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以史为鉴可知新替”。中国近代美术史便是一个新旧交替,东西结合的时期。而在其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靳尚谊先生作为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其对于绘画独到的理解和表现方法都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靳尚谊先生的思想又源于何处呢?


    2023年度图说图栏目将以靳尚谊先生为锚点,通过分析和鉴赏艺术作品,用图像分析以及历史渊源调查的方式,深入探讨其创作角度、观念、以及方法。挖掘靳尚谊先生以及其上下三代艺术家的艺术故事,纵观中国近代美术史中油画的发展嬗变。



文丨中央美术学院 王柳二

编辑丨张骏泽

引言丨虞茜宇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何孔德

290×175cm 1972年

布面油画


《古田会议》这幅油画是何孔德职业生涯的巅峰作品之一,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一幅历史画的角度来看,《古田会议》体现了何孔德是怎么样对七十多个相似革命红军形象进行布局,是怎么样突出毛泽东在画中领导人的形象的;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它又体现了何孔德超高的艺术造诣,精湛的绘画技法。本文从毛泽东在画中的形象入手对画面进行分析,对画面既有整体的解读,也有局部的剖析。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历史背景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会议目的是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同时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画中毛泽东形象解析


大体浏览一下这幅画作就会发现其中有个人特别地突出,整个画面中只有他一人是站立的姿势,这人就是毛泽东。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毛泽东形象


1.毛泽东形象与其他画作,照片形象对比


在查看毛主席讲话时的图片和描绘他的画作后可以发现一只手向前或向上,另一只手自然下垂或是叉腰是他比较典型的一种姿势,很具有他的个人特征。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毛主席在炼钢厂》 靳尚谊

132×251.5cm 1969年

布面油画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 靳尚谊

158×134cm 1961年

布面油画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田会议》这幅画作完美还原了毛泽东这个典型的讲话时的动作,但是仔细观察对比这些画作和照片会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以上列举的所有画作和照片中的毛泽东举起的都是右手,而《古田会议》中毛泽东举起的却是左手。对于何孔德这样一个对画面吹毛求疵的画家来说,自然是不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从他多次前往古田会议原址考察写生就可以看出他是很强调还原当时发生的事件,注重真实性。所以我认为在此处毛泽东的这个动作是何孔德精心设计的。毛泽东大约位于整幅画左1/3处,在这个位置,左手向下这个动作引导我们看往画面中心,在动势上也比较协调。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的图片  

1939年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的图片  

1954年


毛泽东的发饰和面容特点是符合他的年龄特征的(1929年的毛泽东36岁,正值青年时期)。画家很好地展现了一个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领导者的形象。


创作有关历史重要领导人的画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描绘的人物形象仅仅是与真人相似还不够,还要把其气韵展现出来。何孔德在画这幅画中的毛泽东形象时必须尤其注意,他将政治因素和艺术技法结合得很好,没有刻意给他塑造神圣的光辉,过分强调他作为领导人与普通人民的不同;而是将毛泽东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接地气,比较和蔼。毛泽东身着红军的朴素的军装,他整个身体的色调也与环境、其他人物的色调保持一致。当然还是不失他领导者的风度——他处于画面中心,是全场目光的焦点。


2.毛泽东和画面中其他人的关系


首先从姿势来看,整幅画只有毛泽东一人是站着的;正面朝前的人物很少,而毛泽东是几乎完全正面朝向我们且他身体大部分都被描绘出来了。他位于画面视觉中心点,这让人第一眼就能注意到这个人物。但是毛泽东又不脱离于整体,因为他和其他人物,环境色调统一。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毛泽东身处亮部,与其他白衣人物统一在一起;

同时所有人目光看向他



从画面人物位置分布来看,一大部分的人是侧面或背面的形象,且所有人都目光都是对着毛泽东的,他们几乎是将毛泽东完全包围的;并且仔细观察会发现画中左边两根红色柱子将毛泽东与其他人相隔开,这两点都很好地突出了毛泽东在画面中的地位,他是领袖,是演讲者,其他人则是聆听者。在整幅画面中,毛泽东应该是描绘的最完整的一个人物,但是画家仍然没有将他的全身画出,我认为这是画家考虑到要将毛泽东融入画面而做的打算。老老实实地画下毛泽东的全身显得太孤立于其他人了。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画面细节分析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陈毅和朱德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与人物照片对比,此细节图正面朝前的两位人物从左到右应为陈毅和朱德。本次会议是由朱德主持的,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批示信并作反对枪毙逃兵的报告。但画面还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人物,其他两位领导人在后面不那么起眼的位置,由此更加说明了毛泽东的主体地位。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最左边的红色柱子上写着:“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在古田会议之前,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 红四军及其党组织内加入了大量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同志,加上环境险恶,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不重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而单纯军事观点是党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最主要表现。故毛泽东等领导人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纠正旧军阀作风。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毛泽东左上有一横幅,上书:“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是古田会议的正式名称。横幅下面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旗下面则是列宁和马克思像。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仔细看每位红军,他们的表情都不同;有严肃,认真的面孔;也有些人面露笑容,但是所有人都一致看向毛泽东。何孔德描绘了一个中共关键会议中所有人都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场面。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古田会议》 (局部)



何孔德这幅画充分利用亮部暗部来区别七十多个相似的人物,拉开空间。这些细节很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亮部暗部互相衬托,凸显了人物。但从整体画面来看,亮部和暗部内部是很统一的,亮暗之间的差距很大。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总结


这幅《古田会议》油画不仅是新中国军事题材绘画的著作,它在近代油画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幅政治画作,它很好地传达了它被要求传达的宗旨,迎合了文革时期对毛泽东的崇拜;作为一幅历史画,它很客观地描绘了当时发生的事实;而作为一幅艺术作品,画中对于人物的刻画相当生动形象,巧妙地将七十多位红军形象放入画中。




家档案


何孔德,1925年生于四川西充。先后入国立重庆师范美术科、四川省立艺专印染科学习。1951年随志愿军到朝鲜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曾任总政文化部、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员、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代表作有《出击之前》《祖国来信》《古田会议》等。



拓展阅读


邢俊勤.何孔德与军事绘画——杰出军事画家的个案解读[J].军事史林,2021,58(01)


王恂. 何孔德军事题材创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吴晓洵,许向群.油画《古田会议》研究[J].美术,2015(04)


李文文.论何孔德绘画语言的时代性[J].大舞台,2012(01)


杨丽珍,许向群.试析何孔德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历程[J].美术,2011(07)


杨萍.坚持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何孔德访谈[J].美术观察,2002(09).






撰文|王柳二

编辑|张骏泽

引言丨虞茜宇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王柳二


王柳二,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



了解更多,参见《中国油画鉴赏》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丛书


《中国油画鉴赏》

赵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5月


从形象入手 | 品读何孔德《古田会议》的政治性与艺术性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