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本期访谈录木星特别邀请到目前在馆展览《三人行》的艺术家鸥洋老师和张岚芊老师就本次展览做一期专访



采访精彩内容:

艺术家张岚芊:这一次的《三人行》非常高兴邀请到您来参加,我代表雷双,代表我自己非常感谢鸥洋这次能参加我们的《三人行》的展览。这次主要是以意象油画的这一个概念来展示出来,我想了解一下意象油画的来由。



艺术家鸥洋:意象油画是我们多年前才开始提出的。我是从1985年在赵无极的指导下,才开始进行一些油画的探索。原因是由于早期的绘画习惯是按照苏式的艺术观念创作,基本上是写实的。赵无极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在观念上提出:将所有自然界的、客观的作为一个凭借。这跟我们过去的观念不同,过去是把客观当成画画的主体。而赵无极的观念就是客观触动你想如何表达的一个恁据。

画是从客观里所观察之后的表达,达到你心中的一种感觉或灵感,通过艺术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意象表达。等于把描绘客观当成对主观的影响,画出你对这个客观事物的一个主观感受,把原来眼中所看客观的、真实的、现在画成心中所想的。我从60年代开始就画了很大一批油画,写实水平受当时美术界多数人的认可,但从80年代开始就觉得有点不满足,这种画法多少还是停留在人云亦云的情况下,独特的个性还没有形成,而我觉得艺术家很重要的就是形成个人独特的观点。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三人行》展厅现场



艺术家鸥洋:赵无极曾说过中囯艺术有非常优秀的传统,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去把中国画里面的优秀传统拾起来,找一些让自己喜欢的、合自己性格的东西。因为传统里面包含有很多种形式,一开始我想去找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的艺术表现,这种手法就像画齐白石那种造型上似与不似之间的表达,后来就逐渐发展到表达“意”。

    通过本次三人群展我拿出的一批作品,又通过跟评论家们的交流以及在评论家研讨会上的发言,他们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意象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核心,这个责任任重道远,让我开始决心深入去研究意象。我不一定在造型上一定是写实或者写意,我只是表达一种“意”,而且这个“意”是指整个画面,他们应该是意在画外,让人家看了你的画之后有些所思所想。



艺术家鸥洋:我习画多年的经历其实一直是在探路的过程,后来对意象的理解它更多是在表达中国的传统审美,早期我的理解其实是很浅薄的,所以我就一边画一边深化对意象的研究和理解,包括后来很多人认为写意就是意象,这点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写意跟意象还是不同的,林木先生曾经写过文章认为中国传统的核心是意象,不是写意。写意只是意象的一个分支 (一个局部),当下很多人把中国传统当中的东西总括为写意,写意只是一个部分。意象包括得更深,我们中国的传统审美,比如京剧里面相比西方的(戏剧)它是写实的,他的传统和戏剧、战车和马道具是要上舞台的。而中国的京剧它是意象思维的,见到舞台上将军头上插着很多旗子手上拿着马鞭子就表现率领了千军万马,它就表达概括到这个程度。所以中国的艺术其实它是一点点在做减法的,我们在画画的表达过程中,通过人家看了我的画,联想到画面里是什么东西,这就叫意在画外——表达自己内心的东西。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三人行》展厅现场


艺术家鸥洋:从传统艺术观念来讲是它跟西方不同的是,西方最初的来源是从塞尚开始。塞尚又是从日本浮世绘中得到启发,而日本浮世绘它是继承了东方文化的,实际上,中国传统的文化通过影响日本浮世绘,而又紧接着影响西方并开始了现代化。


艺术家鸥洋:塞尚的画面已经撇开自然界的造型,这种观点其实我们中国早已有。抽象和具象也可以放进画面中,表达“意”。最后形成一个写实也有、抽象也有的作品。而这个“意”是主观的感受,观众通过他自己看画的视觉感受,再去领会这个“意”,也许领会的意跟我不同。

     所以,同样的一个主体,不同的画家在一起就可以画出不同的画面,而焦点透视的写实画法,指的是观察角度不同,实际上大同小异。意象的艺术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我自己曾经在文章里面写过,意象是我们传统里面非常了不得的一个精华,只是可能我这一辈子也走不到头,因为它太深厚了。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我的贡献便是通过作品告诉大家这里头值得探究。我一直没有停下脚步,至少一点在国外没有看过类似的作品,国内也没有人这么画,就够了。这就是我的特点。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三人行》展厅现场


