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讲坛
元明清彩绘瓷专题
釉|上|釉|下|彩|绘|瓷
釉上、釉下彩绘瓷
釉上彩以低温焙烧法定色,釉下彩则需高温还原气氛才能显现最佳色泽,二者本来分属不同的品类,但是明代窑工将它们搭配使用,烧造出兼具釉上彩和釉下彩的青花五彩与斗彩。
青花五彩和斗彩仿佛师出同门的兄弟,二者皆以青花作为蓝彩,与其他低温彩料一起装饰器面,釉彩种类及绘画技法随着时代而演变,本文选取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及康熙五个时期,介绍明清时期釉上、釉下彩绘并用的概况。
一、明宣德五彩

明宣德 · 五彩鸳鸯莲池纹盘
蓝色藏文、水波及边框是釉下青花,其他的红、绿、褐等纹饰则为釉上彩绘。(图一)
图片来源:《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页261,图89。
宣德时期青花纹饰的烧制技法已经十分纯熟,釉上彩料的色泽稳定漂亮,因此结合二者,创烧出青花五彩瓷。
图一为明代宣德时期的五彩盘,此器出土于江西省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盘口外敞,器壁圆弧收窄,底下具有圈足,口沿环绕一圈吉祥藏文,盘心与外壁皆用鸳鸯莲池纹为饰,足内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双圈楷书款。
此器的纹饰制作经过二个步骤,首先用钴料勾勒边框,书写藏文和年款,绘画水波、鸟首及翅羽局部,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青花,再用红色、绿色及褐色之彩料,绘画莲荷、水草及禽鸟,低温烧制成纹。
此类器物历来少见传世,目前仅见于景德镇之御窑厂遗址,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
二、明成化斗彩

明成化 · 斗彩鸡缸杯
此器以钴料勾勒纹饰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青花,再于轮廓线内填入低温釉彩。(图二)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195,图177。
“斗彩”与青花五彩类似,因为釉彩呈色和成纹工序雷同而容易混淆,其实二者运用青花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图二为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鸡缸杯,此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口沿微敞,器壁往下倾斜收窄,杯腹略深,器底有浅圈足,外壁以山石花卉构成庭园场景,公鸡和母鸡带着小鸡在园内觅食,圈足内底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方框楷书款。
细看纹饰的色彩分布,可知此器先用钴料勾勒器缘框线,绘画纹饰轮廓,并书写年款,罩上透明釉烧成蓝色青花,再于青花线内填入红黄绿紫褐等彩料,绘出图案,低温烧制,成为高温青花轮廓和低温釉彩填色的组合。
此一彩类成熟于成化年间,并且持续烧至清末,风格几经转变,各有时代特色,其中精巧雅致的成化作品广受藏家珍爱。
三、明嘉靖五彩

明嘉靖 · 五彩鱼藻纹盖罐
此器以蓝色青花搭配红、黄、绿等低温釉彩,组成缤纷的釉上、釉下彩绘纹饰。(图三)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15,图14。
明代嘉靖时期,崇尚奢华的社会风气反映在五彩器的制作上,既有低温彩料绘画的釉上彩,也有使用钴蓝的青花五彩。
例如图三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五彩盖罐,此器的盖子呈天盖地式,顶部竖立宝珠形钮,罐身为唇口、短颈、丰肩、圆腹之状,圈足内部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表面以鱼藻纹为主题,搭配璎珞、莲瓣框及蕉叶等纹样。
蓝色纹饰为钴料绘制的釉下彩,红、黄、绿、褐等颜色则是成瓷之后画于釉面上的低温彩绘。除了颜色种类比早期增加之外,所有纹饰采平涂法填色,色彩丰富,红彩明艳,画面缤纷热闹。
四、明万历五彩

明万历 · 五彩龙穿花纹盘
蓝色框线和纹饰为釉下青花,红、黄、绿等纹饰则为釉上彩绘,布局细密繁缛。(图四)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53,图49。
明代万历时期延续前朝的基础,盛行五彩瓷器的制作,造型丰富,品类众多,纹饰构图愈趋繁缛。
图四为明代万历时期的五彩龙穿花纹盘,此器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盘口微敞,器壁圆弧向下收窄,盘腹略浅,底下具有圈足,足内书写“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青花双圈楷书款,器表以五彩为饰。
盘面划分内外二区,盘心勾勒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部以双龙为主纹,一升一降,上下交错,侧壁排列四龙,首尾相接,逆时针环绕,龙纹追逐前方火珠,周边布满花卉,是寓意吉祥的穿花龙题材。
蓝色纹饰以钴料绘画,红、绿、黄、紫等颜色则是釉上彩绘,单色平涂的绘画技法和细密繁复的构图,以及红彩为主的配色,皆是万历五彩的特征。
五、清康熙五彩

清康熙 · 五彩花鸟纹盖碗
蓝色青花具有层次,低温红彩呈色鲜明,绿彩深浅有致,笔触劲挺有力,色调清晰明亮。(图五)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151,图139。
清代康熙时期在釉彩的配制上有所突破,增加低温蓝彩和黑彩,另一方面运用传统水墨画的技法绘画瓷器纹饰,使青花五彩展现新的风格。
图五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盖碗,碗体呈敞口、弧壁、深腹、圈足之状,盖子状如小碗,倒扣其上,表面绘画山石与花鸟,圈足内部用楷体书写“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仿款。
山石部分是釉下青花,侧笔涂抹的方式仿自国画皴法,营造明暗向背的立体感,红、绿、褐等低温釉彩改变了明代单色平涂的模式,以或深或浅的色阶变化增加花叶和禽鸟表面的层次感,画工精致细腻,色彩清晰明亮。
青花五彩以钴料作为蓝彩,斗彩则用钴料勾勒纹饰轮廓,二者同中有异之处值得仔细比较与鉴赏。下期将以低温釉料彩绘瓷为主题,介绍金三彩、明代黄釉绿彩和法花、清代素三彩及黄底绿釉彩的特色。
本文选自《震旦月刊》第 609期 2022年5月刊
文/吴棠海
图片来源于震旦博物馆
©版权为震旦博物馆及震旦集团共同拥有
若需转载请先联系
关于震旦博物馆云讲坛

震旦博物馆官方微信号特别推出栏目“震旦博物馆云讲坛”,系列性的为大家带来不同主题的知识与探讨。
关于震旦月刊
震旦月刊创刊于1971年7月1日,是一本提升职场竞争力的知识伙伴的公益刊物。致力于关注企业经营管理、职场中的创新现象和热点,摘录名人大师的前沿实用的观点,赏析经典设计和文物佳品,同时分享有关震旦集团的新闻资讯和公益活动。
👇

扫描二维码
免费订阅《震旦月刊》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