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没顶画廊 | 沈莘个展“一,至河漫滩”将于2023年11月6日开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没顶画廊 | 沈莘个展“一,至河漫滩”将于2023年11月6日开幕 崇真艺客




沈莘:一,至河漫滩

‍‍

艺术家:沈莘‍‍‍‍
开幕:2023.11.6  16:00-19:00 
展期:2023.11.6-12.30
地点:没顶画廊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


没顶画廊荣幸宣布于2023年11月6日推出艺术家沈莘个展“一,至河漫滩”,这是他在没顶画廊继2019年“使饱和”后的第二次个展。此次展览将呈现沈莘近年创作的两件影像装置,与平面装置和文本作品一同展现艺术家的最近实践方向。沈莘实践着有关回归的语言,在其中通过歌谣与故事,想象、言明以及创造不受伤害的归属空间。在持续地相互滋养的关系与复调的深度之中,他进行着影像、录像装置、表演、绘画与集体性创作。他致力于学习和参与基于土地形成的行动和思考方式,同时见证各式管理体系。
至河漫滩之际,一人不再力争丰富内外之叙事,而见自身于丰富之中,这是与此展览共存的感知。展览空间将河流喻为被追溯和观察的复杂系统,将漫滩喻为认知中包含的多种可能与变化。五频影像和声音装置《盐湖(新身体)》(2020年)围绕人类对身份和资源开采、萃取及运用的认知,以见证的语境,通过韩语、日语和俄语,在业已划分的国境和东亚地域间,叙述无国籍者的故事。双频影像《新的光》(2022年)将观看的潜能以聆听的方式带入与周遭生灵的共处。平面装置《明晰于此》(2022年)通过影像装置《ས་གཞི་སྔོན་པོ་འགྱུར།(大地转绿)》中舞台灯光对季节的创造,协瑞香属灌木的内层树皮一同形成光源。在此,季节随感受在集体认知中的同构被分为多段,成为可供阅读作品的承载体。

一同展出三件文本作品:《1,2,3,4》通过人与土地的关系聆听图腾,和这图腾与亲属间跨代创伤的吻合之处;《連接,嵌入,反射,承托》源自于围绕“家”所面临的挑战而形成的集体——楔xiē(郝敬班、瞿暢、沈莘和施昀佑),以及他们彼此间生成的知识;《翼具集#1》收录伴侣(沈莘与万振宇 Ali Van)之间基于土地实践中涌现的文字与绘画的对话。至河漫滩是一则需回归循环的比喻。在生灵与土地、种子与协议、洪堤与水坝、都市与湿地所呈现的潜能与限制中,人致力于身处之地,与已牵起的线和可建立的关系同滋长。


《盐湖(新身体)》由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阿姆斯特丹 de Appel 艺术中心、香港M+博物馆、韩国光州双年展提供支持。

《新的光》由美凯⻰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明晰于此》由纽约瑞士学院提供支持,作为“沈莘:ས་གཞི་སྔོན་པྔོ་འགྱུར།(大地转绿)”(瑞士学院,纽约,2022年5月4日-8月28日)展览的一部分。

《1,2,3,4》由维也纳 Wild Seeds 出版社发行,由McKnight Foundation旗下The Next Step Fund、奥地利联邦文化事务与艺术部 、 KUNSTVEREIN GARTENHAUS 之友提供支持 , 配合 “ 沈莘:ས་གཞི་སྔོན་པྔོ་འགྱུར།(大地转绿 ) ”(KUNSTVEREIN GARTENHAUS 艺术中心,维也纳,2023年3月31日-6月17日)展览出版。


《連接,嵌入,反射,承托》由柏林daad galerie艺术中心出版并提供支持,配合“沈莘:楔 XIĒ: 連接,嵌入,反射,承托 TO BIND, EMBED, SHIMMER, AND BRACE”(daad galerie 艺术中心,柏林,2022年10月21日-12月18日)展览出版。


《翼具集#1》由上海没顶画廊提供支持。





 关于沈莘 


沈莘(b. 1990,成都)目前生活和工作于 Mni Sota Makoce (双子城) 和 Muhheakunnuk (纽约) 之间。他近年的个人展览、表演及放映包括:“Brine Lake (A New Body) / 盐湖(新身体)”,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安特卫普,比利时(2023);“The Earth Turned Green / 大地转绿”, KUNSTVEREIN GARTENHAUS 艺术中心,维也纳(2023)& 瑞士当代艺术学院,纽约(2022);“Brine Lake (A New Body) / 盐湖(新身体)”,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2021);“Double Feature / 双重特写”,法兰克福锡恩美术馆,法兰克福(2019);“Synthetic Types / 合成类型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2019);“使饱和”,没顶画廊,上海(2019);“温暖期”,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伦敦(2018);“切片单元”,中国当代艺术中心 (CFCCA),曼彻斯特(2018);“仪式的纪录”,米德尔斯堡现代艺术学院 (MIMA),米德尔斯堡,英国(2018);“半说半唱”,公园之夜,蛇形画廊,伦敦(2017);“原本包容”,中国当代艺术中心 (CFCCA),曼彻斯特(2016);“在家”,剩余空间,武汉(2016)等。


他近期参与的群展包括:“THIS TOO, IS A MAP”,第12届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首尔(2023);“To bind, embed, shimmer, and brace, with 楔Xiē”,DAAD 艺术中心,柏林(2022);“共同的____ |2022 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展览单元”,OCAT上海馆,上海(2022);“ON | OFF 2021:回到未来”,和美术馆,顺德(2022);“意识燃起,精神振奋”,第13届光州双年展,光州(2021);“语言的河流”,莫纳什大学美术馆,墨尔本(2021);“忍不住转身”,中间美术馆,北京(2020);“希克奖2019”,M+美术馆,香港(2019);“破坏之歌:新美术馆三年展”,新美术馆,纽约(2018)等。他于2023年获得Jerome Hill Artist Fellowship(明尼苏达州),2019年入围希克奖(M+美术馆,香港),2017年被授予“BALTIC艺术家奖”,并于2018-2019年参加了荷兰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家驻留项目。





 关于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成立于2014年上海,由当代艺术创作及策划平台没顶公司所发起创办,公司创始人徐震是一位深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

没顶画廊致力于推广优秀的艺术家和项目活动,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交流。自成立至今,画廊已为新锐艺术家和知名艺术家举办了众多具有策划性的、高品质的个展与群展,成为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平台。没顶画廊善于挖掘和培育具有天赋的年轻艺术家,并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活跃于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舞台。

没顶画廊代理艺术家包括:蔡坚、陈英、丁力、冯至炫、傅斯特、何岸、李汉威、刘成瑞、陆平原、苗颖、莫少龙、佩恩恩、商亮、沈莘、苏予昕、汪建伟、王思顺、王梓全、徐震®、杨扬、尭、郑源、周子曦。

没顶画廊合作艺术家包括:边云翔、陈冷、艾略特·多德(Elliot Dodd)、方阳、葛辉、刘娃、郎港澳、陆博宇、蒲英玮、善良、邵丰田、史莱姆引擎、宋琨、夏诚安、夏云飞、杨深、张联、张文怡、钟慰。

madeingallery.com
info@madeingallery.com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

周二至周六 10:00 - 18:00 (周日、周一闭馆)



没顶画廊 | 沈莘个展“一,至河漫滩”将于2023年11月6日开幕 崇真艺客

没顶画廊 | 沈莘个展“一,至河漫滩”将于2023年11月6日开幕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