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监志
(元)王士点、商企翁 编次
宫海峰 校证
2022年12月出版
58.00元
9787573205780
作者简介
编纂者王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商企翁,字继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至正二年(1342)四月,二人奉命共同编撰《秘书监志》。
整理者宫海峰,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元史、北方民族历史语言文字。主持国家、省部级社科项目多项,如“元代制度中的蒙古文化因素考察”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如《蒙元时期的“可汗”与“汗”》《元代增修“本草”史事考》等发表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内容简介
《秘书监志》,又称《元秘书志》《秘书志》,全书十一卷,内容分以职制、禄秩、印章、廨宇、公移、分监、什物、纸札、食本、公使、守兵、工匠、杂录、纂修、秘书库、司天监、兴文署、进贺、题名等十九门,为元代官修政书。元末至正年间王士点、商企翁编撰。本书向以钞本传世,是一部汇集元代秘书监及其隶属机构天文台的典章制度、地理图志的专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次整理以陆心源捐赠国子监钞本为底本,以仓圣本、四库本等为参校本;并在原目录基础上编制了新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文
秘书志卷第一
职制
立监至元九年
升正三品大德九年
设官
〔设秘书监〕至元十年
添设秘监至元十八年、大德五年
……
减员延祐元年
设幕府
设经历至元十六年
设提控案牍至元十七年
……
设管勾至元十六年
设属官
设著作郎至元十五年
添设著作郎至元十九年
……
添设直长至元二十五年
设吏员
添设令史至元二十四年
设蒙古必阇赤至元二十二年
……
设典吏至大元年
设司徒府
设司徒府至元十八年
为革罢司徒府事
罢司徒府至元十九年
位序
焦秘监至元十年
秦秘监延祐元年
兼领
岳学士落秘书监至大元年
岳学士依旧提调秘书监至大三年
秘书志卷第二
禄秩
立监定俸至元十年、〔至元十四年、至元十五年、至元十六年〕
郭郎中俸至元十五年
……
忙古歹歹养老俸皇庆元年
秘书志卷第三
印章
监印至元十年
龟盒袱褥至元十年
……
管勾印元统二年
廨宇
廨宇至元十二年
系官房立监至元二十一年
……
兵部作秘书监至治二年
分监
分监书籍大德五年、大德七年、延祐二年
公移
行移至元十年、至元十三年、至元十五年、至元二十年、至元二十二年、至元二十九年、至元三十年
什物
交割泉府铺陈至大四年
纸札
纸札至元十年、至元十二年、至元十五年
公用银器后至元二年
食本
食本至正元年
〔营运钞定借使至正二年〕
公使人
公使人至元十年、泰定四年添一人
守兵
看监军大德元年、至元十四年、大德五年
工匠
书画匠冬衣大德五年
书画匠盐粮至元二十一年
杂录
权留知事大德五年
监官到任画字延祐三年
……
成造阿答至元十二年
秘书志卷第四
纂修
《大一统志》奏文至元二十二年
节次奏文至元二十三年
……
李校书升用至元二十三年
秘书志卷第五
秘书库
裕庙书籍延祐二年
裕庙砚延祐二年
……
大案元贞三年
秘书志卷第六
秘书库
书画签帖延祐三年
庀略书画至元十四年
……
〔书画编类成号至正二年〕
秘书志卷第七
司属
司天监
两司天隶本监至元十年
两司天台为一至元十一年
……
司天不隶本监至元二十五年
兴文署
兴文署隶本监至元十年
兴文署不隶本监至元十三年
秘书志卷第八
进贺
表笺 罗九匹延祐二年
圣节贺表至元三十年,刘廙
贺正旦表至元三十年,王公孺
……
天寿节贺表至正二年,商企翁
秘书志卷第九
题名
知秘书监事
行秘书监事
……
管勾
秘书志卷第十
题名
著作郎
著作佐郎九
……
辨验书画直长
秘书志卷第十一
题名
令史
蒙古必阇赤
……
典吏
附录
题记
仓圣本吴骞题记
仓圣本唐翰题记
仓圣本王国维题记
前言(节选)
