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展览名称:马克·罗斯科
展期时间:2023.10.18 - 2024.4.2
展览地点:巴黎 路易威登基金会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我之所以成为画家,是因为我想把绘画提升到与音乐和诗歌同等的高度

——马克·罗斯科




在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诞辰120周年之际,路易威登基金会大型回顾展《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于10月23日开幕,成为自1999年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以来在法国的首次回顾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伦敦泰特美术馆、华盛顿菲利普斯收藏等文化机构,以及包括艺术家家族在内的主要国际私人收藏等的115件作品。整场展览以时间为序,勾勒出画家从最初的具象作品到最后的抽象绘画的整个艺术生涯。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2023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马克·罗斯科」展览现场



回顾展《马克·罗斯科》以20世纪30年代的城市景观和室内场景开篇,例如纽约地铁的场景,随后是艺术家由古代神话以及超现实主义启发而展现一战摧残下的悲惨世界。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海边的缓慢漩涡》1944



1946年后,罗斯科开始转向抽象主义,艺术和技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初悬浮的多重色块不断减少,艺术家绘画的空间构造迅速演变成 20 世纪 50 年代的 "经典 "作品。以二元、三元叠加的矩形,赋以黄色、红色、赭石色、橙色以及蓝色、白色等特征色调。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赭色(赭,红色上的红色)》1954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薄云、乌云》1957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2023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马克·罗斯科」展览现场



1958年,正值艺术生涯巅峰的罗斯科受托为西格拉姆大厦的四季餐厅创作壁画,不过后他最终放弃了这一委托,保留了整个系列的作品。十一年后的 1969 年,艺术家将其中的九幅作品捐赠给泰特美术馆,以深红色的色调将它们与之前的作品区分开来。2023年的今天,你将在路易威登基金会看到这个系列的特别展出。1960 年,华盛顿菲利普斯收藏为这位罗斯科专门设立了一个永久展厅,这是由严格依照艺术家设想建立的第一个 "罗斯科的房间",也在出现在了本次展览中。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2023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马克·罗斯科」展览现场


196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议将这罗斯科与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作品共同置于巴黎总部,但这一设想未能实现。而今天,在路易威登基金会最顶层的展厅,罗斯科晚期的“灰黑系列”作品与与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雕塑人物最终“走”到了一起。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2023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马克·罗斯科」展览现场



——
颜色仅仅是一种工具

罗斯科出生于1903年,同年带着他的俄罗斯犹太遗产家族移民到美国,定居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在1920年代短暂进入耶鲁大学获得奖学金后,他退学并搬到了纽约市,在那里他接受了艺术学生联盟的唯一艺术培训。德国表现主义作品对罗斯科早期产生重要影响,包含保罗·克利超现实主义艺术以及乔治·鲁昂的画作。1928年,马克·罗斯科与一群其他年轻艺术家,在机会画廊展出作品。他的画包括黑暗,喜怒无常,表现主义以及城市场景,受到评论家和同行普遍赞赏。马克·罗斯科在1929年开始在布鲁克林犹太中心教授绘画和粘土雕塑课程。在1930年代初期,马克·罗斯科认识Adolph Gottlieb,他和巴尼特·纽曼、Joseph Solman、Louis Schanker、John Graham与米尔顿·艾弗利(Milton Avery)关系密切。米尔顿·艾弗利对于马克·罗斯科产生巨大影响。


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方法。以后,他逐渐抛弃具体的形式,于40年代末形成了自己完全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自画像》1936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2023年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马克·罗斯科」展览现场




罗斯科开始坚持认为,他不是一个抽象主义者,这样的描述就像给他贴上一个伟大的色彩学家的标签一样不准确。他的兴趣是......只想表达人类的基本情感—悲剧、狂喜、厄运,等等。而很多人在面对我的照片时都会崩溃和哭泣,这表明我可以传达这些基本的人类情感......。在我的画前哭泣的人,与我画画时有同样的宗教体验。而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只被他们的色彩关系所感动,那么你就错过了重点。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Entrance to Subway》 1938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Underground Fantasy》 1940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Untitled》 1942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Works on Paper 1941–1947》




