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中国嘉德2023秋季拍卖会

清隽明朗——明清古典家具及古琴工艺品

 

 预展时间及地点 

11月25日-11月28日

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时间 
11月30日 19:0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 B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Lot 4863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面平螭龙纹箱式榻

203.5×67.5×45.5 cm

展览:《简约隽永——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展》,2017年10月,嘉德艺术中心


箱式榻流变探微

文/谭向东

中国古代坐具渐渐增高,始于“重席”。《十三经注疏.礼记.礼器》卷二十三载:“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重席使人可以高坐起来。

早期考古发掘资料或文献记载的坐具有“枰”、“榻”和“床”。战国时期兼具坐卧功能的床已经出现,如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漆绘围栏床、包山2号楚墓出土折叠床、成都商业街的王族船棺墓出土漆床,而更为简便的枰和榻却暂时未见出土报告。但我们注意到《文物》杂志1989年01期刊登的《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报告中,M31号墓出土木六博棋,以及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六博棋局,造型与汉代常见的榻类似。发掘报告认为金雀山M31号墓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该棋局与战国中山王族3号墓出土的石制六博棋盘,制式上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造型的博具及坐具,极可能在战国时期已出现,但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验证。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战国中山王墓石棋局 山东临沂金雀山汉墓木棋局 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六博


汉代常见的小坐具,与上述棋局一样,足的截面为矩尺状,足间呈壸门形,大小只可坐一人。其名曰“枰”,故亦称独坐。枰是榻的一种,《玄应音义》卷四《埤苍》:“枰,榻也,谓独坐板床也。”河南郸城西汉墓出土一件“王君石榻”,榻面上刻有隶书“汉故博士常山大傅王君坐榻”。榻长87.5厘米、宽72、高19厘米,是汉榻的典型标本,其年代约在汉成帝之前。河北望都县一号汉墓壁画主簿图、主记史图,记录当时人们跪坐于榻上的坐姿。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河北望都县一号汉墓东汉主簿图中国出土壁画全集


1955年辽阳发现三座汉代壁画墓,其中三道壕张君墓,其三间堂屋的壁画,分别绘男女主人坐于方榻之上,并题写主人名字。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 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05期


《考古》1964年10期,刊载《江苏徐州、铜山五座汉墓清理简报》,其中的利国画像石墓中室内出土一件石榻,可惜简报无具体尺寸及形状描述,但从石榻拓片可看出榻面雕饰繁缛,且画面并不对称,说明榻有一定方向性。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东汉利国画像石墓中室内石榻拓本 江苏徐州、铜山五座汉墓清理简报 《考古》1964年10期


除了四足小榻,还有多足的。临沂市博物馆藏有一块1972年临沂市白庄出土的画像石,画面中大树下一只朱雀衔绶,树左一人佩剑站立,树右一四目之人跪坐于榻上,榻一侧有三足。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山东临沂白庄东汉墓画像石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图385 齐鲁书社1982年


临沂白庄画像石中的榻,显得比其他的榻为大,可能超过汉代“三尺五”的独坐榻。现有资料显示,东汉出现大量的二人甚至多人并坐的“合榻”。这可能与汉末礼制懈怠有关,人们不再严格遵守长幼尊卑的秩序,更乐于享受亲近相融的自然关系,因此坐榻变大,以满足并坐的需要。


徐州汉画像博物馆藏有夫妻对坐画像石,男女主人相向坐于刻有兽足的榻上,男主双手抱持婴儿递与女主。山东藤县宏道院画像石,双阙下面刻画两个对弈的人共坐一榻。江苏徐州岗子一号墓画像石墓,西侧室西壁雕刻宾主二人身着长袍,拱手端坐榻上的宴饮图。江苏铜山利国画像石墓东侧室,宴饮图中有四幅二人共坐一榻的场景。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徐州汉画像博物馆藏夫妻对坐画像石


