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盛世 典雅气韵—佛教艺术精品赏析丨中国嘉德2023春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中国嘉德2023春季拍卖会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预展时间及地点
6月7日-6月11日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57号)
拍卖时间
6月11日 20:3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 C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十余年间,我们与所有的藏家、同行以及众多的喜马拉雅艺术爱好者共同学习、同步成长,一起见证喜马拉雅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兴盛。
此次中国嘉德2023春拍佛教艺术专场,精心挑选了70余件佛教艺术精品,囊括了明清宫廷佳作及印度、尼泊尔、西藏和蒙古地区优质造像、绘画艺术精品。尤其是罕见的精美丹萨替雕像,代表了14世纪西藏造像的最高水准。我们期待与您一同走进神秘美丽的独特之境。

展览:“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2018.10.23-12.23。

1.《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故宫博物院、止观美术馆编,故宫出版社,2019年,338-339页,图89。
2.《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黄春和著,文物出版社,2016年,330页。

1.《证悟之途—瑞士莱特博格博物馆博帝阿什曼基金会藏品》(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The Berti Aschmann Foundation of Tibetan Art at the Museum Rietberg Zurich),莱特博格博物馆出版,1995年,165页。
2.《西藏丹萨替寺历史研究》,黄春和,文物出版 社,2016年,124页。 3.《西藏铜佛造像》卷二(Buddhist Sculpture in Tibet-Tibet & China),乌尔里希·冯·施罗德 (Ulrich Von Schroeder),香港法观出版社,2001年,图266D。
4.《西藏的神圣艺术-阿兰波蒂收藏》(Art sacre du Tibet-Collection Alain Bordier),Pierre Berge - Yves Saint Laurent 基金会出版,2013年。
此尊金刚亥母鎏金铜像,出自著名的丹萨替造像。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是供奉于扎西果芒塔上的雕像。扎西果芒属于一种特殊的供奉形式,即不同于一般佛像供于佛龛内或神坛上,而是供于灵塔的塔身周围,约五米高的吉祥多门塔依照藏传佛教密续仪轨次第供奉各种鎏金铜像,形成胜乐金刚法境。起源于13世纪,主要盛行于14世纪至15世纪。在这百余年间,丹萨替寺造像吸收了尼泊尔造像艺术魅力,又融入当地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并具有地区性的尼藏融合的艺术风格,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丹萨替寺堪称亚洲最伟大的古迹之一,其丹萨替寺的兴盛与衰落,是西藏历史发展长河中辉煌一页,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留下了光辉的印迹。
上世纪四十年代,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朱塞佩·图齐(Giuseppe Tucci,1894- 1984)入藏,曾到丹萨替寺考察,随同图齐入藏的法国摄影师皮埃尔·弗朗西斯科·梅尔(Pietro Francesco Mele)拍下了多幅丹萨替寺内部灵塔珍贵的照片。我们从梅尔拍摄的图片中可以清晰看到灵塔装饰的繁缛和华丽。丹萨替寺在上世纪60年代毁于一旦,造像存世量稀少,绝大部分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同尺寸,且与嘉德本场这一尊风格工艺最为接近的,目前仅见于瑞士苏黎世莱特伯格博物馆馆藏的一尊金刚亥母像(参阅1)。我们可以通过1948年梅尔拍摄的这张照片来考证,此件作品当时供奉于丹萨替寺吉祥多门塔的上层。
丹萨替寺扎西果芒塔局部(见Czaja Proser著, Golden Visions ofDensatil, Asian Society, 2014, 164-165页)
丹萨替寺,又称丹萨梯寺、邓萨梯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桑日县桑日镇帕竹村北、县驻地以南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帕木竹渡口。寺院建筑群依山而建,是由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中的塔布噶举创始人冈波巴·塔布拉吉的著名弟子帕木竹巴·多吉杰布创建,堪称噶举派寺院之最。帕竹噶举政权曾统治卫藏地区长达两个世纪,积累了浩瀚财富,作为帕竹政权的主寺,丹萨替寺地位显著且影响深远,是当时藏地闻名的宗教、政治、文化中心。
2018年,故宫博物院首次与民间私人博物馆合办大型展览,即“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此件作品,经故宫专家和国内外众多学者、收藏家评鉴,在数百件顶级藏品中脱影而出,成为中选的80件作品之一,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第一座扎西果芒塔建成于1208年,止贡巴·仁钦贝延请了以Manibhadra为首的一批尼泊尔艺术家来到止贡寺,协助其完成了第一座扎西果芒(吉祥多门塔)的建造。塔的中央部分有诸多层级,每一层的各个方向均开有壁龛门,这种设计很方便容纳大量的神灵造像。塔顶安置帕木竹巴·多吉杰布的圣骨舍利塔。该塔虽于1290年在教派冲突中被毁,但是这种扎西果芒灵塔的建筑设计和图像系统却被记录保留下来,成为止贡寺和丹萨替寺建造的所有其他此类佛塔的标准。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丹萨替寺又落成八座扎西果芒来安奉已故京俄(住持)的舍利遗迹。也正是因为这种特别的供奉祭拜形式,才有了堪称完美的“丹萨替造像”传世作品。
此件作品具有强烈的尼藏艺术风格特点,应是出自当时被请至丹萨替寺的尼泊尔纽瓦尔工匠之手。整体用料奢豪,不惜工本,装饰华丽,气宇轩昂,极富动态之美,无疑标志着西藏艺术史上的巅峰,在喜马拉雅艺术史上亦弥足珍贵。


