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以史为鉴可知新替”。中国近代美术史便是一个新旧交替,东西结合的时期。而在其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靳尚谊先生作为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其对于绘画独到的理解和表现方法都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靳尚谊先生的思想又源于何处呢?


    2023年度图说图栏目将以靳尚谊先生为锚点,通过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用图像分析以及历史渊源调查的方式,深入探讨其创作角度、观念、以及方法。挖掘靳尚谊先生以及其上下三代艺术家的艺术故事,纵观中国近代美术史中油画的发展嬗变。



文丨中央美术学院 侯雅轩

编辑丨张骏泽

引言丨虞茜宇




《打箭炉少女》一直以来被看作是吴作人先生青海途中大幅画作的草稿而少有被谈论,但正是这幅小小的油画写生像却一直被吴作人先生挂在自家客厅显眼处。这幅尺寸小、耗时短的作品为何被吴作人先生如此珍视?又为什么使人一眼望去如此着迷难忘呢?一起来看看吧。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打箭炉少女》吴作人

30×22cm 1944年 

木板油画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烽烟岁月中复苏的民族意识


画作创作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救亡运动推动艺术家重新审视“五四运动”以后对于中国传统艺术价值观与功能观的猛烈抨击。民族危机的加重激起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传统文化考察和新写实主义的激励下,一大批艺术工作者将探索的脚步转向中国的西部边陲,重启石窟大门,揭开敦煌艺术文化面纱。艺术界掀起了重新发掘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与内核的热潮。


吴作人先生也在西行的队伍当中,他试图突破外来西方文化带给中国传统艺术的枷锁,将中国人的性情融入油画创作,使画面拥有古老东方文化的神秘感与气派。


《打箭炉少女》便是吴作人先生在第二次西行时所绘。画面主人公是满清皇族果亲王的后裔——木家锅庄的女主人。不同于《祭青海》和《藏女负水》等大型绘画作品,本画创作时间短,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是一幅写生现实生活的作品据说在这幅作品完成之后,木家锅庄的女主人想要这幅画作为留念,可吴作人先生十分满意这幅作品,坚决要自己留下以作为艺术追求的证明。后来这幅画就一直挂在吴作人先生家的客厅。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极具吸引力的中国式色彩


01 最为真实的写照

吴作人先生到西部边疆观察写生,由于当地特有的环境因素,光照极强,事物色彩本身得以强化,纯度增强,使得画面更加鲜明突出。本幅画作《打箭炉少女》中鲜亮的服饰与背景便是这一影响的真实写照。


除环境因素影响外,藏族服饰的选色也多为高纯度色彩,偏好蓝、白、红、绿和黄等色块,并大胆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搭配。画家很好地抓住这些特点,使用在绘画中,使得画面拥有强烈少数民族气息。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鹿王本生图》(局部)佚名

96×385cm 北魏

壁画

敦煌莫高窟257窟


02 与传统的巧妙融合

《打箭炉少女》中的背景之黄、头发眼睛之黑、衣饰之青、头巾之红和衣领之白共同构成中国传统色彩五行色,即 “青、赤、黄、白、黑”。在《考工记》中曾记载:“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的五行说法。五行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五行色;“东、南、西、北、中”五方位;以及“仁、义、 礼、智、信”五种社会道德规范。由五行发展到五色,从自然发展到社会,体现了中国色彩哲学化的意象性。


这种形式的色彩也常出现于敦煌壁画中,例如《鹿王本生图》、莫高窟第57窟·美人菩萨和《狩猎图》等。敦煌用色无疑是东方审美的起源,民族审美的基因。吴作人先生曾在敦煌对着墙上的壁画进行写生,感受敦煌壁画传递给后人的传统中式美,领略古时画匠对于色彩之间整体大关系的把握。他将写生所得,与欧洲绘画技法相融合,沿着油画内在规律进行改进,赋予之后作品不一样的感受。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莫高窟第57窟·美人菩萨》(局部)佚名

