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 艺览北京
「頌艺术中心」  展位 B12

时间:2023.6.1-6.4

地址:北京展览馆




2023 JINGART艺览北京将于2023年6月1日至4日再度回归北京展览馆。本届JINGART吸引了来自11座城市的50余家参展商共聚首都,共同打造专业性、国际性、本土化的艺术博览会,携手带来精彩的艺术盛宴。

「頌艺术中心」很荣幸将首次亮相2023 JINGART艺览北京并在11号馆主画廊单元,Booth B12开始一场名为「序曲」的精彩小型展览。集中呈现艺术家蔡锦、王迈、周松、王健、耿端、王愫、王一好、梁廷玮、张戈、章烟朦、李亚坤、吴建楠、陈莫新、多兰娜这14位艺术家的新近创作。我们特意选择了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的艺术家,覆盖中国当代艺术40年来的发展面貌。他们的作品包括绘画和雕塑,艺术家们从个体出发,在自然、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切入创作,以风格迥异却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对时代做出深刻的回应。




蔡锦 Cai Ji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 蔡锦《树枝2》, 布面油画, 50×40cm, 2023,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蔡锦所有



蔡锦被誉为活笔大师,才华在很年轻时就达到一种成熟的境界。她画笔下的那些变形浓丽,腐败而又生机倔强的植物与花卉,是她精神与心灵在异世界的化身,再通过艺术的转化在现实界得以显现。她以浓烈饱含情感的“蔡锦红”,凝聚成一种繁盛和腐朽的双重生命张力,构成一种女性化的繁复和迷离的生命形式。在当下国际艺术的多元格局中,她的绘画仍能用一种强有力的语言方式来探讨艺术和生活本质:从生命状态的蜕变展示,触及当代人的生存感触。三十年如一日地创造精神与肉体的图像符号,并给这种图像符号成功地打上了独属于她自己的个体烙印。


蔡锦曾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多次个人展览,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画廊,中国美术馆,前波画廊、「頌」艺术中心等。从1992年至1997年,蔡锦参加由栗宪庭、张颂仁合作策划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全球巡展,是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重要艺术家之一。蔡锦的作品曾在波兰国际艺术家博物馆(2004)、AGAINST THE TIDE Bronx纽约艺术博物馆(1997)、瑞典哥德堡艺术博物馆(1995)等展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M+美术馆、龙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馆等众多重要机构收藏。


相关阅读
艺术中心代理艺术家蔡锦暨“颂之春——蔡锦: 女人花” 大型绘画展即将开幕
蔡锦: 用30年创作完成一次自我的涅槃与重生
论坛 | 天赋型选手该不该有题材焦虑?





王迈 Wang Mai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王迈《野蛮人的金色处方》, 布面油画, 210×280cm, 2016-2017,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王迈所有



王迈的绘画中对世界格局的提问和人文关怀,并不是庞杂的“社会考古”,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性置于历史基质中去考量,具有寓言和神性色彩的视觉张力。王迈从社会批判的角度,以形象的奇异组合和意义的相互生发,对其意识形态及背后的动机和推动力给予了深刻的表达和解读,并将这些思考投入在了绘画创作的实践中。艺术家调侃自己的绘画方式是“中西医结合式疗法”,鲜艳的、令人愉悦的色彩,就像悬空了一样,很魔幻,画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诉说与对抗现实精神的情感体验被结合在一起,表征了年轻一代置身于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中,看似矛盾,却格外真实的境遇和立场。


王迈出生于1972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展开其对社会现实与国际语境,绘画风格与创作观念的探索和关注。王迈在业内被广泛认为是最具综合才华的艺术家之一。在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塑造了人工光线下,具有批判意义的精神克隆、屏幕影像,已经与同时代的艺术家表现的视觉效果拉开距离。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在绘画媒介的运用上,更为广泛丰富,从传媒、大众文化、到全球能源危机等命题。自2012年在UCCA展出的“尤伦斯湾海峡”以后,经多年沉淀,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展出了个展“妙手回春:1995-2017王迈绘画作品展”。他的巨幅绘画《野蛮人的金色处方》提出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们找不到这种野蛮的力量来源于哪里?这幅作品在民生美术馆个展和重磅艺术项目“智识城市”2020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中均有展出。





