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2023年 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

径流:艺术与教育的行动场

Runoff: Art and Education Arena


2023年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以“径流:艺术与教育的行动场”为探讨和研究方向,探讨在社会问题面前,教育的先行意义和应对作用。以艺术展览和儿童公共教育项目为载体,继过去三年围绕“儿童友好城市”这一议题衍生出“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社会治理”等话题,展开多维度的互动讨论。


原美术馆针对本次展览项目邀请到艺术家——李红宏,通过与展览项目艺术工作者对话,给儿童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多样的改变,提供不同的文化观和视角,享受优质文化的艺术滋养。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展/出/作/品

这是一次对未知生命的探索

尝试运用连杆齿轮传动结构去表现一个

不一样的新“生命”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模拟体

Simulated Subject

2023

机械装置(亚克力,马达)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acrylic, motor)

尺寸可变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对/话/李/红/宏


采访人:原美术馆

受访人:李红宏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您的创作实际上与与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子产品、机械和灯光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性,这是否有一种试图解构和重建媒介与当下生活的联系的意图。您能分享一下您对这些媒介的兴趣和选择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李:我是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在校的专业是综合绘画,更多的是架上绘画的创作状态。也会有些材料课程,就是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材料,来进行作品的创作。除了在美院上课,还有个角色是每次假期回家会帮我家里面做些事(哈哈。。我也会维修和安装一些事)。我感觉这也是养成我喜欢动手的原因吧。在我临近毕业的时候,面临毕业创作的时候,我挺不甘心自己的毕业作品就是一张画就完事了。我很庆幸遇到的毕设导师,也很认同我的创作思路,跟自己生活去联动起来,我记得当时特别兴奋,貌似一晚都没怎么睡。印象特别深刻!所以选择了用电子产品来创作了装置作品,这样下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做装置作品,从开始的静态光,电,装置,到现在的动态装置。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有序的生存在混沌的世界

2014

装置,黑白电视机,细铁丝

尺寸可变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您的作品《模拟体(Simulated Subject)》是一件通过电机、机械臂和编程组合完成的装置作品,形状像一个机械蜘蛛,充满了未来感和仿生科幻的味道。您如何运用连杆齿轮传动结构来表达一个新的生命形态?您对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和意图是什么?


李: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机械产物,来替代我们与商品的联系,在我看来,很多机器的诞生就是非常奇妙的,诞生的同时要有很严谨的思维逻辑也要有想象力的部分,我觉的这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所以我后期的作品里面会运用连杆结构,齿轮传动去解决动力问题。我觉的这些东西动起来都是有生命的,我是觉得能让一个冰冷的东西动起来就非常的奇妙。这次我的作品想法原型是水母,水母是个特别的神奇的生物,漂亮的外表下也会有危险的存在。但是随便做一个类似水母的结构,感觉也没啥意思,所以一开始就朝着一个未知的生命方向去想,在外形方面也是想有些不一样的体现。其实在画草图的时候也是画了很多的造型,在解决造型的时候 ,同时也要解决结构运动的问题,最后出现的效果就是展览中的状态了。出来后的造型感觉是个外表硬朗的结构生物。有点像蜘蛛又像水母,更多的人说像蜘蛛,不过像啥在我看来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它,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叫这个作品为《模拟体》没有特定的对象,就是模拟生命的状态,我想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认识。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装置《模拟体》局部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在您的创作中,您试图打开事物在我们生活中的惯性认知,以探索经验之外的可能性。您认为通过艺术创作,我们可以如何改变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李:通常我们看待身边的事和物,会跟我们不同的认知、视角、经验有关。比如一张A4的白纸,可能在很多人面前他就是用来办公书写的工具,但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像折纸,结合灯光之类的手法,一张普通的纸延伸出来的多样性就展现出来了,这样的刺激也会让普通的观者去打开惯有的认知,瞬间会想到,原来一张纸也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所以我自己在做作品的时候就会从很多角度去看待这个作品跟现实世界的联系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耗材站:门

Consumable integration:door

2016

装置

Installation

3000mm*3000mm*60mm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您的作品《模拟体(Simulated Subject)》与儿童艺术机构和学生作品放置在同一个区域。您对这种与儿童艺术和教育的结合有何看法?您希望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从您的作品中得到怎样的启发和体验?