初唐

壁画

敦煌莫高窟57窟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狩猎图》(局部)佚名

110x208cm 西魏

壁画

敦煌莫高窟249窟


将《打箭炉少女》与敦煌壁画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除五行色外,画面均巧用对比色。周大正先生认为,敦煌壁画色彩效果的形成,关键就在于色彩的巧妙搭配,其中“对比色”与“调和色”的结合起了主要作用,“对比与和谐”关系的处理也是绘画色彩学的核心问题。


敦煌壁画这一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冲突、结合的产物,早期颜色大都以“原色”绘制,画面由颜色块面对比组成由于时间的沉淀,颜料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使当今人们看到别样纯色对比之下的壁画。朱青生先生与吴宁女士就曾提到过吴作人在对临壁画时将敦煌壁画理解成一块一块轮廓分明的色斑组合,同时会在写生画面必要的地方用文字标注色彩。吴作人先生在敦煌壁画中领略到的对比色块作画方法在《打箭炉少女》中体现出来,例如红与绿和黑与白的对比。灵活地运用这种色彩关系不仅能拉开距离,使画面更加清晰,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呈现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打箭炉少女》画面分析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笔笔留遗韵


在用笔方面,与之前作品对比可知《打箭炉少女》线条更加柔和,明显的笔触减少少女面部更加平整,较为贴合所绘女子的特点。


画面中线条笔触的运用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影响,画家注重线条的质感、力量、内涵和节奏,这离不开中国书法注重情感表现,强调对意境、笔墨与魅力的追求线条笔触,不再仅仅是不断拼凑堆积以求形成具体物象,而其本身便是情感、环境、意蕴的依托,是画家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载体,体现中国古典哲学对审美的追求。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极富民族特色的少女形象


据记载《打箭炉少女》描绘时间较短,但画中所绘女子极为传神,有中国传统绘画疏体“笔才一二,像已应焉”之势。

所绘五官并没有十分繁复,但已具灵气神韵。女子眉如柳叶,颜色湿润浅淡,嘴唇红润,上唇如两座小山,下唇圆润饱满,极似中国古代仕女画、壁画中的形象。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打箭炉少女》细节图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敦煌壁画仕女》(局部)张大千

50×65cm,近现代

纸本

私人收藏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仕女图轴》(局部)溥儒

55.5×32.7cm,近现代

立轴纸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画中女子面颊晕红,佩戴有珊瑚、翡翠等富有藏族元素的配饰,又向观画者诉说了女子的少数民族身份。这幅画作巧妙地将油画的形式、民族元素、中国传统绘画意蕴与画法融合,成为油画民族化中的重要推动性作品,也是吴作人先生转型时期的里程碑之一。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打箭炉少女》细节图



画家档案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吴作人 (1908—1997年),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杰出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油画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国水墨画新风格的创建者。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曾获法国政府“艺术文学最高勋章”、比利时国王“王冠级荣誉勋章”。曾为靳尚谊的老师。



拓展阅读


注释:


吕晓本. 师造化 夺天工——吴作人的写生历程及成就[J].荣宝斋. 2010(06).


吴宁、朱青生.学术研究吴作人油画色彩变革[J]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1.6


吴作人.学海无涯苦作舟[M],引自《吴作人文选》,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


艾中信.吴作人作品集序[M]辽宁美术出版社,1955


先秦诸子.尚书·益稷[M].北京:中华书局,公元前10世纪.,2012(01)


考工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春秋战国时期,2021(01)


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李康敏. 敦煌壁画的色彩及其历史流变[J].艺术传播研究. 2023(01).哲学与人文科学.北京:敦煌考古研究所


拓展阅读:


吴作人的油画造诣及其风格变迁[J].美术研究.1982(01).


20世纪40年代吴作人艺术之变的因果探析[J].艺术研究.2021(03)


油画民族化再探索——1949-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J].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09)


吴宁、朱青生.学术研究吴作人油画色彩变革[J]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2021.6



撰文|侯雅轩

编辑|张骏泽

引言丨虞茜宇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侯雅轩


侯雅轩,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



了解更多,参见《中国油画鉴赏》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中国油画鉴赏》

赵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5月


恬静的西域少女丨从《打箭炉少女》看吴作人油画中的“中国气派”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