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此刻发光的感觉
Immerse in Glistening Memories
艺术家 / Artist
邱丹丹 / Qiu Dandan
策展人 / Curator
林一梦 / Monnie Lin
展览时间 / Time
2024.1.6—2.28
地点 / Venue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309号申报馆四楼赛麟空间贵宾室
VIP room, Sailing Space, 4th Floor,Shunpao Building, No. 309, Hankou Road, Shanghai
记住此刻发光的感觉
——邱丹丹个人项目
文/ 林一梦
琼•狄迪恩曾经说过:“我确信写作是一种无用功,这种信念让我动弹不得。我知道自己的恐惧、脆弱和一切经历,只要还在写,就以某种方式和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画也是一样。
邱丹丹坦陈,用铅笔画出各种细碎的图案去铺满整张纸,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是让她持续画画的动力来源。
这种纯粹自发的动力,让她专注于创作让自己得到慰藉的画面。前几年的作品中充满了邱丹丹个人热爱的元素:严格的透视,精确的直线,对称的构图,黑白分明的纹样,孤寂的人物在满满当当的物件中,流露出一份独善其身的出世态度。艺术家在每一笔的绘制中实现了自我疗愈,而这些作品一经展出即疗愈了大量的观众。他人的共鸣与艺术家的内心形成了微妙的共振,随后的作品中开始逐渐出现柔和的内容:色彩、曲线、晕染,情节。
这个时期的每个作品就像一个舞台剧,邱丹丹用画面制造一个与现实隔绝的空间,“在理性的状态下亲手制造梦境”。在绘画的世界中自由表达,创建带有叙事性的场景,这进一步延展了掌控感的边界,持续带给艺术家充实而具体的愉悦感。随后的作品中,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镜头,渐渐将焦点从群戏推近到舞台剧主角的身上。
当创作完全以单个人物为核心时,我们的艺术家显然从一个他者的视角转入了自我的内观。近期的作品虽然描绘的依然是梦境,由于人物占据了画面的绝对主体,叙事性被消减,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人物的姿态和神情,从中感知艺术家传达的情绪。这些情绪,带有与黑白时期的作品中一脉相承的疏离和惆怅,但又是娴静安详的,带有些许的接纳和松弛。
这些许的松弛感,也来自绘画方式的改变。由于构图中人物被放大,原先一笔一笔排线的方式,会让人物看起来比较呆板。邱丹丹将彩色铅笔的笔芯制成色粉,来给色块铺上颜色。轻薄的色粉给画面营造了轻盈感,色块之间光滑平整的衔接也带来了果断明快的视觉感受。
无法忽略的是,画面中总有一些难以捉摸的光源,人间灯火或落日余晖,甚至是天际的极光,让人物纷纷笼罩在光晕之中,就像被舞台的灯光照亮。回头再看几年前的作品,不禁感叹一切都已焕然一新。
邱丹丹曾经引述过普里莫•莱维在《他人的行当》中写过的话:“作者要如何才能精炼他的痛苦,而并非粗暴狂野地把最原始的痛苦直接抛掷到读者面前?如果做不到精炼,他就会面临把自己的苦楚传染给他人,却依然无法从痛苦中自拔的风险。”邱丹丹说:“画画也一样,哪怕表达欢乐,也需要提炼。”而这个提炼的能力,亦即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所在。
由此我们看到在作品绘制的过程中,邱丹丹自身的体悟,与她描绘的对象、迭代的绘画手法、以及观众的回应,所有这些构建出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关系,带动艺术家逐步超越了自我疗愈的初始动力,将情绪提炼为丰盈的情感,有感恩、有不甘、有渴望,还有对未知前景的浓浓好奇心。每一幅作品的感情或许是细微的,又都带有确确实实的光芒。
画画或许是无用功,然而每一幅画都是艺术家不可分割的经历,只要还在画,微小的光芒终究会汇聚起来,照亮更远的路。记住此刻发光的感觉,因为“所有与时间有关的故事都是在这一刻被写下的。”
艺术家
近期展览&项目
本文图片及文字由艺术家和赛麟空间Sailing Space提供与编辑
海报由王存璐设计
赛麟空间
Sailing Space
上海赛麟空间营业时间:周三—周日 13:00—19:00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