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1:郭熙《早春图》
12
山水画
郭熙,字淳夫,北宋画家兼理论家,河阳府温县(今属河南)人。郭熙出身贫寒,好好道学,喜游历。擅画山水,早年无师从,而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宗李成之法,画艺有所提升,到晚年笔墨甚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郭熙画山石多用“卷云皴”或“鬼脸皴”;画树枝如蟹爪一般下垂,画面境界雄阔而又灵动缥缈。

早春图 绢本 158.3X10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早春图》 局部
煦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神宗大力扶植王安石变法,画面的立意似乎也体现出作者居于画院显位,画家在变革时代的激动和对复兴国家的无限期盼,因此,此画作不仅表现的是大自然的早春,也可以说是变法的早春,是大宋王朝的早春之梦。
这幅《早春图》是大幅全景式山水,上题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画”的题印,钤有“郭熙图书”大长方印。画上自题“早春”,画的是初春瑞雪退去,大地苏醒,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画家并没有表现早春明显季节特征的景象,比如树木抽出嫩芽,柳树等等。由于没有着色的边界的限制,故在特别适合虚实相接的地方,墨色富有层次,更能体现空灵缥缈的感觉。画家让读者看见早春山间蒸气慢慢的向上升腾,暗喻了寒冷还未完全褪去,解冻转暖,山峦在动,生命仿佛忽然被叫醒,有一种朦胧的光笼罩着,所有的生命正要透出一点点生命讯号其实是春天最美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画家高明的地方。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的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主要景物集中于中轴线上,近景巨石与高大的松树,衔接中景弯曲的山石,远山隔着云雾,最主要的山峰居中,紧挨着深渊,溪水在谷间流淌,深山中有宏伟的建筑楼阁,悬崖上有瞭望的草亭,左侧平坡有渡船岸归的路人,人与远山之间遥之千里,这幅画实现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早春图》整体采用了S型构图的布局,整幅画面呈现出弯曲向上的曲线,具有很好的纵深感。山脉是曲折蜿蜒的,画中并没有出现完整的峰峦雄伟的高山大壑,烟雾笼罩着半山腰使远处的山峰产生一种向上升腾的趋势,更加突出山之高耸与气势。画家对水云的处理,大面积的接近于留白,中景溪涧从谷间潺潺流下,十分平静,画面中没有明确形状的云,被一片雾气笼罩,晕染地相当的巧妙,慢慢的覆盖与散开,远山随着中景的山头的水汽渐渐隐去,拉开了空间距离,纵深感很强,产生了特殊的效果。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早春图》 局部

蟹爪枝

卷云皴
作者以粗阔扭曲的线条,描绘山石轮廓,再用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层层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纹理,因为形状像卷曲的云块,所以称为“卷云皴”。树木枝干虬曲,枝桠像伸指布掌的样子,称为“蟹爪枝”,是承袭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
每一山峦上的树木有主有宾,疏密有致,姿态各不相同。树木在整幅画面中相互联系,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草书笔法,树枝像鹰爪,蟹爪,松叶细的像针攒聚在一起,对树木的处理,通过笔意之灵动使得浑厚淋漓的山石背景与虬枝之精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注重用笔的提按轻重状态,体现了北方画派好作枯树寒林的荒寒苍古的画境。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三鱼纹彩陶盆》(史前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魏晋南北朝绘画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江帆楼阁图 (隋唐绘画11)
公益课堂:讲话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王羲之(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颜筋柳骨(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颠张狂素(魏晋南北朝隋唐书法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龟兹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敦煌莫高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麦积山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炳灵寺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炳灵寺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6)
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上(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中(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云冈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上(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中(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门石窟·下(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天龙山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栖霞山千佛岩(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广元石窟(魏晋南北朝隋唐石窟艺术1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南朝石刻(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昭陵六骏(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唐三彩(魏晋南北朝隋唐雕刻艺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重屏会棋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韩熙载夜宴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匡庐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雪景山水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关山行旅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溪山待渡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潇湘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龙宿郊民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万壑松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层岩丛树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高士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写生珍禽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徐熙(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武宗元(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五马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梁楷(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清明上河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秋庭婴戏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8)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苏汉臣《货郎图》(五代两宋绘画艺术1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拉斯科洞窟《大公牛》(原始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代美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老彼得·勃鲁盖尔(上)(尼德兰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老彼得·勃鲁盖尔(下)(尼德兰4)
资料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网络。
鸣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开馆时间:9:00 — 17:30;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