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吴大羽博物馆级自传性珍稀巨作,震撼首呈!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被誉为「杭州艺专的旗帜」、「非凡的色彩画家」、「先驱中的先驱」,吴大羽是当之无愧「大师中的宗师」。他曾以西画系主任的身分引领杭州国立艺专长达十年,培育了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名闻遐迩的后起之秀。更透过「势象、光色、韵调」三大综合美学形式,奠定中国抽象绘画与理论,以其威望、才华与创作,彪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至今仍历历回响,辉耀千秋!适逢一代艺术宗师吴大羽诞辰120周年,中国嘉德(香港)「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特别推出「形韵争辉」专题,荣幸呈现吴大羽首现拍场、完成于1980年代的珍稀大尺幅、带有自传情味的《无题10》。以「飞光嚼彩韵」的形式美、「点染心胸,指划去来」的艺术大境,道尽艺术家毕生卓绝的美学成就。
Lot 46
吴大羽
无题10
油彩 画布 | 约一九八〇年作 | 76×53 cm.
Wu Dayu
Untitled 10
Oil on canvas | Painted approximately in 1980
出版
2001年,《吴大羽画展:中国油画开拓大师》,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第87页
2003年,《上海油画雕塑院吴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第147页
2006年,《吴大羽》,大未来画廊艺术有限公司,台北,第139页
2013年,《吴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第107页
2015年,《吴大羽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第57页
2020年,《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商务印书馆,北京,第90、92-93页
展览
2001年3月9日至4月8日,「吴大羽画展」,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
2021年3月20日至5月8日,「华人抽象开拓者——吴大羽个展」,耿画廊,台北
来源
台北大未来画廊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附:台北大未来画廊开立之作品证书
HKD 12,000,000 – 18,000,000
方寸纳万境,千古照吾心
吴大羽毕生存世的油画作品仅有159件,且绝大多数均为小尺寸(53 x 38 cm上下),因早年经历战乱,加上文革时期对于现代绘画的稽查,吴大羽仅能绘制可藏于抽屉的小尺幅作品。究其一生只留下12件逾20号(76x53 cm)以上的作品,是次上拍的《无题10》正为其一,至珍至罕。作品被收录于艺术家尽乎全数出版画册,由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珍藏逾三十年,今首次释出,实为千载难逢的收藏良机!
吴大羽存世仅12件20号(76x53 cm)以上的珍稀油画作品
在吴大羽逝世的前几年,几十年,他早已被挤出熙攘人间,躲进小楼成一统。倔强的老师在贫病中读、画、思索。峣峣者易折,宁折,勿屈。身心只由自主,但他曾在写给我的书信中说:『长耕于空漠』。
——吴冠中
如其学生吴冠中所言,晚年吴大羽的居住空间十分狭小,但在贫病之中仍长耕于空漠,对艺术的思索与追寻未曾间断。《无题10》便见证了彼时年逾古稀的吴大羽,蜗居在阁楼的方寸现实天地中,所创造出的宏大的撼人艺术时空。1960年代,吴大羽与太太在上海家中
卓绝而立:珍罕全家福人物主题画作
跳脱「京韵」系列普遍以单人或双人为主角的构成,《无题10》空前绝后地绘以多达4位人物。在此画中,吴大羽以沾染着靛蓝、墨黑与咖啡红彩的画笔,凭借独到的「势象」美学,以中国的气韵、雄健的笔力、揉杂西方立体派的表现,描绘了在充满窗、墙结构感的一方居室中的四位人物:居中的青年、红唇点绛的女子、持书与有鸟儿停留在其胸前的孩子、露出一眼的顽童。人物身形共构出一个坚实的三角形体,此恰如吴大羽一家的生活写照,成为其传世创作中,唯一的一件带有自传性的全家福油画。

