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里庭 65×100cm(椭圆) 布面油画 2015年
我看过明姬myonghi作画,两次。每一次当然都站在远处;不是“偷偷地看”,也不是“不请自到”,只是不引起注意地观察;尽管如此,我还是站在不太远的地方,以便每次都能够准确地知道她在画什么,猜想或隐约看出她为什么画这个,我琢磨的不是她怎么画,而是她必须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才这样画,而不那样画。

Tombeau des egares (a) 111×144.5cm oil on canvas 2015
因为明姬是“依据实物”而画,或者,如塞尚时代的人们极为喜欢说的“室外写生”。她的画本身就说明这一点,标题里注有:一个地点,一个时间,或者一个地名和对一个事物的指示。明姬所画,是她选择的极为精心寻求的“风景”(或者说组成风景的部分):总是一些经过优选的地点。为此她多次旅行,有时候非常遥远(Patagonia巴塔哥尼亚,Mongolia蒙古)。她带回的画——事实上也总是很遥远,就算它们来自法国乡村或故乡韩国——任何一种现代眼光都会认为这些画是“抽象”的,实际上它们却具有我们所说的“表现性”。更具体地说,是“对自然的表现”。虽然风格上有某种连贯性,尽管极难定义,但“对自然的表现”是如此的真实,因而塞热斯特(ségeste)(西西里岛上带废墟的风景)与塞里农特(sélinonte)(同为西西里岛上带废墟的风景)毫无相似之处;戈壁滩上的峭壁即刻区别于Alps阿尔卑斯山区的断层;the Strait of Magellan麦哲伦海峡的海水也不同于朝鲜海域上Chejudao济州岛周围的海水。还有,法国多菲内地区的梨树枝,既不是台北橡胶树的树枝,也不是巴黎圣日尔曼大街上某一栗树的树枝。

梅迪奇纳喷泉的鸭子1/19 18.5×26cm 纸本综合材料 2012年
面对明姬的一幅画,除非事先被告知,否则,谁都说不出:这是岩石,这是树,这是大海;更说不出:这是西西里岛,这是智利,这是东方或是西方;甚至也说不出:这是一处风景,或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表现”甚至“具象”image理解为平常认为的概念,把它看作是对“现实”的“美术化”,那么明姬的画什么都不表现。甚至连标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派不上用场:人们至多只能凭其文字来理解它。然而确实有某种东西被表现出来,因为“表现”这个词的本义就是使展现或者当下化。

金陵 59×39cm 纸本综合材料 2014年


柑山 30×40.5cm 铅笔淡彩 2011年



梅迪奇纳喷泉的鸭子1/19 18.5×26cm 纸本综合材料 2012年

都兰的野草 70×55cm 布面油画 2015年
策展 / 树才 歆菊
学术主持 / 黄石
展览执行 / 张伊石
特邀嘉宾 /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主办 / 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市延安路52-2号)
展期 / 2023.09.18-11.18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