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点图订阅↑↑↑

艺术当代2023年征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阆风艺术空间





艺术当代:阆风艺术空间从虎丘路搬到了前滩31,这一次新空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张翀:从空间大小来说,新空间比之前的更大一些,层高也高很多,光照也更加充足,特别适合展出影像和雕塑装置类的作品。


艺术当代:展览名为“穿越空间的方式”,为什么想以此为题?


张翀:这个展览是我们搬到新空间的第一个展览,所以当时就想以空间作为展览主题,但又不想单纯去描述空间,考虑到新旧空间的交替和搬迁,就自然想到了关于穿越空间的主题。之后跟一个朋友讨论这个主题的时候,他想到了地平线的概念,“我们静止不动的时候看地平线会觉得单调乏味,但当我们走向地平线时,视野发生了变化,那条“单调”的地平线产生出丰富的内容。”这种变化基于不断增长的城市景观和自然,也基于我们的改变;当我们尝试打破空间的桎梏,自身空间位置的移动使我们的视野产生了层见叠出的变化。

还有我们讨论起网络信息化时代对流行文化与资讯传播的影响,也能从中找到一些这样的生成方式和发展脉络——我们的一举一动可能影响到千里之外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且能够更加便捷地与之发生沟通和交流。之后又谈到外出旅行,从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地方,对麻木的感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刺激,亦是对气味,人文,气候,环境光等感知的不同体验。如果带入时间的概念,我们就产生了平行时空,产生了对重力和引力的讨论,还有对空间扭曲的思考。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关系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这些概念的提出影响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最后我就把展览的主题定在了“穿越空间的方式”。
艺术当代: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艺术家们带来的作品?

张翀:本次展览邀请到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是带有“空间”属性的。展览入口处的冰屏是艺术家陶心琪的作品。她一直在尝试探索未来人工智能AI如何与人产生连接,她的作品需要在不同的空间场域呈现,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一场关于人工智能AI她称其为“亚人”的想象,本次展览的视频是她对曾经的演出做的综合性剪辑,让我们能够看到她过去这几年对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和努力,也看到了不同的时期的“亚人”在各个“平行时空”中的呈现。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陶心琪陶心琪亚人系列表演记录影像(2019-2023),视频15' 08''2023

高郁韬一直在研究关于宏观与微观,空间扭曲和历史对照相关的概念。这次带来的两件作品都是关于呈现多层空间的作品。“康迪达·赫弗_150页”来源于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那本画册中的一页,他把这一页在黑色背景中扫描打印出来,通过自己对楼梯的理解,为图片加上了一笔自上而下的色彩。通过这一笔颜色穿越了楼梯、康迪达·赫弗和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作为杜塞尔多夫学派教育出来的艺术家,他对这个学派的理解与感受也远超他人。而另一件灯箱作品亦是如此,如透明翅膀般的碎玻璃闯进了古老的建筑摄影中,这种力量甚至使得空间也发生了扭曲。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高郁韬,康迪达·赫弗_150页,收藏级艺术微喷、三明治结构装裱,206cm×150cm,2017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高郁韬,建筑2.0_圣米尼亚托大殿#1,美术馆级灯箱片,123.6cm×171.6cm,2018

颜达夫的概念来源于国际日界线,航行经过国际日界线代表加或减一天,他把国际日界线做成了三把钢尺,称其为“三日”。这件作品除了展示刻度和时差的关系,同时也能让人联想到国际航行的船只在海上如孤岛般航行时,与世界同步的时间和互联网通讯设备是唯一让人感到与他人有连接的东西。这不经让人思考人为什么需要与他人产生连接?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颜达夫,三日,不锈钢、白蜡木、蜡木油,100cm×30cm×180cm,2023

