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8月底的爱丁堡,已有初秋的微寒。爱丁堡艺穗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也译作“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这个全球最大的艺术节结束后不到12小时,官网就发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来总结这届艺术盛事:


8月4日至28日,在这座人口不到50万的城市里, 288个表演空间上演了来自67个国家的3553个剧目,吸引了近170个国家的艺术家、从业者、媒体和观众购买了244.5万张门票,进入剧场观演。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高速运转的“翻台密码”


每天有10至12个剧目接力上演,从上午持续到午夜——这是艺穗节期间爱丁堡许多热门场地的常态。比如在ZOO Southside这个剧场的主场地,我曾经在上午10点看了一场《葬礼》(Funeral),又在晚上10点多进场看了《小妇仁》(Little Wimmin,根据经典小说《小妇人》大幅改编),散场已经是零点之后。


曾经在中国大陆热演多年的西班牙面偶悲喜剧《安德鲁与多莉尼》,今年也第一次来到爱丁堡,在热门场地Assembly Rooms上演。他们演出完毕移除布景的时间只有10分钟,因为下一个戏等着进场。所以观众鼓掌再热烈,也必须在1分钟后叫停。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David Montieth-Hodge  供图|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


也唯有如此,3000多个剧目才得以被“塞进”288个场地中,而且有些场地空间并非交租金就能进——重要的大型场馆都有自己的节目经理,对于主要场地和重要时段的剧目,都要经过他们和团队的精心筛选,才能进入最终的节目表,并且获得重要的推介位。


除了同一个剧场空间的高频率使用,大型重要场馆内还有多个场地同时“开工”。著名的实验先锋场地Summerhall是大量演出的聚集地,有30多个表演和展示空间同时运作。艺穗节期间,131个演出和展览在这个由一栋大楼、一个庭院及附属建筑组成的复杂立体空间中进行。所以当很多观众走入大堂,遇到的会是手持iPad等电子设备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很多新观众确实需要帮助,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演出场地,或是可以在队伍中排得靠前一点,避免迟到而无法入场——演出不对号入座,而且演出开始前3至5分钟才开始放观众入场。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David Montieth-Hodge   供图|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


虽然已经是十多年的爱丁堡艺穗节观众了,但我还是常常惊叹于整个艺穗节体系的严丝合缝,以及工作人员的训练有素。几百个演出场地每天连续“翻台”,不消说,这肯定需要所有剧组和大量舞台技术人员高度职业化的配合。而场外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于有哪些演出、在哪个空间、路怎么走、厕所在哪里、门票的识别和检验等问题,个个服务专业精细,极少碰到一脸懵的“临时工”状态。


创作从未停止


原以为疫情对爱丁堡艺穗节舞台上的新作表现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但到现场一看,发现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大量的新剧和新人仍在源源不断地涌现。而且通过十多年的观察,我也看到了很多优秀艺术家和剧团的成长。


例如2011年的小众实验作品《看着我倒下》,这个戏后来两次来到中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演员Gemma在剧中扮演了一对小情侣中非常苦情的一方。今年,她的新戏《天才》(The Talent)场场爆满。她在剧中饰演一位天才声音演员,在一个小小的录音棚里,用她超级无敌的能力,根据指令完成着各种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声音表演。这个戏的整体制作、表演、灯光设计都极为精彩,现场的声音效果令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虽然是真人的声音,却仿佛被人工智能吞噬。这位从12年前更边缘、更实验的艺术节forest fringe成长起来的大女主,展现了她惊人的才华。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天才》  ©Ana Viotti


同样以声音表演出奇制胜并更加震撼的,是来自丹麦的《内幕》(The Insider)。这部戏从创作到技术、再到表演都可以打满分。在这部比“华尔街之狼”更惊心动魄的作品中,男主在一间狭小的玻璃屋里上演了几乎全部的人生:从金融律师到税金“大盗”,从好爸爸到狱中人,他的表演可以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形容,在仅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上天入地。该剧的3D立体声耳机音效,突出了某些特殊时刻的动作声波与震动,让观众和他一起被“困”在那个玻璃屋中,同呼吸、共命运。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内幕》 © Jens Peter Engedal


