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中贸圣佳2023春季拍卖会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预展时间

7月1日-7月2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7月4日 17:00 B厅


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LG层


在西藏佛教艺术的早期发展史上,外来艺术无疑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而在各种外来艺术形式中,克什米尔艺术又可谓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它以地理上的亲缘关系,构成了对我国西藏西部佛教和佛像艺术的深刻影响。


克什米尔,古称罽宾、迦湿弥罗等名,位于喜玛拉雅山西面,东临我国新疆、西藏,南面是印度,西北面与巴基斯坦接壤,连结着中亚、南亚和东亚广大的地区,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在古代历史上,克什米尔凭着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东方和西方,特别是中国与印巴次大陆各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得以不断地吸收这些地方的文化,并将它们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模式,佛像艺术即为其重要表现之一。克什米尔佛像艺术历史悠久,公元8世纪左右就形成了该地特有的艺术风格。西藏觉囊派大师多罗那他谈及克什米尔佛像风格时指出:“迦湿弥罗过去继轨中部和西方旧派,后来柯须罗舍创立绘画、浮雕二者的新风格,现在称为迦湿弥罗式。”明确肯定了克什米尔佛像风格的存在及影响。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克什米尔与我国西藏西部地理位置图,引自黄春和著《梵相金 身—金璞阁藏佛集珍》,文物出版社,2018 年,第 18 页。


西藏西部,具体所指为今天的西藏阿里地区。公元10世纪时,这里诞生了一个声名显赫的王朝,叫古格王国。古格王国统治者崇尚佛教,其中以第三代国王意希沃尤为突出,他是古格王国最早提倡和引进佛教的统治者,也是古格历史上最著名的佛教护持者。他曾派遣家族中21人赴印度等地求法,结果仁钦桑布学成归来,成为西藏佛教后弘初期著名的译经大师;又先后迎请印度高僧达磨波罗和阿底峡入藏弘法,使古格王国佛教实现了教理的系统化和修行的规范化;一生大兴寺塔,普度僧尼,大开讲筵,广事译经,乃至最终禅位出家,取法名智光。他将一生全部心血献给了佛教,为古格王国佛教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在意希沃大力护持下,古格王国佛教和佛教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现今遗存的古格时期金铜造像便是其突出表现。据相关记载,古格王国金铜铸造闻名遐迩,被誉为古格王国“十三贡献”之一,当时还出现了专门的佛像铸造场所,“鲁克”即为其中之一。鲁克位于今天阿里札达县境内,现在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先生曾考察过这里。图齐在当地一座小庙里,看到一尊古格时期铜释迦牟尼佛像,认为就是“出自一度居住在那里的工匠之手”。古格金铜造像工艺独特,其中佛像眼睛普遍嵌银尤其突出,因此古格金铜造像又有“古格银眼”的美名。目前对古格时期遗存的金铜佛像,国内外学者习惯以产地命名其风格,称“西藏西部风格”,简称“藏西风格”。 


由于地缘的关系,西藏西部造像风格深受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影响。据记载,10世纪初,古格国王意希沃选派本族中21人赴克什米尔学习密法,后来学成归国的仁钦桑布专门邀请了32位克什米尔工匠来到古格,帮助建寺和造像。如此事例在当时两地的佛教文化交流中十分繁多。正是通过这些频繁的交流,藏西造像艺术受到了邻近克什米尔的深刻影响。在今天的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以及其他寺庙和博物馆如布达拉宫等,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古格时期造像和绘画作品,它们或为克什米尔传入、或出自克什米尔工匠之手,或为西藏民族人模仿制,但千百年来已受到了藏民族的膜拜和崇信,早已融入西藏历史文化的血液之中,成为西藏历史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人们讲述着西藏与克什米尔水乳交融的文化艺术关系,同时也展现着西部高原那种特有的苍凉、雄厚、粗犷、质朴的大美人文艺术风貌。


文/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拍品预览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49

