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
序
-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柱。“这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心中理想的文人居所。不止眉公,古时文人阶层追求居所的清雅自在,以居室示人格。
时至今日,书斋依然是文人度日居留最久的场所,那一间屋,也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家园。
「一间屋」中不仅古今书画名作荟萃纷呈,同时增添笔墨、砚台、笔筒、印章等案上文房,以及赏石、沉香类文人清幽雅物。经过8年的摸索,「一间屋」更增添了部分当代艺术,以一屋通古今、融中西,正是中国人所深深眷念的、紧随时代的「一间屋」。



Part_1
——
生命跃入无限中飞扬,如不息的水流,如火之升空,如时季之相接替,由亚当传递到我辈,为悲为欣,为泪为笑,为吐梗之快怿,或为心创之酸味,总之没可已止,止则死。死是绘画之敌,是一切艺术之敌,是人类文化之敌,是生命之敌。
△
出版:
1.《吴大羽》,第 59 页,大未来画廊,2006 年
2.《大未来·文化主体性的新东方美学》,第 76 页,大未来画廊,2007 年
3.《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P52,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4.《吴大羽作品集》,第 63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年
5.《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98,商务印书馆,2020年。

△
Lot 112
出版:
1.《吴大羽》,第 119 页,大未来画廊,2006 年。
2.《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P101,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3.《吴大羽作品集》P68,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4.《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103,商务印书馆,2020年。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
Lot 113
出版:
1.《吴大羽》,第89 页,大未来画廊,2006 年。
2.《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P80,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3.《吴大羽作品集》P70,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4.《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106,商务印书馆,2020年。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Lot 114
展览:
1.“吴大羽画展”,2001年3月9日至4月8日,历史博物馆,台北
2.“吴大羽个展”,2007年11月17日至12月30日,大未来画廊,北京
出版:
1.《吴大羽画展》,第93页,历史博物馆,台北,2001年3月。
2.《吴大羽》,大未来画廊,台北,2006年,第138页
3.《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P41,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4.《吴大羽作品集》P83,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5.《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117,商务印书馆,2020年。

△
Lot 115
展览:
2001年3月9日-4月8日「吴大羽画展」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北 台湾
出版:
1.《吴大羽画展》,第113页,历史博物馆,台北,2001年3月。
2.《吴大羽》,第 123 页,大未来画廊,2006 年。
2.《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吴大羽》P72,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4.《吴大羽作品集》P84,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5.《飞羽掠天——吴大羽作品集》P120,商务印书馆,2020年。

△
Lot 117

△
Lot 116
出版 :
1.《吴冠中画集》,p6,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2.《人民画报》,内页,人民画报社,1979年。

△
Lot 105
周春芽的巨幅《桃源无尽》是艺术家的尤为心赏之作,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就悬挂在他自己家中,可见周春芽先生对本作的重视程度和喜爱之情,所以无论从尺幅大小、艺术表达还是个人情感方面来说,本幅都能视作是艺术家的极为重要的作品。

△
Lot 108
展览:
1.“海峡两岸抽象艺术交流展”,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台南耘非凡美术馆,2019年。
2.“2020致幻——都市景观与抽象艺术”,明圆美术馆,上海,2020年9月5日 - 2020年11月2日。
3.“丁乙:无限的流动“,西海美术馆,青岛,2022年8月12日 - 2022年10月23日。
出版:
1.《致幻》,明园美术馆展览画册,2020年。
2.《丁乙:流动的无限》,浙江美术出版社,2022年。

△
Lot 109

△
Lot 120
Part_2
不过是那样的「一间屋」/
通古今、融中西
——

艺术家创作了一个又一个虚妄之境,接着,把一切拉入其中。

△
Lot 078
吴昌硕 (1844-1927)
海棠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21年
133×67cm
盒盖题签:吴缶翁画海棠图。
盒内题签:辛酉九秋观于无闷宝并署检。雨山长尾甲。
钤印:[雨山]
款识:晓镜矫烟鬓湿,小楼听雨眠迟。待到上林春信,一华先发高枝。拟蒙泉外史于海上去驻随缘室。辛酉元宵。大聋吴昌硕年七十八。
钤印:[俊卿之印] [仓硕] [明道若林]
鉴藏印:[七草盦所藏]
来源:
原藏者一九二一年得自日本大阪高岛屋。附原装木盒,外匣蓋具写有画家、画题及编号,钤「高」圆形印戳,即高岛屋标记。内匣内日本著名学者、鉴赏家长尾甲(1864-1942)题跋。