我在20天中看了75个艺穗节的剧目,按照非常严格的标准,打到4星和5星的佳作大概有25部之多。虽然我的确在前期花了大工夫筛选要看的剧目,但高达三分之一的“好戏比例”,也是非常惊人的了。而且这些剧目的类型极为多样,题材跨度也很大,从环境议题到性别平权,从俄乌战争到小人物个人成长史,真正称得上百花齐放。反倒是与疫情相关的题材并不多见,最多只是作为背景融入作品当中。


将乌克兰难民生活背景化入奥威尔作品的《动物农庄》(Animal Farm),一开场演员的进入方式和轻声合唱,就是以难民迁移场景呈现的。在看似滑稽实则警世的动物模仿秀中,展现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的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的讽刺性。这一题材的吸引力,使得这部作品早在演出第一周就售罄了。同样是难民题材的《游牧民族》(Nomad),是一个简单又温暖动人的小戏。艺术家以自身的故事为起点,讲述她从土耳其辗转来到欧洲,如何艰难地安顿下来,希望渺茫地找工作,侥幸地找到一个结婚伴侣(在观众席里),从而可以取得合法的身份留下来。表面的Happy Ending背后,是无尽的辛酸苦涩。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游牧民族》


此外,以女性主义为焦点的作品也比比皆是。新马戏女演员Laura在她的新作《自己的奇观》(A Spectacle of Herself)中,分享她的生活态度,以非凡的女性视角对当代社会议题表达思考与质疑,既好笑又令人心生敬佩。她像在当代时空中旅行的奥德赛,不断拓展着个人的探索之旅。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自己的奇观》


改编自小说《小妇人》的搞笑讽刺剧《小妇仁》,一扫经典电影中对四位女性形象的“刻板”塑造,把她们各自内心更狂野的想象呈现于舞台之上。同时借助后现代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创造,将大众完全带离传统的道德评价区域,直指更加普遍同质化的数码人格空间,看似解放,却更加趋同。《星空下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 Beneath the Stars)则讲述了两位不同背景的美国女性,在1992年随NASA的火箭登上太空。身为女性宇航员,媒体和公众更关注的却是她们的性和肤色问题。这个围绕女性成长和自我发现的故事,由现场表演和实时影像共同呈现,5位女演员分饰多角,手法朴素又聪明。


艺术竞技场,小国也闪光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节展,爱丁堡艺穗节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今年17个国家举办了自己的“节中展”——即以自己国家作品为集合的showcase。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国家是比利时和韩国。


我看了三部比利时的作品,其中由超高清影像和现场表演共同完成的作品《范佩梅尔家族》(The Van Paemel Family)根据比利时著名小说改编而来,讲了一个契诃夫式的故事。小人物的命运、悲伤的社会底色、人性的善恶和无意识的愚昧交织在一起,让人狂飙眼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剧中的13个男女角色全部由一个演员完成,而我直到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这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多么高超!


另一部作品则是《葬礼》。演出从剧院门口就开始了,所有观众都被非常巧妙地带入精心设计的仪式感与情绪当中,既像是看了一场关于送别的演出,又像参加了一个怀念的人的葬礼。无论是结束时大家充满情感的抛散彩色纸屑,还是进场时每个观众和其他观众的逐一握手,以及两次不同功能的传递木头的仪式,都留下了动人的情感气息与现场记忆。


今年的爱丁堡对韩国来说是个“大年”,除了有《特洛伊女人》(Trojan Women)出现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之外,艺穗节的“韩国展演季”也佳作频出。《你好,地狱:奥赛罗》(Hello, The Hell: Othello)一剧中,极简的原剧剧情复述之后,是奥赛罗与依阿古深陷于地狱,在日复一日的恶梦之中,无法自我救赎。这版“奥赛罗”以大红绸带打结的东方元素舞台和三位演员有力的形体表演结合,在莎士比亚的故事核心之上,增加了深刻的思考与蒙太奇梦境,立意之新令人刮目。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你好,地狱:奥赛罗》


另外一部是对经典剧作《女仆》(The Maids)的重新演绎。创作者出人意表地将移民的困境与无出路代入作品,对人性深处的幽微与阴影的刻画,纤毫毕现。两位女演员几乎可以一寸一寸地调动她们的表情肌与情绪,女导演Eun Kyung对于舞台上寥寥无几的物件也运用得出神入化,尤其是最后的肥皂水和从肥皂水里掏岀来重新穿上的女仆衣服。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女仆》