上:吴大羽《无题10》
下:吴大羽全家福
回顾1928年,执掌杭州艺专西画系的吴大羽,居住在西湖畔玉泉路寓所。该年8月,他与艺专中国画系小他六岁的寿懿琳相恋成婚,并在此后二年相继抱得一双儿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然而后因中日战争爆发、艺专南迁、政治环境的影响,吴大羽在1938年辞去杭州艺专教职,并于1940年携家搬至彼时银行家岳父母在上海的三层楼居所。身为一家之主的他曾长达十年没有工作,其子求学时甚至因缴不出学费而被迫离开上海复旦大学,尽管环境艰辛,家人间却始终相互扶持,成为彼此最坚强的后盾,《无题10》正展现他们一体同心的精神所向。
左:吴大羽《无题-7》,水笔纸本,27×18cm;
中:《无题-8》,水彩纸本,25.5×19cm;
右:《无题-9》,水彩纸本,25×19cm。吴大羽曾以素描、水彩的形式和近似的构图,三度描绘其家庭,而是次呈现的油画作品《无题10》为其唯一一件呈现四人全家福的油画作品,至珍至罕
腾影逸姿,跃跃即语言
强劲的吴大羽的韵、中国的韵。中国的韵吞噬了西方的形和色,这是油画民族化千种道路中一条鲜明独特的新航道。
——吴冠中
为展现形的韵律感,吴大羽抽取西方立体派的精髓,与东方的底蕴进行有机结合,将形与力的变动,达到势的趋向,从而衍化为人像、物象的抽象解读,在40年代创生出独一无二的「势象」美学。
在《无题10》中,他透过精准的用色、用笔与对人物性格的捕捉,寥寥几笔神态尽现,如居中者鼻子高挺,轮廓深邃,贴合吴大羽自身刚毅、深沉的形象。右侧者以白彩勾勒其大眼明眸,圆润的弧线为其增添女性独有的柔和气质,正对应其妻子的温文贤淑。持书与灵鸟则象征其博学懂事、胸有丘壑的儿子,而承欢膝下的女孩,除点睛外未多加着墨,却传神道出其灵动情态。

借鉴于京剧脸谱的浓重感,以及非洲原始面具对五官形态特征的呈现,吴大羽在此以强劲而富有张力的笔势,层层迭迭地化形,将「势象」二字发挥至致。简约的人脸,比照立体主义的抽象表达,却褪去几何感的直白,而在形的律动中,呈现出一种跃然如生的情态,令画作更具有柔和的情味。

中国京剧和启发立体派的非洲面具,是吴大羽创作人面形象、融并中西的源泉
积时成彩,统御全局
为呈现此作人物和空间的透视关系,吴大羽以光与色作出精心调和,黑、蓝作为主导色,构成画面中的基调,笔势纵跃,彰显着来自东方笔墨的速度感和力量。大面积的棕彩集中于突出人物的形象,而由中央处的人物开始,靛青、灰蓝、青白之色渐而增添着细节上的变化,从而赋予画作「谨慎进色,积时成彩」的深绝表现力。
而窗外的湛蓝晴空和鲜妍的柠檬黄花海,更从画面中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成为「希望」的象征。观者似可鲜明感受到作品并非单一静态的现实呈现,而是在色块与线条间,将回忆中的杭州故居与现实的阁楼连接于画作的时空,在光与彩的交锋中,激荡出波澜壮阔的生命景观。
吴大羽儿女于2014年摄于杭州玉泉路故居,寓所的窗台围栏或为吴大羽融入此件《无题10》,令此作成为其回忆杭州故居、感念合家旧时光的真情、珍贵之作
吴大羽《无题10》作品局部
细观作品,并可见画作左侧的窗口处,一只耐人寻味的手臂由外往内伸,彷佛寄寓着「外界的力量」,将鼓舞和祝福带入画中斗室,呼应了晚年吴大羽的人生境遇:1978年其油画作品《滂沱》获展于华东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并被颁获「荣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此意义重大,为新中国建立后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中首次对抽象作品授奖,无疑言说了学界对于吴大羽地位的重新认可。1979年,他被上海画院任命为副院长。而在此作完成的1980年,其学生朱德群更从法国寄来的满满一箱西式颜料。艺术界的肯定、物质上的支持、精神的富足、家庭的和谐,皆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畅想。《无题10》中的那只手臂,便如同古典宗教绘画中报佳音的使者般,传递着鼓舞人心的讯息,而那手臂,也如同他对于艺术的终极信仰,始终在逆境中指引他方向。
吴大羽在此画中留下了对生活的热情,将家人视为美好的象征、坚强的后盾,更以其独特的势象表达,绘写着他的艺术信仰。他紧紧握住那名为「艺术」抛向他的橄榄枝,坚定着与其共生的力量。从「色与形的解放」中,他终而找到了「心与神的归宿」!
中国嘉德香港2023秋季拍卖会
预展:10月3 - 6日 | 10am - 8pm


中国嘉德(香港)
电话:+852 2815 2269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北京总公司
电话:+86 10 8592 8288
电邮:mail@cguardian.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上海
电话:+ 86-21 5466 0508
———
广州
电话:+ 86-20 3808 8589
———
南京
电话:+ 86-25 8670 2356
———
杭州
电话:+ 86-571 8535 9925
———
台湾
电话:+ 886-2 2757 6228
———
日本
电话:+ 81-3 6206 6682
———
美国
电话:+ 1 212 308 8889
+ 1 888 799 8830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