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承去年5及11月首两场拍卖佳绩,「隽永陶泥(三)–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5月25日至31日)续呈三十余组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精品,包括 Ronald W. Longsdorf 藏珍,籍此机会窥探原始社会风貌,见证历久不衰的陶艺美学。此专题拍卖将与「物华」与「邵维锡藏中国玉雕:网上拍卖・第二部分」同期举行。
陶埏,是人类文明的故事。陶器纯以泥土烧成,源溯史前,属人类最远古的发明。陶泥经历窑火以后,恒久耐用,堪与玉石媲美,却又保留了原来陶人捏塑时的痕迹,纤悉无遗,是创造器具的绝佳材料,承载着人类文化意义,与易朽之物不能相提并论。
研习中国古代陶器,即是探究中国史前文化,从有文明摇篮之称的黄河流域开始,远溯仰诏文化(约公元前4800-3000年)。在〈远古遗珍:新石器时代陶具的不朽美学与智慧〉专文中,胡以迪列举 Ronald W. Longsdorf 珍藏陶器,探讨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了解中国史前文化的渊源。Longsdorf 是一位设计师,他在著作《陶志: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 约公元前7000年 - 前1000年》中,以一百件藏品作例,从现代的鉴赏视角,剖析古代美学传统,通过文字带领读者欣赏这些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精品。
大汶口文化 陶鬹
高 29.6 公分
估价:60,000 - 80,000 港元
藉着「隽永陶泥(三)–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专题拍卖,我们探讨另一个问题:新石器时代陶器在当代的意义为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到了 Julie & Jesse 在香港的工作室,访问设计师 Julie Progin 及艺术家 Jesse Mc Lin。他们钻研物质与背景的关系,在香港及景德镇的工作室创制而成的作品,别具匠心,展现中国陶瓷历史的深远影响,在瞬息万变的当代中国艺术背景下,更是绕梁引思。若把中国新石器时代与当代陶器并排而列,我们可以看见古为今用之处,甚或想象到湿润的陶土对新石器时代匠人的无比吸引力。
陶土之美
湿润陶泥的粘性、对捏塑的敏感,让人爱不释手,历久未衰。Mc Lin 道:「有别于木材、玉石雕刻的减法,陶土有一种直接性,是逐渐增加的过程,这特性让我为之着迷。」
对孩童而言,它为触觉游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对艺术家而言,它让人尽情发挥、恣意表达。Progin 与 Mc Lin 解释,陶埴的愉悦,在于制作、试验、玩耍的过程,容让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生,把材质推至新的极限。
观赏新石器时代陶器,你会看到它那种对表达的直观反应。
Jesse Mc Lin
近年流行以陶艺为闲趣,信有静观冥想、洗涤心灵之效。Longsdorf 也有写道:「艺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生活日常,不再反复,不再沉闷,生机再现。」
直径 21.3 公分
估价:30,000 - 50,000 港元
掌中的历史
Longsdorf 提出,新石器时代陶工必是具备一定的天赋,才会认识到陶器并不局限于其功能性。「精美的艺术品不会凭空而生,它们是艺术工作者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艺术家告诉我们甚么是美,好的艺术作品,成功与否,无须多言,必会流芳千古,呈现在世人眼前。」
新石器时代陶器,新颖独特,朴实简单,时而铿锵,时而娇美,荣登艺术殿堂,独树一帜。
Ronald W. Longsdorf
人类学家透过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增进对中国史前文化的认识,了解到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的嬗变,但对艺术家而言,把历史的一部分捧在手中,抚之观之,更能丰富自身创作的语境。正如 Mc Lin 所言:「可以把新石器时代陶器与我们的作品并列而置,诚一大乐事。它们曾经启迪我们的创作,但过去只能利用图录的平面照片。但当你看到实物,那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我们常常思考历史。我们尝试明了它的历史、怎样作自我描述,以及制作的过程。」Progin 续说:「我想,我们的作品,以至所造的一切,我们总把对象置放在不同的背境、时间和地点。回顾且前瞻,历史与故事,这些绝对是我们观赏与选择对象时思考的事情。」
匠人的美学成就,借着中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娓娓道来,并继续启发当代艺术家与设计师。新石器时代陶匠对艺术史的贡献,无庸置疑,值得我们充分的肯定。
精选拍品
长 32.5 公分
在新石器时代中,覆盖北部及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尤为称着,其中又以半坡类型(邻近今陕西省西安市)遗存最丰,展现古代生活之貎。此红陶双耳船形壶,两面以锥刺为饰,看似简单,却是有赖陶匠细心巧技方可成之,实不多见,较素身或彩绘者罕稀。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红陶刻符钵
估价:50,000 - 70,000 港元
器呈半球,器形简约。此类陶钵或为素身,不经绘饰;或于外壁口沿处绘有与陶土颜色稍有不同的彩边。此钵口沿略敛,饰以褐色宽边,展示半坡居民如何通过在普通对象上制造简单的装饰元素来点缀他们的日常生活。
此钵沿下有一窑烧前刻划的羽状符号。刻划符号的陶钵本已罕见,且标记多较简单,如「十」字或箭头纹,如此羽状符号更是珍稀。这类符号相信乃用于识别氏族或拥有者的功能。
高 19 公分
估价:80,000 - 120,000 港元
庙底沟期遗存,上承半坡类型,但彩绘较多,尤以红陶黑彩者为大宗。此瓶正是一例,器腹画涡纹,线条简约醒目,配合喇叭形口,比例得宜,相得益彰。
马家窑文化 马厂类型 嵌宝彩陶罐
新石器时期陶器,纹饰多取材于生活事物,并利用身边可取得之元素装饰器物,本品便是一例。此罐嵌饰白色贝壳,利用黑漆类的物质黏合,并绘以菱格纹,犹如捕鱼之器,反映古代生活方式。
大汶口文化 灰陶刻纹高足灯
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贵冑的出现,礼器应运而生,用于祭祀、宴飨、征伐与丧葬等仪式上,以展示身份、权力与地位。此灰陶高足灯应是礼器之属,器形突出,上刻符号纹饰,简朴之余,更显庄严。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杯
此龙山文化陶杯以快轮拉坯制成,极为珍罕,壁薄匀称,光泽明亮,展现陶匠绝艺。快轮拉坯乃该时期之重要技术突破,比较传统泥条盘筑法,成器更见精巧。龙山文化陶匠善用新技,所出陶器优雅绝伦,以快轮之助,成纤薄器壁。此杯器身妙添平行幼线,凸显稍微束腰,一侧配单环耳,与另一面的小撮陶泥暗相呼应,造型虽简,透露匠心独运。
特别鸣谢:JULE & JESSE, LATITUDE 22N
图片:WAN PHOTOGRAPHY
隽永陶泥(三)–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
5月25日至31日
展览
5月25日至31日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
金钟太古广场一座五楼
浏览拍卖图录及参与竞投

阅读相关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