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时间

:2023年7月8日(周六)14:00-16:30

地点

:余德耀美术馆一层玻璃厅

导师

:夏雨(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硕士

对象

:18岁及以上

人数

:20人

费用

:150元/单人,280元/双人

(含“洄游”展览门票及导览)

报名方式

:点击图片跳转至报名页面

阿嬷的土花布



在世界潮流品牌林立之下,显得“过气”与“俗气”的传统花布面临转型的极大考验。2000年,艺术家林明弘在台北双年展中,以台湾传统花布图案做成大地板,铺满北美馆一楼大厅,让观众可以行走坐卧其上,此举让传统花布一“铺”而红,林明弘的花布观念艺术从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他以台湾传统被单花布为概念发想,创造出系列不断衍生的花卉图案艺术,十年来穿梭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同时参与建筑、室内、家具、产品设计,传统花布也愈发吸引文化创意工作者、设计师、艺术家、民俗及生态专家学者的目光。传统花布热潮从此开始再度风行全台,跳脱过去传统的使用范畴,成为一种地方特色与文化象征的符码,开启了土花布的蜕变与新生。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林明弘,The Sky is the Limit,“无法无天:2000年台北双年展”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http://www.ateliermichaellin.com


在余德耀美术馆当前展览“洄游”中,艺术家林明弘在展场放置了一张日间床,并随意摆放了四个抱枕,邀请观众或躺或坐,以身体感知作品并与之互动。在其勾勒的空间“画布”上,他利用花布图案建立与观众之间的对话,亮丽多彩的传统花卉图案以“花开富贵”的吉祥寓意,唤起本地观众对家中常见旧物的记忆,营造了一种“在家”的熟悉氛围,也以此模糊了作品的边界,将展示空间转化成一种回归日常的“状态”,成为社交、互动和共享愉悦的场合。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洄游”,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3年

摄影:王闻龙


林明弘作品中的花布图案和抱枕引发了观者关于阿嬤花布的热烈讨论:“我家也有那块布!”、“那是阿嬷时代的布!”。由于在上世纪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土花布已经深植于人们的集体记忆之中,成为一种熟悉而亲切的视觉符号,与传统生活和文化意象紧密相连。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林明弘,《里斯本日间床》,2003年


工作坊详情


“对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旧物的一种回忆与情感存在在人们的记忆中,旧物是有温度的,因为它被人使用过,通过人与物的联结唤醒人与人的连接。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导师作品《Summer’s Garden系列一》,2016年


物作为记忆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故事,土花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其所散发的原始生命力唤起我们的回忆冲动和对物的重新感知。在当代快节奏的消费时代,人们对待物品的态度趋向冷漠和实用性,人与物的距离逐渐疏远。在这样的背景下,追寻与个人故事相关的物品成为一种重要的探索。


本期工作坊,导师将带领学员,循着传统花布丰富多样的色彩与花样轨迹,探索积淀在其中的特色美学,并将其作为观念表达的载体。参与者与旧物的故事是独属于其自身的回忆情感,唤起我们尘封的记忆。这些物品或许是弥足珍贵的童年剪影,是历史悠久的“传家宝”,是承载某个特殊时刻、某个特定地点的独特记忆的“小玩意”,细数那些模糊但真实的记忆,我们便发现,这种纪念物并非仅因其本身而有纪念性,而是因其内在的情感故事,才赋予了它纪念的意义。我们在尊重老物件的同时或许也能在回忆的过程中激发新的灵感,保持连接、感知世界。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导师示意图


土花布再造物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记忆。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仅是对物件的回忆再现,由物品连接情感,探索传统与现代、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对话,让记忆的形状在美术馆重现。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导师作品《塑布象牙宫》,2022年



工作坊流程


14:00-14:40

“洄游”展参观及作品讲解

14:40-15:00

介绍土花布运用场景、文化观念、艺术实践等

15:00-15:30

时间胶囊,在小卡片上写下属于自己与物的独特故事

15:30-16:30

土花布再造物创作:拼贴、打袼褙、滴胶封层


*袼褙指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作纸盒、布鞋等。


参与者需自带能代表或承载你记忆的物品(建议选择表面平整、有一定硬度的旧物,且不宜过大或过小)


工作坊提供:花布头、浆糊、滴胶、砂纸、硅胶垫、橡胶手套、毛笔刷、转盘、搅拌棒、混合杯、锉刀等。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关于导师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夏雨


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系硕士,Artogether Goods(阿兔给惹)主理人,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她的创作中常用到带有文化符号与记忆象征的土花布,作品大多探讨视觉经验下所引发的集体记忆。从油画到纤维艺术,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如今涉猎陶艺创作,致力于创作媒介的跨界融合以表达回忆思绪与当下情感联结。作品曾参展于中国雕塑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展览馆、浙江美术馆、杭州当代美术馆等机构。


当前展览
Current Exhibition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余德耀美术馆官方线上商店营业中~

花样记忆:土花布再造物设计工作坊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