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DIALOGUE
“金延个展——为什么我不再拍照”已于2023年12月30日开展。展览将于2024年2月4日闭幕,三影堂厦门静候朋友们的到来。
本次展览试图实验性地去用金延在过去数年间拍摄和收集而来的图像与照片去建立一个语焉不详的展览场域:被不断反转和扭曲的风景,一条公路的谷歌街景,几个路牌,数天的天气预报,档案袋的扫描件,以及被打印在金属材质上的车损报告,以及在视频中讨论到的无数个玛丽亚......
观众在看展之后或许对作品有许多疑问。今天,我们邀请艺术家金延,与策展人李子健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策展人:李子健
艺术家:金延
● 你的个展《为什么我不再拍照》已经于12月30日开幕,我们也是花了几个月构思和设计。能从你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展览项目吗?
展览的标题“为什么我不再拍照”乍看之下会显得矛盾,一方面是“不再拍照”的断言,另一方面是用照片作为表现形式的展览本身。但这也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观展思路,即,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宣言,照片到底是这个宣言的注解、扩展,一种印证式的凭据,或是恰恰站在它的对立面,我想每个人在看完后都会有自己的观点。
展览的中英文名并不对应,两者的语义存在一定的区别,展览的另一层含义就在这个不可译——或者说翻译造成的语义缺失之中,它对应着照片看似具有唯一性、实则无法脱离上下文而存在这一特点。这也是照片令人着迷的地方。仅仅依赖照片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极为有限,即使把照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布、串联,我们仍然对能从其中得到的叙述将信将疑,这种“失效”是一种与照片相处的常态。
展览现场
● 在展览中我们一直在尝试呈现出摄影去掉文字之后的孤立状态,通过各种材质和不同信息的叠加去呈现一种类似意义的迷宫,从而去呈现这些失效。我很好奇最初是怎么关注到这个概念的?和你语言学的学习经历有关吗?
我本科学的是法语,加上长期使用英语的经历会让我对语言之间的细微差异,以及背后的文化成因更加关注。在研究生阶段通过一位导师,我接触到了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的理论,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他们的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语言对其“土壤”的依赖性,以及语言本身互相粘连、互相作用的特性。他们所指的是狭义的语言,但我认为广义的语言,即一切我们用来沟通的事物,包括照片的表达都适用这一点。一个人的常识可以是另一个人闻所未闻之事,我们的“共识”其实是非常脆弱而不稳定的,这是我们经常对着照片忽视的一个事实。
意义的迷宫不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是无可避免的存在于任何地方。一旦不再照片上强加一些人为构筑的意义,它就无可奈何的显出它模糊的本质。照片是任人解释的。这次展览中有很多法证式的文件,比如一次撞车后的车损报告,被打印在铝板上变成了图像,即使它是被文字填充的,它仍然在回答一些问题的时候提出了更多问题,比如谁的车,怎么撞的,又比如有一条通过谷歌地图拼接的街景,上面有明确的地理信息以及拍摄日期,但同样的它抛出更多问题,为什么是这条街,为什么是这一天。
展览现场
● 拍摄中,你更多随机去捕捉事物自然的状态,还是通过人为干预来制造出自己设想的画面呢?能否聊聊你的拍摄方式?我很认同你说的,意义的迷宫无可避免的出现在任何的与照片有关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可能会想到一些我的观察,很多时候拍摄行为本身是要比照片更加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会过多的在意摄影这一行为作为社会仪式的属性,比如拍摄合影,分享到社交媒体这些围绕着获得和分享照片的“仪式”。我想这一点被“我们脆弱的共识”所压抑了。你怎么看呢?