1.《故宫经典-故宫唐卡经典》,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185页,图140。
2.《金色宝藏— 西藏历史文物选萃》,中国历史博物馆、西藏博物馆编撰,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86-87页。
3.《布达拉宫珍宝馆图录》,布达拉宫管理处编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09年,153页。

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全——藏传佛教唐卡》,王家鹏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3年,102页。
此幅特征鲜明的唐卡,是手绘唐卡中的红卡,亦称朱红唐,即以朱砂为底,用金粉勾勒线条,暖色调烘托出热烈氛围的一类唐卡。相似画法的唐卡作品,还有墨地朱绘、红地彩绘、墨地金绘、金地朱绘等等(见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清宫金地朱绘无量寿佛唐卡)。此朱唐佛像除眉发眼目施深蓝色外,余处均用金线白描绘成,呈现出气势恢宏、光芒万丈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此幅唐卡上、下分别写有佛名款与绘制年份款识,画面顶端由右至左,书有“无量寿佛”四字佛名款; 底座底沿正中央楷书“乾隆丁酉钦定”六字款识,帮助界定了此幅作品的出处及成品时间:出自乾隆朝宫廷,丁酉年,即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
无量寿佛着菩萨装,跏趺端坐,周身严饰俱全,在金色背光的映衬下,更显熠熠生辉。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捧长寿宝瓶,满饰小花朵的天衣披肩搭双肩,繁复的衣裙覆双腿自然堆叠于莲台之上,飘带于身体两侧翻飞飘扬,灵动之气跃然而出。坐下是束腰式双层莲座,莲座之下,是常见于汉传佛教画像中的嵌宝石豪华“亚”型须弥座,中层居中是处于烈火中的摩尼宝珠,两边各绘神鸟孔雀一只,上层一圈仰莲瓣,下层一圈覆莲瓣。此种样式的须弥底座,常见于汉传佛教艺术品中,比如本场拍品Lot 3044号观音菩萨画像中的须弥底座,即与此幅画像中的形制极为相似。
无量寿佛题材在佛教艺术品中比较常见,清宫即出品了大量的造像、唐卡等作品,但朱红唐的传世数量非常少,西藏博物馆现藏一幅无量寿佛红卡(参阅2);布达拉宫现藏一幅无量寿佛红卡,其中央主尊是彩绘的,余部为朱底描金 (参3);如今故宫博物院还另外保有清宫旧藏带年份款识的未经出版的乾隆朝红卡作品。于唐卡正面标注年款的也比较罕见,现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套清代乾隆时期的纸本墨拓描金一组七幅七佛唐卡,与此幅唐卡相同,在画面标注“乾隆丁酉钦定”款识,表明这套唐卡亦是乾隆丁酉年(乾隆42年,公元1777)年定稿的。(参阅4) 唐卡保存状态堪称完美,带有明确铭文款识的唐卡作品在古董市场上是非常罕见的,更遑论是品相如此完美又特性鲜明的作品,其历史鉴赏与收藏价值均不可限量。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