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融腹地的吴昌硕纪念馆,原为上世纪成功企业家陈桂春(1873-1925)的私人住宅,名曰颖川小筑,于1914年动工兴建,1917年竣工时,成为当时声名显赫的豪宅之一,也是彼时上海社会和文化名流的聚集场所。之后历经百年的时代流转,物事变迁,直至2010年命名为吴昌硕纪念馆,以此作为向国际观众推广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窗口。
吴昌硕纪念馆
即日起至2024年1月28日,由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总监姜节泓策划,吴昌硕纪念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联合呈现的展览《不眠的剧场》,邀请了八位艺术家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这栋百年老宅,通过各自的艺术创作,反思和审视中国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戏剧性变革。
胡介鸣作品 百年朋克之窗 综合媒介 2023
策展人姜节泓认为,展览主题中强调的“剧场”指向三个层面。一是指文物建筑本身,无论是建筑精美的木雕装饰,还是室内空间曾经交替的生活场景,都具有一种戏剧性;二是老宅身处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也是一座“剧场”,从建筑中央庭院便能目睹上海最高的三座摩天楼,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直插云霄。在老宅和新厦的超现实景象之间,时时演绎着有关古与今,动与静的对话;三是上海这座城市本身也已俨然成为一座世界剧场。从旧上海到新上海,从在地的上海到国际的上海,上海,已然不再是一个单数名词,而是一个复数——一个足以代表着多个城市的复数,肩负多重的文化和欲望,展现一个不断变幻的自身。
彭薇 再一次:地砖 麻纸彩墨 单频影像 2023
进入这个就场地度身定制的展览,首先就可以看到胡介鸣在房子的木格窗户和正厅木门上安装的一系列视觉叙事,回顾了上海的百年历史。传统符号和现代图像通过数字演算方式进行选择和重组,以此重塑我们这座“魔都”及其在文化和社会转变上的理解。彭薇以描摹老宅地砖图案——一种独特方式重访过去,而她手绘动画作品中的古塔不仅呼应了窗外的新塔,同时也隐喻着长久而来的人类欲望。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每个人可以与不同的作品相遇相识。
韩庚佑 天空之巅 综合媒介 2023
你可能会听到了一段老上海的爵士乐或是一声耳熟能详的传统京剧唱腔,那是殷漪为我们建构的一组跨越时空的音景;你可能会遭遇到黄芳翎的作品,或是日常或是表演,再现这个都市里非凡的日日夜夜;你也可能会徘徊于富安由真舞台剧般的房间陈设,迷失在她机械装置所演绎的神秘和怪诞之中。
殷漪 不眠电台 综合媒介 2023
抵达中庭天井,韩庚佑几何形体的雕塑作品抽象而简约,却分别是远处三座摩天楼顶端局部的复制品。裸露的混凝土似乎暗示着一个蜕变的过渡时刻,希望与悸动。中庭周围是文革中严重受损的门板,从这些门板上,展望拓印下一幅幅没有人物的木雕画面,由此再现我们这个时代变迁中的缺失。最后,步入陈氏老宅最后一进的厅堂里,刘建华制作了数百个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的镜框,看似捕风捉影,却是在这一切的转变中,寻觅、等候和纪念。
刘建华 虚幻与想象之间 综合媒介 2023
在这个展览中,艺术作品不是被“展示”出来,而是被“隐藏”在建筑之中。有的作品仿佛成了空间里故事的一部分,有的却是发自对故事的个人再想象。八位艺术家依照各自的视角,局内人或局外人,主人或宾客,创作者或观众,理解或是质疑中国、亚洲以及全球背景下的城市变迁。而吴昌硕纪念馆也不再是一个美术馆空间,一个仅仅承担传统展示的白立方;而是一个老宅——犹如当年的家园,一个历史古建,一个用于当代艺术生产和传播的文化实验室。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