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凝琼英——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进入闭幕倒计时9天!此次展览是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第五次联袂推出的重磅专题展览。3月9日,在展览闭幕倒计时之际,嘉德艺术中心特邀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现任沈阳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李理,为观众朋友们讲述清代盛京皇宫玻璃器的故事,并一起走进沈阳故宫,了解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贮的数百件清宫玻璃器。
2022年,在故宫博物院与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崇威耀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武备展”期间,李理老师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典章组馆员魏晨带来精彩的“两宫说武备”线上对谈。2024年,嘉德艺术中心十分荣幸再次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携手,继续为文博艺术爱好者们呈现精彩的学术活动。
玻璃在中国古代称为“琉璃”,又写作“流离”“流琳”等名称,是传承久远的古代制造工艺之一。明末清初特别是清代中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将欧洲玻璃引入清宫,为中土带来全新的玻璃器皿和制造工艺,从而开启了全新的玻璃器生产与玻璃工艺发展史,为近现代中国玻璃器制造亦奠定了一定基础。
沈阳故宫在清代称为盛京皇宫、奉天行宫,曾是清朝宫廷最重要的珍宝收贮之地之一。清中期,由京师内务府向盛京皇宫输送了大批皇家宝藏,这其中就包括一定数量的清宫玻璃器,从而极大提升了盛京宫殿的文化品味和历史、艺术价值。
那么,在清代盛京皇宫曾经收贮过哪些清宫玻璃器,它们后来又散佚到哪里?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贮的数百件清宫玻璃器,它们又源自何方?其玻璃工艺与制作技法又有什么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晶莹绚彩的清宫玻璃器,走进盛京皇宫,走进沈阳故宫。
一、古代玻璃器发展简史
二、清宫玻璃器的诞生与发展
三、沈阳故宫古今玻璃器
四、从沈阳故宫玻璃器看玻璃制造工艺
李理
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研究馆员,现任沈阳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工作38年,主要从事清史、文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有《清宫图典•禁卫卷》《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书画卷》《清代官制与服饰》等著作,参与编撰《清朝前史》《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品大系》等国家出版基金支助项目,均任执行副主编。2018年至2020年,作为嘉宾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文化节目《我有传家宝》。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