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贸圣佳2023春季拍卖会
琳琅—重要中国书画及古籍夜场
预展时间
6月29日-7月1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
7月2日 19:00 B厅
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Lot 655
芥子园画传初集五卷
清康熙十八年(1679)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
1函5册开化纸 线装
29.4×17.6cm
估价:RMB 1,500,000-3,000,000

Lot 656
芥子园画传二集
清康熙四十年(1701)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
1函4册开化纸 线装
28.7×18.5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Lot 657
芥子园画传三集
清康熙四十年(1701)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
1函4册百纸 册页装
25.8×16.5cm
估价:RMB 2,800,000-3,500,000
《芥子园画传》版本略述
文/翁连溪
《芥子园画传》作为中国木版彩印的代表之作,体现了清初彩色印刷的最高水准。它的影响力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部画谱,是明末清初以来人们研习和欣赏的典范,也是海内外学者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桥梁。美术史论家王伯敏先生说:“二百五十年以来,在历代画谱中像《芥子园画传》那样产生巨大影响的画谱,史无前例。”
中国是雕版印刷的发祥地,现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大英图书馆藏)。随着雕版印刷技艺的发展,彩色印刷技术也于宋元年间形成。明中期以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国传统木刻版画也在万历时期光芒万丈。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彩色印刷技术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当时坊间诸肆斗艳争妍,作品日渐工致。明万历年间出现了《程氏墨苑》、《剪霞集》、《胜蓬莱》、《风流绝畅图》、《湖山胜概》等,明代天启六年(1626)江宁吴发祥运用饾版、拱花技术印制了现存最早的笺谱——《萝轩变古笺谱》,差不多同时的十竹斋主人胡正言(1581-1672年)发展了饾版、拱花印刷技术,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开刻、崇祯六年(1633)汇集成册了《十竹斋书画谱》;崇祯十七年(1644)刊行了《十竹斋笺谱》,胡正言继承了徽州书商的传统,擅长制墨、造纸,又精于绘画、书法、篆刻,使得他编刊的套印版画达到了中国古代版画艺术的高峰,对同时期以及后来的套印版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还出现了《殷氏笺谱》,此书极罕见,国内无存(日本藏)。