李:这届的作品分区,艺术家在一楼,而我的放在二楼跟儿童艺术机构的作品放在一起,第一个考虑是跟我的另外一个职业有一定联系,我同时也是这个区域机构的导师角色。这个区域小朋友们的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植物赛博格》的一个课题,也是去思考植物在当下的处境下,会不会有一种生命的进化的可能,比如一个小朋友通过观察户外的蒲公英,会在思考,如果没有其他力量的干预,它的种子怎么散播出去这个问题,就想到了用马达,连杆结构,给它设计个自动播种的机构这样就会化解危机。类似这样想法其实有很多,在常人来看这些想法会不切实际,植物是无法这样去用机械的手段干预,但是我会觉得这样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有想要去解决问的动机,或许有这些发现的眼光在说定就会有意外的东西产生。我的作品状态也是一种模拟体态,就出现在这个区域的上空,有些呼应的感觉吧,其实在启发这一方面是因人而异的,也不好太去描述这种体验,所以我在考虑自己的作品时都想做的在一种常态之外的状态。让观者在见到它时眼前一新的感觉吧。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装置 《模拟体》局部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您的作品充满了未来感和科幻元素。您对科技和未来发展的态度是怎样的?您认为艺术在科技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李:科技和未来的发展现在是越来越相辅相成了,看现在的智能家居系统,各种机器人等等的更走进生活,我觉是好的,如果再多一些科普类的公教课会更好。之前也说到,艺术的从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象征着创造力。并且往往艺术创作者们的思考切入点会更奇妙吧,这个跟科技的创新角度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状态,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开始提倡跨学科的学习,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会更奇妙。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您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生活和工作于重庆。您觉得您的创作受到了四川和重庆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吗?这种影响在您的作品中体现为何种形式?


李:我觉得我目前的作品方向受这种地域文化的影响比较少,我更多的是在选择的材料,结构,动态的结合上想的比较多。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除了参加本次儿童艺术节,您是否还有其他展览或计划?在未来的创作中,您是否有新的方向或主题想要探索?


李:在后面的创作中主要还是日常的电子材料再去结合动态结构,去探索系列的作品。新的方向也想去尝试。毕竟还是想再自我突破。接下来下半年是有考虑一个个人项目,在重庆的器.空间进行,目前是这样计划的,具体时间还没有定下来。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一切生命体的开始

The beginning of all living things

2017

装置,渔网,钢管,电机

Installation,Fishing nets,steel pipe,electric machinery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在您的艺术实践中,您认为艺术家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您希望通过您的作品传递给观众怎样的信息或情感?


李:在我接触的艺术家中,类似像做建筑设计,人文学者会有更多的介入社会。我自己来看艺术离大众很近,离生活很近。我希望可以,让大家在生活中可以通过艺术,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触摸,新的发现,以及新的可能性。可以连接到不同的职业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当然面对社区和儿童,我希望通过艺术与儿童有一个相互激发的过程,这个不是确定的也不是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和答案,它可以是自然发生和延续的。艺术不仅仅是在美术馆展示,它也可以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关/于/李/红/宏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LiHonghong

李红宏

青年艺术家

个人经历

生于重庆

201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创作方向

主要创作以日常家用电子产品,机械,灯光,为媒介。试图去解构、重建媒介与当下生活的新联系,重组事物在我们生活中的惯性认知,从而打开经验之外的可能性!


展览经历

2019年  重庆国际影像双年展特别计划 重庆 

2018年  100公里:窗含西岭居含场 东来映社 成都 

2017年  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 重庆 

2017年  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 open to you Openspace Bae 韩国 

2017年 “复调四—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云贵川站”,南京美术学院美术馆 南京 

2017年 “关系前后” — 一切从讨论开始,GCA星汇当代美术馆 重庆 

2017年  100公里第四回,了了.青年艺术实验空间 

2017年  100公里第三回,了了.青年艺术实验空间  成都

2017年  第九届器·Haus空间国际艺术家工作坊-U-Turn ,器·Haus空间 重庆 

2016年  车间-HW工厂计划2016 重庆

2016年  二次元的旋转:扁平与数字化,LP艺术空间 重庆 

2016年  “去工厂的路有多远” 青年艺术家计划群展,器·Haus空间 重庆 

2016年  Wien维也纳-Chongqing重庆 国际工作坊 LP艺术空间 重庆 

2014年   青年艺术家工作坊,器·Haus空间 重庆

- E N D -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原·美术馆 

Yuan Art Museum


由罗韶颖女士于 2016 年发起和创办,位于重庆市南滨路东原1891商业建筑群落中的滨江球体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被誉为“重庆眼”,是立于“长江岸,观世界”的先锋艺术场所。美术馆面积近 2000 平方米,并带有临江无敌观景的高空露台,是集个性化景观建筑、艺术专业场馆、艺术收藏品鉴、公共艺术教育、时尚潮流策动发布以及高端消费社群互动的跨界空间,可支持架上、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戏剧、舞蹈及音乐形式的呈现。


原·美术馆以“直抵人心,引领城市的艺术与美学教堂”为自身定位,并践行“做每个人的美术馆”为宗旨,通过策划举办兼具学术性、先锋性、潮流性和话题性的艺术展览、文化公教及跨界时尚潮流活动,成为连接大众、提升大众审美与“艺商”的策源地。

2023 O’Kids专访 | 李红宏:“模拟生命的状态”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