《秘书监志》十一卷,内容分为职制、禄秩、印章、廨宇、分监、公移、什物、纸札、食本、公使、守兵、工匠、杂录、纂修、秘书库、司天监、兴文署、进贺、题名等十九门,自世祖至元以来元秘书监的设立、执掌、建制沿革、官吏迁除、典章故事等无不具载。还对司天监及兴文署两个机构的事务做了详细的记录。从结构上,本书内容可分为三个大部分。一、 卷一至卷七保留了自元世祖至元十年(一二七三)设立秘书监至顺帝至正二年(一三四二)间相关圣旨、令旨及秘书监与各级官府间行移公文一百八十七道;二、 卷八则收录世祖至元三十年至顺帝至正二年间大臣所上贺笺、贺表等四十八件;三、 卷九至卷十一为职官题名,即秘书监历任各级官员吏属的详细名录,按照品秩从高到低,任职时间由先及后排列,条理清晰,还包括了很多官员的籍贯、出身等详细信息。
有关《秘书监志》的史料价值,向来为学界所重视。清代朱彝尊尝根据本书辨证吴鄹即张应珍,以大德九年改名,历仕秘书少监,并非宋朝遗民。从而订正了《吉安府志》之误。见本书四库本提要。朱彝尊(一六二九至一七〇九),字锡鬯,号竹垞。秀水(今浙江嘉兴)人。诗人、词人、藏书家,博通经史,曾参加纂修《明史》。本书中公文部分是地道的第一手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文献学乃至科技史、中外交流史、语言学等多领域的研究价值。很多内容唯本书所独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且每一卷乃至每一门都可独立成篇,都是研究相关问题的详细可靠资料。以卷四《纂修》为例,详尽记载了来自东西方各民族学者、科学家通力合作编撰《元一统志》的全部过程。从西域人扎马剌丁提议起,大到收集旧图、迁调官员、保举人才、制定编纂体例及凡例、官员俸禄,小到装褙物料、纸张、用具、书写人,以及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等等,无不备载,是有关元《大一统志》的最详备史料。
通过研究《秘书监志》,还可读出一些史文未明说的“言外之意”。秘书监官员的任命为“中朝之清选”,而太子具有很大权力,可任命秘书监的一般官员乃至长官。书中可看到太子真金如日中天的身影,有他不经由皇帝,直接任命秘书监高级官员的记载。如至元十四年直接传令秘书监安置窦履(窦默之子)任秘书郎(见卷一“设秘书郎”条)。潞州长子(今属山西)人宋衜(字弘道),于至元十六年受“太子以耆德召见,应对详雅,大惬睿旨,自是数蒙召问,侍讲经幄,开谕为多”(《元史》卷一七八《宋衜传》)。可见他是太子的亲信。至元十八年太子传命阿合马,添设宋衜为秘书监,并且俸钱比扎马剌丁等人要多一些,又于三月初三日授太中大夫。此命传达过程中未见皇帝忽必烈颁布圣旨,是以太子令旨直接任命的(参见卷一“添设秘监”条)。此外也有仁宗为太子时任命秘书监官员的多次记载。《元史》记载,至元二十四年春再立尚书省,时桑哥大权在握,世祖命阿鲁浑萨理与之共事,“(阿鲁浑萨理)固辞,不许,授资德大夫、尚书右丞”(《元史》卷一三〇《阿鲁浑萨理传》)。并未言及“固辞”的原因,而读本书能知之更详。实际情况是,再立尚书省之前一年,即至元二十三年,阿鲁浑萨理已与扎马剌丁共事,同掌《大一统志》的编纂事务,次年立尚书省后,世祖又命阿鲁浑萨理任右丞。扎马剌丁为了“地理图子底勾当疾忙成就”,于至元二十四年三月提出,阿鲁浑萨理“受宣命尚书右丞,兼议秘书监地理图本,实恐不暇”,况且他受命“议秘书监地理图本”一事早于再立尚书省前,请求让阿鲁浑萨理专心负责秘书监事务。都省对此的批复是很含糊的,“钦依元奉圣旨,着紧编类,无至迟慢”(卷四“地理图奏文”条)。而在至元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阿鲁浑萨理在奏文中说:“画地理图本教我提调着有来,我根底省里勾当委付了也。那勾当管呵,省里勾当莫不耽阁了去也。”皇帝的批示是:“那勾当里休行者。”(同前“提调地理图”条)阿鲁浑萨理和皇帝说的“那勾当”自然是指“提调地理图”一事。从本书记载的这些细节来看,似乎自始至终是秘书监(扎马剌丁)与尚书省(桑哥)之间的人才之争,而阿鲁浑萨理本人更倾向于尚书右丞之职。总之,本书的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
责编:乔颖丛;排版:王曦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