其他来自“小国”的优秀案例还有很多,像爱沙尼亚的舞蹈剧场作品《变化》(The Change),主打街舞元素,舞者、编舞、音乐、灯光,无一不精。从滑板少年的出场,到最后舞者们一格一格地从封锁中被释放岀来,层次丰富地展现了当代人从自我禁锢走向开放融合的欣悦。很难想象只有一小时的作品,却有那么多的层次和递进感。


再有来自南非木偶剧院的新戏《麦克尔·K的一生》(Life &Times of Michael K)。这个世界顶级木偶团曾与英国国家剧院共同创作了《战马》,操偶和形体表演水平都是超一流的。故事朴素而动人,天生腭裂屡遭歧视的Michael K,在老母亲病危之际,用自制的小车载她回故乡。他穿越战火、饥饿和贫困,并在母亲死后继续前行,寻找生命的意义。剧中Michael K和山羊一起坠入水中的画面,堪称电影级的镜头感。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来自爱尔兰的《鸡》。一只高度仿真的鸡——勇闯纽约的“爱尔兰Chicken”,带着无限的勇气与能量,在Summerhall的地下室里探索它的生命意义。女演员细腻的表演,既幽默,又冷感,俯仰即是的跨文化哏和满室笑声,以及最后的战斗,令人叹为观止。台词量巨大的独角戏,被她刷新了艺术境界,给人那种既震惊又陶醉的纯然的喜悦感。


和靠“买买买”的艺术节不同


爱丁堡艺穗节从1947年创立至今,内容覆盖戏剧、舞蹈、歌剧、音乐剧、实验戏剧、音乐、儿童表演、展览、街头表演等多个领域,最前沿新潮的艺术理念和技术融合在一起,无论是音乐厅、剧院,还是露天草地、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艺术家的精彩演出和人们的欢呼鼓掌。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供图|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


于疫情之后恢复举办的2022年爱丁堡艺穗节,规模不及疫情之前,但今年已经显示出快速恢复的迹象,对于当地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统计显示,艺术节的举办对于爱丁堡乃至苏格兰的经济促进作用显著,其中对于爱丁堡的经济贡献值从2015年的2.8亿英傍增长到了2022年的4亿英镑。对于艺术节的公共投资也收益显著,每1英镑的公共投入带来33英镑的经济影响;爱丁堡集中举办艺术节的时段,增加了7150个工作岗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爱丁堡人爱他们的艺术节,有50%的观众来自爱丁堡和苏格兰其他地区,观剧人数达150万人次。


但是,爱丁堡艺穗节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它俘获了大量游客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在于它是全球表演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交易平台”之一。和那些靠“买买买”来采购剧目形成艺术节的主办模式不同,爱丁堡艺穗节通过开放办节、服务观众和帮助交易双方实现共赢,打开了艺术节展的新领域,也使自己立于业界天花板之尊。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供图|水晶


每年,爱丁堡艺穗节产业协会(Fringe Society)作为艺术节的主办方,都会面向全世界开放专业代表申请通道。今年有来自49个国家的1400名注册代表来到爱丁堡,以策展人、制作人、剧目采购方、经纪公司等不同身份在爱丁堡进行剧目观摩。同时,还有超过840位媒体代表参与,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个顶级艺术节的盛况。在艺术节的赞助商中,也能看到TikTok这样的自媒体平台的身影。


产业协会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代表提供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所有具备真实运作经验和实力的策展人、剧目挑选人都可以通过注册系统获得免费的演出票;主办方还提供了大量艺术家和买方制作人见面交流的机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受邀代表展示更丰富的剧目资源。在这个专业平台上,永远不乏优秀新颖的艺术“货品”,与有眼光有实力的买家相遇。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供图|水晶


产业协会今年第一次在本土专家之外邀请了两位国际产业专家,我非常荣幸地成为其中之一。由于这个特殊的身份和珍贵的工作机会,我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整个产业协会的运作机制。在艺穗节开始之前的两个月里,产业协会就已经频繁地和各主要剧场、剧展负责人进行线上沟通,了解今年的亮点剧目,为其他代表推荐观看剧目。


