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现场 | Jeremy Olson: zoognosis(台北)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名 / Title: Jeremy Olson: zoognosis艺术家 / Artist: Jeremy Olson展期 / Duration: 2023.08.05 (Sat) – 09.17 (Sun) 台北市乐群三路128号1楼(周一休馆)
No. 128, Lequn 3rd Rd., Zhongshan Dist., Taipei
亚洲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美国艺术家Jeremy Olson于台北空间举办在亚洲地区的首次个展“Jeremy Olson: zoognosis”。展览展出其2023年全新创作,包括平面作品及绘画雕塑,共十三件。
展名zoognosis是当代派生出的单词。希腊文 “gnosis”(γνῶσις,意指“知识”)的G插入 “zoonosis”(人畜共通传染病)这个单词之中。展出作品引发观者反思:概念或思想是否如病毒一样,从动物世界传播开来?
Olson一直非常关注一桩当代争议:当代异化本质的转变、环境焦虑的加剧、通过消费性广告引导欲望,以及主观性和相互关系之议题,而这些议题都与(无法实现的)绝对自由有关联。 本展展出Olson最新创作,用绘画及雕塑再现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的环境,那些封闭又合成的空间似乎是在模仿自然环境。试问我们自己,当我们去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时,是否会被这个伪自然场域说服?然而借助人类科技使其还原的程度,并非Olson要琢磨的。Olson思索,人类这样做“为了谁?”能使动物更舒适吗?儿童参观时能对现代人想象中的历史演化有所感知吗?Olson在画作中消弭了观者和展品之间的界限,各物种自由地漫游,但每件作品中都突出墙壁的描绘,则提醒我们这毕竟是人造空间,开阔的世界其实是被遮挡在外。▲concourse encounter (Detail)很明显地,Olson作品中的人物是人兽同体。艺术家的灵感来自童书、童话,有的非常可爱,有的又表现威胁性。Olson 对动物或不明混合体也是兴趣盎然,正如我们被自己的宠物吸引,对他们非常宠爱,但所有的互动和沟通都偏浅层,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而无法理解的心识,我们却与这心识相连。 Oil on linen, walnut shelf, dlp resin, paint ▲mycological pattern (Detail)
Oil on linen, walnut shelf, dlp resin, paint ▲parallax caverns (Detail)
绘画中某些物品是设计师款皮具产品或厨房用具的变形。艺术家以拟人的方式导演画中不明混合生物的动作或姿势,它们好像是在模仿广告展示商品的样子,商品的新颖设计也可能没有逻辑莫名地发展出来,例如牙刷、意大利精品鞋影响安全帽的设计?Olson透过创作思索图像如何在消费主义文化中塑造出人们的欲望。 
那么,生活在所有物种共享的星球,人类做了什么?我们对自己做了什么?我们是否意识到自由?自由怎么定义,如何追寻?在本展中也许找不到答案,但希望它敦促我们审视这些问题。













Jeremy Olson,1976年生于美国加州奥海 (Ojai, California),2000年毕业于亚利桑那大学,2009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Jeremy Olson: zoognosis”是Olson于亚洲地区的首次个展。目前生活、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重要联展包括Playground of Geometry, Centre of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Vancouver (CICA)(加拿大温哥华,2022)、Rites of Passage,Unit London(英国伦敦,2021)、Imagining Reality II,Future Gallery(德国柏林,2021)等。曾受Quantum Review、Juxtapoz Magazine及Wall Street International Magazine等媒体报导。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s
亚洲艺术中心(台北)
《太极拱门:朱铭个展》

《Jeremy Olson zoognosis》

《Hime ABEILLE》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