明代中晚期“饾版”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中国彩色印刷技术发展到更完善的阶段。套印的技术有单版、多版之分,传统木刻彩色印本古籍按照印刷版数和版次,主要分为五种:一、单版多色一次刷印;二、单版多色多次刷印;三、多版多色多次套印;四、饾版多色逐次套印 ;五、拱花。我们现在讲的套版印刷,是一种颜色一块雕版。日本现在还是延续这种古老的雕版印刷方法,不管一个画面上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不管多少,都要刻一块主版同样尺寸的版子,依次套印;墨线是主版,剩下的都是副版,一色雕一块版子。饾版印刷非常细致复杂,需要根据彩色绘画原稿的用色情况,经过勾描和分版,将每一种颜色都分别雕一块版,然后再依照“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的原则,逐色套印,将木版印色达到仿佛原作毛笔上色的效果。整个饾版印刷的过程对印刷工匠、纸张、用墨的要求很高,不同的工匠对原画用色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即使是雕版为同一版,材料、工匠的差别导致印制的版画质量也会有明显差异。
清代《芥子园画传》的出现把雕版彩色印刷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芥子园”之名,源于明末清初名士李渔(1611—1680)的私宅,他是杰出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诗人,也是重要的出版商。李渔出生于江苏如皋,大概康熙元年(1662)到康熙十六年(1677)居于南京,他在南京建立了一座园林式别墅,起名为“芥子园”。李渔和胡正言共同生活在南京的时间约有十余年,虽并未有两人交流的记录,但是两人有共同认识的朋友,画谱中更有交集的名士画家,所出版的书籍也都集中在三山街附近售卖。通过对比,无论从套印技法和编辑体例上,《十竹斋书画谱》对晚其46年刊刻的《芥子园画传》定是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渔居于南京时,交游甚广,其中不乏文人名士。南京作为当时重要的书籍刊刻和经销中心之一,在三山街附近拥有众多书肆,李渔书肆也在其中,读书人多集中于此,甚为繁华。
李渔的女婿沈心友存有明代李长蘅的课徒山水画稿43页,他请山水名家王概对其进行整理和增编,经李渔审阅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出版,这就是《芥子园画传》的第一集《山水》。《芥子园画传初集》自清康熙十八年(1679)初版刊行后,一时大受欢迎,王概在康熙四十年(1701)《芥子园画传二集》中曾言及当时抢购《初集》的盛况:“今忽忽历廿余稔,翁既溘逝,芥子园业三易主,而是编遐迩争购如故,即芥子园如故。信哉!书以人传,人传而地与俱传矣。且复宇内嗜者尽跂首望,问有《二编》与否。”《芥子园画传》初集完成不久后,李渔便去世。此后,沈心友又请王概与兄弟王蓍、王臬,编绘了第二集《兰竹梅菊》和第三集《花卉翎毛》,介绍花卉绘作技巧和花鸟鱼虫画谱。
《画传》至乾隆年间,翻刻本已多达近十余种,如金陵文光堂、金阊文渊堂、姑苏经义堂、赵氏书业堂等版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书商为牟利,把清代画家丁皋的《写真秘诀》杂凑《晚笑堂画传》等图谱编成人物集,故而有了《芥子园画传》第四集。光绪年间,原版翻刻已不清晰,市场需求量依然,嘉兴画家巢勋重新临摹前三集、编改了第四集,以石印技术出版,此后此书一版再版,直到现在仍传播广泛,现在市场上流传最广的196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印本就是据此影印的。《画传》初版三集由于流传时间长,翻刻临摹的次数多,今人很难窥其原貌。《画传》一、二、三集之原刊初印本,更是罕见,与现在普遍所见诸多后印翻刻本相比较,其精神、面貌、气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此次中贸圣佳拍卖集清康熙原刊本初集、二集、三集于同一专场,实为难得。下面对此次所见《芥子园画传》进行简要论述。

《初集》五卷,系统的介绍了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清康熙十八年(1679)刊刻。内封面中间隶书大字:“芥子园画传。”右边小篆七字:“绣水王安节摹古。”左边小篆四字:“本衙藏板。”栏外上方横写隶书七字:“李笠翁先生论定。”又“历代名工真迹/宇内名工合订”朱戳,初集的文字部分依次为:卷前李渔序,署“康熙十有八年岁次已未长至后三日湖上笠翁李渔题于吴山之层园”;目录;卷一青在堂画学浅说十八则,设色各法二十六则。图像部分依次为:卷二“树谱”:树法十九式,叶法三十五式,夹叶及著色钩藤法三十二式,诸家枯树法九式,诸家叶树法五式,诸家杂树法二十三式,诸家松柏法十式,诸家柳树法五式,蕉桐花竹兼葭法十七式。卷三“山石谱”:石法十一式,皴法十四式,山法十二式,诸家峦头法二十七式,坡径矶田石壁法十一式,流泉瀑布石梁法十二式,水云法四式。卷四“人物屋宇谱”:点景人物六十二式,中号点景人物三十二式,极小点景人物十九式,极写意人物七式,点景鸟兽二十六式,墙屋法二十八式,门径法十六式,城郭桥梁法三十一式,寺院楼塔法九式,界画台阁法十二式,舟楫法二十一式,器具法二十六式。卷五“摹仿诸家画谱:摹仿诸家方册式十幅,摹仿诸家宫纨式十幅,摹仿诸家折扇式十幅,摹仿诸家横长各式十幅。卷一有文无图,卷二、卷三、卷四多为单色墨印,少有套印部分;卷五用棕、蓝、绿、黄、红五色套印。
此部《初集》开化纸精印,用墨用色考究、套印精准。卷二第三十二页版心仍见“三十二/三”样式,惟后“三”字有挖改呈空白,当是康熙初刻无疑。旧装又自他本移来第三十三页。有“刘仲箎印”、“痴云”、“墨缘龛收藏印”、“痴云审定”等收藏印。