△
Lot 079
吴昌硕 (1844-1927)
竹林七贤
水墨纸本 1915年作 立轴
156.6×46.7cm
款识:竹林深处水涓涓,羣屐风流坐七贤,颊上何须豪更着,清谈挥尘小神仙。秀水杜氏藏石田翁画兰花册,逸趣横生,兹就彼蹊径为鹿叟作〈竹林七贤图〉。唯拙笔止能大写,未敢求工也。乙卯二月。吴昌硕。
钤印:[昌硕] [吴俊之印] [石人子室]
鉴藏印:[张宗宪藏]
展览:
“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展览”,2002年6月至12月,巡回展览于上海、香港及台北。
出版:
《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 十七家作品集》P29,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本幅写于一九一五年,正昌硕创作鼎盛之期,也是为鹿叟动笔最勤之时。他以「竹林七贤」之故实为题,构图却非七贤活动于竹林之情状,图中却见高山重峦,奔流湍急,名士们或策笻过桥,或徜徉漫步,或颂读于亭阁,或观景于岩端,人物散见于画中高低不同的位置,聚散有序,互生呼应,但以琅玕穿插为背景,复凑成七人之数,正切合取题之旨,可见他刻意经营之妙。他自嫌谓「拙笔止能大写,未敢求工也」,惟写来精粗兼具、布局井然,而笔墨苍润,轻重虚实,相辅相成,用心之极,堪称笔下山水画杰构。

△
Lot 082
张大千(1899-1983)
红荷
设色纸本 立轴 1945年作
81.5×45.7cm
款识:朱阑过雨黄月生,绡衣初试五铢轻。稍怜翠佩红妆句,未称江妃出浴情。乙酉嘉平月阿爰。
钤印:[张爰之印] [大千]
出版:
《名家翰墨丛刊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全集·3张大千/荷花》P18.19,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9月1日。
来源:
原香港苏富比1993年4月LOT1014.

△
Lot 083
齐白石(1864-1957)
白衣大士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135×33.5cm
款识:白衣大士。冷盦先生清供,戊辰夏五月画(我)家旧稿,时同居京华,齐璜。
钤印:[木居士]
展览 :
1.“奉文堂藏齐白石书画”,北京,皇城会,佳士得艺术空间,2014年4月1-19日。
2.“奉文堂藏齐白石书画”,佳士得,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13年11月21日-25日。
出版 :
1.《齐白石绘画精品集》P19,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年10月。
2.《荣宝斋画谱七十四人物部分一齐白石》P27,荣宝斋, 1993年4月。
3.《齐白石全集3 绘画》P4,图版4,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10月。
4.《齐白石的世界》P61,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4月。
5.《齐白石绘画作品图录-上卷》P280,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
6.《白石留韵——上卷》,P84-85,图版28,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2月。
7.《艺苑掇英·名家名作·齐白石·人物》,P5, 河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7月。
8.《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齐白石(人物)》P5,河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8月。
9.展览目录《奉文堂藏齐白石书画》,P72-73,图版23,香港佳士得,2013年。
10.《齐白石研究 第二辑》P49,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
11.《齐白石全集3 绘画》P4,图版4,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5月。
来源:
奉文堂主陈淑贞,香港著名的收藏家、古董商,是第一位以女性收藏家的身份加入第一届求知雅集的会员,在移居香港之初时,就加入了东方陶瓷学会。陈淑贞女士倾其一生创办了奉文堂,她一生的私人珍藏极具特色,收藏领域广,涉及门类多,从近现代书画,到青铜器,高古陶瓷、文房杂项,品位不凡。
齐白石的观音大士画目前传世数量稀少,且多收藏在美术馆和博物馆中,坊间几乎难得一见。白石老人怀着极其虔诚之情精心绘制的此帧《白衣大士》是其佛释画作的精品。画中大士以白描线条画出,看似随意的衣纹,实则经过了无数次提炼,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凝练流畅的线条如行云流水,颇具吴带当风之神韵。观音大士手持净瓶倾而倒之,普降甘露于人间。净瓶、配饰、面部等均赋色,反衬出观音大士白衣素袍,超然飘逸,不染红尘的仙风佛骨。

