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2023 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
2023.9.7 – 9.10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位 122
贾维茨中

VIP预览(仅限邀请)

9月7日

公众日
9月8日 11AM - 7PM
9月9日 11AM - 7PM

9月10日 11AM - 6PM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参加2023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将于122展位呈现陈英杰、江上越(Etsu Egami)、贡坎(Gongkan)、李黛伦(Diren Lee)、吉列尔莫·洛尔卡(Guillermo Lorca)、吴晶玉(Jade Ng)、汪建伟、王茜瑶、禹国元(Woo Kukwon)、伍伟、润侠(Yoon Hyup)、岳敏君、赵赵以及朱金石14位国际艺术家的最新系列作品。

今年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八次参加军械库艺博会。作为纽约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械库艺博会创办于1994年,每年都将全球领先的国际当代和现代艺术画廊汇聚纽约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现场





岳敏君

Yue Minju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蓝色的椅子》,布面油画,248 x 200 cm,2015

岳敏君,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国际著名艺术家。1962年生于黑龙江大庆,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生活、创作于北京。自90年代初,岳敏君就在画布上著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
自参加了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后,岳敏君成为了历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受邀中国当代艺术家,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更是为中国当代艺术以及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写下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  2007年,他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并当选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在获奖的五位全球重要人士的名单上,岳敏君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艺术家。
岳敏君近年来在全球各地举办个展:纽约昆斯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巴黎卡地亚基金会、丹麦奥胡斯ARos Aarhus美术馆、丹麦欧登塞Brandt 13美术馆、韩国首尔Hangaram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香港海港城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
同时,他的作品也展出于1999威尼斯双年展、2004光州双年展、2004上海双年展、2007莫斯科双年展、2015亚洲双年展、2016南京国际美术展、2016宁波国际当代艺术展、2017安仁双年展,及美国丹佛美术馆、美国休斯敦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当代艺术馆、德国波恩艺术与文化基金会、德国包豪斯大学美术馆、法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比利时布鲁塞尔特奥莱梅美术馆、挪威奥斯陆艺术家中心、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当代美术馆、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学院、西班牙米罗博物馆、古巴国家美术馆、古巴伦比略艺术博物馆、冰岛雷克亚末克艺术博物馆、克罗地亚国家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韩国汉城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美术馆、中国故宫博物院&太庙、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民生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宝龙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南山博物馆等机构。
岳敏君的作品被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美术馆以及博物馆收藏,包括美国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建筑博物馆、美国丹佛美术馆、法国索瓦·密特朗文化中心、韩国釜山美术馆、印度尼西亚CP基金会、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机构。 



朱金石
Zhu Jinsh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镜中谷 二》,布面油画,180 x 160 cm,2022

朱金石,1954年出生于中国北京,是中国抽象艺术和装置艺术最早的实践者。80年代初开始抽象绘画创作。1986年移居柏林后又转入行为、文字、装置等艺术实验,1994年之后往返柏林北京之间,现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
朱金石多次举办国内外重要展览,他的主要个展有”绘画社会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意外美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2022);“李白雪“,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0);“木·字“,南池子美术馆,北京(2020);“时间的船/拒绝河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甘家口303“,艺术门,上海(2018);““颜料的空缺,艺术门,新加坡(2017);“朱金石“,元典美术馆,北京(2016);“朱金石“,Blum & Poe画廊,纽约(2016);“颜料的演绎“,中间美术馆,北京(2015)等。
他的部分群展包括《中国当代艺术三部曲:超越伤痕》,韩国釜山美术馆,韩国釜山(2020);《绵延—变动中的中国艺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20);《AND NOW》,白兔美术馆, 澳大利亚悉尼(2020);《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2020),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和莱特伍德659空间,美国芝加哥;《开幕展》,鲁贝尔美术馆,美国迈阿密(2019);《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洛杉矶郡美术馆,美国洛杉矶(2019);《红色童话: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澳大利亚墨尔本(2019);《抽象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上海(2016 ),《中华廿八人》,圣安东尼奥艺术博物,美国圣安东尼奥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2015);《Alone Together》,Rubell家族收藏展,美国迈阿密(2013);《超设计》,第五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中国上海(2006);《定向:第四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土尔其伊斯坦布尔(1995);《中国前卫艺术》,柏林世界文化宫,德国柏林(1993);《第二届星星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1980);《第一届星星画展》,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中国北京(1979)等。他的作品被海内外众多国际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



