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aXu画廊 | 杨深「选择」国际青年艺术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艺术家杨深
197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杨深的绘画作品,聚焦于个人记忆、体验、幻想与深广的历史时代之间的联系,并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科纳艺术中心(KCCA)
「选择」国际青年艺术展
艺术家杨深参展作品

《文明》 ,2022
《Civilization》,2022
杨深的近期创作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殖民的历史展开。在杨深的绘画中,延续了过往绘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叙事性及神秘而怪诞的氛围。他的画面简洁、轻松、讽刺,用一种温暖的晨曦色调,将晦涩的主题轻松调御。这是对人类关于自身的错误投射以及无止境欲望的善意讽刺与提醒。一切归结于人类不停歇、无止境的探索欲望、消费行为与自然的冲突,而热带雨林奇观就是一种外化。

画面随着一位西方探险家在亚洲丛林中旅行的虚构故事展开,并希望借此讨论人和自然包括动物之间的关系。那种色彩的绚烂,平面化的轻松笔触, 将观众带到一场具有轻喜剧色彩的探险活动中去。一张张画幅里是姿态迥异的植物,拟人化的动物, 随处可见的人类遗迹,组合成人文历史和自然交汇的空间。探险家的身份是模糊的,作为人类的代表与自然接触,由此探讨人类在自身文明的进程中如何认识自然及与自然相处的方式。通过将本属于不同时空的人物和元素并置于同一场景下,艺术家以充满绘画性的笔触构建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异想世界。
《绿色的大象》 ,2023
《Green Elephant》,2023
杨深从5岁捏橡皮泥开始,已经在创作了,橡皮泥是从街上捡来的。伴随着父母居住的幸福村中学夏季放假之后,辽阔无人的操场上那些雨后丛生的巨大蓖麻林,带给他某种神秘的想象,这是他最初的自然界。从中央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的科班学习经历,他受到了当时中国最好的绘画训练。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从这种狭窄范围的技术训练的观念枷锁中挣脱出来,让其中最好的部分沉淀下来,成为自身艺术生命的一部分。
《倒吊人》 ,2022
《Man hanging upside down》,2022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中,他逐渐在近年确立了他的创作主题——个人记忆、体验、幻想与深广的历史时代之间的联系。其灵感的来源非常丰富,既有童年的回忆,科幻电影中的怪诞场景,也有生物和植物世界的多样性图景。每一场探险之旅是在一个一个专注时刻发生的, 透过重复而漫长的水彩草图,线条和笔触,最终在画布上的呈现是与观者合作完成。杨深这种未知的自由探索精神是不接受任何时空限制和观念束缚的常在。

“喜剧通常表现的是人的困境。我的作品表现的是在与自然和动物的关系中,人类所面临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是生存层面的困境,另一方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困境。”
杨深工作室
杨深工作室
杨深个展包括 “杨深个展:游园惊梦“,没顶画廊,上海,2018。重要群展经历包括 “春天狂想曲“,金杜艺术中心,北京,2022; “靡菲特斯的舞步“,SGA沪申画廊,上海,2021; “遇见未来——国际当代视觉艺术大展“,S x V青岛大赞美术馆,青岛,2019; “百物曲“,外滩美术馆,上海, 2019; ”超自然“,白兔中国当代美术馆,悉尼,2018; “商品与意识形态“,纽约皇后学院Klapper Hall Gallery,纽约, 2017; “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2012; 等。
展览现场,《混合基因》,Woaw 画廊,北京, 2023
展览现场,《春天狂想曲》,金杜艺术中心,北京,2022
展览现场,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没顶画廊,2022
展览现场,《百物曲》,外滩美术馆,2019
展览现场,《杨深个展-游园惊梦》,没顶画廊,2018
关于KennaXu画廊 / About KennaXu Gallery
KennaXu画廊成立于2018年,立足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福田区和南山科技园设立两个画廊空间,展览空间总面积1000多平米,定位为“国际视野、个案研究、实验未来”,学术性、实验性的艺术机构。致力于为艺术家、收藏家、艺术爱好者服务的国际性艺术交流平台。KennaXu Gallery was established in 2018, based in Shenzhe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Bay Area. Two gallery spaces located in Futian District and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Shenzhen, with a total exhibition space of more than 1000 square meters, positioning itself as an academic and experimental art institution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case study and experimental future". It is committed to serving artists, collectors and art lovers as an international art exchange platfor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