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2023 DnA SHENZHEN 设计与艺术博览会

2023.9.14 – 9.17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位 C05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尊贵藏家预览(仅限邀请)
9/14 14:00-20:00(19:00停止入场)

9/15 11:00-18:00(17:00停止入场)

公众日
9/16-9/17 11:00-18:00(17:00停止入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参加 2023 DnA SHENZHEN 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将于 C05 展位呈现奥斯卡·古塞尔(Oska Gutheil)、郭宇恒、郝泽成、卡梅伦·普拉特(Cameron Platter)、冷广敏、伦卡工作室(Studio Lenca)、李青、李尔鹏、李黛伦(Diren Lee)、奇蒂·纳罗德(Kitti Narod)、伍伟以及闫镜州12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




奥斯卡·古塞尔

Oska Gutheil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蜘蛛人》,布面油画,150 x 170 cm,2022


奥斯卡·古塞尔1980年生于德国拉芬斯堡,2000年后生活工作于柏林,2007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古塞尔的具象绘画以风格鲜明的构图与华美色彩为显著特征,作品叙事性由漫画美学以及富于表现力的线条共同呈现。在不同的系列创作中,古塞尔关注性别、性别规范以及存在于当今社会的同一性,他以风趣而不失睿智的方式解构社会投射,刻板印象和个人欲望,将其消解和转换为全新的内容。他的画作中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杂合动物、梦幻生物和童话景观,幽默中透着怪诞。在日常现象中将荒诞与梦幻结合到一起。

古塞尔近期在众多机构举办个展,包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香港),耶拿艺术收藏馆(德国),波茨坦艺术空间(德国),乌尔姆艺术空间(德国),维也纳Krinzinger Schottenfeld画廊(奥地利),纽约1969画廊(美国),波尔图NunoCenteno画廊(葡萄牙),纽约MikeWeiss画廊(美国),多伦多Angell画廊(加拿大),布鲁塞尔SorryWeareClosed画廊(比利时)等。

他的作品还展出于德国马尔堡美术馆和马尔堡博物馆,霍尔艺术基会-SchlossDerneburg美术馆;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ASU艺术博物馆,日本松本市美术馆,香港歌德学院,纽约Hort家族收藏,纽约Albertz Benda画廊,伦敦JoshLilley画廊等。



郭宇恒
Guo Yuhe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艺术家照片》,综合材料、手工装饰,51 x 41 cm,2020


郭宇恒(SKIRUA)2003年出生于北京。艺术实践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媒介。SKIRUA是游走于现实、社会、网络、虛幻间的矛盾体。“SKIRUA"是郭宇恒想象中自己的名字,她穿越时间线成为不同社会现象的拟态、成为不同身份的动漫角色,最后迷失于自身之中。郭宇恒一直以来都向往着成为虛构的人物,和虛拟动漫角色恋爱,和他化身的人偶结婚,最后把自己的情绪、喜好、和灵魂分成了无数个人偶。每个人偶都是自己的”分身”,把自己变成人偶在幻想世界中游荡与玩耍。美丽、伤痕、快乐交错横行。她的臆想世界是一个个魔女的结界,封存着无数交织的感受。
2020年郭宇恒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了首次个展“今天的天实在是太蓝了” 。她的近期个展包括:“SKIRUA的未来乐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群展包括:“断裂的一代”(松美术馆,北京,2022),“垂直起飞” (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2021),“自我” (年代美术馆,温州,2021)等。



郝泽成

Hao Zeche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反树》,亚麻布面油画,150 x 100 cm x 2,2022

郝泽成1993年生于中国北京,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伦敦。他2018年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斯莱德美术学院,获艺术学硕士;2016年毕业于伯明翰艺术学院,获艺术学本科学位。

郝泽成以照片和记忆作为参照文本来描绘那些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景象。通过对图像中噪点、光斑的细致描绘,去营造时间、空间、事件相互重叠的意象。他笔下的当代风景的主题是流动的,诸如“⻛景作为怡神之物”、“⻛景作为令人愉悦的恐惧”、“不确定性与崇高”与“乌托邦与避世”等。快照中残存的记忆会随着绘画结构的扩张和兴趣点的迁移而转变,图像借由记忆和噪点逃逸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中。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和深层意义被高度悬置,反而更强调了身体和痕迹,这无不提示着,当郝泽成置身于当代景观和东西方文化缝隙间时的恍惚感和失语。他选择用书写照片的方式,将私人瞬间和历史时刻审美化、诗化,并投影于整个后现代社会生活的“氤氲症候群”之中,试图探索一个集回忆、现实、想象所交织的瞬间,来找寻一种精神上的安定与永恒。