王茜瑶

Xiyao Wa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触不可及 No.5》,布面油画棒、木炭条,200 x 190 cm,2023

王茜瑶1992年生于重庆,先后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本科)、德国汉堡美院(本科)、纽约州立大学(硕士)、德国汉堡美院(硕士),现生活工作于柏林。

王茜瑶的抽象绘画描绘的是定格在画布上的运动,传递出无边际的感觉,还有无拘束的生命力。她的创作融合了多种材质技法,比如油画、丙烯、粉笔、铅笔、油画棒。一方面,她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沿袭了亚洲绘画大家的传统;另一方面,她的作品没有使用任何来自故乡的经典材料。

抽象绘画是王茜瑶自我表达直接且唯一的形式。她的作品通常始于密集的灵感,并经由外部刺激或内部酝酿触发,继而直接流动为形式上的探索。在她眼中,她的作品是一个几近无形无体的运动过程,灵魂漂浮在空中,一切事物不再重要;摆脱了所有束缚,线条彼此交织,持续流转、转换和飞行,意欲突破条条框框。

她最近的个展包括:“去蓬莱仙岛的路上”(国王画廊,柏林,2023),“森林里的狂欢” (MASSIMO DE CARLO画廊,伦敦,2023),“无尽的梦”(Arndt Collection,墨尔本,2022),“月亮水晶宫”(贝浩登,巴黎,2022),“海市蜃楼”(Gerber & Stauffer Fine Arts,苏黎世,2021)等。

王茜瑶的作品也广泛地展出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机构,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Printed Matter’s纽约艺术书展”,德国莱比锡Spinnerei艺术博物馆,汉堡Mom艺术空间,杜塞尔多夫Sprink艺术空间,巴黎国际行为艺术节,震旦博物馆,久事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潇当代美术馆,重庆美术馆,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等。

王茜瑶的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各地空间多次展出,她也将于今年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空间举办个展。




汪建伟

Wang Jianwe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涌现 No.2》,综合材料、不锈钢、木材、硝基漆,160 x 135 x 54 cm,2020


汪建伟,1958年生于中国四川,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在知识综合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汪建伟应邀参加了国内外众多电影节、戏剧节、艺术展览和重要学术活动,他曾以首位中国内地艺术家的身份参加“第 10 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并多次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重要国际艺术展事。汪建伟曾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民族文化宫、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巴塞尔卡塞恩剧场、悉尼亚澳艺术中心、柏林赫贝尔剧院艺术中心、长征空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地举办个展。2008年,汪建伟获得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FCA)“年度艺术家”奖(FCA Grants to Artists Award)。




赵赵
Zhao Zhao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漫长的一天 10AM》,综合材料、棉花,180 x 180 cm,2022

“漫长的一天”源自赵赵的“蔓延”系列,它是关于时间的描述。这个系列它由12张光影变化的棉花作品组成,对应一天中从零点到正午的12个小时运动的轨迹和流逝。“圆”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元素,也是画面间运动的唯一变数。和极简主义的传统不同,赵赵在纯粹理性的图形关系之外,建立了时间的叙事性和真实的物质感。在形式上,组图的方式赋予了图形的连续性,圆和圆的变化构成了作品中时间的刻度。在材质上,棉花温柔而又千丝万缕的细微纹理,火焰不可控的发生与蔓延的真实“事件”,又将形式引向真实世界。“圆”也因此具有了象征性——从物质中如何创作出时间,从一时到一天,从一天到一年的想象。
赵赵1982年生于中国新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洛杉矶。他在作品中运用多种媒介对现实题材以及艺术形态进行转换,着重探讨个体意识与其所处的社会领域的关系。他在创作中关注并展现处于多元文化影响下人类内心的微妙变化。其作品中出现的当代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概念,暗喻当今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状态。同时作品也反应了他对集体主义与个人理想相互并存的态度。
近年来,赵赵大胆激进的艺术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他在上海龙美术馆、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北京松美术馆、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日本三潴画廊、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香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文件仓库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并被收藏,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乌克兰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帕迪廖内当代艺术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法国DSL基金会、西班牙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泰康空间、成都麓湖·A4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星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日本横滨三年展等。
与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路虎Land Rover、耐克NIKE、VANS、话梅、Venvennet等品牌也开展过多项艺术联名合作。
2019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2017年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背景图,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赵赵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