△
Lot 085
傅抱石(1904-1965)
陶渊明诗意
设色纸本 镜框
69×40.5cm
款识:新谕傅抱石,东川西郊金刚坡下写靖节先生。
钤印:[傅] [乙酉] [其命维新]
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私人旧藏。
枯树秃枝,世外隐逸高士陶渊明气定神闲,双手合拢于宽袍阔袖内,衣服线条灵活生动,袖袍与帽带随风鼓动,近景用简洁干练的中锋勾勒出粗细交叉的秃枝杈,文人风雅之意,藉以遣兴抒怀,表达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傅氏笔下刻划之精微,教人视之莫不有弦外之音的联想,特别对照画家身处战乱,政局不宁,遂寄身于金刚坡下,埋首于画中天地,借方寸之间以寄意,以挣脱世俗纷乱覊绊。

△
Lot 097
弘一法师(1880-1942)
手抄《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墨迹
郑逸梅(1895-1992) 致李芳远手札集册
水墨纸本 册页
27.7×20.5cm×88;尺寸不一
钤印:弘一(见《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第111页,“弘一”印,上海书画出版社)、南无阿弥陀佛(见《中国书画家印鑑款识》第112页,“南无阿弥陀佛”印,上海书画出版社)。
钤印:我与渊如同日生
鉴藏章:大方广室(十八次)、李芳远印
注:《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墨迹册页共计88页;郑逸梅致李芳远手札集册,共计29通信札
“悲欣交集”一生的李叔同,即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最早留学日本的美术天才人物之一、戏剧创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之一、律宗第十一世祖的弘一法师(1880-1942),他的传奇一生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他油画作品、国画作品、信札、笔记等本身就不多,特别是经过“文革”的浩劫之后,传世更少,这对于研究弘一法师的艺术人生、历史人生、哲学人生、宗教思想等,举步唯艰。
此册弘一法师手书《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墨迹,共有88页,计16500余字,为弘一法师近年来面世作品中含字量最丰、耗费时间、精力最多的一件书法巨制。副册《郑逸梅致李芳远手札集册》,共收入郑逸梅手书信札29通,俱为外界所不知晓的内容。
根据副册《郑逸梅致李芳远手札集》可知,本册《梵纲经菩萨戒本疏》即为弘一法师在温陵养老院的“心得讲义”文本,法师圆寂后此册一直保存在他的弟子李芳远手中,直到今天面世。

△
Lot 089
吴湖帆(1894-1968)
鸟栖疏林
立轴 1933年作 1935年作 设色纸本
60.5×39.5cm
款识:癸酉嘉平朔日师李成法吴湖帆。
钤印:[吴湖颿] [丑簃词境]
款识:火熟丹成不自知、兴来挥洒墨淋漓、惯参董巨香先染、合冶倪黄玅入微。乙亥十月二日吴湖帆。
钤印:[吴湖颿] [某景书屋] [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湖山如画]

△
Lot 090
胡也佛(1908-1980)
巫峡云涛
设色纸本 立轴
142×39cm
款识:巫峡云涛。也佛作于大空堂。
钤印:[也佛] [大空堂]

△
Lot 093
陆俨少(1903-1993)
黄山烟云
设色纸本 镜片 1978年作
55×132cm
款识:云之为物,变幻无方。氤氲蒸蔚,汪洋塞乎两间,盖山川赖是以活,活则灵,灵则山川益增神奇,故写山必写云。菊芬同志属写即正。一九七八年七月,陆俨少并记于海上之就新居。
钤印:[陆俨少] [宛若] [穆如馆] [俨老不老] [戊午岁七十] [嘉定]
出版:
1.《陆俨少山水画集》p7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年。
2.《风流今见一陆俨少作品集》p153 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3.《陆俨少书画集》续编二,p90-9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

△
Lot 256
郑板桥 (1693-1766)
竹石图
水墨纸本 1756年作 立轴
167×105.5cm
款识: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乾隆丙子板桥郑燮画并题。
钤印:[郑板桥] [乾隆东封书画史]
藏印:[邓拓珍藏] [苏画庐]
出版:
1.《中国画家丛书·郑板桥》图25,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2.《郑板桥书画集(第一集)》P59,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2月。
3.《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P81,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6月。
著录:
1.《郑板桥全集》P200,齐鲁书社,1985年6月。
2.《扬州八怪现存画目》P412,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
3.《郑板桥年谱》P379,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年12月。
4.《扬州八怪书画年表》P252,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12月。
5.《扬州八怪年谱(下)》P298,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5月。
6.《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桥》P309,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
7.《郑板桥年谱》P2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
8.《郑板桥全集(增补本)第一册》P334,卷——“题画一”编者注(二),凤凰(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
9.《郑板桥年谱编释》P192,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1月。
10.《扬州八怪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P174,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5月。
11.《郑板桥生平与作品鉴赏(上)》P204,远方出版社,2005年。
12.《扬州八怪题画录》P193,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2月。

