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
Kiaf Seoul 2023
展会时间:
2023年9月6日至10日
展会地址:
南韩首尔COEX国际会议暨展示中心,宴会厅Hall A&B,展位A57,方由
参展艺术家:
异李贞恩 (Yi Yi Jeong-eun)
朱利·马库拉 (Juri Markkula)
斯蒂芬·索普 (Stephen Thorpe)
唐子良 (Joseph Tong)
对于方由重回首尔,方由创始人及行政总裁梁徐锦熹博士表示:“我们期待可以延续去年结下的友谊、人脉和关系。首尔这座城市能为世界提供各种机遇,我们想成为其一。”谈到参展名单,她补充:“异李贞恩的视觉风格新鲜、豁达且直观,在她的家乡代表她参展,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加上结合朱里·马库拉、唐子良和斯蒂芬·索普的风格,四人将呈现一场独特的艺术对话。”

▲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 朱里·马库拉作品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居于瑞典的朱里·马库拉将首次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Heaven》系列作"品。系列中的每部作品都打破了固有的色彩分界,而且受经验和直觉所启发及牵引。在瑞典语中,”Heaven”一词意指天堂或死后永恒,亦指在头顶上的大气和天空。因此,这系列作品就是肉体与精神国度的化身。另外,马库拉的经典巨作《IKB Ground》I, IV 及VI(皆于2023年创作)则使用了有色聚氯⼄烯聚氨酯,将家乡的土壤和树叶染成鲜艳的国际奇连蓝色(International Klein Blue),以此放大土壤和树叶的脆弱特质。马库拉大受收藏家欢迎,他的壁挂式雕塑返璞归真,将自然元素延展到一个全新境界。

▲ 斯蒂芬·索普作品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斯蒂芬·索普是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绘画教授,在2022年创作了《Enter the Forest and Lose Your Mind and Find your Soul》及《The Depths of the Forest is Where Silent Minds and Deep Souls Can Be Found》两幅作品。在民间传说和索普的作品当中,森林都具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大家寻找真我的宏大旅程。死亡与重生周而复始,在这过程中,森林鼓励大家挑战自我,测试自身极限。森林同时也是一股未知的黑暗,究竟要否探索这片森林,我们往往犹豫不决。索普的作品可见色彩区分鲜明:地上的奢华手织工艺品以精致的细节绘出,活灵活现,尽显画家风范;墙壁由厚重的颜料覆盖,以丰富的层次、阴影与刻度作点缀。索普亦把隐喻带入画中的角落和街机,表达萦绕不去的心理创伤和挣扎,引起深深的共鸣。方由这次参展的焦点之一,就是展出索普的新作《A Mythical Intersection Between Two Worlds》(2023)—— 他的街机画作一直大受欢迎,这部新作品就是其中之一。

▲ 唐子良作品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唐子良则带来四幅新作,同属广获好评的《Ex Materia》系列,分别为《Ex Materia (Chrysalis)》 Parts II, III, VI 以及《 Ex Materia (Transfiguration)》Part IV (全部于2023年创作),作品皆采用油墨及羊毛创作。系列分支之一的《Ex Materia (Chrysalis)》以虫蛹象征迈向重生的旅程,呈现出蕴含美学、和谐、平衡与对称概念的视觉时序。唐氏从蝴蝶和蛾子翅膀上的亮眼配色获得灵感,这些鲜艳色彩及纹样对于昆虫来说是重要的视觉讯号,而他想要对此致敬,所以选用鳞翅目图案进行创作。而整个《Ex Materia》系列皆受到瑞士心理学家赫曼·罗夏克(Hermann Rorschach)启发,沁透出心理层面的各种可能。每幅作品都是一个组件,提供无数的组合与排列去悬挂作品。因此,每次悬挂构图的变动都能让观众沉浸在全新且无限的视觉印象和诠释之中。唐氏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2023首次随方由参展,同期在画廊举办个展,并大获成功。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是唐氏继这两个展览之后首次赴外地参展。

▲ 异李贞恩作品在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异李贞恩鲜明的厚涂画风打造出一个沐浴在阳光之中、与抽象主义相呼应的世界。《There, the Sunrise》(2023)以厚溅笔触呈现多彩的太阳,整体形成一幅看似模糊,却有着明确线条的风景画。作品结合了湿画法的明快和勾勒轮廓时的缜密,这一点在《There, Rainbow in the Sunset》(2023)亦如是。异李氏在一副作品中同时展示两种绘画风格,在画布上映了一出饶有趣味的戏剧,并诱发出内在的张力。方由首度携手异李贞恩参加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更是她在11月举行首个香港个展前的预热活动,饱受期待。