实例如山东泰安旧县的一件西汉晚期石榻,腿足呈曲尺形,并磨光雕刻出鸟纹和菱形花纹。榻长166厘米、宽70厘米、高30厘米,既可供两人并坐,也勉强容一人卧睡。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山东泰安旧县出土东汉石榻 山东泰安县旧县村汉画像石墓 《考古》1988年04期


魏晋时期甚至出现多人合榻的情景。现存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宴乐图壁画,创作于魏甘露二年(257年),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出土。三男子头戴介帻,并坐于大榻之上,对面乐伎正在弹奏箜篌,中间置酒具和食具。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三国 魏甘露二年257年 宴乐图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出土 现存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仔细审读这幅宴乐图,会发现这三人并坐的大榻,与前述的榻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勾勒的笔触,可清晰的看到榻面与足是分体的,说明这张榻极有可能是用木材制成。汉代的榫卯技术和木工工具已相当完备,制作木质家具并非难事。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出土多件木质家具,包括木几、木俎。另有一件木器以木板拼合、与下面的木楞及足通榫相连,两侧置围板,围板上还有木条以榫卯相接。考古人员对此难以定性,暂将其称为木榻(详见《文物》,1987年.01期)。


上述过程表明,汉代坐具由独坐的枰,逐渐扩大至可以多人并坐的榻,但这些榻都没有底部的跗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托泥,并非我们目前所熟知的箱式榻造型。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实例增补》一文中,把四面平列壸门的箱体结构的榻,称为“台座式榻”。既要平列壸门,则必然要有托泥或枨子,因此有必要通过考古资料的挖掘,探讨一下带托泥或底枨的台座式榻于何时出现。


《考古》杂志1964年第10期,刊载《江苏徐州、铜山五座汉墓清理简报》,其中的东汉利国画像石墓西侧室南壁,雕刻两人并坐。屋外两侧的双阙,显示出地面的高度;二人所坐高台,在庑殿顶建筑的檐柱内侧,显然并非建筑台基,而是一张榻。这从该墓同出的其他画像石上,也能甄别。从比例上看,榻较高,上下沿刻平行边线,中间刻画有两道竖棱,很像是箱式榻。该墓众多坐榻雕刻,唯独此榻不同,也可能是独特而高等级的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利国画像石墓西侧室南壁雕刻拓本 江苏徐州、铜山五座汉墓清理简报 石祚华《考古》 1964年10期


成都站东乡青杠包三号东汉墓出土画像砖,雕刻传经图。授课先生凭几坐于长方形高榻,其余弟子七人则跪于席上听讲。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成都站东乡青杠包三号墓出土画像砖 《成都站东乡汉墓清理记_考古通讯》 1956年 01期


《考古学集刊》2013年00期《汉代的坐具、坐姿及礼俗》,作者徐龙国曾在临淄商王村发掘两座东汉晚期墓。“两墓各出一件由长条形画像石围成的石床,床长分为为190、185厘米,高19厘米。条石仿照木器的挖缺做,在外侧面雕刻出弧形腿,腿间有弧形曲线,形如左右牙板,曲线内刻画对鱼装饰图案。”从出版的实物拓片来看,榻下部雕刻边线,有可能模仿木制箱式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汉 临淄商王村2号墓出土石榻拓片 淄博市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图版73 齐鲁书社1997年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的鎏金青铜造像,是已知中国最早的青铜佛像。佛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座正面外缘细刻花纹,中有三个插孔,应为配饰双狮及宝相花之用。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十六国时期佛像金铜造像,佛座低矮,上下起边线,两端可见壸门曲线造型。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时期 鎏金青铜造 十六国时期佛像金铜造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十六国时,北方盛行坐禅,佛像随佛教入中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金申教授,在《十六国时代的佛像》一文中认为:“佛像的四足式方座,从不见于印度或犍陀罗佛像上。这种四足座常见于汉代画像石上的四足矮榻,又魏晋时达人雅士多坐于四足榻床,这种榻床的样式被借鉴到佛座上,可说是外来佛教艺术入中土后的改造形式。”东京馆藏的佛像座,无疑是壸门箱式形状。


