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6号厅及南通道

展览时间:2023年9月12日至11月1日

开幕活动:2023年9月21日下午3:00


展览总监:王璜生、陈晓阳、洪荣满

展览顾问:胡斌

展览统筹:李铁军、王秀媛、何泉

策展人:刘子瑗

平面设计:王梓鑫

空间设计:秦冕

藏品管理:梁小延、梁小红、梁欣、林朝阳、肖衡娟、郑萃茵

传播与教育:王秀媛、余爽、刘子瑗

助理策展人:刘学谦、程序


鸣谢:郑于民先生


馆藏作品艺术家:

陈仲纲、赖少其、李桦、刘憬辉、梅长业、潘成业、潘学昭、司徒奏、张世光、张影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首字母)

胡向前、胡尹萍、林奥劼 、mafmadmaf、门缝小组、彭文彪、肖武聪、谢少亚、硬虎制野、一米 、杨洋、张心一


参展文献:《芝麻开门!广州当代艺术自我组织调研》《现代版画》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前言 


作为新兴木刻运动时期活跃的艺术团体,现代版画会的意义和价值常被放置于整个左翼文化运动中讨论。除了描绘人间疾苦、人民生活状态的作品,现代版画会的成员们创作了不少女性、静物和风景题材的现代派⻛格作品,随着国内局势和抗战形势的变化,这类作品被认为只关注艺术形式本身,与现实斗争无关而被贬斥。现代版画会的主要成员李桦曾多次质疑“画裸体女人、苹果香蕉有什么用?”,鼓励艺术家们抱着重大的社会使命参与艺术实践。


然而,直观描绘的现实多大程度上能撬动规则和权级、静物和肖像作品何以代表脱离现状、缺失反思的创作?“为艺术而艺术”或“为生活而艺术”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径,静物或疾苦在题材上也许有所区分,投身艺术实践的内驱力是始终如一的。《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是一个包容的早市日常:村长候选人、外来务工者、普通上班族、空心村阿姨和斜杠艺术家围坐畅谈生活与艺术交织的平衡点,重新审视在重复和循环中被消磨淡化的日常的价值。 此刻,阳春白雪和苹果香蕉都是铿锵有力的宣言。


展览由三个对话串联:第一个对话展出现代版画会描绘相对稳定的日常生活和受现代主义形式影响的作品,均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 第二个对话聚焦当代,希望通过完形填空式的问题“为____而艺术”切片化地揭开艺术家们坚持创作与实践的动力或理由。第三个对话将从《芝麻开门!》与《现代版画》两本刊物延伸,呈现珠三角地区自组织及自出版的生产状态。三个对话交错穿插呈现,试图希望重新定义“裸女、苹果和香蕉”在当下生活中的语境,构成某种不同时代语境下思想的对应和差异性观照。近百年前,现代版画会的作品成为了时代惊涛骇浪的怒吼,那么根植于当下的艺术实践便是温文地渗透进内心的一束鲜花或一个迷因贴图,意味在会心一笑中绵延。


文/刘子瑗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部分展出作品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赖少其,《无题七》,黑白木刻,15.5×9.8c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李桦,《无题六》,黑白木刻,14.6×22.7c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佚名,《静物》,黑白木刻,16.4x10.5c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司徒奏,《小狗》,黑白木刻,11.6×17cm

首刊于《现代版画》第一集,铅印本

1934年12月17日出版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张影,《茶楼》,黑白木刻,16.9×14c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胡向前,《向前美术馆》,2010年

单频录像,14'32"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胡尹萍,《玲姐你真棒》,2018-2028年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林奥劼,《谁能坚持到最后》,2018年

单录视频,216'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门缝小组,《过好普通的每一天》,2023年,视频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彭文彪,《我的聊斋2》,2023年

录像、马克笔手稿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肖武聪,《向当代艺术进攻》,2021年,3.5x1.5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谢少亚,《平衡术》,2020年

布面丙烯,80x90cm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硬虎制野,《精神堡垒》,2023年

不锈钢、合金、纸本综合拓印

90x90x255cm ,90x130x280cm*3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一米,《苦炼树》,2023年

刮刮乐涂料、PET透明不干胶、单频道录像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杨洋,《自燃|南山 》,2023年

聚苯乙烯泡沫、玻璃纤维、树脂、漆

尺寸可变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张心一,《桌面风景NO.3》,2022年

布面丙烯,170x120cm


开幕活动预告 


《家字的由来》

演出艺术家:mafmadmaf

演出时间:2023年9月21日下午3:00 

演出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6号厅门口


声景主体的实地声音记录于2021年2月的中国农历新年除夕,原始的线性记录始于厨房,历经备菜、烹调等过程,直到客厅内的家庭聚餐,场景分为「厨房」和「餐桌」两部分。在现场演奏中,则这两部分分别置于立体声的左、右声道同时播放,并跟随声音的流动即兴加入电子乐器演奏,在现场创造新的记忆通道。 




编辑:谢赢盈

审核:王秀媛  刘子瑗 余爽

审定:陈晓阳 洪荣满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展览预告 | 得闲饮茶——后日常的对话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