陈英杰
Chen Yingji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扑火 02》,布面丙烯及综合材料,260 x 200 x 5 cm,2021

陈英杰(亦称画图男),199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2010年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目前在佛山顺德居住及创作。陈英杰致力于架上绘画、大型壁画、现场行为创作和空间装置,在街头涂鸦艺术行为的实践中,通过不同的媒介,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街头涂鸦艺术的结合,力求在两种矛盾且对抗的文化形态间找到平衡,挣脱文化束缚,建立全新的个人艺术语言。陈英杰实验性的方式探索了传统与街头精神之间的跨越语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变化,他的在自由创作实践激发了传统与当下环境的再生潜能,以一种复古创新的姿态将传统的视觉符号带入大众视野,带来了强烈熟悉的视觉体验。在探索历史、时间、潮流之间的关系中,陈英杰中国山水意境层层穿透另外一个时空,与城市、媒介、话语系形成共生的体系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虚实、混沌中,将城市空间中的视觉的张力的行为经验转换在画布之上,传统的视觉与精神内涵自然而生。
他曾被美国前沿杂志《Complex》评选为“二十五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并入选福布斯2020年度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此外,他亦涉足艺术创作与品牌的跨界合作,合作品牌如沃尔沃(2012)、路易威登(2013)、阿迪达斯 (2015)、 宝马(2016)、卡地亚(2017)、虎牌啤酒(2018)、卡地亚(2020)等。
他最近的个展包括:“尘”(白石画廊,香港,2022);“虎年虎肆”(唐妮诗画廊,上海,2022);“定然”(白石画廊,台北,2021),“复苏”,唐妮诗画廊(上海,中国,2020);“临界点”(白石画廊,台北,2020),“自然平衡”(Mazel Galerie,布鲁塞尔,比利时,2020),“隐云龙”,东区艺廊,台北,2020),“极”(AISHONANZUKA,香港,2019),“文化符号:醒狮”,东亚当代艺术画廊,芝加哥,2019),“无形之象,无所不形”,唐妮诗画廊,上海,2018),“Tx2 虎啸”(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元洲仔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香港,2017),“艺术品鉴会陈英杰作品展”(BMW上海体验中心,上海,2016),“大地之灵”(Galerie F,芝加哥,2015)等。
他的作品也展出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明珠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芳草地画廊、北京/香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伦敦GraffitiStreet、悉尼Penrith Regional Gallery、台北白石画廊等。他的作品被新加坡虎牌啤酒公司,中国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北京山水文园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中国上海卡地亚等收藏。



江上越
Etsu Egam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彩虹》,布面油画,190.5 x 94 cm,2023


江上越(Etsu Egami)1994年生于日本,目前工作于东京和纽约,是日本战后崛起的第三代当代艺术家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之一。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留学。丰富的海外经历和个人体验,让她对语言和交流的学科非常感兴趣。江上越的作品包含了声音、视频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她通过这些探索人类的本能和交流的真实性,提供了更人性和更国际的视点。

江上越因杰出的创造力屡获殊荣:2021年和2020连续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2021年被评为Artsy最受欢迎的国际的艺术家之一,获中国文旅部、日本文部省、韩国文化厅举办的中日韩东亚文化都市2022二等奖;2020年获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入围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奖,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派遣纽约;获索福林基金会亚洲杰出艺术家奖(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2019);第十六届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2018),第17届东方国际美术展日本外务大臣奖(2017)等。

江上越曾于多个城市举办展览,个展包括“神奇东方”(昊美术馆,上海,2023),“彩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2022),“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1),“彩虹 ”(轻井泽新美术馆,轻井泽,2021),“Facebook”(前波画廊,纽约,2021),“彩虹”(白石画廊,台北,2021),“社交距离”(A2Z画廊,巴黎,2021),“星球时间”(银座GSIX,东京,2021),“Entrance gallery Vol.1江上越”(千叶市美术馆,千叶,2020),“对话4000年”(千叶市文化中心,千叶,2018),“被掩盖的真相”(银座,东京,2017),“这不是误听 ”(德萨画廊,北京,2016)等。