艺术家鸥洋:作为艺术家,重要的是画与他人不同。艺术好比一个大厦,每一块砖都有固定的位置,这块已经有人放了,再烧一块跟他一样的砖已经塞不进。我们要看没有放置的,这个才是学艺术应该有的,要有属于自己的并能够去探索的独特事情。从语言来说,怎么找独到的语言是我的追求。另外,从艺术的追求、写实转型到写意,想到意象不是大写意,大写意只是一个技术、一个语言手法。现在就是好多画面,我可以泼下来有大写意的 感受,也可以像宋画般把小工笔放在一起,在这批展画中也有这一形式的作品,好像也没有违和感,观众们也能够看得懂。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三人行》展厅现场





《三人行》展览特别鸣谢(名单不分先后):


艺术投资人薛平

深圳欧古轩艺术中心发起人欧剑平

深圳国际光影艺术季策展人秦岫

前长城艺术馆馆长+深圳前海众筹文化艺术公司董事长胡永坚

FEN艺术faqirem+收藏家黎洪波

独立策展人顾振清

艺术批评家吴味

河南省政协常委、原省对台办主任徐宁生

河南省艺术摄影协会副会长张国通

主持人环球夫人全球执行秘书长陈骊璐女士

艺促会副秘书长王玉波

参展艺术家雷双

深圳市医疗器械协会执行副会长王斌

深圳市仓颉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鹤琴博士

深圳市木星美术馆策展总监陈观亨

艺术家:黄海军、李坚、李苑、李跃飞、喜儿、 曾风、bobo等

前海紫晴国际贸易总裁最具商业价值夫人紫晴女士

收藏家张铁民女士、倪红艳女士等


诚挚感谢!







艺术家

 Artist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鸥洋 (Yang Ou),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法籍著名画家赵无极学生。早期作品风格倾向写实,1985年开始“东方意象”油画学术探索,鸥洋首先提出“意象油画”,被艺评家评为“中国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为中国油画本土化提供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范例”,其作品受到国内外关注。曾获美国加州政府颁发的荣誉奖,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驻英大使馆均有收藏。



上下滑动预览—

鸥洋的艺术历程:

●1937年10月11日生于湖北省武昌市,原籍江西省龙南县。

●1952年8月南昌一中初中毕业。

●1955年8月南昌师范艺术科高中毕业。

●1955年9月任教南昌八一小学。

●1956年9月进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就读油画系。

●1960年8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院任教。

●1960——1964年,创作油画《女民警》、《在中国》、《往事涌心头》以及水粉画《金色的秋天》

●1973年创作中国画《雏鹰展翅》、《激扬文字》(与杨之光合作),入选全国美术展览。

●1974年创作中国画《新课堂》、宣传画《从小锻练身体好》,入选全国美术展览。

●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2年创作宣传画《五爱图》,获广东省少年题材创作一等奖。

●1985年参加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赵无极举办的油画学习班,受到其艺术思想影响。同年,应美国马里兰等大学东方学部邀请,赴美讲学并考察油画艺术。

●1986年探索意象油画语言,创作了一批意象油画作品,在广州星河展展出。

●199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鸥洋新作展”,作品《沉浮》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冬天里的春》入选中日联合举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获银牌奖。作品被日本安部牡丹园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2年作品《崛起》入选“中国油画艺术展”,作品《流逝》入选“中国油画双年展”。

●1993年赴法国巴黎进修考察,作品《红与黑》、《自然之女系列》入选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之国际春季沙龙。同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12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杨之光、鸥洋画展》,获加州州政府颁发之荣誉奖状。

●1994年作品《野》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同年作品《红与黑》获“’94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

●1997年作品《秋荷》入选“中国当代油画展”。

●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及“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水粉作品《金色的秋天》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新生代》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春消息》、《往事涌心头》由广东美术馆收藏。

●2003年作品《紫气袅绕》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及“第三届中国油画精品展”。

●2004年作品《蛙声》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7年1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意象油画探索20年作品展》,油画《盛世系列之三——祥》由中国美术馆藏。

