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瑟琳·布拉德福德(Katherine Bradford)的作品细节,该作品曾于2023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意象无限”(Unlimited)展区由Campoli Presti艺廊、Canada艺廊及kaufmann repetto艺廊展出
艺术市场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一直备受讨论,尽管数据表明,艺术家争取平等待遇的斗争仍近于停滞状态。然而,巴塞尔艺术展及瑞银集团联合发布《2022年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A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in 2022)却让我们看到希望——报告中发现,艺术收藏里的艺术家性别比例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22年被收藏的女性艺术家作品比例占到42%,而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33%。

劳瑞·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的作品细节,该作品曾于2022年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献由Nathalie Obadia艺廊展出
虽然调查并未能断定这种转变完全是由具体哪一代人所推动的,但有迹象表明,部分原因应归功于千禧一代,尤其是在收藏其同龄人创作的“超当代”艺术品方面。根据Artprice的数据显示,10位艺术家的成交总额已经占到2022年上半年超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拍出总额(2亿美元)的半壁江山,而其中7位是女性:六角彩子(Ayako Rokkaku)、芙洛拉·尤赫诺维奇(Flora Yukhnovich)、艾弗瑞·辛格(Avery Singer)、玛丽亚·贝利奥(María Berrío)、安娜·维扬特(Anna Weyant)、克里斯蒂娜·夸尔斯(Christina Quarles)和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特别是在香港,45岁以下的亚洲收藏家让其中一些艺术家屡创拍卖纪录。

Lily van der Stokker的作品细节,该作品曾于2022年艺+巴黎:由巴塞尔艺术展呈献由kaufmann repetto艺廊展出
有人说艺术史正在被改写,也有人说投机是推高新兴女性艺术家作品价格的一个因素,Chiara Repetto认为这两个因素都有,她与姐姐Francesca Kaufmann一起在纽约经营kaufmann repetto艺廊,Repetto说:“市场是很敏锐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为她们的作品本身都很出色,但价格仍比男性艺术家低得多。”她也表示,与此同时,新兴一代的收藏家“很少受到偏见的影响,并能意识到自身差异对自我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而在谈论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时不必指明性别,这一点已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驻伦敦的艺廊主琵拉·柯芮斯(Pilar Corrias)所代理的艺术家名单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她认为人们“真切地渴望”在艺术史经典作品中保持平等。她说:“许多年轻的收藏家意识到,很多不平等的现象长久以来都未受质疑。我觉得他们已经认识到变革是一种集体力量,并希望为新的前进道路做出贡献。

左:琵拉·柯芮斯,图片由柯芮斯画廊提供,照片由Charlie Gray拍摄;右:崔洁的作品细节,该作品曾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意象无限”展区由柯芮斯画廊展出
接受巴塞尔艺术展调查的收藏家表示,性别“对购买决策影响不大”,相反,艺廊和拍卖会上女性艺术家作品的供给情况决定了他们的收藏构成。然而,突出女性可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柯芮斯指出,去年意大利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中,于绿园城堡(Giardini)与军械库(Arsenale)两个展区呈现的女性艺术家作品数量远超男性艺术家作品,比例大概为9:1。对此,展览得到的反响不一。她说:“很多人对女性艺术家占多数表示赞许,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道德信号,一种政治正确的举动,而纠正根深蒂固的偏见需要很长的时间及坚定不移的决心。”

左:Amrita Jhaveri,照片由Matthew Cole拍摄;右:Rana Begum的作品现场,该作品曾于2017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术探新”(Discoveries)展区由Jhaveri Contemporary艺廊展出
在印度,新晋艺术家与那些相对出名的艺术家相比,情况略有不同。孟买Jhaveri Contemporary的艺廊总监Amrita Jhaveri认为,虽然当代女艺术家正在挑战现状,但在博物馆和市场上受到关注的却是更加年长的一代。她举例说,阿皮塔·辛格(Arpita Singh)的作品《My Lily Pond》(2009)去年在孟买Pundole’s拍卖行以118万美元成交,而印度艺术家Vasudeo S. Gaitonde的作品在2023年3月于孟买Saffronart拍卖行拍出的最高价为570万美元。
不出所料的是,印度的拍卖市场与西方艺术市场一样,仍然以男性为主。根据咨询公司Artery India的数据,2020至2021年期间,男性艺术家占拍卖总数的84.6%。正如Jhaveri指出的那样:“大多数拍卖行和二级市场的艺术经销商都由男性经营。这是一个男士俱乐部,有着夜夜笙歌、喝酒、进而达成交易的文化。然而,在印度一级市场经营的艺廊中,有很大一部分由女性经营。这反映在他们项目中,女性艺术家的展览占有很大比例。