此外,她的作品也展出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大皇宫、上野之森美术馆、UNESCO文化馆、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韩国文化厅、日本富冈市美术馆、日本南城美术馆、东京日中友好美术馆、中国油画院美术馆、第二届北京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第三届 CAFAM双年展、天津古海岸文化馆、北京树美术馆、炎黄美术馆、元典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韩国麦粒美术馆、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等。

她的作品被众多美术馆和公共机构收藏,包括:轻井泽新美术馆、日本广岛wood one美术馆、日本南城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莫斯科车库美术馆、德国Galerie99、元典美术馆、和美术馆、 树美术馆、达美美术馆、依恋集团、韩国顺天市文化中心等。




贡坎

Gongka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Holy Cross》,布面丙烯,170 x 120 cm,2023


从最初的纽约街头壁画艺术至今,贡坎已使用画布、视频和雕塑等多重媒介,发展他的心灵传送概念,以触及更广泛的艺术叙事。贡坎在纽约的早期艺术风格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他曾目睹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充满歧视的社会里遭受不公平待遇,这类蔓延全球的问题使贡坎深受启发,形成了他以“传送”为主题的标志性创作概念——这是对进入更好、更欢乐、更令人向往的世界的隐喻,也是充满讽刺和矛盾的象征,反映了痛苦的现实。
贡坎生于1989年,现在生活工作于泰国曼谷。贡坎的近期精选个展包括:“隐而知于众”,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韩国首尔,2023);“心境”,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22);“贡坎:给恨彩虹的人”,Over the Influence画廊(法国巴黎,2022);“内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2021);“冰山一角”,Over the Influence画廊(美国洛杉矶,2021);“昨天今天明天”,曼谷河城(泰国曼谷,2019)。精选群展包括:“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22);“坠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22);“澳门艺术:澳门双年展 2021”,澳门美术馆(澳门,2021);“内省乌托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2020);“污染”,曼谷河城(泰国曼谷,2020)。


李黛伦

Diren Le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The Fountain of Purification》,布面丙烯,162.2 x 130.3 cm,2023


李黛伦(Diren Lee),1983年生于韩国,本科毕业于弘益大学纺织艺术专业。单一的作品系列无法代表李黛伦的整个世界观,新发布的系列与旧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属于她的世界。她在作品中向古典神话与东方主义致敬,并精心描绘独具一格的角色与符号体系。她打造的内在世界是为了治愈伤痛。她总使用一支画笔完成创作,希望藉由这种方式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李黛伦的受众并不局限于艺术爱好者,她曾与众多韩国企业合作设计商业产品,也因此博得公众喜爱。
李黛伦通过超越自我意识的梦境来分析潜意识里的故事,萃取意识的本质,随后在画布上加以表达。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精神能量的一部分,她所表述的众多角色都是拥有紧密联系的生命体,凸显了“万物归一”的意味。她之前的作品专注于分析内心的伤痕,试图在解读梦境和潜意识的过程中超越复杂的情结袒露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她在作品中回溯时间,一次次直面精神创伤,重温耻辱与失败,最终,她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引发焦虑的情绪。从此以后,她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色彩和赏心悦目的画面,讲述了饱尝艰苦后终于得到成果的甜蜜。她表达出内心的渴望,希望通过拥抱与眼神接触来传递温暖与舒适感。
她近年的部分展览包括:个展“穿越幻想:一个女人的碎片“,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个展“灵魂伴侣“,Ovo 画廊,台北,2022;个展“中土世界“,L 画廊,首尔,韩国,2022;“全球之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中国,2022;“回去工作“,Waluso画廊,英国,2021;个展“转折点“,Doo画廊,韩国,2021;个展“与我们同在“,艺术空间+Open画廊,韩国,2021;个展“果实“,L画廊,韩国,2019;个展“关于那些消失的人“,MIEL画廊,韩国,2018等。



