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立面。
目前,展览“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七楼展厅呈现。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共同举办,展现了法国摄影师、电影导演雷蒙·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的近百幅作品及一部主题电影。
其中摄影作品涵盖德巴东创作中的五个系列,分别是“加雷农场”“乡村”“家庭”“法国”以及“农民的土地”;主题电影为《农民剪影》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现代生活》。在展览期间,“烟囱PSA”将一一分享这六个系列背后的创作故事,与你共同回看德巴东如何革新当代摄影,如何运用图像讲述自己、讲述世界。本期将聚焦德巴东创作于1984年的“加雷农场”系列。
加雷农场 La ferme du Garet

“加雷农场”系列在“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展览现场。
雷蒙·德巴东1942年7月6日生于法国罗纳省索恩河畔维勒弗朗什。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和哥哥一起在加雷农场长大。十二岁时,德巴东得到哥哥的照相机,并以父母的农场和乡村环境作为最初的拍摄对象,拍摄了人生第一批照片。这一主题也深刻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
我的父母是索恩河谷的农民,他们有一个占地四十多公顷的中型农场。农场本应由我接手,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我是一个孤独的、爱做梦的孩子,我更喜欢待在阁楼,而不是在田野。在我意识到这件事之前,父母早已明白我不会成为农民。但他们从未因此埋怨过我。
——雷蒙·德巴东

布雷斯平原,1984年。©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1984年,雷蒙·德巴东应法国政府的邀约,加入了DATAR(法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管理部)摄影项目团队,该项目集结了29位摄影师、年轻作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家,旨在对法国环境摄影重新进行梳理。DATAR邀请雷蒙·德巴东以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及其变革为主题进行拍摄。德巴东借此机会,开始思考一直贯穿其作品中的问题:他的摄影创作与环境的关系。他决定回到加雷农场,拍摄他出生、长大的地方。
当时,因为巴黎和里昂之间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德巴东自家的农场土地被征收,他的父亲为此深感痛苦。为了向父亲致敬,德巴东用迪尔多夫8x10英寸大画幅相机拍摄了坐在厨房里的母亲、农场的院子、谷仓、灰色石头地面的细节,以及挂在父母床头的他和哥哥的儿时照片。



雷蒙·德巴东,“加雷农场”系列。©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德巴东抛开一直以来习惯的黑白摄影,转向使用彩色来拍摄这些家庭农场的照片:
选择彩色摄影的原因对我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农场院子里停着我哥哥的拖拉机,一辆红色的麦赛福格森。我不可能用黑白照片来拍它,这么现代化的农机必须用彩色来拍摄。
——雷蒙·德巴东
彩色所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暖色调让人想起夏日收获时节的明媚阳光,以及快乐的童年回忆。通过这个系列,雷蒙·德巴东不仅完成了政府委托的纪录拍摄,同时也为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绘制了一幅幅亲密而细腻的肖像。抛开怀旧之情,德巴东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曾经的故土,向乡村环境与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发问:“昨天是农村,今天是城郊。明天呢?”

“加雷农场”系列在“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展览现场。
相关展览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
展期:2023年4月22日-7月23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7楼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策展团队:埃尔维·尚戴斯、龚彦、费大为、奇娅拉·阿格拉迪
感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对“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展览的鼎力支持。该项目已纳入2023年“中法文化之春”。
2023年4月22日至7月23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呈现法国摄影师、电影导演雷蒙·德巴东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现代生活”,感受他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当代摄影的深度革新。


👈 扫描左侧二维码,立即购票
👉 扫描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展览信息,预约公教活动
// 关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是一家私立文化机构,通过策划展览、现场表演和对谈交流,面向全球公众传播各个领域的当代艺术创作。由卡地亚于1984年创立,卡地亚基金会位于巴黎,其建筑由让·努维尔设计。卡地亚基金会通过策划独一无二的艺术项目来探索不同领域的创作,其中囊括了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建筑、设计、时尚、哲学和科学等。近40年来,卡地亚基金会始终致力于发掘最为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充分展现其才华,并将展览空间打造成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携手创作和当今全球重大问题相关的项目。卡地亚基金会的收藏丰富多元,由近2000件作品组成,它们亦是基金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位艺术家建立联系的最好见证。卡地亚基金会持续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策划制作了众多集体项目(展览、个人艺术作品、出版物、表演艺术和公共演讲),探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森林砍伐等当代环境问题。卡地亚基金会也与来自巴西、巴拉圭、委内瑞拉和澳大利亚原住民部落的当代艺术家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关注原住民语言及其文化多样性。卡地亚基金会与多家全球顶尖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吸引更多公众关注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并在他们观点的启发下展开更多的思辨。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卡地亚基金会邀请了多位中国艺术家、艺评人、策展人进行驻留。卡地亚基金会始终维持着与他们的对话,邀请他们举办个展或参加群展。卡地亚基金会还曾多次向法国公众介绍中国艺术家。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互动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