对罗斯科来说,颜色 "仅仅是一种工具"。多面体和签名画在本质上与他的超现实主义神话画一样,都是对人类基本情感的表达,尽管形式更纯粹。这些风格创新中的共同点是对 "悲剧、狂喜和厄运 "的关注。正是罗斯科关于观众在他的画作前泪流满面的评论,可能说服了德-梅尼尔斯夫妇建造罗斯科教堂。无论罗斯科对其作品的解释有什么感受,很明显,到1958年,他想在画布上描绘的精神表达越来越黑暗。他明亮的红色、黄色和橙色被巧妙地转化为深蓝色、绿色、灰色和黑色。


罗斯科作品的特点是对色彩、形状、平衡、深度、构图和比例等形式元素的严格关注,然而,他拒绝仅从这些方面来考虑他的绘画。他解释说 "画家们普遍认为,只要画得好,画什么并不重要。这就是学院派的本质。不存在什么都不画的好画"。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Untitled》 1945-46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5/No. 24》 1948




1949年至1950年期间,罗斯科简化了他早期受超现实主义启发的画作的构图结构,达到了后来他的标志性风格。在这里,他将画布水平划分为三个主导平面,它们柔和地相互融合,其大段的冷暖色彩创造了一个微妙的脉动场。罗斯科希望他的画能唤醒观众对人类情感的关注。他认为,"没有什么好的绘画,"他说。他还希望观众能够接近他的画作,被他们的构图所笼罩,沉浸在他们所表达和唤起的情感中。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21》 1949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3/No. 13》1949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5/No. 22》1949




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作的经典画作的特点是:尺寸不断扩大,形式、绚丽的色调和宽而薄的水洗色的使用越来越简化。在他的大型浮动矩形色彩作品中,他以罕见的精湛技艺探索色彩对比和调制的表现潜力,这些色彩似乎要将观众吞没。


在这些作品中,大尺幅、开放式结构和薄薄的色层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浅层图像空间的印象。色彩也许是罗斯科作品中最著名的部分,在这里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明亮度。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10》1950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 16》1958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Untitled》1960




罗斯科的艺术既有光芒四射的一面,也有阴暗晦涩的一面,其特点是罕见地持续专注于纯粹的绘画特性,如色彩、表面、比例和尺度,并深信这些元素可以揭示高度的哲学真理。艺术家本人和其他评论家都将明度、暗度、广阔空间和色彩对比等视觉元素与悲剧、狂喜和崇高等深刻主题联系在一起。然而,罗斯科一般避免解释其作品的内容,他认为抽象的图像可以直接表现 "人类戏剧 "的基本性质。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Black In Deep Red》1957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Black on Maroon》1958




罗斯科以柔光暗透的抽象画闻名于世,画中呈现圣洁的空间与光线,他在创作生涯中致力于”将色彩和表面发展成一种精准的乐器,令它近乎能表达任何一种情绪。“同时深入挖掘自己的潜意识,以摆脱他所认知的具象艺术局限性,这一过程最终推动了他的抽象绘画创作,开拓出全新的艺术领域。纸张这种媒介在他创作生涯的后期变得尤其重要,它使罗斯科能够发挥其超凡的本领——在作品表面营造出感知上的发光效果。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无题(红与橙色于橘粉色之上)》压克力纸本,裱于画布,60.8 x 45.5cm,1969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无题,1969 年作》压克力纸本,裱于画布,99.1 x 64.8cm,1969




对那些无法理解的事物,以及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自由,感到敬畏。罗斯科通常自己调配颜料。在未经处理、未上底漆的画布上,罗斯科就像一位戏剧布景设计师一样,在混合了彩色颜料的画布上刷上一层薄薄的粘合剂,随后用油料固定在这层粘合剂上,然后将油料涂在画作的未框边缘。


在这种“三维”底色上,罗斯科使用了重叠的颜色混合,每一种颜色都非常稀薄,以至于它们的色素几乎没有附着在画面表面。这个过程使他的画既透明又有光泽。每一层的颜色都是用非常轻而快速的笔触涂上的;他想象这些颜色不知何故被“吹”到了画布上,画中的戏剧性冲突是通过对比色的张力创造出来的,它们通过它们的效果以及遏制和爆发的张力以及燃烧和漂浮的张力相互加强,罗斯科将其描述为悲剧。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No.16》1957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Untiled》1969




融合一切,抹去细节,消解边界,这是马克·罗斯科绘画世界的终极奥义。



马克·罗斯科_以时间为序,勾勒最初的具象到最后的抽象 | 国家美术·关注 视频资讯 | 崇真艺客
▲ 马克·罗斯科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