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及专业方向简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以“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为院训,致力于培养智能可持续设计领军人才。同济大学设计学已形成“领异标新、兼容并包、知行相资”的鲜明特色,连续2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学科评估和MFA专业学位评估中都成绩斐然。2023年,在QS“艺术与设计”排名中名列第10位,连续六年领跑亚洲。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于2017年创立了国内外设计院校中首个“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硕士研究生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硕士与博士研究生。2022年经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设立了“视觉传达设计-智能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从而贯通了智能设计方向融“本-硕-博”为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方向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智能技术为手段,围绕设计学及信息学基础理论,聚焦设计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推进设计学科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转型,旨在培养信息时代中具有设计思维及技术理论能力的跨学科创新人才。
2024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方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直博研究生,该方向毕业生将颁发设计工学学位,也是设计学院中唯一颁发工学学位的专业,竭诚欢迎全国各高校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来我院攻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一、申请者资格
1. 准备推免或报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
2. 申请者须为国内大陆高校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3. 达到或接近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
4. 申请者对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方向抱有浓厚兴趣,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或专业实践,有较强的科研或专业能力;
5. 英语水平良好;
6.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7. 申请者专业不限,欢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电子信息、交互设计、媒体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人机交互、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的学生申请;
8. 申请者本科成绩优良(最低 70/100、GPA2.8/4、3.5/5),有一定的设计、编程等相关基础者优先;
9. 申请者在校期间表现良好,身体健康,无违纪现象。
二、申请及复试办法
(一)申请办法:
(详见https://yz.tongji.edu.cn/info/1010/3228.htm)
2. 学院将在9月15日报名截止后统一审核并安排复试程序,各位同学届时请保持申请材料中填写的手机号和邮箱能畅通联系,以便通知审核结果。
(二)复试办法:
请关注学院官方公众号及网站后续通知。
三、申请材料提交
(一)申请起止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9月15日中午12:00。
(二)申请方式及材料递交:
以下申请材料按“1-11”的顺序整理为1个pdf文件(添加目录页,如某项内容空缺,请在目录中相应的页码位置标注“无”;文件使用中英文双语,文件大小限20M以内)。申请者请于截至日前在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网址:https://yjszs.tongji.edu.cn,以下简称管理平台,推荐使用火狐浏览器)中“推免预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完成个人信息录入,将上述“申请材料”提交后下载《同济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将申请表和申请材料一同打包后以“【推免申请】本科学校-本科专业-本人姓名”为邮件标题,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17666109@tongji.edu.cn。
1. 针对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方向的研究计划书;
2. 作品集或相关成果集(限20个页面,每个作品须标注创作时间、指导教师和作品所属单位);
3. 在校成绩单(学校/学院教务部门盖章的原件扫描件,须含“总评成绩排名位次/总人数”);
4. 外语水平证书(如大学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
5. 计算机水平证书;
6. 专业获奖证书及赛事官网获奖通知(获奖通知请截屏打印。若无,请在证书扫描件上标明“无官网通知”);
7. 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8. 发表的优秀设计作品;
9. 专利证书;
10. 其他荣誉和获奖情况证明;
11. 考生须提供两封推荐信,格式详见如下链接:
https://yz.tongji.edu.cn/info/1025/1266.htm
(三)特别提醒:
请尽早提交,踩点提交有提交不成功的风险。
四、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
邮政编码:200092
咨询及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1-65986693
CAUTION!
# 请务必保证申请材料中填写的手机号和邮箱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申请者本人,以免错过重要通知。
编辑丨章鱼
责编丨雪青
招聘启事丨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 第六批长聘轨岗位教师招聘公告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23年度专业技术职务招聘工作启动 我院Fab Lab实验室参与2023 Fab Lab全球会议,并获佳奖! 喜报!我院教授当选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 课程成果丨Studio2: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x环境设计 课程成果丨2020级工业设计:技术驱动,健康未来 课程成果丨Studio2策展 · 设计史「循·常 Back to LOOP Days」在线展览 课程成果丨本科生Studio5:系统化视角下的学习设计与质量设计 课程成果丨交互式数据可视化设计 课程成果丨本科Studio5:功能性游戏设计与开发 同济iDVX实验室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课程成果丨第二届“同济-广汽创新设计策源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