《二集》为兰、竹、梅、菊谱各两卷,清康熙四十年(1701)刊刻。
《兰谱》书名页镌“芥子园甥馆”牌记并“芥子园珍藏”朱戳,前有王泽弘序、王概、诸昇序、画传二集总目、画传合集例言、青在堂画兰浅说。除画兰诸法另有王蓍删增改编钱塘诸昇和王质所摹图十六幅,书后有王臬的跋语。正文上册十四页、下册十七页合订,上下册前各附册目。书中的“画传合集例言”之后记刊刻时间:“康熙辛巳桂月芥子园甥馆镌藏。”
《竹谱》竹谱首书名页同,卷前康熙壬戌钱塘诸昇书“兰竹谱序”,次目录、画竹浅说,上册十三页、下册二十四页,上下册合订,各附册目。所绘依次为画竹起手发竿点节式九则、发竿式五则、生枝式六则、发竿生枝式四则、布仰叶式八则、布偃叶式六则、布叶式三则、等,后为王蓍作序,摹古今诸名家图谱共二十四幅。卷尾记刊刻时间:“康熙辛巳清和月芥子园甥馆镌藏。”

《梅谱》书名页同,次康熙辛巳俞椿“梅菊谱序”,次画梅浅说并目录,上册十一页、下册二十页合订,上下册前各附册目。描绘画梅起手画梗式、画梗生枝式、枝梗留花式、老杆生枝留花式、画根式、花须蕊蒂式等,另有各式样梅图共二十幅。
《菊谱》菊谱首为“青在堂画菊浅说”,次目录,上册十一页、下册二十一页合订,上下册前各附册目,描绘画菊起手平顶长瓣花五则、高顶攒瓣花六则、攒顶尖瓣花五则、抱心尖瓣花五则、层顶亚瓣花四则等,另王蓍做序,摹古图二十幅,卷尾记刊刻时间:“康熙辛巳蒲月芥子园甥馆镌藏。”
与国家图书馆藏本对校,国图本书名页朱戳为“前身画师”,此本书名页“芥子园珍藏”,当是不同批次刷印的随刻随印之章,和画传彩色套印部分的用章一样,每部各有不同。郑振铎先生《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言:「兰竹二谱尤为光彩照人,《兰谱》多半用深浅的墨色渲染烘衬着,即所为「墨具五色」者是。《竹谱》里有朱竹,有嫩绿色的竹丛,均有深浅,且都用的是「没骨画法」,更显得与出自画家画笔之下无异。」笔者以为,其中《菊谱》也相当精彩,大多采用了国画当中经典的斜构图方式 ,设色浓淡相间,艳而不媚俗,精彩纷呈。

《三集》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各二卷,清康熙四十年(1701)孟冬刊刻。第三集与前两集线装的装潢形式不同,采用蝴蝶装,使得每一幅版画都更便于欣赏,这也是《画传》在编刊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的证明。
草虫花卉谱上册依次:康熙辛巳王泽弘序、新安吴世语书,三集总目,书名页(芥子园甥馆镌藏刊记并“芥子园珍藏”印、书名页左边框下册小字“天一十一号”)及芥子园甥馆书启。次草虫花卉谱序(辛巳九月秀水王著)、青在堂花卉草虫谱上册目,目录末有墨笔题“衲僧祥月画谱”(钤印:昔明之印、清池)。次青在堂画花卉草虫浅说(这里指的是草本花卉)、图二十页。画传三集卷末目、画传三集卷末,末有刊记“康熙辛巳孟冬芥子园甥馆镌藏”,下木记“芥子园、李氏珍藏”。
草虫花卉谱下册依次:青在堂草虫花卉谱下册目,目录末墨笔题“浮云夺我□中趣,永□高僧一味闲。静乐大和尚。衲森祥月画谱(钤印:昔明之印、清池)”。彩色对开版画三十九幅。
翎毛花卉谱上册依次:书名页(芥子园甥馆镌藏刊记并“芥子园珍藏”印、书名页左边框下册小字“张□□”)及芥子园甥馆书,翎毛花卉谱序(秀水王著、辛巳八月),青在堂花卉翎毛谱上册目,目录末有墨笔题“衲僧祥月画谱”(钤印:昔明之印、清池),青在堂画花卉翎毛浅说(这里所说的是木本花卉),图二十页。
翎毛下册依次:青在堂花卉翎毛菓谱下册目,目录末有墨笔题“衲僧祥月画谱”(钤印:昔明之印、清池),彩色对开版画四十幅。
卷末附有沈因伯的“设色诸法”,详述石青、石绿、朱砂、泥金等颜色的性质及使用方法,对后世画家影响颇大。
原刻初印本初集、二集尚有数部存世,唯三集虽刊刻较晚然极为罕见,目前已知国内仅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各存一部,辽博本缺9幅图。