释迦牟尼佛像

克什米尔  7-8世纪  

合金铜 嵌银 高11厘米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细节    


此像头饰不规则螺发,头顶肉髻硕大而平缓。脸庞丰圆,双目平直,眼白嵌银,眉毛以阴线刻画,形似弯月,眉间饰白毫;鼻梁挺直,鼻头扁阔,双唇微抿,嘴角上翘,面部充满法喜;大耳齐垂于肩,项间刻有蚕节纹。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纹具有较强的写实感,带有明显的犍陀罗艺术遗风。躯体浑厚,四肢短粗。全身结跏趺端坐,右手置右膝结施与印,左手置身体左侧执袈裟角。身下有覆莲台,莲瓣宽大肥厚,前后满施一周;莲台下又承以束腰式方形台座,束腰上下各有叠涩台阶装饰。整体以黄铜制作,材质精良,看上去莹润光亮,圆润生动。全身几乎没有棱角,远视效果绝好,但近观五官及其他细节处理比较模糊,这正是克什米尔金铜造像的突出特点,显得造型粗犷大气,手法古拙自然,给人妙不可言的艺术美感。虽然台座后部有旧裂痕迹,但瑕不掩瑜,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值得肯定和赞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结施与印的释迦牟尼佛像在现存的克什米尔造像中非常稀少,目前我们仅发现两尊,分别是布达拉宫三界殿和国外私人藏家各收藏一尊,克什米尔造像保存较多的主要是说法印的释迦佛造型样式。相对而言,这种造型样式的释迦牟尼佛在斯瓦特造像中保存较多,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斯瓦特造像中就有三尊这种样式的佛像。这一情况足以说明这种造型样式的释迦牟尼佛像最初来源于斯瓦特地区,而传到克什米尔后开始式微,就像我国十六时期流行的禅定印释迦牟尼佛像,到北魏后就逐渐被说法印释迦牟尼佛替代。由此可见,这尊结施与印的释迦牟尼佛像在造型样式上是非常难得的,是见证克什米尔与斯瓦特造像艺术传承关系的重要例证。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参阅:

左:1.布达拉宫三界殿藏7-8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高17厘米。

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Volume One India & Nepal,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Hong Kong,2001,P116-117,图23C-D。

右:2.国外私人藏家收藏8-9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高15.5厘米。

Ulrich Von Schroeder:India-Tibetan Bronzes,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s Hong kong,P116-117,图15G。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0

思维菩萨像

藏西或克什米尔 7-8 世纪 

合金铜 高9厘米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此像面形饱满圆润,五官经历千年供奉,有些磨损不清,但仍可领略其沉静安详的内在神韵。头顶束高发髻,发髻正面安小化佛。两耳边对称向下垂下多条粗大的发辫,明显带有犍陀罗艺术古老的遗风。身躯壮硕,肌肉饱满。上身双肩披帔帛,下身着裙,左肩斜披络腋和仁兽皮,仁兽头似羚羊,倒挂在左肩的肩头,衣纹写实自然,衣褶有很强的质感。半跏趺坐姿,姿态自在闲适,右手举于头的右侧,头向右偏,呈明显的思维状态;左手置左膝执莲茎,花朵盛开于左肩。头后有桃形火焰头光,身下有圆形的覆莲台,装身具一应俱全,足显整体造型之完美。全像造型粗犷,形象质朴,雕工稚拙,明显承袭了克什米地区造像遗风,但从头光和莲台的形制来看,其实际产地应为我国西藏西部。  


思维菩萨是一尊流传悠久的佛教尊神,循着图像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其清晰的传播脉络。它最初起源于印度犍陀罗地区,而后从犍陀罗分两条线路向外传播,一条从丝绸之路一路东传至我国内地,对我国南北朝时期造像艺术产生了广泛影响,今天在云冈、龙门等石窟,以及河北、山东等地出土的石雕造像中留有大量实例;再一条从犍陀罗经斯瓦特传至克什米尔,再由克什米尔传至我国西藏西部,这一路的传播也有许多实物为证。值得注意的是,从现存实物看,思维菩萨像在斯瓦特-克什米尔-西藏西部的传播线路上愈传愈弱,完全不像它在东传中国内地的线路上愈传愈强,尤其到西藏西部已成强弩之末,今天遗存的实物也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这尊思维菩萨像不仅可以见证西藏西部与斯瓦特、克什米尔艺术紧密的传承关系,同时对于思维菩萨信仰及其图像在我国西藏西部的传播亦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参阅1、2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左到右依次为参阅3-5

参阅:

1.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2-3世纪石雕思维菩萨像。

2.菩萨道藏7世纪斯瓦特合金铜思维菩萨像 高12.9厘米。

3.布达拉宫藏8世纪西藏西部合金铜思维菩萨像  高27.3厘米。

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Volume Two Tibet & China Visual Dharma Publication , Hong Kong ,2001,P786-787,图187A-C.