吉列尔莫·洛尔卡

Guillermo Lorca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My Little Brother》,布面油画,130 x 130 cm,2023



吴晶玉
Jade 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Girl Don't Cry》,布面油画,165 x 130 cm,2023

吴晶玉(Jade Ching-yuk Ng),1992年生于中国香港。吴晶玉2016年获得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绘画专业本科学位和同年荣获Cass Art Painting Prize。2018年获得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版画专业的硕士学位, 同年荣获Abbey Major Painting Scholarship以唯一一位新晋艺术家的身分驻地罗马的英国学院及获Travers Smith Art Award。她2014年以交流方式工作于耶路撒冷比撒列艺术与设计学院 (Bezalel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她的作品曾于多个国际平台上展出及被企鹅兰登书屋收藏,包括伦敦Arusha Gallery、Matt’s Gallery、San Mei Gallery、Cornucopia Gallery、Whitechapel 46、Siegfried Contemporary、 Assembly Point、Horse Hospital、CGP画廊、利兹Canal Mills Armley、耶路撒冷Video Pub、罗马尼亚驻罗马学院、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她的作品亦曾被艺术史学家Katy Hessel 和 Kate Mothes撰文。

吴晶玉借鉴了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素,结合了不同的象征性视觉词汇,从而在当中找到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落差。她利用不同媒介作画,以挑战油彩之外绘画的可能性。通过重新诠释传统的象征符号,她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新的、暧昧、晦涩的故事。她富有戏剧性的作品是她的内在自我与外界不断的对话,并从中感受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摩擦。

吴晶玉柔软、细致的作品体现了她与他人之间身体亲密关系的脆弱性。她希望捕捉人物瞬间的触碰和与此同时的距离感,从而展现孤独、亲密和空虚的概念。通过探索绘画形式的可能性,她利用拼图的方式将自身和他人身体相结合。吴晶玉经常引用旅行经历、古典神话、魔法、宗教仪式和解剖学,并以她自己的解释来拆解已有的象征意义,她的象征脱离了图像本身所代表词汇的意思,变成了一个晦涩、暧昧的虚构故事。画框的作用变成现实与图像超现实空间之间的拥抱。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了她的建构方式,并为她的构图增添了可能性。她将它们发展成版画、绘画、雕塑绘画以及近期的剪纸和木浮雕。她作品中的戏剧性为观者与她所描绘人物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并使其注意到现实与想象摩擦出的边界。




禹国元

Woo Kukwo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理性饮酒》,布面油画,194 x 130 cm,2023

禹国元(Woo Kukwon),1976年生于韩国首尔,200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设计师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首尔。

乍一看,禹国元的画作像童话故事中的场景。色彩斑斓的儿童形象和厚重的材质是他作品最明显的特点。无论是刷子、铅笔还是手指,凡是能呈现理想肌理的工具,他都会加以运用。不过,要是你仔细观察,就会他的作品并非完美纯粹的轻盈愉悦之作。只需看一眼画作中的细节,或扫视人物所处的环境,第一印象带来的生机便会消退,愤世嫉俗的句子浮现,让观众陷入思考。他将解释权交给观众,正如他被称为“韩国巴斯奎特”,如今,他是当今最受追捧的艺术家,藏家们不会错过他任何一次展览。

艺术家热衷于在画布上描绘讨人喜欢的孩子和小动物,却不愿给出明确的观点或作品诠释。作品中童话般的友好形象,轻松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只需一眼,观众们就会被作品释放的魅力迷住,玩起自问自答的游戏。画家巧妙地将“我讨厌早晨”、“越通人性就越喜欢狗”等语句安插在画面中,也许这就是人们在画作前长久驻足的理由,他们脸上浮现出刻薄却真挚的笑容。严肃的文字带来混乱,完工的画作却透出明亮的平衡感。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人们反复打量作品,舍不得挪开视线。

禹国元的想象世界拥有无拘无束的自由。现实中难以见到的色彩频频出现在画布上,女孩与动物共眠的场景显得自然又和谐。他曾说过:“我的作品源于坦率的情感,比如幸福、快乐、欢愉、愤怒、憎恨、嫉妒、羡慕、软弱、挫折等等。像孩子那样,只是扭动脚趾,就能傻乐半天。”