▲ 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现场,方由展位 A57
关于异李贞恩(Yi Yi Jeong-eun)
异李贞恩1977年出生于南韩水原市。在2005年,异李于国立首尔大学取得艺术学士学位,并于2009年于同校取得硕士学位。异李目前在首尔定居工作。
异李的作品盈溢着满满的大自然能量,并歌咏自然界的喜乐、荣耀与短暂无常。异李为展现当下感受到的气韵,她表示:“我使用了栩栩如生的笔触和大胆有力的物料,而非试图重现自然的描述。我在自然的所见所感会化为正向的气韵,而我的作品就是尝试将这些气韵浓缩成只我独有的视觉或情感印象,并将这些印象以图像的形式呈现。” 大自然位于异李艺术创作的核心,助她了解在艺术路上的演变。异李形容:“大自然这个物件和地点能让我最为强烈地感知到,其实我也是众多幻变之物的其中之一。我虽是人类,但大自然让我意识到,我也是大自然里的一种生物。”
异李以往曾举行多次个展,包括在首尔Shinsegae Gallery的 “The Hyman Gesture Towards Perfection”、南韩板桥Print Bakery的 “There, Breaking Through”,以及首尔Gallery Choi的 “On Being Alive”(皆于2022年举行)。联展则有位于南韩平泽市mM Art Center的 “Wild Wild West”(2023)、首尔Atertain Gallery的 “All That Drawing”(2022)以及首尔Art Space Hoseo的 “Restart 3040”(2022)。异李氏的作品更广获收藏,藏家包括Keumyang International、Tesco Training Academy、LG、Woori Asset Management、Ujung Art Center等等。
关于朱里·马库拉(Juri Markkula)
朱里·马库拉1970年出生于芬兰图尔库。他于2002年毕业于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美术学院,现在居住在瑞典的哥得兰岛。
在他的《RGB》系列作品中,马库拉自由融合工业、艺术和数字这三大元素,运用360高分辨率扫描系统和定制数字雕刻系统,来记录和赞美他居住的瑞典农村地区每天看到的土地所表现出的纯净美。他的《RGB》系列是对大自然的精心表现,其形式综合起来更加大胆,并经过数字化放大。他创造了一种放大的自然表现,将树木的根、茎、叶等细节、局部进行综合放大,并将其进行数字最大化。在这种创作方式的过程中,他提高并增强了色彩感,创造出一个加深、变化的现实,同时也证明了自然和抽象的力量。他的《Interference》系列作品既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形成了色调和阴影的对比与组合,从而对光、情绪和感知的共存力量作出引导性的自发反应。这种现实性是一个波动和变化的状态。像钻石一样,《Interference》提供克拉和切面—表面,通过独立且密集地上升变化来适应现实的强度。与这类作品相关的主要项目包括斯德哥尔摩火车站入口处巨大的玻璃马赛克瓷砖,名为《La Divina Commedia》,以及2019年,朱里·马库拉和几位艺术家一起参加的在瑞典克尼夫斯塔中心(CIK)的改造项目,英语中称之为克尼夫斯塔体育和文化中心。
朱里·马库拉与方由合作的展览包括2020年主题为 “Interaction”的展览,同年在台北当代举办的个展,以及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展览。其他展览包括2020年马库拉在斯德哥尔摩Forblom画廊举办的主题为 “Best of Forsblom”的展览,2019年在瑞典乌普萨拉Bror Hjorths Hus举办的主题为 “Ekfras”的展览。
关于斯蒂芬·索普 (Stephen Thorpe)
斯蒂芬·索普1981年出生于英国英格兰他内区的一个小镇马盖特。他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获得绘画硕士学位,现在是美国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的绘画教授,他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
斯蒂芬·索普以色彩丰富的室内绘画而闻名,这些绘画通常包括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日常物品。索普的作品是一种对个人和集体潜意识持续且深入的自我分析的视觉表现——卡尔·荣格称之为 “个性化”。简而言之,房间就是人的心灵。索普的作品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正如他所指出的, “这两个过程——个性化的过程和绘画的过程——其宗旨都在揭示更深层次的真相和对自己的理解。”
斯蒂芬·索普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Basil H. Alkazzi基金会奖学金、Saatchi's Showdown奖、苏格兰皇家学院的The Skinny奖。他的作品被著名的私人藏家和博物馆所收藏,并在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和群展,其中包括在纽约的丹尼迪明画廊、波兰的格但斯克国家博物馆、伦敦的萨奇画廊、伦敦的科普兰画廊、爱丁堡的夏厅艺术博物馆、爱丁堡苏格兰皇家学院和亚伯丁艺术画廊等机构举办的展览,以及在方由2022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2022年在首尔举办的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亦有作品展出。
关于唐子良 (Joseph Tong)
唐子良,1981年出生于香港。2001年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并获哲学学士学位。目前生活与工作在柏林、伦敦及香港。
作为一名拥有多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唐子良拒绝被归类、不盲从于潮流,不断挑战观众的审美倾向。他通过多学科和实验性的途径来探寻媒介与材料,采用了油画、水墨画、数位艺术、摄影、雕塑和装置等艺术手段进行实践。唐子良的艺术语言极具个性化,其融合了数位处理和模拟工艺等方法,并通过这类实验来验证光学感知的本质和对现实的假想。唐子良也同时研究数位图像处理在跨媒体中的应用,致力于研究新材料。
唐子良曾举办多次个展,包括在苏黎世阿瓦勒(Avalor)举办的 “Remembrance of Realms Past”、慕尼黑国际机械师协会(IAM)举办的 “Obscurae”、孟买伊萨画廊(Galerie Isa, Mumbai)举办的 “The Oecumene”、并于其他多地举办个展。唐子良近期参与的机构展览包括巴西艺术博物馆(Museu de Arte Brasilia)、里约热内卢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Correios)和坎皮纳斯CPFL研究院(Instituto CPFL)举办的 “Behind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 New Chinese and Brazilian Art”。其参与的国际艺术展有阿布扎比艺术展、印度艺术博览会和香港Art Central。他的作品被世界诸多机构或个人收藏,其中包括德国Sammlung Wemhöner、英国太古集团、香港Soho House等。

2006年,方由成立于香港,并迅速成为推动创新和开放表达的促进者。我们的艺术家不仅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哲学思维,还富于持久的探索精神。艺术家通过阐释和重新检视已有的思想框架,力求以非同寻常的视角观察周遭世界。方由相信跨界的力量,既尊重古老的传统,又怀有对最当代、最新颖的艺术媒介的热情。我们长期培养亚洲创意人才,饱受赞誉,并逐渐发展壮大,代理艺术家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我们不断拓宽视野,与世界各地的机构建立联盟和伙伴关系,将我们的艺术家推广至全球各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