周松 Zhou Song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周松《天国》, 不锈钢镜面抛光雕塑, 26.5×26.5×60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周松所有



周松的绘画和雕塑等作品在艺术、科学和哲学的交叉地带探索着生物形态学与机械美学之间的联结,既有后人类主义的意味,又具有深厚的人性。他并没有被生动的有机主义与严肃的机械美学之间的对立所束缚,相反,他探索两者的连结以及交叉地带。无论是当代应用科学的潜在后果,抑或是宇宙不断膨胀对人类欲望和命运的无形影响,周松的绘画都在矛盾和开放的状态中焕发着生命力。


周松1982年出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近年来,他在德国哈根奥斯特豪斯美术馆、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上海昊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过个展。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国际上众多机构的群展与艺术项目,包括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大皇宫、佛罗伦萨达巴索古堡、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维也纳大学、威尼斯欧洲艺术中心、布达佩斯YBL创意艺术中心、洛杉矶苏富比、中国美术馆、武汉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宁波美术馆、无锡凤凰艺都美术馆、2023德国北方艺术大展、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Personal Structures”、第十三届哈瓦那双年展、第三届国际双年机器哲学大会、第十一届意大利佛罗伦萨双年展等。重要奖项包括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国际双年展“洛伦佐国际装置艺术奖”(2017);第五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绘画大奖(2012);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2006)。


相关阅读

頌艺术家|周松大型个展亮相德国





王健 Wang Jia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 王健《火焰与词语》, 布面油画, 120x120m, 2023,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王健所有



我们能在王健的画面里感受到那静谧如秋水一样的浪漫、并不反叛的幸福气息。他的画有中世纪壁画的质感,那些画作木讷里透着股神性,在少女系列里他用了湿画法处理色彩,让颜色更主观,更个人化。对人物刻画精简了体积感,强调用“线”,勾实了人物的轮廓线,这让他的画既有克里姆特的风韵,又有巴蒂斯的光彩。“你要能从我的画里再闻到一点橘子香草味,那我就更高兴了。”画中那恬淡充实的空间、少女和书本的关系也许是给成长中少女们的启示。少女的自我,与环境在一种朦胧氛围下的张力与冲突,女性在初成长时,“我”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还有继续探寻的肯定。当我们审视自己,认知世界的时候,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阻力。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不理解,自我与他者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不理解,而这种不理解也造就了人的诸多失败与孤独。这也促使他去探索理想中的物我结合之境界——物即世界,我即心灵。


王健出生在寒冷的哈尔滨,哈尔滨受百年前沙俄殖民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城市风貌和本土环境,以及他少年时跟书本颇有渊源的童年记忆都深刻地映射在他的绘画当中。王健201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油画系,之后生活在北京,并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相关阅读

在不安的世界安静地活:王健的绘画造境

頌新展|国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向墙壁发问”盛大开幕





耿端 Geng Dua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耿端《繁花》, 布面油画, 200x160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耿端所有



耿端的绘画过程仿佛是在念诵,又好似是在编织自己的造梦空间,画面宁静又不失韵律感,有一种无声寂静之美。他的"色彩奇点"的绘画方式,是在2016年经历了个人艺术创作的特殊阵痛期,在巨大的孤独感以及对时间永恒重复性的哲学思考中产生的对于生存需求、痛苦的反射。找到了“色彩叠加”和“生存重复”的状态下,极富禅意的独特绘画表达。正如耿端说:“我希望能把自己在上学时学到的,和所有的被教育过的、附着在我身上的,所有已有的东西全都抹掉”。不同于点彩派对“点”近乎科学的精密控制,耿端追求的是不受控制的,如同水渍晕开的不确定效果。耿端对“点”的深度探索,以及他对自己笔下“点”的图腾式使用,绝非简单重复,而是艺术家几近仪式感的虔诚自省,充满了对世界、宇宙、和花朵一视同仁的关照;对宏观世界的审视和对微观世界显微镜式的观察。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诗化色彩,令画面呈现出宛如宇宙般地浩渺星河,璀璨深邃。


