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前的11月20日,人类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列夫·托尔斯泰陨落,他为我们留下许多闪烁着他思想光芒的作品,其中最恢弘的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
明年1月,改编自《战争与和平》的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即将降临上海,昨天(19日)人文学者王宏图、译文出版社编辑刘晨、音乐剧《大彗星》中方导演周笑微,和读者们在茑屋书店一起分享“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需要读《战争与和平》?”

嘉宾介绍
王宏图|人文学者

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Sweetheart,谁敲错了门》《风华正茂》《别了,日尔曼尼亚》《迷阳》《无所动心》,中短篇小说集《玫瑰婚典》《忧郁的星期天》,文学研究专著《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批评文集《快乐的随涂随抹》《眼观六路》《深谷中的霓虹》《东西跨界与都市书写》等,并译有J·希利斯·米勒的《小说与重复》。
刘晨| 译文编辑社编辑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战争与和平》责任编辑。
周笑微|《大彗星》中方导演

中国音乐剧协会会员,音乐剧导演、演员、译配、制作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UCLA戏剧导演MFA 。
作品:原创音乐剧《图书馆奇妙夜》导演、音乐剧《变身怪医》中文版中方执行导演及歌词剧本译配、音乐剧《长腿叔叔》中文版中方导演及歌词剧本译配、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饰演Lisa 、喜马拉雅APP音频节目《早安音乐剧》主理人。

“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需要读
《战争与和平》?”
✦✦
内容回顾
1
刘晨:“《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王宏图:
“这本书包含托尔斯泰本人对于俄法战争,对于历史哲学,对历史的最终的原动力的思考。托尔斯泰觉得形象描绘不足以展示他的思考,他就直接用议论的方式来展示他对于历史的思考,他对历史学家或者已有的历史著作对俄法战争的评价逐一加以辩驳。
尽管《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人的各种悲欢,但作品的整个基调并不限于一种悲悯,它是一部史诗,尽管一代代人有牺牲有死亡,但是也有新生、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使你觉得尽管有种种苦难,但是人生还是值得你去努力奋斗的。”
2
刘晨:“《战争与和平》这样恢弘的文学作品改编成为一部音乐剧,导演在过程中要克服哪些困难?”

周笑微:
“当然有很多困难,但更多是乐趣。
首先是对这部巨著丰富的描述的改编,我们充满爱意,并且尊重文本本身。比如剧里有一整首歌献给了车夫Balaga,在创作过程中,在原著文本的基础上利用音乐和表演向观众传达了他与主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忠诚和深厚的感情,从一个小人物侧面体现了本剧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使得观众能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而在舞台呈现上,观众能体验到这样沉浸的场景转换——前一秒钟可能看到车夫还在室内,喝得酩酊大醉,后一秒就身处莫斯科的街道,人潮汹涌,车夫突然驾着他的马车呼啸而过。
提到舞台呈现,就不得不提此次我们用了来自百老汇的创作团队,但是在原有基础上把所有的舞美全部“打破”重新创作的。即将在上海演出的音乐剧《大彗星》的灯光和服装和百老汇的版本完全不一样,是全新的创作,在这个国际制作班底之上来进行我们自己的表达。这是从0到1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想大家能够通过这部剧看到目前国内顶尖的制作水平。”
3
刘晨:“《战争与和平》距今已经过去了200多年,为什么我们仍然还需要阅读它?
为什么还想看改编的音乐剧《大彗星》?”
王宏图:
“我们每个时代的生活具体内容虽然不一样,但是我们人的情感结构是相似的。各个阶层的人在时代巨变中,不由自主地被卷入这个漩涡,小说将几位主人公的个人生活跟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化结合在一起,和平的生活跟战争交相辉映。
有时读这个作品的时候会忘记它是200多年前的作品,因为我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结构跟几位主人公有共同点,皮埃尔和安德烈他们思考了很多人生的意义,在如今纷乱的时代当中能找到许多共鸣。”