这点让我想到桑塔格论摄影里面的一些观点,那就是拍照的行为取代了真正的体验,我们收集世界来简化理解世界的过程,因为体验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拍照让我们陷入一种懒惰,照片提供的是把这一刻占为己有的错觉。拍照这一动作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拍照,变成了一种行为上的大口吞咽的过程。
这个展览中的照片大部分来自于我的几次公路旅行,在其中一次我出发没多久就撞了车,被迫打车完成了整个旅程,也由此有了几次偶遇,但这些过程都没有留存照片。包括在临近午夜,一位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我她丈夫的死,旅客是怎么从悬崖上掉下去。你无法为这种事情找到一个“决定性瞬间”,你只是让对话继续下去,并且意识到这是一种无法被复制的东西。所以这次展览中展出的照片都并非出自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它们是这个概念的反义词,而这次展览给了我一个机会通过这些平平无奇的照片来反刍那段经历,重新思考我是如何通过摄影来理解这个世界,或者说,如何不通过摄影来理解这个世界。
选自《为什么我不再拍照》系列,41.6厘米x21.7厘米,收藏级硫化钡艺术纸微喷
展览现场
● 我很认同你所说的消化和反刍现实世界这一点,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日常的习惯中难以抽离,所以这种跳出日常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在展览开幕时,我记得你有提到这个展览对你而言更像是一场“21世纪的奥德赛”,在日常的细微琐事中体现了我们共有的精神困境。可以就这一点展开说说吗?
展览包括了很多有地点标识的照片,它本身就是一段旅程。这些照片所交织的,是我称为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奥德赛,正如出版于一个世纪前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那个年代的奥德赛一样。二月份的时候我想要换一间租金更低廉的公寓,有一天我上午在上东区工作面试,下午在新泽西看房,晚上又回到上东区看房,那天坐地铁回家的路上,我感觉疲惫且一无所获,就是在那时候我想到了被重新诠释的奥德赛。在乔伊斯的年代,他面临着社会秩序的重构,很多碰撞在发生中,主人公不再是史诗的英雄,而是一个彷徨的小人物,十年的漫游被浓缩在了一天之内。在发生这些照片的旅途中,我有很多与自己的独处时间,也产生了很多自我意识,现代人更多向内去观照自己,而现代社会也比过去更为扁平、开源和非线性,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对照片的观看和呈现方式,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解读。这些都体现在了这个展览中,与我的旅程互相呼应。
展览现场
展览中的一面墙是由扫描文件袋的图像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文件袋上写着日期,谷歌街景和收据的扫描件也是来自于同一天,这个展览可以看成是围绕这个日期展开的,但就像河源温的日期画一样,这个日期可以看作是中心,也可以只是一个线索。
展览现场
● 完整版见《数码摄影》2月刊
展览现场
EXHIBITION VIEWS
关于展览
EXHIBITION
金延个展
为什么我不再拍照
策展人:李子健
艺术总监:滕青云
主办: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3.12.30-2024.02.04(周一闭馆)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营运中心2号楼裙楼三楼
艺术家
金 延
金延是一位出生在中国上海的艺术家。她现居纽约,并在那里获得了视觉艺术学院摄影、摄像和相关媒体专业的艺术硕士学位。她的作品包括照片、视频、雕塑和装置。她通过扭曲、异位等方式重新定义我们熟知的事物,模糊存在与缺失之间的边界,并使不同的二元结构相互对话。她专注于探讨图像的功能,它作为符号、表象、意识构建者的存在,以及这一最具说服力同时在失去语境时最为模棱两可的媒介的矛盾本性。作品在美国、欧洲及亚洲多地展出及放映。个展及双人展包括“小谎言和砝码,小谎言和砝码(2023,美国,纽约)”以及“我应该使用一种不被背叛的语言(2023,韩国,首尔)”。
参与“无界”展览项目
“无界”是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于2018年启动的Open Call展览项目,旨在发掘优秀的视觉艺术创作者,为其提供专业的展示平台。希望以此联结艺术爱好者,使“无界”成为一个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无界个展持续征集中,期待大家的投稿。
【参与方式】
艺术家以“个人姓名+无界展览计划投稿”为邮件和附件主题,发送作品资料至xiamen@threeshadows.cn邮箱投稿。 作品资料包括:200字作品陈述,艺术家简介,图片小样(每个系列作品10-30幅、单张照片大小不大于5M),或视频文件(单个视频限200M,MP4格式)。
更多项目介绍: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