耿端198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个展经历包括2022年由「頌艺术中心」和三远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最新个展“泉眼无声”;2018 个展“缘起”;2010 个展“寻找布莱克”;2009 个展“童梦”;2008 个展“初次的飞翔”。耿端作品的藏家包括成龙、章子怡、陈坤、周迅、黄轩等多位知名演艺界人士。


相关阅读

耿端:我想画下时间的痕迹
心灵的空间生活的艺术—— 策展人苏芒 & 艺术家耿端
艺术家|耿端:最被看好的80后治愈系绘画新星
新展预告 | 耿端个展“泉眼无声”将于7月26日开幕





王愫 Wang Su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王愫《梦碎成钱币,黑暗中交换奇迹》, 布面油画, 180x150cm, 2023,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王愫所有



王愫的作品饱含了对大自然的纯粹热爱,描绘了潜意识里缓缓流淌的色彩,并营造出万物璀璨绽放的生命力量。王愫对花朵、丛林等强烈的硬边处理和多色对撞,让人联想到乔治亚·欧姬芙标志性巨大花朵的内部微观世界;而她画中自由的、即兴演奏式的曲线和色域,则带有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先驱海伦·弗莱肯泰勒极简又大胆的色彩抽象观念。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经典则引导她打开了由强烈的自我意识所塑造的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在她创造的这个超现实自然之界里万物都充满能量,有着奇幻特征,生长于有意打乱的空间层次里。具象的万物和条纹、色带这些抽象的精神符号结合,让观众们沉浸于神秘生命的微观宏大,聆听造物主的灵魂声纳。


王愫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在跨越国别与地缘概念的文化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她的成长、困惑和梦想是这个时代在个人身上激起的回声,而她绘画中的超现实自然景观,瑰丽色彩和奇幻造型能力,是王愫与世界,虚拟与现实的个体表达。王愫本科就读于新加坡南洋大学,并在英国中央圣马丁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她的作品在世界多个大都市展出并和多个国际艺术机构合作。2023年,「頌」艺术中心宣布全球代理王愫。此外,她还参加了2022武汉双年展、北京当代艺博会、艺术广州国际艺博会等多个大型展会。


相关阅读

頌新展|王愫:画出心中光辉和希望

新展预告|王愫:全球超现实浪潮中的中国新面孔

新展预告|王愫:全球超现实浪潮中的中国新面孔

新展预告|“向墙壁发问”——国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頌艺术家|王愫参加2022武汉双年展

頌艺术家|王愫 参展2022MoCA动漫美学双年展

「闺阁」现场|还原女性艺术在日常创作中的个性与真实

展览预告 |「闺阁」宁晓颖、王愫袖珍双个展9月8日开幕

王愫:绘画,是一次精神的旅行





王一好 Wang Yihao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王一好《天使镜》, 布面丙烯, 120x160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王一好所有



王一好擅长用喷枪绘制时髦漂亮的色调、虚构的视觉形象和想象力来构建一个超现实梦境。这个梦境是“无序”的作品中的动态元素,不是人物、静物还是环境,都受到了精心组织与安排,平滑的色彩与形式交替出现,巨大的人物面部特点怪诞的滤镜,都造就了让人身临其境的超现实神秘氛围。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再现浮华与虚无,撩开遮蓬,划破了漫漫长夜的寂静,新世界徐徐展开,也许那个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1993年生于浙江,200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学位,同年保研油画系,2019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个展包括2022,“坍缩”,妙有艺术;2021,“IN ONE” , hiart space,“弗里达和我的脑洞”。王一好的创作着力于对性别、身体、自然物的介入与重组展开探索,利用色彩的关系构建悬置空间,以剧场氛围消除时空概念,并将其展现为公共语境中的艺术。





梁廷玮 Liang Tingwei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梁廷玮 大头贴贴, 蛤粉板、岩彩, 100x100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梁廷玮所有



