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
7月24日凌晨,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山丹大佛寺发生火灾。
火灾发生后,
当地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扑救。
据甘肃消防消息,
消防员赶赴现场后,
对建筑断电后出水控火,
并组织人员对大殿周围人员进行疏散,
所幸殿内无人员被困。
目前明火已熄灭。
现场最新画面显示,
殿内泥塑坐佛裸露在外,
佛头部分被引燃冒烟。
目前,
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火灾后

▲火灾前
山丹大佛寺,
位于山丹县城西5公里处的瞭高山脚下,
始建于北魏时期,
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损毁。
山丹大佛寺
文 / 田瞳
河西走廊有三座大佛:张掖卧佛、山丹坐佛、武威站佛。一卧、一坐、一立,堪称佛门奇观。
其实河西三佛并非同时期出现。张掖卧佛起于西夏,据今900多年,而山丹坐佛则始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图源:张掖政协
河西三尊大佛中,张掖大卧佛名气最大,早已名扬天下,吸引了无以数计的中外游人。其实,山丹大坐佛更为巍峨壮观。近几年来,随着大佛及佛寺的修复,山丹大佛已渐为海内外所瞩目了。
山丹坐佛位于山丹县城西5公里处的嘹高山下,是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高达35米。张掖卧佛身长为34.5米,而山丹大佛坐着的高度已有35米,可见此佛比张掖之佛更为雄伟了。

▲图源:张掖政协
有佛必有寺。山丹大佛旧名土佛寺,明英宗曾为之题写“土佛”两字,制匾额悬于寺门,说明历史上就是一座有名的大寺院。
《山丹县志》对该寺有详尽的记载:“广袤三楹,直上七级,望之如蜃楼海市,辉映碧空。中起大雄殿十六楹,肖普贤、文殊于中。左、右各有岭楼一座,晨钟暮鼓,发人猛醒。绝顶建晚望之亭,最前开众善之门,士民皈依之所,僧侣养静之室,商旅偃息之坛,锦鳞游泳之沼,精舍兰若,共百十间……基址之宽敞,结构之精严,形势之壮丽,气象之辉煌,甲于西土……”

▲图源:张掖政协
这些描述当然是旧时景象。千余年历史沧桑,屡遭兵燹 战乱,几度兴衰,多次重建。据史料载,仅明、清两代,就先后修缮6次。今天的山丹大佛寺,是近年间重新修建的,规模更加宏伟壮丽。

▲图源:张掖政协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为保护这一价值极高的历史文化遗产,山丹县人民政府正式立项,环绕大佛寺开辟佛山旅游经济开发区,总投资800万元,经过5年努力,初步完成了大佛和附属设施的修复工程。
这一浩大的修复工程,得到香港佛教界的大力支持,为大佛寺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金箔60万张,给大佛贴金,这座千年古佛因之而金光熠熠,遍体生辉。

▲图源:张掖政协
山丹大佛寺坐西面东,背依嘹高山,前迎龙首山,北有湖泊水库,南连广阔圃田,环境极为幽雅清丽。寺院分前庭、后院,有百余间古朴房屋散布其间,错落有致。在山门的门庭过道里,有造型逼真的哼哈二将和四大天王,使游人一进门就仿佛进入了神佛的境界。
再往里,佛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高达39米,重楼七层,飞檐凌空,金碧辉煌。寺院的主角——高大雄奇的坐佛就端坐于殿中,大佛金装彩绘,威严、慈祥而庄重,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为世界室内坐佛之最,被海内外佛教界高层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是大佛寺盛大庙会。时逢春夏之交,风和景明,游人如织,真是热闹非凡。当然,今日的山丹大佛寺已经名声远扬,即使不逢四月四庙会,同样也是四方游客云集,一派热闹景色。

▲图源:张掖政协
悲伤回顾:寺内景点一览
大雄宝殿
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39米。
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高35米。大佛全身金锱彩绘,面部及手、足、胸部皆为贴金,造型逼真,姿态优美,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有威严、慈祥、庄重之感,被海内外佛教界高层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据考证,为世界室内坐佛之最。大佛座下高达3米的莲花座内,有一高约1.7米,长10米,两头有出口的通道,名曰“关煞洞”。

▲图源:我的V山丹
天王殿
里面供奉着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及四大天王。相传弥勒佛出世时,人间处处风和日丽,五谷丰登。而四大天王象征着“风调雨顺”。韦驮菩萨是寺院的护法神。

▲图源:凤凰网佛教
五百罗汉堂
在大雄宝殿的前面两侧是五百罗汉殿,又称“罗汉堂”。
所谓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指佛教徒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一位佛教徒修行可能达到高低不同的四种成就,每一种叫一个“果位”,五百罗汉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是阿罗汉果,受此果者,简称罗汉,功德圆满后,永远不会再转世投胎,遭受“生死轮回”之苦。
山丹大佛寺的罗汉殿分为东西二殿,共有罗汉五百尊。这五百罗汉均由能工巧匠以黏土雕成,每尊高0.5米。而且或坐或立,或思或笑,或庄严或慈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没有一尊是相同的。在山丹,有数罗汉的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初四,人们便成群结队地到寺院进香,到罗汉堂数罗汉。


▲图源:山丹旅游
观音庙
这里是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的“十八罗汉、五十三参海岛”立体彩色雕塑。他们全部用黏土,不掺任何胶水,塑造了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150尊。这里的雕塑分为天、地、海三层。最上层“三十三天”那尊形容枯槁、瘦骨嶙峋的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状态,又称“而佛像”。最下层为“海”,西侧为来自南海朝拜观音的十八罗汉。中间观音脚踩的鳌鱼,传说是海中之王,眼睛眨一眨,尾巴动一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只有观音能镇住鳌鱼,独占鳌头。后来这也形容状元叫“独占鳌头”。
地藏菩萨殿
地藏王菩萨殿里面供奉的是在九华山修行成佛的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虽然已达到了成佛的修为,可以由菩萨果位上升到佛的果位。但他受释迦牟尼嘱咐,在释迦牟尼入天之后,弥勒降世之前度世。为此,他曾立下宏愿,一定要尽度六道轮回众生,拯救各种苦难,然后才升级成佛。因此,其美称是“大愿地藏”,其大愿有四:一、孝道,即孝顺父母;二、为众生担荷一切苦难行为;三、满足众生需求,令大地草木花果生长;四、祛除疾病;五、要尽度地狱众生。不然“誓不成佛”。
其它建筑
山门前有大青石条铺就的十八层台阶,拾级而上,给人以威严之感。寺院分前庭、后院,120多间古朴典雅的房屋点缀其中,错落有致。山门门庭、过道里丈余高的哼哈二将和四大天王塑像,形态各异,呼之欲出。

▲“大佛寺”山门 图源:澎湃新闻

▲山丹大佛寺全貌 图源:澎湃新闻
防患于未“燃”
消防安全须警钟长鸣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博山西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开小程序了解热门展讯👇👇👇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