他的过往展览包括:“沐光壮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3;“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目光的深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全球之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Liberty艺术奖”,伦敦,2019;“斯莱德学院展”,斯莱德美术学院,伦敦,2018;“美妙世界”,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2018,;“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2017;“Ikon Gallery艺术奖项”,Ikon画廊,伯明翰,2016;“New Art Midland”,Waterhall画廊,伯明翰,2016;“亲和力”,伯明翰艺术和历史博物馆,伯明翰,2015等。




卡梅伦·普拉特

Cameron Platter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爱情是》,布面丙烯,180 x 140 cm,2023


跨学科艺术家卡梅隆·普拉特(Cameron Platter)1978年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他以南非人的身份,生动的混合媒体作品,探索过度消费的概念。在绘画、雕 塑以及影像方面,以一种高度个性化和特立独行的方式,挪用及过滤当今大量的信息。他的后现代和多学科 的艺术创作方法模糊了高与低之间的区别,通常从艺术史、生态学、广告学、拼贴画和消费主义等不同的来 源中汲取灵感。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是鲜艳的色彩以及富有童趣的视觉语言。他对创作具有挑战性及亲和力的 作品感兴趣,触及的主题包括两性关系、新闻话题、运动美学。

普拉特的作品在 2013 年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想象的事实:当代南非艺术和档案“纪念性展览中展出,视频作品《The Old Fashion》曾在2010年展出于蓬皮杜艺术中心。 这位艺术家经常在他的作品中加入现成的物品——包括广告、海报或能量饮料瓶——以传达关于整个南非和整个世界的流行文化的概念。普拉特的雕塑作品还经常融入陶瓷和固体废物作为材料语言。

卡梅隆·普拉特参与了全球的众多展览,包括个展:“绘画”,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3;“Ba Dum Tssshhh”, Whatiftheworld/画廊,南非,2022;“I Wasn’t Made I Was Made”,Hussenot画廊,法国,2021;“Teen Non_Fiction”,1301PE,美国,2018;“ZOL”,Blank Projects,南非,2017。群展:“Chaos Calm”,曼谷艺术双年展,泰国,2022;“记忆、戏谑、与意识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公共亲密关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2013;“想象的事实:当代南非艺术和档案”,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2013;“来自南非的印象:1965年到现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2011。他的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卢瓦尔河地区艺术中心、Zietz MOCAA收藏、Margulies收藏以及Iziko南非国家画廊永久收藏。



冷广敏
Leng Guangmi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像素风景》,布面综合材料,200 x 150 cm,2023


冷广敏198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作为80后绘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冷广敏早在天津美院油画系学习的时期就已然极为自觉的摸索出打破传统油画创作范式的个人化路径。与用颜料堆积的笔触相对,冷广敏以切割的动作在画面中打开全新的物理空间。切割既是他的创作手段,也是他对于艺术的态度,锋利、果决、不容置喙。冷广敏以相对恒定的绘画技法来不断解剖物质或图像,它们或许会由一定的线索牵引,却不曾存在某种可被精准概括的主题。冷广敏绘画最具魅力之处在于画面之中无处不在的由于对峙而形成的张力,是色彩上的对撞与互补,是材质上的平整与刮痕,是质感上的硬边与渐变,是结构上的负形与正形。冷广敏正是在以此提炼某种纷繁物象之下的内在秩序,一种极其抽象的唯有借物象以显形的不断流变中的状态。

冷广敏的重要个展包括:“壳,仅如蝉翼一般”(MAHO KUBOTA GALLERY,东京,日本,2023);西岸博览会个人项目(上海,中国,2019);“涟漪”(MAHO KUBOTA GALLERY,东京,日本,2018);“完美破坏”(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7);“冷广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4);“看见表象”(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3)等。



伦卡工作室

Studio Lenca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Jardin》,布面丙烯,101 x 101 cm,2023

伦卡工作室(STUDIO LENCA),本名José Campos,1986年生于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共和国,2013毕业于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学校,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大学艺术与设计专业,201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大学艺术与研究专业并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和工作于英国马盖特。

