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香格纳新加坡将于2024年1月18日至30日新加坡艺术周期间荣幸参与非盈利机构 The Institutum主办的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Translations: Afro-Asian Poetics)展览跨越了包括香格纳新加坡在内的吉门营房的五个空间,由佐伊·惠特利博士策划,并汇聚了约100位代表着非洲和亚洲大陆多元声音的国际著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摄影、雕塑、动态影像、纺织品、装置艺术,以及表演艺术等多种媒介,展出作品都来自亚非区域内闻名的私人收藏。
展览希望通过强调共同的经历、考验、磨难和精神实践等,凸显非洲和亚洲的离散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以超越地理和肤色的分歧。同时,还将充当文化理解和团结的催化剂,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结构中产生深远的共鸣。




在与非洲艺术家作品的对话中,香格纳
艺术家耿建翌孙逊唐大雾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赵仁辉曾梵志的重要作品代表了亚洲艺术家的视角。
耿建翌以书为媒介的实验性作品,到孙逊富有想象力的影像,这些作品通过对文化和社会构成要素的深刻审视,代表了与世界的多方面交流。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耿建翌《<泡> 23 和时间有关 之三,1999,线装本,纸上水彩,25.2(H)x16cm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孙逊《魔术师党与死乌鸦》截帧,2013,单屏3D动画,9'43''

赵仁辉的持续式摄影作品将镜头凝视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同时呼应更广泛的环境问题,而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沉静的投影装置将梦和记忆与我们的现实并置。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赵仁辉《新界》局部,2021,摄影,22.2x30.8cm (x 40 pieces)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关于蓝色》截帧2022,单路视频,16'16''


唐大雾的大型装置作品里表述了由诗人威廉·欧内斯特·亨利(William Ernest Henry)创作的《不可征服》(Invictus, 1875年)。这首著名的诗曾经被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监禁期间吟诵过,表达了人类在面对危机时,跨越时间和文化的韧性和毅力。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唐大雾《无题》,2019,铁、木、纸上水墨,305(H)x180x62cm


与其他非洲和亚洲散居艺术家一起展出的这些作品,邀请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进行跨文化对话,谈论多年来与我们共存的普遍价值观和关注的事物。香格纳参与这样一个独特的、多元文化的展览的同时,也象征了画廊未来的发展方向, 致力与世界进行多元化的对话。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曾梵志《1999 Work No. 1》,1999,布上油画,150(H)x110cm


/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Translations: Afro-Asian Poetics

香格纳参展艺术家:
耿建翌、孙逊、唐大雾、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赵仁辉(Robert ZHAO Renhui)、曾梵志

展期:2024/1/17 - 1/30

(周三–周日 12:00-18:00)
地点:香格纳新加坡,
吉门营房, LOCK路9号02-22



/


关于 
The Institutum

The Institutum是一家设立在新加坡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通过回应本地和东南亚语境的国际项目,与全球当代艺术社区建立联系,以拓展新加坡的艺术视野。之前的成功项目包括:与Weiss Publications在2023年合作出版的《SEA:东南亚当代艺术》(SEA: Contemporary Art in Southeast Asia)、与伦敦煤气厂空间(Gasworks)为期五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2019年在新加坡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The Arts House)展示的由艺术家因卡·修尼巴尔(Yinka Shonibare)所创作的装置作品《人人享有正义》(Justice For All)。



/


关于策展人

佐伊·惠特利博士(Dr. Zoé Whitley)担任由伦敦东区艺术家创立的非盈利当代艺术机构奇森黑尔艺廊(Chisenhale Gallery)总监。她广泛撰写有关当代艺术家和20世纪设计师的文章,并曾在2020年至2022年任职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收藏委员会。

2020年,惠特利博士策划了伦敦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的主题展区《艺物》(Possessions),探讨灵性和当代艺术,并在美国费城的巴恩斯基金会(Barnes Foundation)共同策划了展览 《伊利亚·皮尔斯的美国》(Elijah Pierce's America)”。她曾策划过的其他展览包括:凯西·威尔克斯(Cathy Wilkes)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英国馆的展示,以及共同策划屡获殊荣的国际巡回展览《一个国家的灵魂:黑人权利时代的艺术》(Soul of a Nation: Art in the Age of Black Power)(2017-2020)。


白其薇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独立策展人和艺术作家。她的实践主要围绕新兴科技、数字视觉文化和实验性时间。她近期的策展项目包括艺术科技博物馆的东南亚首个关于加密艺术和人工智能的机构展览《来自以太的注译》(Notes From the Ether) (2023)、迪拜艺博会数字艺术展的艺术作品 (Art Dubai Digital 2023) 和与当地摄影中心DECK合作组办的座谈会《不稳定的图像》(The Unstable Image)。她现任为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的亚洲研究员(Asia Collection Fellow)。

白其薇的研究和写作曾发表在《亚洲艺术双年展读本》、《布鲁克林铁路》、《艺术:中国当代艺术杂志》、《Hyperallergic》等期刊上。她在多地演讲有关艺术和科技主题, 包括全球艺术论坛(2023)、香港巴塞尔艺术展(2023)、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2002)和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22)。此前她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驻留团队中(2020-2021)、是拉萨尔艺术学院兼职讲师(2021-2022)和Appetite的艺术主管(2021-2023)。



香格纳新加坡|参与多场地展览“多重之译:亚非诗学” ,探索跨文化连接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