△
Lot 259
郑禧[元]
秋林驻舟图
水墨纸本 立轴
67×31cm
著录:
清李佐贤《书画鉴影》卷十

△
Lot 258
华嵒(1682-1756)
谷鸟春花图
1748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119×50cm
款识:春谷鸟边风渐软,杜鹃花上雨初干。戊辰春正月,新罗山人写于幽香小楼。
钤印:[华嵒] [秋岳] [枝爰]
来源:出版:
1.《中国绘画综合图录·续编3》第111-119页,JP12-322,东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扬州书画三百年·特展书画集》第63页,广陵书社,2019 年。
华新罗《谷鸟春花图》赏析此幅华新罗以其惯见笔致,用那种松秀毛涩的笔墨,似稚还真的造型,刻画杜鹃花放、栖鸟鸣飞的场景,真可说是幽秀柔美中带有一种倔强朴拙的气质,能将这两种气质完美地揉合进一纸一幅之中,既不抵触,又有微妙的视觉冲击,能令观者心灵为之激荡、跳跃、松快,臻此佳境者,在清代,惟华新罗一人而已。《谷鸟春花图》作于戊辰,即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华氏花鸟中年典型。
Part_3
不过是那样的「一间屋」/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
他们穿越庙堂,行过原野,最终都在那一间屋中,找到了内心的归处。 那些喷薄而出的哲思和激情,与相伴良久的满屋子瓷器一样华丽,蓬勃律动,无比生动,穿过遥远的喧嚣与沉寂,直击心灵深处。

Lot 155
清乾隆
紫红地洋彩轧道锦上添花缠枝莲纹杯盘(一套)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杯口径5.6cm,托口径12.1cm
来源:
1.杯:巴黎苏富比,2009年6月11日,Lot155。
2. 托盘:Chait Galleries,纽约,1969年12月30日。
3.托盘:香港苏富比,2009年10月8日,Lot1605。(其一)。
4.香港苏富比,2016年4月6日,Lot3027。(HKD 4,000,000-6,000,000)

Lot 169
清道光
宫粉地粉彩“歌舞升平”图双耳瓶(一对)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27.5cm

△
Lot 164
清康熙
青花饮中八仙图观音瓶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高45 cm,口径12.4cm

△
Lot 059
清雍正
粉青釉莲瓣纹三系弦纹鱼篓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13cm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19年10月8日,Lot3101。

△
Lot 067
清嘉庆
粉彩过枝癞瓜纹碗(一对)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11cm
来源:
北京永乐佳士得,2011年11月15日,Lot 16。

△
Lot 044
清乾隆
矾红御题三清诗茶碗(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口径10.4cm, 高5.5cm
来源:
香港霍宗杰先生旧藏。

△
Lot 057
清雍正
霁蓝釉敞口花插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直径12.3cm
来源:
1.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J. Norman Collie 教授(1859-1942年)收藏,乃东方陶瓷学会创始会员之一,此后家族传承。
2.马钱特旧藏。

△
Lot 058
清雍正
仿汝釉卷缸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直径33cm
来源:
1.纽约著名古董商艾丽丝·庞耐(Alice Boney)旧藏。
2. 纽约莫尔斯伉俪(EarlMorse)旧藏。
3.香港佳士得, 1987年1月13日,Lot499。
4.纽约苏富比,1998 年3 月23-24 日,Lot670。

△
Lot 046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直径12.7cm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6日,Lot 840。
结语/
那些思想如同一条亘古不绝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川流不息,不舍昼夜。
从前那个彬彬有礼的时代结束了,但在那样的「一间屋」,重现出来的部分吉光片羽,仍然闪耀着光芒,穿越古今,走向你我。
-END-
版权所有 © 2023明轩拍卖


▼
拍卖:4月27日
预展:4月25- 26日
地点:上海龙之梦大酒店6楼龙宴会厅
▼阅读原文,查看电子图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