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继苏富比50週年春季拍卖圆满收官之后,今秋中国艺术品拍卖我们同样有幸汇集多个重要私人珍藏,为藏家继续呈现一系列重器,继续以苏富比亚洲五十週年志庆。其中著重推出此件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扁壶,来自香港显赫私人收藏,自1986从伦敦苏富比售出后即从未再在市场出现。后于1987年至2017年之间经十多次出版及展览,包括耿宝昌先生著作《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如今在将近四十年后重现苏富比五十週年秋季拍卖,必将引起中国艺术品收藏界强烈的关注。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扁壶

高 28.6 公分

估价待询

来源:

1986年3月于英国西约克郡被发现

伦敦苏富比1986年12月9日,编号198

展览:

《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1987年,编号12

《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週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香港,1990-91年,编号128

《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台北,1992年,编号28

《中国名陶展:中国陶磁2000年の精华》,东京,1992年,编号73

《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编号29及封面

《金木水火土:香港文物收藏精品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01-04年,编号20

《好古敏求:敏求精舍四十週年纪念展》,香港艺术馆,香港,2001年,编号150

《驰骋古今:中国艺术的仿摹与创新》,香港东方陶瓷学会,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2006年,编号175

《日昇月腾 1368-1644: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2015年,编号64

《香江雅集: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展》,首都博物馆,北京,2017年,编号117


出版:

《中国名陶日本巡迴展—港台名家收藏陶瓷精品》,历史博物馆,台北,1992年,页117

耿宝昌,《明清瓷器鑑定》,香港,1993年,图版55


青花扁壶,见证中国瓷器发展史之重要时刻。身处国际频繁交流之时代,永乐皇帝对于国际发展素有远见,开启并致力与亚洲多国之互动,最远西至东非,赐与中国艺术品,亦得各国回礼。如此交流不仅止于礼物、物产,亦触发思想与审美之相互影响。遂而引起的文化激盪,在中国艺术品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其中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由朝廷主导的官窰瓷器。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观其器形、纹饰,本品可谓永乐皇帝对外政策下之产物。烧造于景德镇御器厂,扁壶品质精美,釉色匀细,器形比例和谐,火候控制精确,青花发色浓豔,纹饰笔法娴熟,布局缜密均衡。扁壶造形与纹饰,虽见明显外来影响,却难以觅得相类外国雏本,遂推论中国瓷匠应非直接摹仿外来器物,而是吸收异国风格再创新。陶制扁壶,无足,用于长途跋涉旅行,可溯至西元前二千年中东一带。虽宫廷波斯画中偶见青花扁壶,但阿尔达比勒、伊朗或伊斯坦堡托卡比宫旧藏中皆不见相类器形作例。可知此式扁壶虽有西域风格,绝非用以出口,而因其异国造形与纹饰特色,尤得永乐皇帝喜爱。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  左右滑动查看拍品  >>


壶腹扁圆,宛似满月,上承圆颈,下接圆足,造形独特,非比寻常。扁圆器形,异于其他陶瓷立件,无法使用中国传统造瓷技术制作, 如拉坏、接胚、修坯等。本品上、下二部水平相接:二侧窄边双耳底至足上,穿越花钮,绘垂直线条,宛若以前、后二部相接,工艺繁複,制作尤为艰钜。腹中侧边花钮,应取材金属扁壶上的钮或是环饰,用以繫带或链,金属作例多无足,陶瓷者壶足则为必须。本品圈足外撇如环,平底无釉,足内施透明釉,细緻精美。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此扁壶纹饰亦精彩细緻,二面皆绘单柄花藤,自底部蔓生,环绕器腹,缀七朵盛放娇蕊,缠枝卷叶相衬,蕨状长卷叶与花茎优雅相连,轻重错落,宛如音韵美乐。花卉纹虽见似莲花者,相伴叶纹无盘状莲叶,亦无佛教图像之叶尖锯齿者。其他花卉纹皆以正面绘之,衬以各式叶纹。纹饰搭配长形蕨状卷叶,更添缤纷,长卷叶以数个小形焰状卷叶排列而成,仅一端与叶脉相连,另一端延伸似藤茎或嫩叶,如此单面蕨状长卷叶与花序,似非现实中可见者。

(正如此扁壶)永乐时缠枝叶和元代不同,花大而叶小。蔓叶清秀,运笔流畅,形象生动,常绘纤细细齿状的叶纹,有别于宣德同类器的画法,引人注目。

——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31


卷叶纹,常称为阿拉伯式花饰,属中东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常见于伊斯兰艺术中,变化样式无穷无尽,十九世纪以来,多得艺术史学者讨论研究。这种纹饰,很有可能经过一些相对较易于携带之图画、书籍、织品等传入明代宫廷。然而在已知存世同类的永乐扁壶中多见几何纹饰偏多,目前唯一与本品类似的卷叶纹永乐扁壶仅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所藏一例。



拍卖详情

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10月9日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苏富比秋拍重点率先看:香港显赫私人珍藏明代永乐重器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