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第二季
特邀作品——汉唐舞蹈剧场《俑》
将于6月10-11日在吉祥大戏院上演。
《俑》系列作品均以俑意象为出发点,以汉代陶俑、画像砖、壁画、古画等历史遗迹作为创作依据,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古代的世界。以历史中的身体姿态为创作原型,塑造了历史中“活”的形象,对“过去的”和“已逝的”进行想象性激活,以现代创作意识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忆,尝试在剧场空间中建立古代舞俑意象群。


汉唐舞蹈剧场自2016年至今已创作、演出数部作品,“俑”系列上演后引起了国内舞蹈界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国外艺术家和演出商的极大兴趣。曾出演于意大利翡冷翠舞蹈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等国内外多个艺术节、舞蹈节,曾在国内多座城市巡回演出,并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国家大剧院歌剧厅、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北京隆福剧场、北京蓬蒿剧场、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沈阳木木剧场、杭州运河大剧院、佛山大剧院、泉州大剧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广州大剧院、深圳万象天地剧场等不同的剧场空间演出
《俑》这次回到北京演出,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呢?
● 这一版“俑”,我们看什么?
吉祥大戏院舞蹈季“俑”的集萃,集合了编导田湉“俑”系列中第二、三号作品片段,它延续了中国古代舞俑的意象主题,是对历史中身体姿态的重访。包含作品《俑II》双人舞、三人舞片段;以及《俑III》中《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行吟图》《穿深衣的贵族》等,各段落独立成章又彼此连缀,带给人以游历博物馆的奇妙观感。
《俑》的身体本身是有历史依据的,编导以“物派激活”的方式进行舞蹈创作,最大限度地找回博物馆中古代陶俑及绘画的历史原型,将静态的、历史的古朴形象予以动态复原,以古典美学打开汉唐舞蹈的瑰丽想象。

《胡服美人图》
《胡服美人图》依据唐代同名作品《胡服美人图》中的侍女图形象进行创作,借由面具生动地还原出古代侍女面颊丰腴,额描花钿的形态样貌,展现出胡服美人的可爱与俏皮。

唐代《胡服美人图》
侍女图形象
“蹲蹲舞我”来自《诗经-小雅-伐木》篇,“蹲蹲”的意思是“有节律的”,作品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的样貌中展开,对汉唐舞俑身体姿态进行当代审美创造。音乐中采用女声无词哼唱、男声哼鸣的方式,以有规整律动的节奏作为宴享背景,在醉与醒间,希望每个人能够将其各自最大公约数的情感代入。

《蹲蹲舞我》
《行吟图》源于南宋画家梁楷的《太白行吟图》,服装设计采用大量的几何图形,音乐则以手碟器乐体现空灵未来,以大鼓带来历史厚重,在奔放的舞姿中将过去、当下和未来连接起来。

《行吟图》
《穿深衣的贵族》以国宝级文物“彩绘人物车马出行漆奁”上的《车马出行图》为创作依据,以漆画中呈现的贵族出行时的身体姿态为原型,尝试在剧场空间中建立古代舞俑意象群,以一种节制的身体动势塑造出端庄优雅的贵族形象,又以多媒体加入多种元素,意在肢体语汇中凝结当代性与国际性的表达。

《穿深衣的贵族》
● 关于“俑”,他们说什么?
“田湉以俑为题,不断以身体语言和现代舞台手段探寻文化的历史记忆与当代表达,使其作品在形式之中并在形式之上获得更大的意味。与她'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诗外功夫是分不开的。”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邓佑玲
“田湉的系列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较高的美学价值。编导一边着力于复活古朴的舞俑形态,一边尝试着对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创新。这样试图打通古今的创作实践,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具意义和值得鼓励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美学家 叶朗
“越古典,越现代——田湉眼中的‘俑’是现代的,它们是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活的载体,是古人与今人、艺术与生活的彼此照见。越稚朴,越玲珑——田湉复活于舞台的‘俑’的系列演出,求真求拙,力戒雕饰,却是生趣盎然,意涵深远,妙不可言,从中见出她的童心、匠心、玲珑心。舞蹈家田湉是当代杰出艺术家群体中的一个独立存在,可以复制,不可替代。”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剧作家 罗怀臻
“她(编导)的古典题材作品,你能看到一种与当下,与今天,与你我的相关,因为她所追寻探索呈现的,正是我们的历史中,一脉相承的美与灵思。”
——舞林秘籍公众号版主 舞蹈评论人 梁戈逻
“想象和激发想象是艺术的生命体征。既然已经非常久远了,为什么不让它更久远:田湉的‘做旧’和‘时尚’,两极相通。”
——剧作家 剧场导演 张献
当作品不以叙事为目的,“展示”会让形式的细节得到彰显。博物馆里文物展览的“陈列”,陈列的目的不只是展出物件,而且是展示陈列者的意图。
——新锐艺术家 郭睿

● 创造“俑”的,是一支怎样的团队?
青年编导 | 田湉

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艺术学博士 | 设计学博士后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分场导演|2018上合峰会编导组组长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艺术家 |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培青计划”委约编导 |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汉唐舞传承与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 鼓楼西田湉汉唐舞创作中心艺术总监
曾多次参与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等组织的国家大型艺术活动的舞蹈创作。
代表作: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雪花》,荷花奖获奖作品《富春》《散乐图》《蹲蹲舞我》等,汉唐舞蹈剧场《俑》系列。另有数字交互舞蹈作品《瑰丽—犹在镜》《西河剑器》《平行》等;实景演出《元》《有朋自远方来》《大唐女皇》等。
主创团队
【编舞】
田湉
【舞者】
朱耘君、王蒋悦梦、李澳雪、于露
王勇、朱亚超、李鸿辉、周玉
【作曲】
鲁澄、王佳男、田园
【多媒体】王韧
【服装】 武 娟
【灯光】胡俊东
【舞监】王凯雅
【统筹】李龙玥
【摄影】张曦丹
● 重要的事,“俑”的集萃,哪里遇见?

“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第二季特邀剧目
汉唐舞蹈剧场《俑》
演出时间:6月10日-11日 晚19:30
演出地点:北京·吉祥大戏院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票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