张超的雕塑是他做的关于空间关联的系列。这个系列中有一件巨大的户外雕塑装置名为“邻居”,装置与他家中的设备相连。当他回家做饭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装置会冒烟,在家中活动与进出门,作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展出的作品也来源于这一系列,有关于艺术家的创作与生活空间。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张超,中立的物体,不锈钢、耐候钢,H295cm×135cm×100cm,2022
“莫斯科天气好”是艺术家王业丰在乘坐俄罗斯航空从上海飞往柏林途中构思和创作的一组视觉诗歌作品。作品由手机捕捉的机上屏幕画面、关于跨国旅行中的不确定性的文字、以及三维渲染的动画图像所组成。飞机本身作为一种临时的空间,让我们能够从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这种穿越两个空间中产生的载具空间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可以联想到因此而出现的诸多空间,例如汽车,电梯,隧道,船,火箭航天器等。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王业丰,莫斯科天气好,三维动画,双通道录像装置,4K 03' 43'',2020
艺术家徐戈常做机械动态的雕塑装置,而这次他展出了他作品中少有的静态作品“A Piece of Cake——New World”,这件作品能让人联想到地球的历史与大陆板块的漂移,恐龙曾是地球的霸主,它们也曾踏足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件作品与时间的对话,让我们瞬间穿越回恐龙所在的那个时代。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徐戈,NEW WORLD,水泥、树脂、硅胶、钢筋,25cm×45cm×30cm,2014
迪是影像艺术家,这次的作品是一件曾在杜塞尔多夫艺术皇宫展出过的摄影作品。作品名为“盲目的蓝色吟游诗人”,这件作品中艺术家谈到了“蓝色”。蓝色给他的印象如同双眼到天空和海洋的距离。在古希腊语中,"glaucous "指蓝绿色或蓝灰色。它也是 "青光眼(glaucoma)"的词根。《尤利西斯》的作者James Joyce 曾执着于为他著作的封面寻找完美的蓝色。他寄给出版商一面希腊国旗,希望得到一种暗示古希腊和荷马史诗的“希腊蓝”。哪怕他有严重的眼部疾病(青光眼),并且接受过很多次眼部手术,依然很挑剔这一美学特征。观众在读完艺术家印在现场地板上的文字再看那个在一片蓝色中清扫泳池的少女,不知是否会感受到一些孤独而包含诗意的联想。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杨迪盲目的蓝色吟游诗人收藏级艺术微喷、哈内姆勒纯艺术珍珠面纸158cm×110cm×6cm,2017
“汤”是我给自己的作品取的名字,这件作品来源于对杜尚的立体主义作品“新娘”的一种再读性诠释。也并非是想要致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更像是一种历史对照或再研究,就好似我们能在甲骨文的参照下研究汉字的演化那样。从1911年8月的《奏鸣曲》(Sonata)到1912年8月的《新娘》(Mariee),杜尚花了刚好一年的时间穿越立体主义,其后便投入到现成品的创作中。如果我尝试把杜尚的《新娘》本身视为现成品,对其进行切割重组,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张翀纸、银勺、无反玻璃、亚克力、木22.7cm×36.3cm×5.2cm,2023
基于新空间场地内多个显眼的安全出口标志,我选择了董师的一件关于“出口”的作品,这件作品的出现使得展厅内的所有安全出口皆成为了其作品的一部分。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董师出口亚克力打印25cm×25cm,2023
走进二楼的空间,进门正对的柱子上是高入云的作品“Approaching L”,不仔细看还不一定会发现它,像是腾空穿梭在柱子前的一条黑线。其下有一个感应装置,当我们在柱子前运动时,线也会跟着运动。当我们停下,不一会儿线也会停下,我们的行为决定着线的运动。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高入云Approaching L,电机、尼龙线、滑轮,200cm×10cm×10cm,2023
从2013年开始,刘月将隔绝光线拍摄的事物不做特殊处理而形成的“黑屏”发至微信朋友圈,每日如此,并加以日期编号。这一系列名为“为极限值得唯一”。收藏者无法按照常规的读图审美来辨识,只能通过每一个图像的时间进行选择,选中后他会用软件对图像进行曝光增亮操作并输出。这一刻几近全黑的摄影画面会呈现出完全意料之外的面貌,一些看似无意义的图案和杂色成为了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此刻我们会好奇那些神秘而惊喜的图像背后都曾处于怎样的被摄空间中。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刘月为极限值得唯一14爱普生艺术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200cm×150cm,2023
“与陌生共存”系列是艺术家于林汉创作的作品系列之一,由三维建模的不同角度的截屏模仿人体器官结构的组成比例生成的图像。通过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更客观地观察一个事物。这是一个从立体语言转化为平面语言的过程,它能够激发艺术性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在一种当代语境下的立体主义思维。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于林汉与陌生共存13,布面丙烯、丝网印刷、马克笔,230cm×200cm,2020

熊佳翔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他喜欢关注社交媒体与人类真实生活的关系。他把社交媒体中截屏下的图片放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进行二次拍摄,有时候还会像无限镜一样反复输出在多种环境中进行多次拍摄,并把图像打印在弹力布上。当弹力布绷到画框上的时候,多层空间被同时拉伸,产生扭曲变形。这一系列名为“I know I'm Not the Only One”,正如题目所述,网络与社交媒体主导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它早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为有社交媒体的存在,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随时跟他人分享和讨论世界上各种趣事,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风情,网络和社交媒体让世界变得更小。网络也是一种穿越空间的方式。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佳翔I know I'm Not the Only One弹力布料、油墨180cm×180cm×5cm,2020-2022

从宇宙角度来看有无数的星系,它们互相关联互相吸引,有无形的引力也有黑洞和暗物质,甚至可能还有平行时空。人类很渺小,但人类并不孤单,在这浩瀚的宇宙中,不可能只有地球拥有生命,构成生命所需的条件在宇宙中有无数个,迟早有一天人类能够穿越星际进行旅行,去探索其他未知的星系。这是周子正的作品“逍遥游”带给我的思考。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周子正逍遥游热弯平板玻璃、不锈钢、木架、霓虹灯、琉璃太湖石、吹制玻璃、贝母粒、玛瑙、黑曜石箭头尺寸可变2023
艺术当代:展厅布局上有什么设想,艺术家作品之间是否会刻意安排关联性?

张翀:确实有这方面的思考,同时艺术家们的作品也给我一些巧合的惊喜。从逻辑关联上我做了很多串联,观众可以自己寻找。给我的惊喜主要是在颜色方面,艺术家作品之间的颜色很意外的非常搭。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展览现场

艺术当代:很多人会觉得艺术理解的门槛高,或者进入展厅不知道艺术家表达什么,您有希望对观众说的话吗?


张翀:我想说理解艺术作品本身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因为只要你觉得某件作品是美的,那就至少已经在美学上理解了这件作品。但想要深入作品的概念去理解需要的可能更多是细心和耐心。很多解读作品的线索已经被作者和策展人埋藏在作品名字和展厅内出现的文字中了。但我更希望观众能从一件作品中得出多个答案而非一种确定的答案,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并没有标准答案,就像品尝美食每个人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 

A Way of Crossing Space


2023.10.28 - 2024.01.20


策展人 张翀


参展艺术家

董师 高入云 高郁韬 刘月 陶心琪

 王业丰 徐戈 熊佳翔 杨迪 

颜达夫 于林汉 张超 张翀 周子正




编辑制作:徐雅慧(实习)
审读:徐可 吴蔚
设计:陈绿竞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艺 术 图 书 推 荐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穿越空间的方式|策展人访谈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