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集合地点:虹口区黄浦路15号

(“中国证券博物馆”门口)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嘉宾:汤惟杰

签到时间:2023年9月23日周六13:40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3日周六14:00

集合地点:虹口区黄浦路15号

(“中国证券博物馆”门口)

人数:30

(名额有限,如无法前往请提前一天取消以把机会留给他人)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报名方式:活动免费,扫描二维码报名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工厂大门》

自世界公认的“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首次公映短片《工厂大门》,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电影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一百多年来,电影作为“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不仅记录和反映着城市生活,同时也影响和塑造着以现代城市为标志的新的文化空间和社会关系,使人们看到世界及自己身边那些曾经或真切的生活,那些情感的轨迹、活动的场所以及亲身经历的情境。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苏州河》中的苏州河(娄烨,2000)


李欧梵在《上海摩登》中,尝试将电影放在都会语境中讨论其对都市文化的影响。“电影院既是风行的活动场所,也是一种新的视听媒介,与报刊、书籍和另外的出版种类一起构成了上海特殊的文化母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着“东方百老汇”之称的上海市区曾涌现出百余家剧场,虹口作为曾经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水上门户,不仅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地,同时也孕育了海派文化雏形。在一幅1930年左右的上海地图上,虹口32家老影院全部被标注出来,直观展示了当时虹口电影放映业的盛景。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纪录片《愚公移山》中的苏州河(伊文思,1976)

本次电影之旅的起点中国证券博物馆位于浦江饭店,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创办于1846年,1907年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它不仅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也是上海首次电影放映地,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1907年重建后的礼查饭店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原礼查饭店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字林

西报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字林西报》
关于礼查饭店首次电影放映的预告及报道
光陆大楼所在的虎丘路初名博物院路,是当时上海文化活动的中心。1928年2月25日,由英商斯文洋行出资,沪上匈牙利籍建筑师鸿达设计的光陆大楼落成开幕。当天,欧洲电影《采蝶浪花》成为设置在底层的光陆大戏院的首映影片,并在上海《申报》刊登了影片预告。1980年,著名导演桑弧先生执导根据茅盾小说改编的电影《子夜》,拍摄时特地在光陆大楼外面加了一个光陆大戏院的霓虹灯,这也为外滩源与中国电影的缘分增添了分量。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斯皮尔伯格《太阳帝国》中的苏州河及光陆大楼






(内有光陆电影院)
被称为“远东第一公寓”的河滨大楼,当年是犹太难民来沪避难的第一落脚点,也是英美一些电影公司的办事处和许多影视片的拍摄地,同时也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抗战前,好莱坞八大公司中的哥伦比亚、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联美等六大公司和美国电影协会在此设置办事处,八大公司中的其余两家公司则选择了苏州河斜对岸的光陆大楼。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河滨大楼及河南路桥照片,刊载于《建筑月刊》1933年,1卷12期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环球影片公司在河滨大楼底层门面开的店面,1938年

曾坐落在海宁路乍浦路口的中国第一家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初名虹口活动影戏院,1908年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用铁皮搭建而成,曾在上海轰动一时,首映式放映的是西班牙影片《龙巢》。1918年重新修建成英式拱形钢筋砖木结构,场内座位710只,还配置有暖气、观众休息室、办公室、会客室等。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1930年代的虹口大戏院及所在街景
由粤商梁湘甫、梁海生等建造的国际电影院原名融光大戏院,建于1932年,当时居住在虹口路、山阴路的鲁迅经常光顾,曾在日记中写到“午后与广平携海婴访蕴如,并邀阿玉、阿菩往融光大戏院观《四十二号街》,观毕至如园食沙河面,晚归”。该建筑在解放后更名为国际电影院并一直营业至今。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国际电影院(原名融光大戏院)

胜利电影院初名好莱坞大戏院,为我国著名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张志标在1929年创办,曾经是魔术表演的专用剧场。之后一度更名为国民大戏院、威利大戏院、民光剧场、胜利艺术电影院等,但始终作为影剧院使用,见证了上海电影的发展历史,为营造虹口的电影文化氛围,传播中国电影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10月份始,胜利电影院开始进行修缮工程,其重新归来对影迷是一种怀旧情节,也意味着象征虹口电影文化的地标被再次点亮。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修缮后的胜利电影院,摄影师徐志东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国民大戏院

(胜利电影院)旧影

记忆铸成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每个人的生活。这些仍在或仅存于历史记忆的影剧场和电影影像,不仅亲历了上海电影前进的坎坷历程,更是新中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本次活动以城市空间和身体为基本维度,邀请同济大学汤惟杰教授带我们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在电影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中建立观察与分析,领略中国电影对于城市的想象、建构和表达。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纪录片《中国》里的黄浦江和苏州河
(安东尼奥尼,1972)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太阳帝国》中的光陆电影院和外白渡桥
(斯皮尔伯格,1987)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苏州河》中的苏州河与外白渡桥娄烨,2000)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电影《色戒》中的外白渡桥(李安,2007)
*图片来源于嘉宾和网络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漫步路线

中国证券博物馆(集合地点)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光陆大楼

河滨大楼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虹口大戏院(旧址)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国际电影院(旧址)

胜利电影院


温馨提示

· 行走活动谢绝迟到,请提前20分钟到场持有效证件签到领取耳机;

·如有发烧、咳嗽、气促等谢绝参加;

·活动全程约2小时无休。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汤惟杰
学者,评论家,比较文学、城市史和电影史研究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作协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代表性论文有《上海公共租界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重勘早期上海电影空间——以公共租界档案为线索》、《早期中国电影史中的卓别林》等。




 
48




电影人文行走∣沿苏州河领略影像上海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