4.故宫博物院藏东魏石雕思维菩萨像像  高59.5厘米。

5.山东青州博物馆藏北齐石雕贴金彩绘思维菩萨像   高80厘米。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1

莲花手菩萨像  

西藏西部  11-12世纪  

合金铜 嵌松石 高26厘米

估价:RMB 300,000-350,000

纪录:纽约佳士得拍卖专场: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Art1652.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此像是观音菩萨早期的一种造型样式,因手执莲花为其形象重要标识,所以一般被冠以“莲花手菩萨”之名。菩萨全身站立,身体略向左倾,臀部右扭,体态优美,且富于动感。头戴三角形三花冠,中央花瓣上安化佛,头顶束高发髻,余发编成粗硕的发辫垂落双肩,耳边饰花瓣,耳下垂花瓣形耳饰。面形长圆,脸颊饱满,下颏短突,浓眉大眼,眉间饰白毫。躯体修长健硕,双肩圆阔,胸肌高隆,大腿粗壮有力。上身饰项圈,左肩斜披络腋及仁兽,下身着兜蒂式长裙,腰间束带,手臂及腕间饰有钏镯,周身披大花环。下裙薄透贴体,突出大腿肌肉及骨骼的变化,其上刻各种花纹图案。右手向上抬举,手心向外,结施无畏印,表示能消除众生恐怖,给予众生安慰,左手下垂执莲茎,莲花盛开于左肩。黄铜铸造,铜质莹润细密,油光锃亮,仅面部泥金,躯体保持黄铜本色。背后有榫凸出,说明原来配有背光。


此像从整体到局部,从风格到工艺,体现了后弘初期西藏西部地区造像鲜明特点。但其风格渊源于克什米尔艺术,与同一时期克什米尔造像极其相似,如菩萨修长而健硕的躯体、头部的三角形大花冠、全身鼓胀的肌肉、周身披挂的大花环、合金铜材质,以及鱼肚形的眼睛等特征,在同一时期克什米尔造像上也十分常见。特别是这种造型样式和风格的莲花手菩萨像在同一时期克什米尔地区也十分流行,目前有不少实物遗存下来,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等地都有收藏。其中,2007年北京瀚海秋拍推出了一尊最为大家所熟知,该像通高达46厘米,保存完好,充分展现了克什米尔造像迷人的风采和魅力,也为我们呈现了此像艺术风格的源头。


对于目前遗存的藏西风格造像,学术界认为存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纯粹的克什米尔作品;再一种是克什米尔工匠在藏西地区所造;第三种是藏西仿克什米尔风格作品。虽有如此分类,但因各人识见和情执的不同,往往在一尊具体造像的判断上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此像属于第三种类型,理由有四:一是菩萨面部表现的域外审美特征不明显;二是全身的肌肉不如克什米尔造像鼓胀;三是菩萨的衣裙及装饰上没有出现特别讲究的红铜及白银镶嵌纹饰;四是局部的刻画及工艺较克什米尔造像简略。尽管如此,但我们丝毫不可低估它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为在它身上不仅蕴藏着丰厚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内涵,而且展现了藏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与追求,闪耀着藏族先民的智慧光芒,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西藏与克什米尔地区密切的文化艺术交流。透过这尊造像,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生活在阿里高原的藏族先民淳朴善良、勤劳睿智的真实面貌。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观音菩萨的左肩上披有一个形似山羊的兽头,佛教称之“仁兽”。它的来历在清代工布查布的《造像量度经续补》有明确记载:“仁兽,梵云‘吉哩’、‘斯那’、‘萨辣’,华翻‘黑脊’,盖因其毛皮而称之耳。常见西番国岁贡物件有此兽皮,形似山羊而小,毛短薄,色多微黄,脊毛纯黑色。天性最慈,为人忘已。据使者言,捕时不需猎围,惟二人执兵,寻其栖处,既望见,诈为相斗状,喊声对骂,且作挥兵相击势。此兽见之,以为相害,遂欲解救,犇至隔立二人之间,至死不去,遂得而刺之。本朝官译名谓之‘仁兽’。其披法,则向外,头前尾后,斜披左肩上。以头皮遮着左乳,而将右边后腿皮从像之背后由右腋下挽过,至像之前,与右前腿皮互相交盘缚之。”这种装饰在明清的观音和弥勒菩萨像上十分常见,几乎成了一种必备的装饰。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左到右依次为参阅1-3

参阅:

1.2013 年 3 月纽约佳士得拍卖图录。

2.西藏阿里皮央东嘎遗址杜康殿出土克什米尔风格铜莲花手菩萨像。

3.2008 年北京瀚海秋拍 12 世纪藏西风格铜莲花手菩萨像,高 46 厘米。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2