STUDIO LENCA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环境中审视自己的现实。他的作品专注于围绕差异、知识和思想的可见性。丰富多彩的绘画描绘了穿着服装和装饰品的萨尔瓦多人物,嬉戏地探索男性气质、该国的殖民历史及其当前的暴力话语。这些帽子和服装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民俗传统。异想天开的图像和大胆的色彩描绘了一种柔和、脆弱的体验。
在他的作品中,殖民主义、大规模移民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苦难被放大,缤纷的颜料层、植物、动物、标志代表了无数的故事和沉默的声音。STUDIO LENCA展示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故事,个体和文化之间的流离失所,过往的展览中探索了艺术家生活经验中错位和疏远的普遍主题。‍
STUDIO LENCA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展出,最近个展包括“花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3);“我准备离开”,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2022);“The Invisibles”,英国爱丁堡艺术节(2022);“个展”,Studio Jadaf,迪拜(2022);“个展”(线上),Artistellar画廊,尼诺斯(2022);“‘拭子’巴塞罗那”,La Unica画廊,圣萨尔瓦多(2020)等。他的作品也展出于特纳当代美术馆、英国伦敦设计节、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艺术博物馆、纽约Marc Straus Gallery、洛杉矶Charlie James Gallery、西班牙马德里Arniches 26 Gallery、黎巴嫩贝鲁特Artual Gallery等。STUDIO LENCA的作品最近被MER基金会收藏。



李青
Li Qi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迷窗·展览中心》,木、金属、有机玻璃、油彩、衣物、印刷品、照片、铝塑板,213 x 106 x 10 cm,2019


李青1981年出生于浙江湖州,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上海。曾在上海Prada基金会荣宅、坪山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西班牙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CEART)、首尔阿拉里奥美术馆、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澳门东方基金会、上海歌德开放空间等机构举办过精彩的个展。同时参加过许多著名艺术机构的群展,如上海双年展、布拉格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光州双年展特展、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福冈亚洲美术馆、巴西圣保罗当代美术馆(MAC USP)、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首尔市立美术馆、印尼国家美术馆等。

李青的作品被众多艺术机构及基金会纳入收藏,例如意大利Prada基金会,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 (IV AM),美国迈阿密鲁贝尔美术馆,德意志银行,挪威Kistefos美术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香港K11艺术基金会,巴黎Bredin Prat基金会,上海复星基金会,上海CC基金会,阿拉里奥美术馆(首尔/济州),浙江美术馆等。此外,李青曾入选2017年法国Jean-François Prat大奖,是该艺术奖项成立至今首位入选的亚洲艺术家。




李尔鹏

Li Erpeng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蓝血丝》,布面丙烯,160 x 110 cm,2023


李尔鹏,1995年生于辽宁大连,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最近的展览包括“5号动物”(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控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UCCA Lab项目,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21),“异质— 伍伟与李尓鹏双个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0),OPPO reno vators(2019)并获“大众之选”,yoho!潮流展(Yohood Gallery,上海,2018),“青年艺术家群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李尓鹏曾先后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造型一等奖、Inter younth国际优秀创作奖(2016)和创新奖(2016)、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创新实验奖、2016“学院本色”新秀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优秀作品奖,他的作品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和美术馆、LYC Collection等机构收藏。



李黛伦

Diren Lee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同化》(一对),玻璃钢,55 x 36 x 52.5 cm x 2,2022


李黛伦(Diren Lee),1983年生于韩国,本科毕业于弘益大学纺织艺术专业。单一的作品系列无法代表李黛伦的整个世界观,新发布的系列与旧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属于她的世界。她在作品中向古典神话与东方主义致敬,并精心描绘独具一格的角色与符号体系。她打造的内在世界是为了治愈伤痛。她总使用一支画笔完成创作,希望藉由这种方式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李黛伦的受众并不局限于艺术爱好者,她曾与众多韩国企业合作设计商业产品,也因此博得公众喜爱。
李黛伦通过超越自我意识的梦境来分析潜意识里的故事,萃取意识的本质,随后在画布上加以表达。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精神能量的一部分,她所表述的众多角色都是拥有紧密联系的生命体,凸显了“万物归一”的意味。她之前的作品专注于分析内心的伤痕,试图在解读梦境和潜意识的过程中超越复杂的情结袒露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她在作品中回溯时间,一次次直面精神创伤,重温耻辱与失败,最终,她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引发焦虑的情绪。从此以后,她的作品中出现了柔和的色彩和赏心悦目的画面,讲述了饱尝艰苦后终于得到成果的甜蜜。她表达出内心的渴望,希望通过拥抱与眼神接触来传递温暖与舒适感。
她近年的部分展览包括:个展“穿越幻想:一个女人的碎片“,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个展“灵魂伴侣“,Ovo 画廊,台北,2022;个展“中土世界“,L 画廊,首尔,韩国,2022;“全球之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中国,2022;“回去工作“,Waluso画廊,英国,2021;个展“转折点“,Doo画廊,韩国,2021;个展“与我们同在“,艺术空间+Open画廊,韩国,2021;个展“果实“,L画廊,韩国,2019;个展“关于那些消失的人“,MIEL画廊,韩国,2018等。