梁廷玮的作品以跨越种族的角度为进化论下级物种对异己上级群体的反视提供视角。在他看来,猴子之于人类,即现代人之于未来人。通过猴子带来的第三视角,让人类像神一样的角度去观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明;同时他要求自己像猴子一样去创作,即回归到最原始的绘画乐趣。也因此这个系列在严谨的透视法中呈现了一种天真浪漫与自然童趣,又同时在创作中添加了个人风格的黑色幽默与戏剧性。《MIMICS》系列则更像一个现代人的修行过程,艺术家用自己的双手日复一日的“挤牙膏或捏娃娃”式的创作方式,雕塑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灵魂,在一片蓝色情绪中,人类成了一处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的风景,犹如在观赏一幅幅挂于墙上的人类社会,熙熙攘攘。作为一位哲思型的艺术家。


梁廷玮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纯艺术专业,创作范围涉及雕塑、实验装置、绘画和影像。作品曾被保利博物馆(中国)/ODETO ART(新加坡)/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等机构收藏。




张戈 Zhang Ge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张戈《思》, 布面丙烯、油画, 60×50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张戈所有



张戈原创了奈美兔的艺术IP形象,并围绕奈美兔进行多种媒介,多种维度的艺术创作,在其创作过程中,坚持对自我心灵做减法的理念,创造出一个纯净的“奈美兔元宇宙”。在丙烯颜料的勾勒下,无论是雪天在北京古城墙下嬉戏的孩童,还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都是张戈的创作灵感。服装设计使用的白坯布和毛毡等材料也派上了用场,结合树脂等材料化身潮流玩具。“我还在着手挖掘更多的经典形象,希望能用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版画、雕塑、潮玩等等。同时,她将在欧洲十余年对西方艺术的理解与中国文化及潮流文化符号进行融合,展示出在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浸润下的艺术创造的独特韵味。


张戈2010年本科毕业于法国巴黎ESMOD,2021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她是奈美兔IP创始人、潮流艺术家其乐观的创作理念,将快乐的情绪,单纯的力量注入作品中,并给观众带来无尽的内在能量。





章烟朦 Zhang Yanmeng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章烟朦《I See You》, 布面油画, 100x120cm, 2023,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章烟朦所有



章烟朦的创作借助于数字技术创建异于真实的形象和场景,再通过细腻的笔触转译于画布之上,以超现实的、梦境般的图像引发关于情感本质的探索,在当下技术与消费主义主导的社会语境中,对物质之于情感的异化进行思考与批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的情感需求可以轻松借助虚拟身份、商品购买等方式获得,更重要的是,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被充分地分解剥离,伤痛与永恒不再是情感定义中的必要因素,只有满足、性和甜蜜被保留下来。在技术进步与交易的过程中,人类曾经的情感需求逐渐退化到马斯洛的第一层需求——生理需求中,而社交情感需求也逐渐淡化为单一的愉悦。


章烟朦1991年生于浙江温州,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于日内瓦艺术设计学院当代艺术实践专业,现任教于央美上海校区。





陈莫新 Chen Moxi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陈莫新翱翔花园, 布面丙烯、墨, 102x76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陈莫新所有


陈莫新的作品涉及装置、绘画、行为艺术、影像等多种媒介,以绘画为根本从传统水墨的介入与丙烯颜料的堆叠中创建抽象图像。在通过墨水隐喻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这一绘画语言中的黑暗标记压倒任何可识别的叙事痕迹。出生于莫斯科的艺术家陈莫新以其长年在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为中心,为艺术表达如何拥有穿梭地理屏障和探讨身份叙事的特质提供视角。从小受三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她吸收东西方传统绘画媒介特点和现当代艺术的意识形态,不断尝试思考自我身份与生命共同体的意义。徐冰说过「你生活在哪里,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在她的作品里就一直追问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现在处于哪里?我属于哪里?