周笑微:
“原著有120万字,我们音乐剧《大彗星》是从书里选择了70页的故事,除剧情之外,也想讨论关于年轻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寻找自己生命的寄托的故事。
或许大家对于一个经典名著改编成音乐剧会有这样的想象:它应该是非常端庄优雅的,具有一种崇高感,但实际上音乐剧《大彗星》和我们当下年轻人的距离非常近。

在舞台形式上,很多百老汇的剧院一般是镜框式的舞台,但是音乐剧《大彗星》在百老汇演出的时候打破了第四堵墙,把传统镜框式的整个舞台给拆了,变成了一个观众可以坐到舞台上,也可以被演员围绕着表演,甚至演员可以跟观众一起碰杯,一起唱歌跳舞,非常欢乐的场景。
在音乐上,音乐剧《大彗星》有摇滚元素,有乡村音乐元素,也有流行和EDM的舞曲。

在故事情节和人物上,我是很能和男主角皮埃尔共情的。剧中的第二首歌是皮埃尔的独唱,演员一边演唱一边弹奏钢琴,表现了他整天困在自己的书房里喝酒、读书和不停地思考的状态。猛然间他摇摇晃晃地砸向钢琴,发出灵魂的拷问,想要寻找关于生活的意义。我觉得作为当下的年轻人也会跟他有着类似的共鸣。
所以我是非常期待大家走进剧场来看音乐剧《大彗星》的,相信当下的观众也能够与这部作品有共鸣。”

让我们共同拾起这部
或许让人觉得难以读完的文学巨著,
挑战在八周时间里与托尔斯泰为伴,
在《战争与和平》中体悟
“要活着,要爱,要信仰”
直至“彗星降临”!
读在彗星降临前

每天30分钟,
8周挑战读完《战争与和平》!
阅读计划
●第一周:11.20-11.26
第一部第一卷~第一部第二卷结束
●第二周:11.27-12.03
第一部第三卷~第二部第一卷结束
●第三周:12.04-12.10
第二部第二卷~第二部第四卷结束
●第四周:12.11-12.17
第二部第五卷~第三部第一卷结束
●第五周:12.18-12.24
第三部第二卷
●第六周:12.25-12.31
第三部第三卷~第四部第一卷结束
●第七周:1.1-1.7
第四部第二卷~第四部第四卷结束
●第八周:1.8-1.12
尾声
共读福利:
1. 大彗星奖*3
音乐剧《大彗星》门票
(交通银行·前滩31演出场次)

译文一套图书礼包(插图珍藏本《战争与和平》)

明基WiT系列智能阅读灯

*大彗星奖限三名,每位获奖者均可获得以上礼物。从打卡的内容质量、数量、真实性等多个角度共同综合评选,送出最终大奖,活动结束后公布。
2. 阶段奖*8
从一起共读的第二周起,每一周会在参与者中选送出音乐剧《大彗星》门票1张(上海九棵树艺术中心场次或交通银行·前滩31演出场次)
3. 不定期周边、折扣福利掉落
活动规则:
【阅读打卡】
阅读长篇名著《战争与和平》,在微博/小红书发布不少于5篇阅读心得,摘抄笔记或谈谈从阅读中获得的收获。
【平台及细则】
小红书:带上话题 #读在彗星降临前#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并 @上海大剧院 @上岸锦鲤(大彗星版) @明基WiT台灯
微博:带上话题#读在彗星降临前##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并 @上海大剧院 @上岸yeah @明基WiT台灯 @上海译文出版社
阅读时间:2023年11月20日-2024年1月13日
注意事项:
1) 推荐阅读上海译文出版社《战争与和平》,纸质版和电子版均可。
2) 盗取他人图文、所读的书籍非本次指定书籍,均视为无效。
3) 参与本次活动,即视为允许音乐剧《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宣传方、明基WiT台灯、上海译文出版社对您发布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进行转发、署名后引用和素材再加工,并在官方账号发布。
【演出信息】
九棵树预演场
- 演出时间 -
2023年12月29日 周五 19:00
2023年12月30日 周六 19:00
2023年12月31日 周日 19:00
2024年1月1日 周一 19:00
- 演出地点 -
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
- 演出票价 -
¥180/280/480/680/880/1080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票】
上海大剧院
微信小程序
更多场次,敬请期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