在爱丁堡艺穗节进行期间,除了每天看四五个戏之外,我还参加了多个论坛、现场演讲和交流活动,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洞察力,向前来参加艺术节的众多专业代表推荐剧目;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实用性的参考意见。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供图|水晶


今年艺穗节期间,有一个新的单元是“演出雨”(Show Shower),每场会有10-12个作品的片段展演和艺术家展示,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剧目推介和交流活动。正是这种专业的服务,不断地吸引更多艺术家和相关从业者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共同高速旋转,使爱丁堡艺穗节成为世界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这个8月,当我们穿梭于各个剧场之间,和不同的故事相遇,和不同的艺术家相遇,心中诞生出无限的感动与梦想时,不由得想起了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在《给樱桃以性别》里的一段话:“仅仅一天,心灵便可造出五湖四海,有些从未踏出出生之地的人,早已游遍了全世界。”


爱丁堡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艺术节期间,你在这里,可以拥抱全世界。


文|水晶‍‍

编辑|于静

本文刊载于北京青年报2023年9月8日B8版《艺深读》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线下活动预告


想全面了解最新鲜、最顶尖的爱丁堡好戏资讯吗?

想掌握来自世界表演艺术中心的第一手前沿动态吗?

和2019年以及之前的年份一样,曾经“一期一会”的

爱丁堡前沿戏剧资讯分享会

又要和大家见面啦!

今年受邀担任爱丁堡艺穗节国际产业专家的水晶博士,将与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一起,共同以巡回演讲座谈的方式,为大家揭开爱丁堡的神秘面纱,让你如同身临其境般,共同“经历”一次今年8月的爱丁堡艺术狂潮与火热的艺术现场。


深圳、广州、武汉、北京、上海、常州、厦门、成都等城市目前已经在时间计划中,稍后将公布具体日程。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水  晶  (Crystal Deng)

金融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从业履历跨越投资银行与文化产业两大领域。是中国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独立戏剧评论人和戏剧节策展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邀授课专家,并受邀担任2023爱丁堡艺穗节国际产业专家。


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原北京北兵马司剧场(简称“北剧场”,该剧场被国内外媒体评为“中国最活跃的五大戏剧中心之一”)的主要创建人。参与策划、制作《切·格瓦拉》、《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他没有两个婆》、《暗恋桃花源》2006大陆版、《洋麻将》等重要剧目在大陆的演出和制作,取得全国性的影响力和成绩。现为“爱丁堡前沿剧展”、“表演艺术新天地”等中国重要的艺术节策展人,于2021年联合发起并担任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艺术总监。


在境内外媒体发表数十万字有关金融、产业投资、文化、戏剧、艺术等领域的学术及评论文章,受邀参加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东京艺术节、奥胡斯艺术节、阿德莱德艺术节等多个国际艺术节,担任驻场评论家及观察员。出版《中国实验戏剧(北京部分)》、《暗恋20年,只为桃花源》等专著。


其他城市的剧场、艺术机构等如有意愿为所在城市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们组织这一活动

后台私信邮件联系我们:

mrcuriosityyy@sina.com


期待与大家见面哦〜



我们是谁

2023爱丁堡观察:世界戏剧仍在高速旋转 崇真艺客

「爱丁堡前沿剧展」 策展团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专业艺术节策展团队。2012年起,已先后成功创立并策展了包括「爱丁堡前沿剧展(中国)」、「2015/2016西溪国际艺术节(杭州)」、「表演艺术新天地(上海)」等多个在国内外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艺术节展,并担任「江苏小剧场原创戏剧双年展」、「虹桥天地光影艺术节」、「黄浦剧场开幕演出季」、「上海首届国际乒乓文化节」、「2020深圳首届创意文化节」、「第九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旅游演艺单元」、「首届“梦廊坊”你好,艺术!生活节」、「2022武汉表演艺术新天地」、 「2022闽南戏曲中心首演季·青年剧展」等众多表演艺术节展的策展机构。2021年起,与前滩31文化演艺中心联合发起「前滩31青年创艺计划」。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