●2007年4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从艺50年——鸥洋作品展》。油画《寒凝大地》等作品由广州美院美术馆收藏。

●2007年11月受邀任“重庆立场——当代艺术大展”顾问,油画作品《组合系列——攀延》《组合系列——秋痕》参展。

●2008年7月作品《组合系列——二月》参加北京798艺术区《进行时——女性展》。

●2010年分别在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举办《鸥洋意象油画学术展》

●2014年作品《蹉跎岁月》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9年作品《大卉糸列一怒放》参加“态-当代中国油画研究展”赴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展出。             

●2019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幻-鸥洋杨缨双个展”。油画《职场》由广东美术馆收藏。

●202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幻-鸥洋杨缨双个展”。油画《觅空NO.10》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雷双(Shuang Lei),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届创研班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

2021年入选亚洲影响力TOP100顶尖当代艺术家榜单(BNAAC亚太艺术研究中心/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由哈佛大学出版、由美国艺术史学者撰写的《身体的印刻与性别的经典: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Inscribing the Body and Gendering the Canon: Women’s Art  in Contemporary China.)》有专题介绍雷双艺术的学术性分析并刊载四幅艺术作品。著有二十万字的《玫瑰.岩石—雷双的话与画》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年出版。




上下滑动预览—

雷双的艺术经历:

●1991年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历史博物馆 

●1992年 《首届中国油画年展》香港 会议展览中心

●1993年 《93’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3年 《雷双作品展》隔山画馆 台北 高雄

●1993年  《青年油画家邀请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4年 《雷双油画近作展》隔山画馆 台北 高雄。作品被台湾联合法律事务所收藏。

●1994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4年   《八届全国美展》河南省博物馆

●1994年 《新铸联杯油画精品大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获优秀奖

●1995年 《中华女画家邀请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6-1997年 应美国女艺术家联盟邀请参加《BEIJING AND BEYOND》国际巡回展,首展纽约联合国大厦及纽约OMNI画廊 芝加哥ARC画廊 奥克兰大MILLS学院画廊 华盛顿州立大学画廊等等

●1996年 《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6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7年 《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8年 《世纪女性艺术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作品被泰达艺术博物馆收藏

●1998年 《雷双油画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1999年 《雷双油画作品展》北京 可创铭佳艺苑

●2000年  《雷双作品展》河星画廊 台北

●2002年 《雷双油画作品展》北京 可创铭佳艺苑 

●2003年 《雷双作品展》伦敦 BLOXHAM画廊

●2003年 《国际艺术家秋季联展》伦敦

●2003年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 中华世纪坛

●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5年 《IDAA国际数码艺术首届北京巡回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2006年 《IDAA国际数码艺术大展》 北京 北京电影学院

●2006年  《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北京 北京展览馆,获铜奖。

●2008年 《非常花——雷双作品展》北京 中国美术馆 作品被美国CBS NEWS收藏

●2008年 《进行时•女性》艺术展 北京 798木真了艺术馆

●2008年 《进行时•2008放飞南京艺术邀请展》南京 凤凰美术馆 作品被凤凰美术馆收藏

●2009年 《无镜——女性艺术展》北京 798白盒子艺术馆

●2009年 《她们——中国当代女艺术家联展》北京 环铁时代美术馆

●2010年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 北京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0年 《上海世博会中国艺术邀请展》上海 作品被收藏

●2010年 《2010中国女性艺术大展》北京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2010年 《 从马奈出发——当代油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马奈草地美术馆

●2010年 《百年如歌——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邀请展》北京 炎黄艺术馆

●2011年 《素年锦时——十位女性艺术家个案》北京 元典美术馆

●2011年 《彼岸花》北京 798桥舍画廊

●2011年 《正午•雷双作品展》北京 红子兰画廊

●2012年 《鸾凤齐鸣》北京 树美术馆

●2015年 《美好年代,非常女声》北京 马奈草地美术馆

●2015年 《和声—雷双抽象表现艺术展》北京 锦都艺术 作品被泰康美术馆收藏,被锦都艺术空间收藏

●2016年 《锦都艺术中心馆藏展》 北京 锦都艺术

●2016年《走出牡丹亭》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 圣彼得堡 民族博物馆

●2017年 《红—当代油画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北京 树美术馆

●2018年 《中国新意象绘画群展》北京 798圣之空间

●2019年 《她世界》北京 今日美术馆

●2019年 《光之语—雷双艺术展》北京  嘉德艺术中心  作品被招商银行收藏

●2020年 《无缘无.故》十三位艺术家邀请展 北京798朗空美术馆

●2020年 《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展》日本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作品被日本东京绘美文化株式会社收藏

