动与不安。
罗尼·霍恩
文心艺所
2023年4月15日至7月16日


曾参与多个国际知名美术馆展览的罗尼·霍恩(Roni Horn)首次在台湾举行个展,展出了其具代表性的雕塑及摄影作品。以玻璃雕塑为主要创作媒介,霍恩对颜色、重量和亮度,以及固态和流动性进行持续实验,使她的作品不断变化。展览除了展出文心艺所收藏的《Untitled(“At night her head...”)》外,也有霍恩本人收藏的作品《Black Yes》,这件粗糙的黑色玻璃雕塑是艺术家为呼应《Untitled(“At night her head...”)》而首度公开展出,两者以材质和色彩的对比互相对话。霍恩作品的材料和外观多数处于流动的状态,以微妙的方式不断变化,每一个改变都如同抗拒既定的视觉身份。霍恩的创作灵感来自对禅的理论,尤其是物体与周围环境的共鸣,以及随时间与地点变化经历的重要性。当中玻璃雕塑作品则展现了对于水的本质与形式的研究。
袁慧莉
展览“静故了群动”
耿画廊
2023年4月22日至6月3日
静中有动、乱中带序、浓淡有致,袁慧莉的创作总是引领观众进入涌动而孤寂的思绪。这次展出的作品始于疫情之初的躁动不安,艺术家有时闲步乡野,有时摆弄家中盆景,最后创作出“势山水”、“ 孤山水”、“ 孤山水之势山水”、“ 闲步集”、“ 冰墨”、“ 画沙”等六大系列。其中“画沙”以小见大,将艺术家室内的摆设遥想成日式“枯山水”的小盆景,除了以录像和装置方式展出,也特别提供一件让观众亲身体验的“榻榻米上的枯山水”木盆装置,一同沉浸于“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哲思。
洛朗·格拉索
“Time Leaves”
Tao Art
2023年5月10日至7月15日
法国观念艺术家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在Tao Art举行了首次台湾个展“Time Leaves”。这位艺术家通过多种媒介的表达揭示不同的尺度与时间性,并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艺术史、时间、自然科学、视觉机制等主题。展览包括了绘画、雕塑、影像、霓虹灯装置等多种媒介的作品。其中不乏艺术家的知名系列,包括《奥托》(OttO)、《研究过去》(Studies into the Past)、《未来植物集》(Future Herbarium)及《潘诺普忒斯》(Panoptes)。他试图通过画面,将无形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营造出迷宫般的神秘氛围,试图挑战观众的感知边界。
群展
“余日”
外子
2023年4月29日至5月27日
由艺术家廖建忠、王春子夫妇于2018年共同创立的外子是一所低调的艺术空间。如同空间专页的自我介绍——“在工作与生活的缝隙中长展览”,这里一直尝试发掘不同可能性,为艺术界的后起之秀举办展览。今年四月迎来外子的最后一展,临别之际,策展人赖志盛策划了群展“余日”,展出艺术家包括高倩彤、邝镇禧、关尚智、赖志盛、廖建忠。借由作品中特殊的时间感,在零碎和闲暇的时刻中与观众道别。正如展出的《白宝贴照片》(2019年)般,手掐的一块白宝贴,指尖间流动的时光就此凝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这场告别展也将外子过往带来的色彩在“余日”中定格。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巴塞尔艺术展的精彩内容。

五月不可错过的六场展览


—
更多巴塞尔艺术展社交媒体
微信&微博:巴塞尔艺术展
Facebook: Art Basel
Instagram: Art Basel
Twitter: Art Basel
Youtube: Art Basel
*内容版权归巴塞尔艺术展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与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