三怙主像

西藏西部  10-11世纪  

合金铜  中央菩萨高19厘米  两边菩萨高17.5厘米

估价:RMB 220,000-250,000

纪录:纽约邦翰斯拍卖专场:Indian,Himalayan & Southeast Asian Art.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三怙主是藏传佛教尊奉的三尊重要菩萨,即文殊菩萨、莲花手菩萨和金刚手菩萨。他们分别是密教莲花部、如来部和金刚部的部主,所以又称事部三怙主。他们各有不同的功德,其中文殊菩萨是所有诸佛菩萨智慧的总集,四臂观音菩萨是所有诸佛菩萨慈悲的总集,金刚手菩萨是所有诸佛菩萨力量的总集。怙主,意为保护者、保护神、可依怙者。


这组造像自左至右分别为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和莲花手菩萨。三像均头戴花冠,头顶耸立塔状的高发髻,耳边冠带横出,耳下垂圆环。面形圆润,双目睁视,鼻子扁阔,嘴唇厚实,面颊丰腴。全身呈三折枝式站立,躯体清瘦,体态优美。上身胸前饰V字形项圈和璎珞,左肩斜披络腋,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手腕、手臂和脚腕皆有钏镯装饰。三像的神格特征非常明显,居中文殊菩萨右手举剑,左手执莲茎,莲花上置般若经卷;居右金刚手菩萨右手执金刚杵,左手下垂;居左莲花手菩萨右手结施与印,左手执莲茎,莲花盛开于左肩。三像身下均有圆形莲台,其下又承以长方形底托,身后各有装饰性极强的庄身具——舟形大背光。整体造型完美无损,在现知的西藏西部造像中实不多见。


这组造像的风格非常独特,在其身上既可以看到来自印度帕拉艺术的影响,如圆形的面庞、深陷的双目、厚实的下唇、扭动的身躯、身后的舟形背光等,无不显示出帕拉造像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可以看到西藏西部及其依傍的克什米尔艺术传统,如造像的衣饰皆以阴线刻画,线条粗犷朴拙,一些装饰细节皆以小圆点的线条和图案表现等,明显融入了西藏西部和克什米尔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因此可以说它是印度帕拉、克什米尔和西藏西部多种艺术元素混合的产物。尽管与同一时期西藏中部地区出产的帕拉造像相比,其造型略显稚拙,工艺略显粗简,但它展现的独特艺术韵味是西藏中部那些端庄典雅的帕拉造像无法相比的,透过其粗粝的外表,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西藏西部特有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年代、题材和风格的三怙主像现在遗存不少,在西藏寺庙和国内外公私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如西藏布达拉宫利玛拉康殿和无量寿佛殿供奉的两组三怙主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怙主像、2018年全国可移动文物普西藏寺庙发现的三怙主像、收藏家夏景春旧藏的三怙主像等。如此多的三怙主像的存世充分反映了当时这一题材的流行程度,也反映了当时西藏密教以“旧密”传承为主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左到右依次为参阅1-4

参阅:

1、2012 年 9 月纽约邦翰斯拍卖图录。

2.布达拉宫无量寿佛殿 11-12 世纪铜三怙主像,高 27、3 厘米。

3.布达拉宫琍玛拉康殿 11-12 世纪铜三怙主像,高 30、7 厘米。

4.北京故宫博物院 11-12 世纪铜三怙主像,高 31 厘米。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3

莲花手菩萨像

西藏西部  10-11世纪  

天铁或合金铜  高12.5厘米  

估价:RMB 100,000-120,000


此像风格非常独特,明显融合了印度帕拉、尼泊尔和西藏西部等多种艺术元素。如菩萨硬朗的身躯、高大的三叶冠、脖子下面的项链、下身所穿兜蒂式裙子等明显来源于尼泊尔艺术;菩萨两耳所戴的大耳环、两臂所戴的花形臂钏、身下莲花座上的莲花瓣形制等明显受到了帕拉造像的影响;而菩萨面部平直睁视的双目、扁阔的鼻子、宽厚的嘴唇、全身多处细节稚拙的刻画等,又充分展现了西藏西部质朴的审美趣味。这些不同的艺术元素从西藏西部遗存的雕刻和绘画(壁画)作品上可以分别找到对应的实例,而在西藏普兰现存的一件刻有观音造像的石碑上,更可以看到这种多种艺术元素融合于一体的实例,同样的实例还有一幅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晚期的莲花手菩萨幡画,它们共同反映了早在西藏吐蕃王朝后期印度帕拉、尼泊尔、西藏等多种艺术已在西藏西部和丝路沿线交融互鉴的历史进程。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左到右依次为参阅1-4

参阅:

