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 精 彩 的 美 术 类 公 众 号 ///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惊人的1291万人!
目前,各省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已经陆续开始。每年高考录取阶段,录取率总是大家最常讨论的话题,而一本/重本率更是关注度极高。
所谓的“重本率”,其实可以理解为:在夏季高考被重点本科高校录取的考生占全省考生的比重。

由于各省的录取批次并不一致,因此统计新高考改革省份“特殊类型招生”批次,新高考改革尚未落地的大部分省份则统计“一本”批次。
要注意的是,由于西藏、新疆未公布2023年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因此各省上线率未将其纳入统计。此外,上线率≠录取率,最终录取率以对应批次录取结束后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2023各省高考重本上线率出炉
2023年高考,全国各省高考真题卷区分为6大类,分别为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二卷、新高考过渡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自主命题卷。其中:

新高考一卷:
共有广东、福建、河北、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浙江等8个省份,各省的重本上线率差距明显。这一卷区聚集着国内多个高考大省、强省。江苏无论是重本上线总人数,还是重本上线率都位居新高考一卷区的首位,重本上线人数143045人,重本上线率32.14%。而浙江,无疑成为这个卷区的“卷王”,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都是新高考一卷区最低的,重本上线人数59126人,不及江苏省的一半,重本上线率仅15.16%。
值得一体的是,浙江的特招线为594分,接近600分,为该卷区最高,所以对于浙江的考生而言,考到600分都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分数,很有可能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本”都上不上。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的考生实力可谓强悍,但同时省内竞争也是相当之激烈。除此之外,高考大省广东、湖北、山东的重本上线率同样偏低,分别以15.44%、15.28%、17.49%位列该卷区的后几位。

新高考二卷:
共有重庆、辽宁、海南等3个省份,该卷区省市上线率普遍偏高,重庆的特招线的上线率达到36.9%,该卷区重本上线率最低的海南都达到了25.14%,这一上线率放到其他考区都是位居前列的。
新高考过渡卷:
这是今年新增的卷区,共有安徽、云南、山西、黑龙江、吉林等5个省份,该卷区的5个省份均是今年首次使用新高考过渡卷,整体来看各省市的重本上线率都不是很高,安徽的重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位居5省首位,重本上线人数127070人,重本上线率25.62%。因为其中安徽、山西、黑龙江、吉林四省各科考卷全部一样,所以从重本线上来看,安徽虽然上线率高但是重本线也是这四个省份中最高的,同样的分数,在这四个省份可以上的院校层次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在安徽高考相比其他省市竞争仍是比较激烈的。山西省的重本上线率为5省最低,仅17.28%。
全国甲卷:
共有四川、贵州、广西等3个省份,该卷区的三个省份重本上线率表现都比较“惨淡”;贵州重本上线率位居该卷区首位,但也仅达到18.44%,放到别的卷区只能位于末位圈;而广西重本上线率仅为13.39%,为该卷区最低。
全国乙卷:
共有河南、江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等7个省份,该卷区各省份的重本上线率也普遍都不是很高,陕西省重本上线人数位居该卷区第二,重本上线率位居该卷区第一,达到29.18%;而河南,重本上线人数位居该卷区第一,且几乎比第二名陕西省的重本上线人数多了一倍,但是重本上线率仅为16.65%,位居该卷区末位。
重本上线人数众多与河南省高考人数众多有关,作为高考超级大省,考生众多,但是重点大学的招生数远小于河南省的需求量,所以重本上线率偏低,竞争非常激烈。全国乙卷地区也是各省各科考卷全部相同,河南和江西两省重本上线率倒数,重本线位于几省前列,真的是“太卷了”。
自主命题卷:
共有北京、天津、上海等3地,重本上线率普遍很高,连重本上线率最低的天津都达到了30%。而北京上线率甚至破4,达到44.05%。

如果将已经统计出重本上线率的29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则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各省高考重本上线率的巨大差距:

北京稳居全国范围第1,其重本上线率直接与第2名拉开了超过7%的差距,这个差距甚至超过了第2名(重庆36.9%)与第6名(辽宁30.11%)之间的差距。一方面,北京夏季高考人数远少于其他省份;另一方面,北京的教育资源向来都是更加优越的,因此上线率遥遥领先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我们看到这张图表的末尾,我们就能感受到,各省特招线/一本线上线率的巨大差距。江西省重本上线率全国最低仅为12.92%,几乎只有第一名北京市的四分之一。

