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生长」
All Things Grows
展期 Exhibition Date
2023.11.30-2024.01.20
周二(Tues.)至周日(Sun.)
艺术家 Artist
斯蒂芬·托宾 Steve Tobin
地点 Venue
启点1907 Station 1907
上海市徐汇区瑞宁路288号
288, Ruining R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由西岸金融城联合罗浮紫公共艺术举办的Station 1907启点首个艺术展——Steve Tobin(斯蒂芬·托宾)个展「万物生长」将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
万物生长的声音于起伏的音调中潜藏一致的韵律,正如不同文化的表象之下流淌着极尽相似的底色。艺术家斯蒂芬·托宾将理性和感性、自然和人文、对中国哲学的思考和对生活细节的体悟糅合在一起,持续探索生命和世界的真谛。
此次展览邀请观众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从《宇宙大爆炸》伊始,代入一场关于“我”,关于“万物”的生长之旅,见证《大自然》从无到有的《生长的声音》、《人·从·众》的文明演进历程、人类语言初创时《与世界对话》的愿景、由《时间讲述者》娓娓道来的《食色性也》和《城市绘史》,以及《女人的一生》所沉淀的《永恒之美》。
“我,__________。”这句未完待续的生命乐章,就请你以生活的名义亲自书写吧!


《宇宙大爆炸》,陶瓷、玻璃,雕塑,2014
Exploded Clay, Ceramic, Glass, Sculpture, 2014
《宇宙大爆炸》系列由在炸裂的火花中重生的陶瓷与玻璃淬炼而成,是有关从秩序向混乱运动的实验作品。银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中生成,地球如同爆炸绽放后的结晶,宇宙发展蕴含着从“破”到“立”的逻辑。基于此,陶瓷与玻璃是容器,炸药是手段,爆炸是媒介,它们的共同作用让时间冻结为一件件“过程”的雕塑,将重力对材料外向与内向的拉动,以及背后无形的过渡性自然力量具象化,隐喻了事物在大型创变时发生的关于塌缩与美的悖论,书写着关于未来突破式进化的艺术寓言。



《大自然》,铜,雕塑,2015
Forest Floor, Bronze, Sculpture, 2015
《大自然系列》将自然界中的元素进行组合拼贴,并保留下每一处逼真的细节,将这些自然中脆弱且转瞬即逝的元素融合成人造的且具有记忆性的铜材质进行创作,呈现一种神奇的、运动式的内在动感,让“敬天惜物”贯彻在艺术作品的每一个环节。

《生长的声音》,钢,雕塑,2014
The Belief of Root, Steel, Sculpture, 2014
《生长的声音》系列,是艺术家将对大自然的美丽呈现和围绕艺术的温柔表达完美结合的作品。扎于土的“根”、庞大的“根系”,生长在城市的土地,繁衍出伟大的文明。“根”又象征着城市的血脉,连通了人们的生命和精神,相互盘绕、扶持,成就了城市的根基,创造着生生不息的文明和信仰。


《人·从·众》,纸本水墨,2016
Root, Ink on Paper, 2016
《人·从·众》是斯蒂芬·托宾以中国的汉字“人”和书法艺术为灵感创作的纸本水墨系列。艺术家认为汉字“人”充满了智慧,一撇一捺,大道至简,他将“人”到“众”的演化与自己代表性的《生长的声音》系列结合起来,借助书法这一媒介,揭示扶持与团结的人文精神。



《与世界对话》,铜,雕塑,2012/2013
Syntax, Bronze, Sculpture, 2012/2013
人类创造了字母、文字来完成沟通、传达、讲述等等功能,通过沟通,人类渐次融合,相互理解。是爱与沟通,让地球成为母体,孕育了希望和美好。人类和城市,也在文明的融合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时间讲述者》,玻璃幻灯片、木,装置,2005
Lantern House, Glass Slides, Wood, Installation, 2005
《时间讲述者》由数千块保存在美国档案馆的记录组成,这些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玻璃幻灯片,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保存“记忆”的方式,如今却随着科技的发达而被淘汰。斯蒂芬·托宾在它们即将被丢弃的时候将它们“救”下,以灯屋的形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从被遗忘到被珍视,在看似死亡之中凸显生命犹存的顽强,在看似无用之间展现材料原本的坚毅,在看似陈旧之下释放时光最后的呐喊。它是消亡艺术的归属,也是永恒绽放的礼堂。


《食色性也》,铜,雕塑,2002
Bronze Pizzas, Bronze, Sculpture, 2002
艺术家在玩味材料的探索中,走出别样的情趣和乐趣,让艺术作品呈现“熟悉的陌生人”的状态,让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日常食物,展开另一种视角表述,提醒城市人对身边生活的关注和审视,透过现象去体味艺术的本质。



《城市绘史》,混合媒介,绘画,2008
Black Buttons and Fasteners/Multi-Metal Pieces in White Frame, Glass Slides, Wood, Installation, 2008
斯蒂芬·托宾运用各种废旧的金属小件创作了《城市绘史》这一系列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作品,在二维与三维空间的两边徘徊。它也是功能性工具向“禁欲”成分的诗意转化,在角度和光线的组合下,无生命体被抽象的视觉语言塑造为形似土地、植物的自然景观,一方面揭示了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展现了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借助现成物品的颜色和质感,象征城市的图案被方形框架统一起来,触发了人们对城市的回忆与想象。


《女人的一生》,铜,雕塑,2015
Bronze Shoes, Bronze, Sculpture, 2015
鱼、蔬菜、高跟鞋,往往被认为是女性的标签式意象,斯蒂芬·托宾把它们以极具张力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融合出一种食物与时尚于一体的新艺术,将审慎的目光投向千百年来传统妇女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家庭”、“依附”、“繁衍”等现实困境,审视其中蕴含的文化压力,向人们投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永恒之美》,玻璃,雕塑,1992
Torspo, Glass, Sculpture, 1992
《永恒之美》以玻璃为媒材刻画了地球在其中升起的身体,宛若《旧约》中但以理的异象,一个有着黄金之头和泥铁之脚的生物。斯蒂芬·托宾将艺术创作视为自我观察以及理解的途径和方法,从对真实和梦境的深情注视中勾勒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虚幻境界,表达对永恒与美的敬意与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颂扬。


《生活平台》,金属,雕塑,1992
Hardware Construction, Metal, Sculpture, 1992
《生活平台》将螺母和螺栓从功能性的工具转化为美丽的自然形态,成为装饰桌子的漂亮外衣。它们的附着方式如同珊瑚在海下的生长,层层叠进,它们放弃了原始的身份(螺母和螺栓),由个体衍化成整体,在集体中创造生活之美。






《玉门关》,玻璃,雕塑,1992
Glass Door, Glass, Sculpture, 1992
流动的液体和不稳定的质地构成了斯蒂芬·托宾的《玉门关》系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的“玉”,以“玉”的方式向人类传递自然的信息、诗歌、故事。“玉”蕴含的丰富意蕴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神秘大门,开启宇宙间的神秘力量。
11月20日开幕现场










关于艺术家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