1.瑞士私人藏 11 世纪合金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像,高 36 厘米。

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9 世纪铜金刚手菩萨像,高 27.5 厘米。

3.西藏阿里普兰县 9-10 世纪石雕莲花手菩萨像碑,高 210 厘米。

4.大英博物馆藏莫高窟 9 世纪金刚手菩萨绢画像,纵 55 厘米 横 14.5 厘米。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4

释迦牟尼佛像

西藏西部 13世纪 

合金铜 高16厘米 

估价:RMB 60,000-80,000


此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髻顶安宝珠,面相圆润,双目平直,双眉上扬,眉间饰白毫,鼻隆口阔,面容质朴纯真。身着通肩袈裟,仅在领口、身体两侧和下摆表现出衣边,躯体光洁圆润。袈裟如披风一般出现于身后,其样式可以追溯到印度笈多风格造像上,在西藏地区得到了长久的流传。左手上举于肩部执袈裟角,右手举于身体右侧结施无畏印,双腿站立于圆形莲台之上。莲台上仅施一层覆莲瓣,莲瓣素朴无纹。其造型样式虽然可以溯源甚早,但从面部刻画和台座形式来看,明显为 13 世纪左右西藏地区对早期印度和尼泊尔风格的学仿,而且从铜质和稚拙的雕刻工艺来看,可以进一步判定其产地在今天的西藏西部地区。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Lot 1655

金刚杵

西藏或西藏西部 11-12 世纪 

天铁 长19厘米

估价:RMB 120,000-150,000


金刚杵,印度梵语称“伐折罗”,原为古印度的兵器,后被佛教吸收为法器,象征坚固、锐利之智,可以断烦恼,除恶魔。其造型有独股、三股、五股、九股等多种,一般以五股居多,九股较为少见。常与金刚铃配合使用,左手持铃,右手持杵,象征方便与智慧合一,金刚杵即象征智慧。许多佛教尊神的持物就是铃杵合用,如金刚持、金刚萨埵等。


这件金刚杵的中央把手呈鼓形,两侧各有六个骷髅面,每个骷髅皆大脑门,面部露出两只空洞的眼睛和宽阔的大嘴,形象夸张恐怖。两端各有九个股叉,其中中股呈方形,贯穿整个杵身,其余八股环绕中股,股爪闭合,呈椭圆形,线条饱满有力。衔接侧股和莲台有长吻状的摩羯鱼,造型极为简率。整器造型浑厚大气,雕工粗犷有力,外表粗粝质朴,加之其殊胜的材质,洗尽铅华的自然色泽,实为难得的法器上品。


金刚杵多为僧人常年使用或是藏民随身佩带之物。此杵材质独特,造型粗犷,全身棱角全无,油亮光润,想必经历了无数高僧大德的亲手持用实修,成就了无数高僧大德的修行和利生事业,也蓄积了无量无边的加持力量。愿有缘之人得之爱之,既可用于修法,也是极佳的护身和辟邪圣物。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参阅:

左:1.2017北京东正春季拍卖13-14世纪天铁五股金刚杵   长18.6厘米。

右:2.2019年龘藏秋季拍卖12世纪嵌金天铁金刚杵  长14.6厘米。


联系我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总部(北京)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A区04·圣曦中心三层

(86-10)6415 6669 | www.sungari1995.com


圣佳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

(86-10)6732 5717 | www.sungari1995.com



中贸圣佳·上海

上海市闵行区吴中路1439号莱茵虹景中心A栋301 

(86-21)-5221 6411


圣佳艺术空间·上海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五层

(86-21)-5221 6411



办事处 


台湾办事处/林秀霞

+886-2-2700 0886 

台北市安和路二段5号11楼-4 


香港办事处/曾秀娴

+852-5343 7872 

香港上环文咸东街93号文乐大厦4楼B室 


北美办事处/颜自强

+1(416)-567-8521  

606 Gordon Baker Rd.,Toronto, ON M2H 3B4, Canada 


广州办事处/刘典达

+86-010-64156669-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86号二楼 


日本联络处/当铭藤子

+06-6365-5554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2-3-20 


夏威夷联络处/郑景达

+1 (808)-382-9633 

1101 Maunakea St.Honolulu, Hawaii, HI96817 


旧金山联络处/伍永富

+1 (650)-922-4888 

No.415 Gellert Blvd., Daly City, San Francisco, CA 92505 


华盛顿联络处/叶鼎 

+1(240)-441-2834

37th and O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57


推荐阅读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鑿山骨—金石书画篆刻专场2023春拍巡展平湖站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璆锵玲珑——古代玉器精览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黄宾虹《阳朔一角》考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从克什米尔到西藏西部——西藏西部造像风格的来源与特点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中贸圣佳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