●2021年 《同构—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深圳 罗湖美术馆

●2021年 《她艺术;不可定义》成都 特想艺术空间 获优秀奖

●2021年 《破竹2021-中国经典与当代绘画艺术邀请展》苏州 梵融美术馆

●2021年 《爱要发电-当代艺术家邀请展》上海 Polis Space

●2021年 《艺宇恒航—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存正公益拍卖》2021.5.2由策展人陆蓉之策划

●2021年  作品参加UMX平台的NFT数字加密发售、拍卖。

●2021年 进入2021年度亚洲影响力TOP100—BNAAC榜单及国际当代艺术展(比佛利北美当代艺术中心)

●2022 《春语—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深圳盛世艺术

●2022  《The 1st Annual METAVERSE Art@VENICE第一届威尼斯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军械库。

●2022  《北方抽象论坛暨大连金石滩美术馆开馆展》大连

●2022  《第一届世界艺术书画交流展》日本冲绳

●2022  《同构.当代艺术展第二季》深圳 罗湖美术馆

●2023  《首届中国新国潮艺术大展 》上上国际美术馆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张岚芊(Lanqian Zhang),现居中国深圳。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09年弃商专艺,授教于栗宪庭老师。2015年至2019年11月旅居欧洲绘画创作、展览。

社会职务:深圳市艺术产业促进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院校客座教授;北京意象油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意大利巴杰罗国家美术馆(Museo Nazionale del Bargello)、美第奇家族礼拜堂(Cappelle Medicee)、佛罗伦萨圣弥额尔教堂(Orsanmichele)当代艺术顾问;荷兰白立方合作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下滑动预览—

张岚芊的艺术经历:

●2022年“同构”第二季当代艺术主题展,罗湖美术馆,深圳

●2021年“同构”当代艺术主题展,罗湖美术馆,深圳

●2020年 "Woman, an infinite wor/ld" 主题 9人国际邀请展, SK画廊,纽约

●2019年“100% FEMALE exhibition up-date ”全球100位女艺术家主题展,白立方,荷兰

●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personal structures- identities"主题平行展,意大利

●2019年 “Kunst I'm Dialog”主题开馆展,白立方,荷兰

●2018年“艺术 IM 对话”主题展,白立方,Landshut 德国

●2018年“有感于斯文”唐宋、杨宽、张岚芊当代艺术主题展,罗湖美术馆,深圳 ●2018年“有感于斯文”唐宋、杨宽、张岚芊当代艺术主题展策展人,罗湖美术馆,深圳 2017年“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佛罗伦萨,意大利

●2017年“首届深圳当代陶艺大展”,深圳画院,深圳 2017年“遇见艺术· ”,香港马会,北京

●2016年“花非花”(Le s fleurs du mal)张岚芊、徐赓良双个展,米兰国际艺术中心,意大利

●2016年“中国.湘潭首届油画展”,齐白石纪念馆,湘潭

●2015年“第十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佛罗伦萨,意大利








策展人

About Curator



陈观亨(Guanheng Chen)



统筹

Co-Ordinator



羌笛、王玉波

Di Qiang、Yubo Wang



设计

Designer



魏嘉梵

JiaFan Wei





活动信息

 Information 




 展览时间|Duration

2023.06.03 — 2023.07.02


 展览地点|Venu

深圳市福田区蓝花道6号木星美术馆B、C展厅


 主办单位|Host

 深圳市艺术产业促进会


 联合主办|Co-Host

深圳市木星美术馆


 协办单位|CO-organizers

北京意象油画研究院




 谷羊、 Valoiny |摄影剪辑

JAMMY|图文编辑


#艺术对话 |《三人行》鸥洋与张岚芊访谈录系列(一)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