陈莫新1996年出生于莫斯科,后生长于中国和美国。硕士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纯艺绘画系,本科毕业于麻省艺术设计学院双主修绘画与交互媒介工作室。2022年,她在Distillery Gallery(波士顿)举办个展,并被选为 Chautauqua Institution (纽约肖托夸)和 Soaring Gardens(宾夕法尼亚州莱西维尔)的全奖驻留艺术家。她的作品最近入选了Erie Art Museum伊利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和 Main Street Arts(纽约)举办的国家评审展,并获得了“最佳作品”奖。





李亚坤 Li Yaku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李亚坤《荒原与白日梦14号》, 布面油画, 30x30cm, 2019,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李亚坤所有



李亚坤的作品主要以绘画为主。他关注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及社会实践,将视觉图像引向复杂的感知领域。在近期的作品中艺术家针对童年树林中游戏的记忆进行图像化的解构重组,展开了对于身份、时间性、视觉权力、神秘主义等问题的思考。在《荒原》系列作品中,画作中的光似乎大部分被森林吞噬、吸收,少部分被稀释,散射开来。林间偶尔藏着隐约的光束,或是具体的圆斑,支撑着观者的视线在树木和藤蔓之间游移。画家在每个创作阶段都不断去猜想自己、描述自己,接着拆解自己、重构自己。通过审视自己去打量世界,然后审慎地用一整幅植物来承载自己的,也是人类的情感和记忆。


李亚坤于202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喻红教授。李亚坤用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线性语汇,结合神秘的色光氛围营造方法,生动地呈现了这个时代普通个体的精神现象。在绘画性上,个人化的线性的表现形式和对色光的晕染手法突出了向不可见的纵深空间的延伸。




吴建楠 Wu Jiannan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吴建楠《Wonder Wheel》, 树脂上丙烯、木和金属, 

60x68x17cm, 2022,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吴建楠所有


吴建楠的作品多以极富戏剧性的现实主义和叙事性的手法,通过浮雕和半浮雕的形式来展现当代城市生活的主题,色彩鲜艳、造型具体而精致。他作品中的创意与灵感源自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源自摄影、绘画等其他艺术语言。他认为所谓的“艺术融入”不是去追随、求同,艺术交流本质上就是一个“求异”的过程。在这种自信下,吴建楠从不认同在雕塑艺术上所谓的“中西差距”,他认为,所谓的差距是缘于文化体系的不同,没必要硬把另为一套体系的标准套在自己身上,他在意的是自己的雕塑语言、自己的价值表达,并不刻意追求某种风格或者流派。


吴建楠1990年出生于辽宁大连,2014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纽约艺术学院雕塑系艺术硕士学位,其作品多以现实主义和叙事性的手法,通过浮雕和半浮雕的形式来展现当代城市生活的主题。吴建楠是美国国家雕塑协会会员、美国奖章雕塑协会会员、海外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大连社区委员,目前任教于纽约艺术学院。吴建楠于2019年被授予加拿大伊丽莎白·格林希尔茨基金会大奖,2017年被美国国家雕塑协会授予Dexter Jones大奖,2016年被授予美国Compleat Sculptor奖项。2020年入选由《洛杉矶邮报》评选的全美华人“30 Under 30”榜单。雕塑作品被中国《雕塑杂志》评为2019年最佳原创作品。





多兰娜 Duo Lanna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多兰娜《态》, 布面油画, 125x165cm, 2019, 图片归属頌艺术中心, ©️多兰娜所有



多兰娜的作品充满灵气,即便在昏暗的背景中也能够用自然而轻巧的方式来绘出轻盈的表现力。她善用画笔粗旷的线条来表达女性身体的线条,更表现出刚柔并济的风格特征。在多兰娜的画中,笔触厚重但不黏滞,色调简练而不单薄,看似速写般的寥寥几笔,漫不经心却远比苛刻的描摹要更富神韵。这种恰到好处的快感,与其说是温文尔雅的简约,不如更接近粗犷的豪放之情,不禁使人联想起画家出身的辽阔内蒙草原。不过,最初生命故乡中的草原,早已升化为一种适用于现代语言的气质,从而形成多兰娜独特的个性。


多兰娜1986 年生于内蒙古科尔沁,现生活工作于上海,2010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个展包括2018 ,“寻迹”上海白厢 ;2017 ,“热地”,北京兰空间。






展位引导 | HOW TO FIND US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頌艺术中心」正在展出 ·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媒体垂询 Press enquiries/images
王星予 Wangxingyu 18610551305

活动合作 Event Cooperation
奥子 Aocci 13811529653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颂艺术中心


2023 JINGART|「頌艺术中心」 携14位艺术家首次亮相艺览北京,展位 B12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