奇蒂·纳罗德

Kitti Narod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拥抱》,布面丙烯,160 x 140 cm,2023


奇蒂·纳罗德(Kitti Narod),1976年出生于泰国,毕业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 Pohchang 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巴吞他尼府。他曾先后在伦敦新生艺术节、蒙特利尔、新加坡、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铂尔曼酒店、台北O'logy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并在曼谷、墨尔本、都柏林、爱丁堡参与群展。他的作品曾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2007)、英国曼彻斯特艺术节(2005)、曼谷文化艺术中心2019展出并广受欢迎,被诸多公共机构和个人收藏。

与很多东南亚艺术家相似,奇蒂的作品浸透着来自热带海岛的清新自然。他将画面背景简化至完全平面的单纯色块,奠定整幅画面的情绪基调。再把人、植物、动物和日常物品一一放入其中,当然这些物体的形式和色调也采取了最为坦率直接的方法——纯色和平涂。在翠绿的枝叶、大红的椅子、鲜艳的衣着等浓烈的色彩中,我们能够看出他对马蒂斯和南美艺术的喜爱。对于外形的塑造,奇蒂也寻求着最简化形式的和谐。这些都让他切入关注的场景时显得轻松、愉快。
他最近的个展包括:“轻快的小夜曲,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夏日微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芬芳之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人生角色”,We Gallery,深圳,2020;“乐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0;“奇蒂·纳罗德”,O'logy艺术中心,台北,2019。近期参加的群展包括:“坠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空间之间 II”,暹罗天地,曼谷,2021;“寂静之声”,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0;“光合作用 II”,曼谷艺术文化中心,曼谷,2020。




伍伟
Wu Wei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连续的斑纹》,木板上纸张,90 x 110 cm,2022


伍伟1981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郑州,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伍伟于2015年获第六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空间类大奖,2012年获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参与国际艺术驻留。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曼谷)、伊普斯威奇美术馆(英国)、市原湖畔美术馆(日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北京)、蓝顶美术馆(成都)、银川当代美术馆、深圳云美术馆、上海花厅、列奥纳多·皮尔斯坦美术馆(美国费城)、UBC大学亚洲中心(加拿大温哥华)、户尔空间(德国柏林)、候鸟空间(德国柏林)、GlogauAir 艺术中心(德国柏林)、FLUC当代艺术空间(奥地利维也纳)、Gallery SP(韩国首尔)等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今日美术馆、Bing3艺术基金、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
伍伟作品的制作非常特殊,他借用了中国古老的剪纸术,经过漫长的制作粘贴过程,把纸张转化为“皮毛”,它由不仅是材料,皮毛在这里变成了一种“语言”。这种材料的转化从书籍的作品开始,在皮毛作品里被强化,它带有书籍、纸张的文化属性,以及野蛮和文明的关系,而伍伟把这种属性隐藏起来,呈现了类似真实的整张皮毛,就像是给观众设置的谜题,用纯粹的材料语言来表达观念的作品,用材料本身来表意。




闫镜州

Yan Jingzhou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听小刘他爸的话》,布面丙烯,120 x 180 cm,2023

闫镜州的作品执着于个人化视角的现代性探索。作品中的主角们是光怪陆离的扭曲人偶,荒诞扮演着一个个充满趣味又略带辛酸的故事。剧情通常是欢乐世俗的,甚至是有点无聊庸俗的, 素材灵感通常来自于大众轻松随意的生活本身,细细品味又总能察觉到一丝黑色幽默的荒诞反讽。这种主题的编排具备着难以言表的压抑欲望和蒙昧的象征主义,也有一些轻松的灵光乍现,是一种有着90年代影子的中国式思考方式。产生一种游离在现实世界外的边界感。通过对荒诞人偶的时刻凝视且同时保持着疏离感,来表现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怀疑与自省。
闫镜州,1995年出生于河北邯郸,2018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油画系,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在北京居住及创作。他的展览包括:个展“老巴的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3);“层叠之肤”(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3);“初次见面”(悦美术馆,北京,2022);“万相丛林”(海汇美术馆,郑州,2022);“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22);“第五届诗意生活节《给生活的诗与歌》”艺术展(天桥艺术中心,北京,2020);“循循展 第五回——小径分岔的花园”(北京侨福芳草地艺术中心,北京,2020)等。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参加2023 DnA SHENZHEN|展位 C05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