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饱含着直观、强烈的情感共鸣,其他艺术样式都难以替代。身处这个高速运转的流量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比以往更复杂和严苛。每个人似乎都不可避免,成为被驯化者与施榨者,吮吸着间隙里的那一点点微渺空气。一种缺乏精神深度的表面生活,正在这个时代泛滥。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唤回那些精细、微妙的灵魂体验,更需要绘画作品所传递的——与自我的情感对话,与世界的真切关联,来引导我们的心灵穿越迷雾,洗尽铅华,重新回归精神的港湾。
抵达内在的自我,探究生命和美的本质,也成为了卓福民先生这些年来不断前行的方向。绘画对他而言,早已不是单纯的个体倾诉和生活记录,而是心性与意识的表达,更是自我与外在世界不断碰撞与交融的反馈。怎样精神性地生存,怎样“成为自己”,顺天地万物之性,并与万物关联,是他绘画的永恒主题。尽管卓福民先生早年已系统地接受过绘画训练,经由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的洗礼,对色彩及造型规律的掌握已然游刃有余,但他也从未停止过审视和反思自己,从未懈怠过对美的深刻思索和感悟。
罗伯特·亨利在《艺术精神》中提到过:“一个艺术家必须自我教育,他不能被教育出来,他必须尝试出哪些东西适合自己。这是一个自我研究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卓福民先生正是凭借自己的眼睛,向外观物,向内观心,在他最熟知稔悉的对象中,发现其内在的品质,触及最为真实的部分,一步步拆除了现实的藩篱,最终明晰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绘画语言。
云水怒 580x280cm 布面油画 2023
观看他的作品《云水怒》,便能深切体会到这种语言的独特魅力,整个画作以蓝绿色为主基调,笔法复杂多变、轻巧灵动。整体而和谐的区域色块,在笔触的纵横交错中相互呼应。光和影的配合也让色彩在静止的画面中呈现运动的效果,链接着画面的形与声,表现着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画面兼具印象派的光影手法和抽象表现主义的色彩风格,将其意境的表达通过对西方绘画的拆解和重构来实现,而又不仅限于此。画作脱离了波洛克式的滴洒和苏拉吉式的涂鸦,而是融合泼墨、留白、书法等极具东方特色的手法,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韵,温婉而灵动。卓福民先生在东方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探索,让更多的可能性,在东西文化的解构重建中得到升华。这既是他对绘画理念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基于对自我身份的高度认同,客观理性地寻根溯源。在色彩的冷暖转换与线条的明暗节奏之间,在势象、光和韵调的旋律之中,他倾诉着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以极为优雅的姿态绘就了一个层峦叠嶂、如梦似幻的精神家园。
绘画是内在和外在交融的结果,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形式的选择依内容的需要而定,而内容正是一件作品的灵魂,也是艺术家人格和心性的体现。如果艺术家的指尖不能精确地传递他的想法,那纵使拥有极强烈或者至简朴的“理想”都没有用。卓福民先生的绘画,筑基于技术与理念的高度契合与平衡,在艺术领域中不断精进和探究,命运的跌宕和波澜起伏,更丰实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敬畏。艺术若成长太快,就容易凋谢。生命若没有往下扎根,也无法向上生长。我们在卓福民先生的绘画中所感受到的果敢和无畏,正是他人生的底色,是对传统的挑战和对自由的追求。他面对艺术的态度与他面对人生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淡然从容地面对事物的根本,闲庭信步却永不停歇,在自我检视的过程中,探求真正的生命价值所在。
无界 280 x 580 cm 布面油画 2023
所以当《无界》呈现于眼前的时候,除了色彩的厚度、光彩流动所带给我们强烈的撼动,更有一种无法言语表达的精神力量。红与蓝的强烈碰撞中,色彩相互纠缠又彼此消融,并无实体的承载,仿佛只需冷与暖的对话,虚与实的交合,既像高山大河的雄壮,又似旋律悠扬的交响。《春秋繁露》里说:“心之所之谓意”,内心的向往即是意蕴的生发,在卓福民先生看来,意境就是“达意”的体现,亦是景与情、境与意的有机统一和外化。他在画面中抽取重点,返璞归真,隐藏技巧,运用绘画的语言将自然抽象于画布之上,并让人的思想感情跟着画的形式游走,物我两忘,虚实相生。将追求“自然之道”的最高审美理想,切实地贯彻到绘画从创作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这幅绘画他追求的是生命与精神,所表现的气韵生动更是生命精神的外化,营造出让观者浮想连篇的美妙意象。
正如我们渴望创作自由与表达自由,渴望拂去权威和积习带给艺术的蒙尘,这就是精神深处的暗流涌动,传递至表面的讯息提醒。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仍旧需要艺术精神,呼唤艺术精神,是因为这种缺失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东移”和“中国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本应成为引领世界重要力量,却陷在“低审美社会”的泥沼中,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正在吞噬我们的认知,流量时代的快餐式图文也正在使我们的感觉钝化,徒有生活的表象,内心缺失、精神空荡,像飘摇在浮云中,缺失了和生命本质的接触,因产生幻灭而自欺。“没有感觉”的头脑,比“没有头脑”的感觉更可怕。
艺术家绝不应是环境的奴隶,无论在今天还是未来,他都要有一个睿智的头脑供他支配调遣,用作情感表达的工具。任何艺术作品都源于艺术家们对于那些微妙精致的不可言说的感觉的珍视。任何艺术也应该根植于它所属的时代,但更高级的艺术,不单是时代的回响或反映,它还应该有预言未来的力量。卓福民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践行者,绘画对他来说是自我的、独立的,是一种沉思冥想。他的理念明晰完整,他的行动,超然从不停歇,他既有着对艺术的率真,也保持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自我的捍卫和对绘画的坚定守护,令观者在他的画面长久驻足、沉浸其中。
文章选自《创造自我——卓福民先生的绘画艺术》,作者周仕超,2023年11月3日写于济南。
周仕超,男,1965年生于山东青岛,198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系壁画专业。2011年任联合国高等研究所专家组成员。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