而我们认知中的高考大省河南、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份在全国重本上线率均排名靠后,高考人数多,竞争很激烈。
不难看出,重本上线率较高的地区基本上有着这样的特点,即经济十分发达,教育资源丰富;或者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人数较少。
不过,上线率并不完全等同于录取率。影响高考某个批次录取率的因素,除了与分数线划定情况、上线考生数量有关,更是与全国高校投放到本省的招生计划密不可分。

艺考生现状
2023年全国报名参加艺考的考生在100多万,其中美术类艺考生的总规模在62万到65万之间。据2023年10省公布的美术统考人数来看,其中7个省的美术统考人数都有增加,增加最多的是江苏省,增幅达22%,2省与2022年基本持平陕西和湖南。陕西省2023年美术统考人数约为1.3万人。安徽省2023年美术统考人数略有下降。
全国1679所高校本科招收艺术专业,其中八大独立美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计划招生总规模1.19万人,各校每年的录取计划人数均在1000-1500人左右。招生规模最多的招生有1800余人,最少的在2022年刚刚突破1000人。录取率约为1.83%-1.92%之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2024年艺考改革新政的全面落地,有不少人觉得艺考越来越难了,其实相比普通高考文化生,艺术生的优势仍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
多一次考大学的机会
艺术生需要参加专业考试,也就是艺考,艺考分为有美术类、音乐类、播音主持类、表(导)演类、书法类、舞蹈类、戏曲类等七个大项,除戏曲外其他六大类需要参加统考。
艺术生需要在每年的11月左右至次年1月份左右参加艺考统考考试,有的同学甚至还会在次年的3-4月份参加各艺术类院校组织的校考,6月份参加高考;文化生只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

如果艺术生在艺考中失利,没能拿到专业合格证,同样可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以文化生的身份报考文化类专业,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艺术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文理类专业。
这其实是作为艺术生最大的优势,等于是有了两次高考机会,并且多了一个低分冲名校的机会。

所以,从升学考试形式上来讲,艺术生要参加至少两次考试,文化生只需参加一次。
需要提醒各位艺术生的是,不管你学艺术类专业是真正的喜欢还是单纯为了升学,都要把你的文化课重视起来,毕竟,因为文化课而落榜的艺术生太多了!如果要兼报普通文理类专业,前提是你的文化课要够好,否则也是无济于事的。
\
2
复习模式更加精简高效
艺术生在高三上半年要参加专业课集训,1-3月份要参加专业课考试,所以高三上半年基本上是没有时间学文化课的。而文化生在高三通常有一轮、二轮、三轮、冲刺的四个复习阶段。
当艺术生回校后,文化生已经进入了高考冲刺的复习阶段。加上,艺术生文化课的基础又比较薄弱,所以,艺术生不能完全照搬文化生的复习模式,而是应该更偏重基础。
\
3
提前锁定目标院校
文化生要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填志愿的时候,才能根据自己的分数决定报考什么学校。
而艺术生在半年前艺考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报考什么学校了,艺术生通过院校的艺考考试,拿到专业合格证以后,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直接填这所院校就可以了。
\
4
文化录取分数线低
相对于文化生动辄500多分的分数线而言,艺术生对于文化课分数要求略低。各省艺术类提档线大多在280分-350分之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考生选择学艺术的主要原因。

但是随着艺考改革的不断实施和艺术生群体对文化课的重视,艺术生文化课分数线也在不断上涨,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实际录取分都在400多分,相对于文化生来说,分数线还是比较低的。
\
5
录取率相对高一些
我们以2022年为例,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193万,本科录取人数是467万人(39.15%)。
但是,走艺考之路就不同!从湖南省公布美术艺考数据来看,美术(文科)录取率在68%左右,比普高本科录取说高近1.5倍!
当然,并不是所有艺术类专业的本科录取率都这么高,但整体而言要普高的本科录取率高!

\
6
艺术人才社会需求高
\
7
参考人数相对少
根据每年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艺术类报名人数,整体来看,艺考人数相对较少。而且,不管是报考音乐专业,还是舞蹈、美术、播音主持类等其他艺术类专业,比普高考都要少得多。毕竟艺术这条路不是所有普高生都能选择参加的,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所以,选择艺考这条路,本身就减少了一定数量的竞争对手,而艺术类的其中一类专业,则可以双刷掉一部分竞争对手。

-END-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