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歌剧《拉克美》以优美的旋律、精湛的编曲和深刻的情感描绘而闻名,是深受乐迷喜爱的世界经典歌剧之一。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第二幕的“银铃之歌”可以说是观众最为熟知的唱段之一。女高音的音色清澈纯净,音符间的过渡柔美自然,勾勒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将拉克美的美丽与纯真娓娓道来。


当然,在这部大女主的歌剧中,作曲家德利布也在男主杰拉尔德身上投入无限才情,唱段虽短小精悍,但一耳难忘。在第三幕杰拉尔德的唱段中,男高音柔和的音色和通透的音量,让观众仿佛听到了他心灵的倾诉,描绘出了男主人公内心的纷乱与挣扎。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教授用心感受《拉克美》的异域之美。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第二幕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 拉克美



这一花腔女高音的炫技唱段因有模仿铃声的花腔段落,又被称为“印度银铃之歌”。剧中尼拉坎塔强迫女儿在街市上用歌声引诱擅闯禁地的英国军官再次出现,于是德利布设置了这样一首充满“异国情调”而又华丽活泼的叙事歌,其规模相当于一首大型咏叹调。


《拉克美》的剧情中多次依靠神秘的“预感”达成情节的合理性,这首“银铃之歌”中拉克美所讲述的“美救英雄”、两情相悦于世外桃源的古老传说,就是即将要发生在自己与英国军官之间的现实。因此尽管她此时是在父亲兼教主的威逼之下在引诱自己的情人自投罗网,但鉴于这一预感所指引的幸福未来,女高音忽然愁容尽展、欢天喜地地唱完这首大型咏叹调,也就可以令人理解了。


拉克美这一角色是为当时在巴黎冉冉升起的歌剧新星玛丽·范·赞特(Marie van Zandt,1858-1919)量身定制的。这位出生在美国纽约,三年前(1880)才到法国发展的女高音时年24岁,风华正茂。她对这首《银铃之歌》成功的演绎,使这一唱段立即成为花腔女高音争相“征服”的音乐会保留曲目,它也是法语歌剧中抒情花腔女高音声部难度最高的著名唱段之一。德利布细腻、留白的管弦乐队配器,也为女高音毫无音量负担的展现高音技巧提供了充分的空间,钟琴与花腔的“回声”设计更是神来之笔,如果演绎得当,会有极好的现场效果。





第三幕

“啊,来吧,在这森林深处展开爱情的翅膀……” | 杰拉尔德



德利布在乐谱上为这一唱段标注的段落名称是Cantilene,意为抒情的歌曲


1883年4月14日《拉克美》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时,英国军官杰拉尔德这一角色的首演者,是法国男高音歌唱家让-亚历山大·塔拉扎克(Jean-Alexandre Talazac,1853-1892),他还是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马斯涅的歌剧《曼侬》、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利拉》等多部法国经典歌剧中男主角的首演者,可见这几部歌剧的男高音主角声种类型是基本相同的。但耐人寻味的是,除了《曼侬》中格里厄(des Grieux)的唱段传唱较广外,霍夫曼、参孙,以及杰拉尔德这些大男主的主要唱段,在近几十年都不是音乐会上的常备曲目。


美国音乐评论家古斯塔夫·科贝(Gustav Kobbe,1957-1981)在他所著《歌剧故事全集》中,对《拉克美》第一幕中杰拉尔德的咏叹调“神圣迷梦中的幻想”有简单的评价:“旋律清新而朴实,是法国咏叹调中最出色的杰作之一。”但这一盛赞似乎没有得到歌唱家们的共鸣,无论是第一幕的咏叹调,还是这首第三幕的短歌,很少会出现在音乐会及声乐比赛的舞台上。这两个段落在演唱技术上的共同挑战是“吊”:从头至尾游走在小字二组F、G、A这个男高音最难控制的音区,还要求柔和的音色和通透的音量,这对于19世纪的法式男高音或许并不十分困难,但对于自20世纪后半叶至今已成为主流的“意大利唱法”男高音而言则是严峻的挑战。相比之下,这首杰拉尔德受伤苏醒后对拉克美深情、炽热的情歌,旋律更加动听,最后高音B辉煌的结尾也能为歌唱者带来满堂彩。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演出信息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国家大剧院与马斯喀特皇家歌剧院、维罗纳露天剧场基金会、洛杉矶歌剧院联合制作德利布歌剧《拉克美》

演出时间:2023.09.12、09.14-16 19:00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作曲:莱奥·德利布
脚本:埃德蒙·贡迪内、菲利普·吉勒
世界首演:1883年4月14日,巴黎喜歌剧院

演出: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


主创:
指挥:让-吕克·坦戈
导演/编舞:达维德·利维摩尔
舞美设计:Giò Forma(工作室)
服装设计:玛丽安娜·弗拉卡索
灯光设计:马尔科·德·纳尔迪
多媒体设计:D-Work(工作室)
合唱指挥:塞勒瓦托勒·卡普托
复排导演:阿蕾桑德拉·普雷莫利
复排灯光设计:保罗·马宗
复排编舞:王聪


角色演员:
拉克美(女高音):哈斯米克·托罗相、贝亚特·里特
杰拉尔德(男高音):马尔科·齐亚波尼、张龙
弗雷德里克(男中音):皮埃尔·杜瓦扬
尼拉坎塔(男低音):张文巍
马莉卡(女中音):塞雷娜·马尔菲
本特森夫人(女中音):郝苗
埃伦(女高音):张文沁●
罗斯(女高音):胡越(女中音)
哈奇(男高音):扣京●
商人(男高音):侯永盛▲
算命先生(男高音):蔡俊▲
扒手(男中音):李思源▲
(注:●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员)

*滑动浏览演出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题页


相关内容:

重磅发布!四大国际艺术机构联合制作歌剧《拉克美》即将启幕

是谁让“老柴”甘拜下风?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一)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撰稿:张佳林

通讯员:林航伊

海报主视觉:李铭陆

编辑:陈斯文

听一遍就会爱上的《拉克美》(二)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