至南北朝时期,箱式榻的清晰形象渐多。如北齐武平二年,山西太原市王家峰村徐显秀墓夫妻并坐图、西安北周康业墓石棺床围屏上的线刻图像、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北朝墓出土石棺床围屏、日本Miho博物馆藏双阙石棺床围屏上的雕刻图案等。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南北朝 康业墓围屏线刻 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文物》 2008年06期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南北朝 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北朝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天水 南北朝 日本Miho博物馆藏双阙石棺床围屏 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张卉英考古》 1992年01期1石刻壸门榻


由此可见,箱式榻在东汉末年至北朝晚期,在北方逐渐形成,至唐宋时期达到成熟并广泛流行。


隋唐宋元,各类影像资料中的箱式榻形象不胜枚举。河南安阳隋代麹庆夫妻合葬墓石棺床围屏线刻图像、山东嘉祥英山隋徐敏行墓墓主像、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两件木质棋盘、敦煌莫高窟里的唐五代时期维摩诘坐像、台北故宫唐代周昉《调婴图》、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宋代的《西园雅集图》《槐荫消夏图》《北齐校书图》等等。它们所展现的箱式床榻,多为壸门结构。也有的在箱式立柱间隔中装嵌花板,如南宋刘松年的《补衲图》。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宋 南宋赵构 马和之 女孝经图 台北故宫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宋 南宋刘松年(传)补衲图 台北故宫藏


2017年9月,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元代壁画墓,15号墓道中出土一件“石供台”,四角及前后雕出纹饰,台面有斜向凿痕,长1.06米、宽0.52米、高0.29米,其造型极似箱式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元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元代壁画墓出土石供台


一张老照片记录了民国时北京孔庙某次祭孔时的祭品,盛装祭品的祭器叫做笾豆案,案座为壸门箱式,现不知所踪。


相较于绘画中箱式榻床的不胜枚举,遗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少之又少。已知的明清紫檀黄花梨家具中,这种结体的家具未出现罗汉床或架子床,仅见有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老照片 民国时北京孔庙某次祭孔时的祭品 笾豆案


众所周知的黄花梨箱(台)式榻,一例是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拍品,二是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收藏的一张。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2010年嘉德秋拍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品


美国加州前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曾藏有一件鸂鶒木箱式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美国加州前中国家具博物馆旧藏


香港珠宝设计师罗启妍女士,旧藏一款楠木组合箱式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罗启妍女士旧藏楠木组合箱式榻


上述所列,已基本涵盖数据库的全部,可看出传世黄花梨箱式榻至为稀见。2017年10月嘉德艺术中心举办的《简约隽永》展览,首度曝光这张黄花梨螭龙纹箱式榻。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榻身狭长,适合独眠。


箱体四面装嵌八块螭龙纹花板,花板均以厚实的整板,透空雕刻相向的双螭。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螭首短吻圆眼,体态飘逸。这样的螭纹常见于罗汉床围板、条案牙板及侧挡。2011年嘉德春拍的一张翘头案,腿间侧挡装嵌这样的双螭纹。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明末 黄花梨透雕档板翘头案 2011嘉德春拍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黄花梨螭龙纹箱式榻,20余年前出自江苏泰州乡下。箱型结构的榻,榻身的各个框架内,或为壸门结构,或装圈口,而装嵌整张花板为饰的黄花梨箱式榻,目前仅此一见。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中国嘉德2023秋季拍卖会

预展及拍卖日程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滑动可浏览全图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箱式榻流变探微丨中国嘉德2023秋拍 崇真艺客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电话:( 86-21 ) 5466 0508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电话:( 86-20 ) 3808 8589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电话:( 86-25 ) 8670 2356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电话:( 86-571 ) 8535 9925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电话:( 86-592 ) 566 9168

邮箱:xmoffice@cguardian.com


———


台湾

电话:( 886 ) 2 2757 6228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电话:( 81-3 ) 6206 6682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电话:( 212 ) 308 8889 / ( 888 ) 799 8830

邮箱:usoffice@cguardian.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