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号厅
济宁市美术馆仇德树馆藏展
2023.9.12日—10.25日

仇德树,1948年出生于上海。1955—1961年就读于上海复兴中路第三小学。上学以后,美术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他对绘画的酷爱,并提前一年,在小学三年级时推荐其参加了“卢湾区少年宫”的绘画小组。从此开了眼界,在老师的指导下,画起了水墨画,水粉画,油画。1961—1964年就读于上海建庆中学初中;1964—1968年就读于上海三好中学高中;1968年进入华胜制革厂工作(后来并入上海塑料十八厂)。工作之余,外出写生,勤练速写,临慕古画,向朋友们请教。期间木刻,水粉,国画,油画,不断尝试。也积极参与社会上组织的展览和活动。1975年作品年画“争分夺秒”入选全国美展。以工人画家的身份出席了北京的展览开幕式。
1976年调入卢湾区文化馆任美工,并组织策划了几次“迎春”画展。1979年发起并组织“草草画社”。提倡“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1982年逆境中发现“裂痕”,从此确认“裂变”为艺术语言和哲学基础。1983年,作品入选美国艺术史家“琼·科恩”策划组织的“心迹”画展,展出了1978—-1982年期间以各种艺术形式创作的作品。先后在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艺术博物馆、波士顿巿政厅画廊,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巡回展出,期间还举办“研讨会”,放作品幻灯片,反响热烈。1985-86受邀任美国波士顿塔苻茨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回国辞去公职,成为职业画家。

自述 | 仇德树

裂变充分体现了我在1979年组织上海“草草画社”时提出的“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的思路。
我总结了一下裂変艺术的发展,有四点我引以为豪:
1.创造了一种边构画、边撕裂、边整合、边装裱一气呵成的绘画方法。
2.创造了一种绘画线条——裂纹。它们天趣自然,有的粗壮,有的细柔,变化自由。
3.创造了在宣纸上撕、磨、擦、雕等技法,使宣纸的材质获得美妙的展现,从此传统的宣纸有了新的表现力。
4.改变了上色的次序,所有的色彩都作为底色,事先准备好并通过对上层宣纸的撕裂、雕磨透露的。所以色彩具有含蓄神秘的特点,有奇异的光感和动感。

《本能》,宣纸、水墨、红印,64×113cm
《红印与黑墨的对话》,宣纸、水墨、红印,62.5×117.5cm
《裂变之美》,宣纸、水墨,56×64.5cm
仇德树超越了在纸上用毛笔、水墨绘制传统水墨画所沿袭的传统技法和图式。将宣纸与画布,水墨与丙烯,绘制与雕刻融为一体,以全新的图式表现了当今的裂变时代。把裂变理念和裂变艺术语言成功结合是仇德树一生的追求和实践。在现代中国水墨艺术发展史上,仇德树无疑是新领域的开疆扩土者。

《裂变--印章篆刻》,宣纸、水墨、红印、画布,93×130cm
《裂变--聚彩》,宣纸、丙烯色、画布,148.5×236.5cm
《裂变--山景图》,宣纸、丙烯色、画布,240×97cm
《色界裂变山景》,宣纸、丙烯色、画布,120×240cm
《裂变--山水》,宣纸、丙烯色、画布,220×240cm
《裂变--朝霞》,宣纸、丙烯色、画布,131.5×260cm
展览现场
《裂变--聚彩》局部1
《裂变--聚彩》局部2
《裂变--山水》局部1
《裂变--山景图》局部1

End


美术馆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8:30—18:00
(下午17:30后禁止入馆)
遇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济宁市美术馆服务咨询电话:
0537-2600559
地址:
济宁市圣贤路与运河路交叉口济宁市文化中心
(济宁市美术馆)
如遇法定节假日、大型活动等特殊情况需临时闭馆
将在馆内及微信官方平台提前公示
谢谢理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