禹国元被选为韩国重要奖项之一的第32届JoongAng美术奖的20位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MCA)、科隆集团、日新文化基金会和LVMH基金会等多家重要机构收藏。部分个展包括:“从前的「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嘉年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我是你的父亲”,Noblesse Collection空间,首尔,2021;“耶利米亚是个牛郎,乐天LOTTE Avenuel空间,首尔,2020;“第三次的幸运”,BK艺术空间,首尔,2019;“Querencia”,PYO画廊,首尔,2018;“Art Plage”,乐天蚕室LOTTE Jamsil空间,首尔,2018等。部分群展包括:“Moa Invite”,首尔国立大学艺术博物馆,2011;“Korea Tomorrow”,首尔艺术中心,2013;“Story Shower”,Space K博物馆,2015等。



伍伟
Wu We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身体阅读-1》,纸上喷墨打印、木框铝板、纸帐拼贴,40 x 60 cm,2023

伍伟1981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伍伟于2015年获第六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空间类大奖,2012年获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参与国际艺术驻留。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曼谷)、伊普斯威奇美术馆(英国)、市原湖畔美术馆(日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北京)、蓝顶美术馆(成都)、银川当代美术馆、深圳云美术馆、上海花厅、列奥纳多·皮尔斯坦美术馆(美国费城)、UBC大学亚洲中心(加拿大温哥华)、户尔空间(德国柏林)、候鸟空间(德国柏林)、GlogauAir 艺术中心(德国柏林)、FLUC当代艺术空间(奥地利维也纳)、Gallery SP(韩国首尔)等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今日美术馆、Bing3艺术基金、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
伍伟作品的制作非常特殊,他借用了中国古老的剪纸术,经过漫长的制作粘贴过程,把纸张转化为“皮毛”,它由不仅是材料,皮毛在这里变成了一种“语言”。这种材料的转化从书籍的作品开始,在皮毛作品里被强化,它带有书籍、纸张的文化属性,以及野蛮和文明的关系,而伍伟把这种属性隐藏起来,呈现了类似真实的整张皮毛,就像是给观众设置的谜题,用纯粹的材料语言来表达观念的作品,用材料本身来表意。



润侠
Yoon Hyup


润侠1982年在韩国出生,现在纽约工作生活。他自幼学习小提琴与滑板,曾梦想过成为滑板设计师,但接触绘画后,便一发不可收拾。21世纪初,他在创作壁画与现场作画的过程中放弃底稿直接上色,从此以后,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表现手法。
润侠从独特视角出发,以随性挥洒的点与线条绘出极简主义作品。他体验过多种文化,因此,作品也折射出鲜明的多文化元素。音乐的节奏感与即兴表演的潇洒随意,多元文化灵活的视角与强烈的感染力,都成为创意之源,以点、线、“节拍”与色彩的形式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上述元素混合在一起,为独树一帜的抽象作品注入无穷能量。
润侠最近的个展包括:“光与影”(Stolen Space 画廊,英国伦敦,2022),“行星”(NANZUKA 2G画廊,日本东京,2021),“当你沉睡时”, Aishonanzuka画廊(中国香港,2021),“万花筒”(Stolen Space 画廊,英国伦敦,2020),“内心幻景”(安东尼奥·科伦坡画廊,意大利米兰,2019),“线与点”(Everyday Mooonday 画廊,韩国首尔,2019),“头灯”(The Yard,美国纽约,2018),“即兴创作”,由HUF赞助的个展(美国纽约,2018),“节奏与流动”,由HUF赞助,16 Shibuya(日本东京,2017)等。
他的作品被迪奥、蒂芙尼公司、耐克、HUF、迪士尼、FTC、环球音乐集团、Verve、WeTransfer、Maison Kitsune、瑞格布恩、芭比波朗、迈迪康姆玩具公司及旗下的生活家居品牌Medicom Fabrick、卡西欧G Shock、优衣库、Beams、Enroute、Chari&Co、S'well、Lumine购物中心、威登·肯尼迪广告公司(纽约分公司)、Facebook(纽约分公司)、香港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收藏。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纽约军械库艺博会|展位 122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