左:Nathalie Obadia,2022年。照片由Aliki Christoforou为巴塞尔艺术展拍摄;右:Isa Lorenzo,图片由Silverlens艺廊提供,照片由Joseph Pascual拍摄
在Jhaveri Contemporary艺廊之中,不仅是代理的女性艺术家占比高达35%,而且上一年,该艺廊45%的收入也来自女性艺术家。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与日俱增,根据最新巴塞尔艺术展及瑞银集团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2022年艺廊中女性艺术家的数量与其业绩表现有着紧密联系。女性艺术家比例低于20%的艺廊销售额会面临“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情况,而女性艺术家比例超过80%的艺廊销售额同比逐年增长21%。
千禧一代在私人领域推动整个进程,而美术馆也在填补一些空白之处。据马尼拉Silverlens艺廊的联合创始人Isa Lorenzo说,大部分她正在洽谈中的美术馆艺术购藏“都是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她注意到,其艺廊代理的女性艺术家创作倾向于以社群为基础的项目,或结合纺织品、拼贴艺术和其他以手工艺为基础的创作媒介。但从过往来看,市场更看重引人瞩目的大型作品而非那些较小规模但深思沉淀过的创作,因此这样的做法一直被认为无足轻重。

于一兰(Yee I-Lann)的作品细节,该作品曾于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意象无限”展区由Silverlens艺廊展出
法国艺术经销商Nathalie Obadia认为,女性艺术家“更注重作品的质量”,不愿意占用不必要的空间。她解释道:“女性艺术家不太追求制作成本高昂的大型艺术装置。但如果是委托制作要占据公共空间的宏大艺术装置时,男性艺术家会更加顺意而为,即便这意味着要创作一个没有任何艺术意义加持的巨型作品。”
当谈及一些美国美术馆的购藏,Repetto表示围绕作品多样性的讨论越来越常见,但她注意到,董事会和捐赠者对艺术史的观念较为陈旧,进而令艺术机构更难推动任何变革。她说:“在女性艺术家的生态发展中,存在着某种此消彼长的平衡。Repetto以数据中认证了其观点。去年的《伯恩斯-哈尔普林报告》(Burns Halperin Report)探讨了2008至2020年美国美术馆和国际艺术市场的代表性,报告显示出美术馆的购买力是怎样的有限。捐赠问题也使情况更加复杂:从博物馆购藏中捐赠与购藏的细分来看,对于女性艺术家而言,捐赠比购藏多出71%至29%,这揭示了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捐赠者来塑造其藏品。
总体而言,《伯恩斯-哈尔普林报告》提醒我们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大概要到2053年才能见证女性艺术家在拍卖市场上的平等地位。正如柯芮斯所言:“即使大部人在为此默默耕耘,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不能自鸣得意,因为艺术作品必要反映出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
本文作者Anny Shaw是《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的艺术市场特约编辑,也是《Resist: Rebellion, Dissent & Protest in Art》一书的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巴塞尔艺术展的精彩内容。
相关阅读
继承之战?深度解读家族经营式艺廊
与三间年轻艺廊创始人的对谈:“倾听艺术家的声音非常重要”
“电子游戏是艺术的前沿阵地”
—
更多巴塞尔艺术展社交媒体
微信&微博:巴塞尔艺术展
Facebook: Art Basel
Instagram: Art Basel
Twitter: Art Basel
Youtube: Art Basel
*内容版权归巴塞尔艺术展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与文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