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
“除了这种流行病以外,我还在等另一种流行病,这种病一定会散播到我的庄园来的,就是缺钱。”
……
读到契诃夫的穷鬼发疯文学,难免会心一笑,原来大作家为贫穷所困时也会发出如此真实可爱的感慨。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群人与契科夫惺惺相惜,将贫穷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源泉,灵感迸发,金句频出。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是如何花式哭穷的吧!
01
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晚年的生活却穷困潦倒。
《贫士吟》一诗描绘了他的生活困境与内心的无奈。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要养八口人,本就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可唐寅用来维持生计的诗作、扇子、山水画却销路不畅,难以养活家人,因此妻儿总是挨饿吃不上饭。在这种情况下,他却仍旧对诗画有着难以磨灭的兴趣,即便三日吃不上饭也不觉得饥饿。
不过在唐寅生前无人问津的作品,在他死后却卖出了天价。若他泉下有知,不知该有如何感想。
明 唐寅画看山图并自书七言绝句成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王公拜相图》故宫博物院藏
02
杜甫在四十七岁时,弃官由华州寄居泰州同谷,期间曾写下一首《空囊》。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贫穷使人诗兴大发,诗圣信手拈来,开篇就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列仙传》中的“赤松子好食柏实”,另一个是司马相如《大人赋》中的“呼吸沆瀣餐朝霞”,意为就算翠柏是苦的、朝霞高不可及,我也仍旧将它们拿来当饭吃。这么写一方面是借翠柏和朝霞的高洁品质来明志,另一方面则是杜甫此时确实穷得连吃饭都困难。喝水只能去井里打水,然而冬天井水都被冻住了,夜里格外寒冷,却无衣物御寒。尾联最值得一品,虽然穷,但总自欺欺人地在钱包里留下一点钱用来看看,自嘲之意拉满。
明 刘度 《仿赵承旨长春翠柏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杜甫四十九岁时,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这间茅屋是杜甫定居成都后,求助亲友在浣花溪边上盖的。然而一场无情的秋雨,却将这间茅屋吹得七零八落。整间屋子里没有一处是干的,冰冷的被子像铁一般没有温度,代入这个场景之中,真叫人绝望。
明 宋克 《竹林茅屋图》(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03
除杜甫外,还有一位家里穷得漏风的人,他就是孟郊。
孟郊写的《秋怀·其四》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这就是同为穷人的心电感应。
杜甫的茅屋因为一场秋风被吹得破破烂烂四处漏雨,而孟郊的破屋子则是干脆连门窗都没有。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孟郊家不仅没有门窗,甚至连家具都少得可怜。他在《借车》一诗中写:“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对于孟郊而言,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没有车搬运家具,只能去别人那里借,然而家中的家具还不够装满一辆车,是真正的“家徒四壁”,让借车搬家一事也显得没有必要起来。
有人穷得家徒四壁,有人穷得揭不开锅,只能吃一种单一的食物,吃到一度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
《梅磵诗话》中写:“昔有为河北三鸦镇官者,宦况萧条,仅有薄藕可买,乃作诗曰:‘二年憔悴在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餐都是藕,看看口里出莲花。’”长期贫困与物质的匮乏让莲藕成为了诗人唯一的食物,每天仅吃两餐维持生命体征,两餐都是莲藕,因为吃了太多莲藕,他自讽口中或许能开出莲花。
元 佚名 《莲花图》(局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又有监吴中市征者,因羊价绝高,作诗曰:‘平江九伯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只把鱼虾供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因为羊肉价格太高,诗人收入微薄买不起,只好每日吃鱼虾,吃得太多,疑心肚子里已经化出一片小池塘,装满了鱼和虾。
相似的诗还有:“东瓯倦客又西征,路入芝田已绝腥。每日三厨都是笋,看看满腹万竿青。”这位每日三餐顿顿吃笋,吃到怀疑自己肚子里能长出一片竹林。
元 钱选 《笋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04
贫穷还会让人在社交时颇感窘迫。
南宋诗人刘克庄写:“一客覆羹真小事,举家食粥已多时。”
贫穷的人是没有资格招待客人的,给客人乘一碗汤是多么基本的待客之道,然而刘克庄家已经全家吃粥很久了,所以连给客人乘汤羹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到。
蔡希寂在《洛阳客舍逢祖咏留宴》中写道:“绵绵钟漏洛阳城,客舍贫居绝送迎。”由于住在并不是很体面的房子,洛阳城的所有繁华与热闹与诗人也就没了关系,绝大部分的社交都需要金钱支撑,客舍贫居,自然而然也就少了与朋友的交往。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仕途不顺,亦有过一些在社交场合非常无力的时刻。
他在《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中写:“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王子立是苏轼的弟子,也是他弟弟苏辙的女婿,苏轼为王子立送行时,原本照例是要喝一些酒的,但他当时囊中羞涩,没有钱买酒,只好用菩萨泉代替,“劝酒”也由此变为了“劝水”。
北宋 苏轼 《春中帖》 故宫博物院藏
高适有同苏轼相似的经历,他曾在《别董大》一诗中写:“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虽然因贫穷没喝上酒少了一些相逢的氛围感,但高适的志向并未被贫穷所挫,仍旧有着“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潇洒气度。
高适后来的成就确实也对得起他的凌云壮志,《旧唐书》载:“唐以来,诗人达者,唯适而已。”他五十五岁时任彭州刺史,六十岁时,被封为剑南节度使,六十一岁被封为刑部侍郎,进渤海县侯,事业达到顶峰,在唐朝诗人当中,确实是天花板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适被封为彭州刺史之后,还见到了好友杜甫,此时正是杜甫最为艰难的时期,大家都是穷过的人,高适自然懂得杜甫的难处,他很大方地给了杜甫一笔钱。杜甫亦在《酬高使君相赠》中写:“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
元 佚名 《杜甫像》(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如高适这般,穷且自得、穷而有志的人也不少。
王勃所写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千古名句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穷困之境中也留有一寸坚韧之地。
陆游写:“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半世向、丹青看,喜如今、身在画中。”表示虽然自己住的房子很小,但住的地方风景绝佳,如在画中,所以自得其乐。
张志和的“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主打的就是穷但洒脱、穷却开心。
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传)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化人的哭穷方式,就是如此别出心裁。
当然,希望这些花式哭穷的方式,你永远都不必用到……
参考资料:
《梅磵诗话》
选题及部分资料来源于微博博主@背包诗书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