《芥子园画传》的诞生并不是偶然,而是在继承总结发展前人的经验技术的基础上又创新产生的,可以说是集画家、绘工、刻工、印工等多人组成的合作团队完成的,是一种集体性质的艺术创作。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编辑体例完备,门类齐全,将插图和文字完美结合,不仅汇聚了古代画论技法的精华,也生动的描绘出历代各家技法,这种图文并茂、系统明了的特点使得三百多年过去了,此书依然经久不衰,对后世影响很大。清末民国以来更被很多学画者视为必备的教科书。近现代一些画坛名家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传》作为学习的范本,根据图示学习不同的风格并融合各家所长创造自己的风格。
《画传》在国外同样也影响深远,其问世后不久便蜚声国际,该书传入日本不久便诞生了日刻版本。日本宽延元年(1748),即中国乾隆年间,出现了日本京都河南四郎右卫门翻刻本,此为现今所见最早的芥子园和刻本,此后更是翻刻不断,版本众多。日本文化界争相购买研习,推动了其海外传播。根据中外学者的分析,以《芥子园画传》《十竹斋画谱》等为代表的木刻版画,对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日本浮世绘画师的影响巨大,他们的作品里有很多《芥子园画传》的影子。葛饰北斋浮世绘中的笔触、线条、意境均离不开这本范本的影响,他绘制的教程书《北斋漫画》,就是“浮世绘版”的《芥子园》。此外,《芥子园画传》对江户时期日本文人画的形成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画家白井华阳在《画乘要略》里强调中国画谱对日本文人画家的重要性:“元禄年间,徂徕先生得清人李渔《芥子园画传》,大奇之,进纳之官库。而后十竹斋、佩文斋书画谱相寻而至,于是人或得见王、黄、倪、吴以下清人风格。百川、南海首倡之,荒村、人雅相继而兴,世人始知有南北宗至。” 日本学术界更有《芥子园画传月报》专刊对其进行研究。1918年,巴黎图书馆Librairie Renouard出版了由意大利学者拉法埃尔·贝特鲁奇 (Raphael Per-rucci,1872―1917年)和法国学者爱德华·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年)合作译法文本Kiai-Tseu-YuanHoua Tchouan Les Enseignements de la Peinture du JardinGrand Commeun Grmn de Moutarle(Encyclopedia de lePeinture Chinoise,(《中国画百科全书――(芥子园画传)》)这是最早的对《画传》的翻译,也成为西方世界详细了解中国绘画技法的桥梁。
正如郑振铎先生《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言:“……原刻初印本极为难得,一般所见到的也只是‘依稀仿佛’的后印本或翻刻本……” ;又郑本《三集》康熙芥子园刊彩色套印本残帙上有郑跋,曰:“余于劫中先后得彩印本<程氏墨苑><十竹斋笺谱><画谱>,今又收得此本,共是四种。二十余年间,求其一而不能得,不意于此二三载中,乃并获之,不可谓非奇缘也。” 可知在当年,初刻原印本早已是稀如星凤。总言之,《芥子园画传》作为一部传统经典中国画画谱,在版画史、印刷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习画者的教科书,也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传统印刷技术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

联系我们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只此青绿——记吾之初见六方雪华壶|中贸圣佳2023春拍

丝路乾坤—织绣艺术大观 | 中贸圣佳2023春拍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